最近娛樂圈裡離婚分手的瓜簡直不要太多。
從宋慧喬宋仲基離婚、李晨範冰冰分手,到董璇高雲翔離婚,一樁樁一件件,沸沸揚揚,再一次把婚戀問題送上熱搜。
在婚姻難題面前,大多數人都存在困擾。
根據民政局數據顯示:
中國離婚人數在持續攀升。從2010年到2018年,中國離婚人數增長近乎一倍。與此同時,中國結婚人數持續下滑。
這其中似乎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婚姻的理解正在發生變化。
婚姻不再是情感的最終走向,人們更加獨立,同時經營好婚姻也更加不易。
當婚姻不能再繼續,如何體面的結束一段婚姻成為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結婚時:我養你 離婚時:是我養的你
雖然《我的前半生》劇情狗血,但這部劇確實讓一些已婚人士深受觸動。
一個碩士學歷的姑娘,畢業後在家做全職媽媽。七年之癢後,老公出軌起訴離婚,彼時她已35歲。
這樣的姑娘並不在少數,她們有個共同點:都會像柳飄飄一樣被那句「我養你啊」感動的一塌糊塗。
然而法庭上的情況是怎樣呢?男人說,孩子歸我,你沒有錢,沒有撫養能力;你沒有房子,孩子沒地方住;你沒有北京戶口,孩子上不了好學校……
面對咄咄逼人的「三無」詰問,姑娘低著頭紅著眼說:他當初說過他賺錢養家,讓我不要工作的。
真是悲涼又無力的辯白。
其實大家都懂:有些男人不安分,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把女人圈養在家中,她的生存能力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消失殆盡。她們沒錢沒話語權,請不起律師,可能連撫養權也爭取不到。
「我養你啊」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變成「是我養的你」。
現代社會,婚姻已經從「圈養型」演變為「合夥型」:它是經濟的共享,責任的共擔,風險的共負。男強女弱的時代漸行漸遠,強強聯合佔據了主流婚戀觀。如果說舊時的浪漫是「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美人一笑」,而如今的理想伴侶則變成了「希望你是美人,還希望你是諸侯」。
選擇做全職媽媽本身無可厚非,但無論何時都要保有「走出家門,說幹就幹」的能力,否則將來一拍兩散時可能連後路都沒有。
婚姻應該是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法律只能保護你創造的價值,可是當生存的能力都不具備,誰也不能成為你的超級英雄。
愛情是個好東西,但是人生中很多風雨都是愛情帶來的。
愛情具有排他性,可是誰又能保證一生只愛一個人。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案例 :一個男人和他妻子已經結婚十年了。
生活啊,七年之癢一道坎,十年之癢一道坎。
男人很感謝妻子作為全職媽媽對家庭付出的一切,但他確實厭煩了沒有共同語言的生活。
他愛上了公司同事,覺得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題。和同事在一起,他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激情,那種火花讓他著迷。
他希望律師能幫他儘快離婚,但是心中還關心著妻子。
他每天早上都關注妻子有沒有吃飯;即使是在離婚訴訟期間,也每月給妻子打1萬塊錢。更戲劇的是:離婚案處理期間,他和妻子還懷上了二胎。
在律師為夫妻雙方做調解的時候,第三者不停地給男人打電話,詢問離婚進度。
權衡之下,夫妻二人還是走上了法庭。
男方在法庭上說,他必須離婚,他要給同事一個交代。
妻子聽到這話瞬間崩潰,她拍桌子站了起來:
「你給她交代,誰給我交代?誰給孩子交代?」
妻子失聲痛哭,男方也扶額流淚,雙方都被痛苦折磨著。
婚姻一旦出現背叛,誰能有辦法兩全?
最後, 男方在財產分割方面多做了一些讓步。
畢竟,女方還要養育兩個孩子。
十年的婚姻,複雜的人性。就如同作家羅蘭說的:
「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要負責。」
哪有什麼神仙眷侶,其實都是柴米夫妻。
雙宋CP因《太陽的後裔》而結緣,劇中那「勢均力敵」的愛情故事博得無數觀眾的好感。
劇中「你很好,我也不差,我們可以相互依靠,更可以並肩作戰」。在戲外,宋仲基是高顏值、愛運動的學霸,宋慧喬是氣質佳、業務好的國民級女神,兩人的結合就是「高配」的典範。
也正因此,兩人戲裡戲外的情緣,被外界無比看好。二人也一度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神仙眷侶。
而如今,神仙眷侶結束了兩年的短暫婚姻,宣布分開。這也讓很多人再次唏噓:美好的婚姻都經不起推敲。
其實,世間哪有多少神仙眷侶,都是平凡的柴米夫妻。
之前有對下崗夫妻,離婚時到法庭上連一床棉被一隻鍋子都要分。法官耐著性子幫他們分了一上午鍋碗瓢盤,最後還剩下一臺吱呀呀的電風扇和一輛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的自行車。
法官說這自行車總不能前軲轆給你後軲轆給他,不行就折算個錢數吧。可二人誰都不肯讓步,最後的方案讓人啼笑皆非:一三五你用,二四六我用。
電風扇怎麼辦呢?法官的耐心終於耗盡,他指著法庭角落裡一臺落滿灰塵的風扇說:拿走吧。第二天,法官把自家風扇搬來了法庭。
窮有窮的窘迫,富有富的憂愁。
在馬來西亞,有個的富翁和他老婆在婚姻的第43年打算離婚。
雖然他們在離婚這件事情上達成共識,但是夫妻雙方卻為了該在哪裡離婚而吵翻了天。本該好聚好散, 二人卻因為無法決定到底是在馬來西亞離婚還是在英國離婚, 最後決定不離婚了。
兩個故事,一個因為貧窮而離了婚,一個因為富有而離不了婚。我們不能說,富人離婚就多體面,窮人離婚就多貧賤,但在婚姻裡,金錢真的只是導致離婚的一個很小的原因。
《最完美的離婚》裡有句話說得特別好:「能一起創造回憶的,才叫家人。」
婚姻不是公主裙和水晶鞋的童話,而是在柴米油鹽裡生出的經營智慧,是在平淡歲月裡生出的相守決心,是在一地雞毛裡生出的理解和體諒。
婚姻裡,相伴不易,相守亦難。只願同行的日子裡,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
科普時間:為什麼會馬來西亞的富翁夫妻會考慮在英國離婚呢?這是因為不同國家的離婚財產分配製度不同。以前, 英國的家庭主婦在離婚時只能分得很少的財產, 而1973 年頒布的《婚姻訴訟法》(Matrimonial Causes Act) 更關注婚姻中較弱的一方。《婚姻訴訟法》規定離婚雙方理應各自獲得滿足「合理需求」 的財產。到了2000 年, 英國的離婚財產分配原則改成了五五分的原則。這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富翁的太太要在英國離婚。如果她在英國離婚, 那法院很可能會把富翁一半的財產分給她。
王昊
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