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SCI論文兩篇,保研北京協和醫學院!青大這個小夥很硬核

2021-01-08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孫雅琴

獲一等獎學金3次,二等獎學金5次,國家勵志獎學金2次,省政府勵志獎學金1次優秀學生、優秀團員、自強之星、優秀畢業生,醫學部第二屆演講比賽冠軍2017和2018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英語四級601分、六級626分,主持國家級創新實驗一項,發表SCI論文兩篇(其中第一作者一篇,IF=3.895),成功保研至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內科專業……這麼多榮譽全都聚集在一個人身上,他就是青島大學醫學部學生徐航程。

多折騰,以後才能安穩

獲得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專碩的錄取通知後,徐航程談到,保研是一場心理戰、信息戰,在這條路上要不斷嘗試。在保研之前,需要有足夠深的積澱,包括專業知識,英語,科研等等。每一項都能為自己的保研之路加分,「要多折騰,以後才能多安穩」。

大四之前,徐航程從未想過推免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成績離推免標準還差得很遠。直到2018年底,他與夥伴們撰寫的文章被接收了。這篇從構思到完成歷經一年多的稿子,曾被拒稿一次,大修四次,面對國外審稿人的種種刁鑽,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他們迎難而上,終於有了結果。隨著文章的發表,徐航程隱約看到了一絲推免的希望。根據學院的政策,推免有兩條路,分別是成績和科研。當時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他,選擇拼一把,通過科研來推免。「選擇這條路的人少一些,少有參照,幾無經驗。世上本沒有路,我需要自己開闢它了。」徐航程說。

確立方向後,徐航程開始一點一點地推進他的推免計劃: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收集各種信息與經驗。為了避免最後出現有推免名額卻無好學校的尷尬局面,他為最終的保研做足了前期的準備工作。為了刷分,他又參加了一次六級考試,將分數從613刷到了626;他認真製作了自己的簡歷,重點突出了自己的英語和科研能力;在各個高校出來夏令營通知以後,他將簡歷投向了多所心儀院校,最終,協和本院向他拋出了入營通知的橄欖枝。

保研歷程曲折而艱辛

今年7月17日,徐航程隻身一人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進京,忐忑並憧憬著自己的未來。一心想學腫瘤內科的他,在當晚報到完回到酒店後,給協和本院幾乎所有的內科老師都發了郵件。就在十一點半,當他準備睡覺時,一位腫瘤內科的師哥打來了電話,告訴他老師當天已經面試完學生。「我心裡一驚,我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不過他接下來說,導師對他們不太滿意,看到我的簡歷之後覺得我不錯,有意想收我。我當時有點發蒙,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徐航程說。拿到offer以後,徐航程回來耐心等待著推免名額的發布。

然而,9月3號傍晚,之前給他打電話的師哥通知他,導師的名額被教育處改成博士,不能招他這個碩士生了。「當時萬分焦慮,覺得命運和我開了一次玩笑。」慶幸的是,導師又為他聯繫了另一位內科老師。9月9號,徐航程第二次進京面談,終於如願成為了她的學生。

面談結束後,徐航程馬不停蹄地趕回青島,著手準備次日的答辯。反覆確認論文細節、預想專家評審可能的提問,忙活到凌晨一點。9月10號上午,徐航程開始了他推免之路的最後一關。「我的右邊是一臺攝像機全程錄像,前面是十位和我面面相覷的專家,身後是九個月以來的堅持。」答辯的時候,他將每一個問題都盡力回答得盡善盡美,最終,他成功了。於是,徐航程的保研之路畫下完美的句點,「這個結果,讓過往曲折而艱辛的一切都變得值得。」他說。

學會在動靜之間尋找平衡

徐航程在大二的時候,加入了博雅樓216實驗室。「在這裡,我感受到了大家庭一樣的溫暖。」導師董靜看到他在答辯前幾天有些緊張,便第一時間聯繫他,教會他如何表現得落落大方,將自己的自信全部展現出來,直到答辯前一天,還專門電話叮囑;由於在煙臺實習不便提交材料,師姐便放下繁忙的事務,替他消除後顧之憂;同級的夥伴們,在他答辯之前一直鼓勵,給了他很大的勇氣。

在一般人眼裡,醫學生可能是一直在實驗室裡與科研為伴的形象,安靜理性,沉默寡言。而生活中的徐航程恰恰相反,他有兩大動態型愛好:演講與跑步。「關於演講,我喜歡思考問題,很享受在臺上表達自己的觀點;關於跑步,是想在繁忙之餘給自己大腦放空,然後重新啟動。」對於自己的愛好,徐航程也在不斷進行勇敢嘗試:參加醫學部第二屆演講比賽並獲得冠軍;曾經連續一個月每天晚上跑步4-8公裡,還和導師董靜去即墨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挑戰了自己的極限。此外,徐航程還活躍於學生會組織,他曾擔任醫學部學生會新聞部的副部,負責寫作組的工作。

談到如何平衡學業與生活的問題,他表示,不需要刻意去平衡,平時自己會以學業和實驗室為主,把本職工作處理完畢後再給自己放鬆一下就好了。

希望成為一名出色的腫瘤醫生

談到自己保研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徐航程表示,自信是第一的。「我自認為自己是意志力比較強的人,但是誰都有頂不住的時候。」他記得自己處在情緒低谷時,常給父母打電話,曾經問過爸爸最多的問題是,自己為什麼要承受這麼多挫折。爸爸安慰他說,在磨難中汲取到的經驗和教訓,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很慶幸的是,在那些兵荒馬亂的日子裡,我沒有將不同時間段的挫折與磨難一點點累加在自己身上,而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本著碰到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的態度,為所當為,保證自己永遠都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下一次未知的挑戰。」徐航程說。

談及對自身未來職業的看法,徐航程認為,腫瘤科室是所有科室裡離死亡最接近的科室之一,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已經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作為醫生,他認為自己需要一顆強大的心,平靜地面對生死的問題;也需要有一顆慈悲的心,重視患者的心理治療,必要時做好臨終關懷和安寧療護。他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一名出色的臨床醫生,「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本科發表sci能保研嗎
    本科發表sci能保研嗎?保研是有多個條件的,本科發表sci可以證明該本科生有比較高的科研水平,可以助力保研,但僅靠發表sci,就獲得保研資格,還是比較難的。保研的要求很高,且學校不同,要求也不一。本科生想要獲得保研資格,就要看相關學校是否有保研名額以及保研的要求是什麼。
  • 廣東"最強美女學霸天團":發表多篇SCI論文,全員保研985名校!
    李娜本科專業:基礎醫學專業2015級畢業去向:推免清華大學直博生在校成就:曾獲&34;、&34;、&34;;已發表SCI論文五篇,其中以共同一作刊出兩篇;曾獲第十五屆挑戰杯校賽二等獎、省賽三等獎。林清秀本科專業:護理學專業2016級畢業去向:北京大學醫學院深造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她們一個保研北大、一個保研北京協和,分享這些經歷,值得收藏!
    北大醫學部是北大的一處老校區,就風景來說我覺得還是青大更漂亮。」 談到自己與北大醫學院的初見,李佳薇流露出轉瞬即逝的遺憾,但很快這些情緒就被眼神裡亮晶晶的光所取代。「但北大是全國最好的學府,選擇一所學校,校園環境是一方面,當然更要注重一些實際的東西」夏令營和複試曾兩次親臨北大的李佳薇興奮地介紹起自己對北大醫學部的印象,語氣裡充滿不易察覺的興奮和期待。
  • 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2019年保研夏令營通知
    2019考研: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2019年保研夏令營通知,更多2018考研複習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藥物所)將於2018年7月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本次活動旨在促進全國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深入了解藥物所及藥學專業,加深研究生導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搭建交流平臺。夏令營期間將安排營員聆聽學術報告、學科介紹、與導師及在學研究生面對面交流、參觀實驗室等活動。現面向全國高校招收營員75名左右。歡迎有報考藥物所意向的同學報名參加!
  • 武漢科技大學這位女生本科期間發表2篇SCI論文,保研國科大!
    本科期間,她以第一作者發表兩篇SCI論文,憑藉排行年級第一的績點與豐富的科研經歷,順利保研中國科學院大學。今年6月,帶著「優秀畢業生」稱號,趙佳陽從武科大畢業。成功保研後,又進一步助推她完成了第二篇論文:Ultra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with trace amount platinum loadings on free-standing mesoporous titanium nitride nanotube array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 發表sci論文​_論文要求中sci索引是什麼意思​?
    發表sci論文_論文要求中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分為很多,總共來講可分為3種,一種是學歷論文,學術論文,還有職稱論文。而SCI也屬於學術 論文的一種,之前papercrazy給大家介紹了太多關於學歷論文的相關事項,而SCI方面的論文相對較少,今天papercrazy就為我們深入的了解一下SCI論文方面的一些知識。sci論文發表,論文要求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要求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發表後會有相應的資料庫檢索,而要求sci索引,意味著該篇論文要找sci期刊發表,要被sci資料庫檢索。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21人北大7人協和80%考研率 青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組團讀名校
    半島記者 孫雅琴6月15日,記者從青島大學獲悉,青大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387人中有312人今年獲得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深造率達80.62%,創歷史新高。其中「雙一流」大學104人,佔總錄取人數的1/3,錄取院校分別為:北京協和醫學院9人,北京大學21人,首都醫科大學16人,上海復旦大學7人,上海交通大學6人,中山大學1人,中南大學1人,山東大學43人,浙江大學1人。
  • 饒毅鼓勵協和做中國第二的醫學院,那排名第一的是哪家?
    在一眾醫學院中,到底誰是第一,誰才能排上前三甲?也許數據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答案。論文發表數量雖然我們不建議只以論文數量論英雄,但是論文數量確實是一個最簡單的可以用於量化對比的指標。根據公眾號「Hanson 臨床科研」今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單純從收錄在 Medline 資料庫中論文情況來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論文發表數量上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緊隨其後,北京協和醫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則被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2018中國醫院、醫學院科技創新哪家強?川大華西、北京協和居首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為2018年科技量值綜合排名第一的醫院和醫學院,這也標誌著兩家單位在過去一年的科技創新能力排在了同行前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科技創新能力最強在報告中,中國醫院STEM綜合排名前10位的醫院分別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 中國最好的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高考多少分才能就讀?
    北京協和醫學院前身為歐美教會創辦,後洛克菲勒基金會進行建設,在近現代歷史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了許多知名醫學、護理學先驅學者,為我國醫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因此,在傑出校友指標上,北京協和醫學院造就醫學人才達96人,名列第一位。知名校友包括我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被譽為「萬嬰之母」的醫學家林巧稚。
  • sci論文發表的具體價格是多少?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 對於現在的很多作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想要發表sci論文的,但是對sci論文的全包費用並並不是怎麼了解的,其實sci論文價格多少跟選擇的服務模式及發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大小有關係,並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小編也結合以往的發表經驗,給大家講解sci論文發表三種服務模式,以及全包相關費用,要發表論文的作者可以作為參考
  • sci論文多久能發表
    一篇文章不是投稿sci期刊就能夠立刻安排印刷出版,不僅要經過期刊編輯的審核,還要根據期刊周期和版面進行排期。因而,不花時間,花幾天時間完成sci論文發表是不現實的。那麼,sci論文多久能發表?首先,sci論文發表要匹配期刊,期刊不同,完成論文發表所需要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3-6個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作者在投稿前,先了解期刊的大概發表時間,著急發表的,優先考慮所需時間短的期刊,以免sci論文不能及時發表。
  • sci期刊發表論文有影響因子要求嗎
    sci期刊發表論文有影響因子要求嗎?影響因子是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即影響因子說的是期刊,而不是論文。發表論文是否對sci期刊影響因子要求,還是要看有關單位的相關規定,有的單位會有,有的單位則沒有。
  • 排名46/251,六級555,SCI兩篇,211邊緣生保研985,錯失心儀院校
    1基本情況本科情況:某211實驗班專業:臨床醫學專業排名:46/251(學院),16/24(班級)科研成績:SCI兩篇,一篇共一第二3保研過程與經歷1.北京協和醫院大概在7月份初的時候,北京協和醫院開始了夏令營招生。當時文章正好過了一審,於是對自己又有了一點信心,就報名了。
  • 真優秀:他們從南方醫科大保研至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交大醫學院
    這個六月,讓我們一起跟隨【遇見優秀】走近第一臨床醫學院2020屆的優秀學子1、汪沛志本科專業:第一臨床醫學院2015級臨床醫學五年制畢業去向:保送至北京協和醫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學術型直博生大二,我前往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進行短期的交流學習,這不僅讓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還在我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新的種子——躋身保研的行列。大三大四學年,我來到了中部戰區總醫院進行見習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進行實習。學校以及學院所提供的這些良好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去不同的醫院增長見識。
  • sci論文發表多長時間能從網上檢索到
    發表學術論文,論文必須被檢索才能在特殊領域發揮作用,比如研究生畢業、博士生畢業、晉升職稱、評優等等,僅僅見刊的文章是無法達標的,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檢索至關重要,sci論文發表多長時間能從網上檢索到?
  • 發表2篇SCI,四六級均超600分!山東男神學霸一路"開掛"將赴名校深造!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進這位優秀的青大學子——主持國家級創新實驗一項,發表SCI論文兩篇(其中第一作者一篇,IF=3.895)。從不輕言放棄,所有考驗都是人生的嘉獎大四之前,徐航程從未想過推免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成績離推免標準還差得很遠。直到2018年底,他與夥伴們撰寫的文章被接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