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換人生28年案」開封法院開庭,是否因抱錯患病原被告雙方起爭議

2020-09-12 二三裡資訊鄭州

原標題:《「給個說法,為什麼會抱錯?」》

9月11日上午9時許,「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法院一審開庭。

在這間約100平方米的法庭裡,患癌小夥姚策的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面色憔悴,情緒一度失控並當場落淚。被告席上只有兩名代理律師,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下稱「淮河醫院」)的醫生、領導等未出庭應訴。

這場糾紛始於2月17日,江西九江的姚策被確診為肝癌。正當母親蔣豔麗準備為兒子捐肝治病時,卻發現姚策不是她和丈夫親生的。在前往當年生產的淮河醫院(原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調查後,蔣豔麗夫婦發現,醫院錯抱了同病房杜新枝夫婦的孩子。

在杜新枝、蔣豔麗兩家人看來,姚策從小患有B肝並發展為肝癌,與出生時被抱錯、未能及時注射B肝疫苗有關,淮河醫院應該對此負責。

今年7月,姚策和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將淮河醫院告上法庭,要求醫院承擔姚策因肝癌支出的所有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共計91.6萬餘元,並賠償三人的精神損失費、尋親費、郭希寬誤工費等共計180餘萬元。

9月11日上午,姚策生母杜新枝(右)與代理律師周兆成在鼓樓區法院門前

下午2時許庭審結束,淮河醫院的律師未對媒體發表任何意見便匆匆離開。隨後,姚策等人的代理律師周兆成表示,庭審時,對於28年前孩子是怎麼錯抱的、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麼等關鍵事實,淮河醫院仍未查清。

周兆成說,目前兩起案件的庭審已基本結束,接下來鼓樓區法院還要對一些證據進行認定;至於何時宣判、以何種方式宣判,現在尚不明確。

起訴前,蔣豔麗夫婦及郭威退出訴訟

9月11日上午開庭的是兩起民事案件,被告均為淮河醫院。

起訴狀顯示,其中一起案件的原告為姚策,他認為自己出生後即在淮河醫院被「錯抱」,脫離了親生父母的監護,因而沒得到嚴格的B肝加強治療,導致28歲就罹患肝癌晚期。他因此請求淮河醫院賠償由此造成的治療費及相應損失,共計916947.81元。

另一起案件的原告為姚策及其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他們認為因在淮河醫院「錯抱」孩子,三人「遭受了難以估量的精神創傷」,因此請求淮河醫院支付每人60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並支付尋親費1193.5元、郭希寬誤工費11946元。

此外,三名原告還在開庭前追加了訴訟請求,希望淮河醫院支付郭希寬、杜新枝撫養非親生子的撫育費28萬元並公開道歉。杜新枝說,28萬元是按照姚策每成長一年一萬元的標準提出的,目的是要讓醫院記住這28年的過錯。「到現在,醫院都沒向我們正式道歉。姚策稀裡糊塗地來到這個世界,在醫院就錯抱了。現在他又生了病,不能讓他再稀裡糊塗地走。」

但開庭時,周兆成未向合議庭表達上述訴訟請求。他的解釋是,擔心臨時增加訴訟請求,會拖慢訴訟進展。

「後一起案件原定由兩個家庭的6個當事人(即杜新枝夫婦、姚策、蔣豔麗夫婦、郭威)共同提起,但是去法院起訴前,姚策養母蔣豔麗因為受到巨大的精神傷害,情緒崩潰,呼吸困難,暈了過去。所以(蔣豔麗夫婦及郭威)暫時退出了這次訴訟。」周兆成說,未來,蔣豔麗夫婦及其親生子郭威可能另行起訴。

9月10日晚,杜新枝夫婦與代理律師討論案件

據周兆成介紹,今年7月23日,兩起案件的原告向開封市鼓樓區法院遞交了起訴狀,與此同時多次向淮河醫院釋放和解信號,「但醫院的回應並不積極」。

9月9日,鼓樓區法院召開了兩起案件的庭前會議,原告再次表示願意庭前調解。周兆成說,被告代理律師表示要徵求醫院領導意見,「昨天(9月9日)晚上從法院離開到現在,(還)沒收到被告的回應。」

姚策患病與錯抱孩子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從庭前會議起,姚策訴淮河醫院案的原被告雙方就對兩個問題有所爭議:一是28年前姚策在淮河醫院出生時,醫院的診治方案等是否存在過錯;二是姚策罹患B肝並最終發展為肝癌,與錯抱孩子是否存在必然因果關係。

對於第一個問題,周兆成從一份開封市衛健委向鼓樓區法院出具的文件中發現,早在1988年,開封市已對B肝免疫做出嚴格要求,從1992年開始,各縣縣城新生兒接種率要達到85%,建卡率要達到100%。「從這個意義上講,淮河醫院根本沒有理由不對新生兒進行B肝防護。」

對此,被告淮河醫院代理律師在法庭上出示了相關證據,並表示淮河醫院為河南省管醫院,開封市的文件對其不具有約束力;而且當年的政策是逐步推進的,姚策出生時要求的推廣率並非100%。

至於姚策患病與淮河醫院錯抱孩子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被告當庭否認。淮河醫院代理律師說,杜新枝產前患有嚴重的B肝,姚策在母親子宮內就感染了B肝病毒,而且1992年時B肝阻斷技術並不成熟,即使姚策出生時注射了B肝疫苗也無濟於事。所以姚策出生後是否被錯抱、是否接種了B肝疫苗並不影響其日後罹患B肝的結果。

對此,原告提交了杜新枝長女未患B肝的證明、杜新枝懷姚策時的B超檢驗單。前者試圖證明B肝患者的子女未必同樣患有B肝,後者試圖證明姚策出生前十分健康。

儘管姚策的養父母退出了本次訴訟,但11日上午的庭審中,二人仍以證人身份出庭。姚策養母蔣豔麗身穿黑衣、戴著口罩,當庭表示自己在淮河醫院生產時,院方未告知新生兒需注射B肝疫苗;大約兩年後,姚策被確診為B肝。

在回憶自己如何生下郭威、如何帶著年幼的姚策治病時,蔣豔麗一度泣不成聲。

9月11日上午,姚策養母蔣豔麗從江西趕到了庭審現場

此外,原告還請杜新枝的弟弟、在駐馬店防疫站工作的杜某出庭作證。杜某表示,雖然1992年時B肝免疫尚未聯合使用免疫球蛋白,但針對母嬰垂直傳播,單獨注射B肝疫苗的阻斷率在87.8%,並不像淮河醫院所說的沒有效果。

在姚策患病的因果關係問題上,法官在庭審中表示,被告淮河醫院曾向合議庭申請鑑定。但案件牽涉的醫療專業問題眾多,合議庭將在休庭後對雙方作出回應。

對此,周兆成表示,原告已向法院建議駁回相關鑑定申請。原因在於淮河醫院管理混亂,杜新枝當年在醫院生產、住院時的不少病歷材料和重要數據缺失,這最終可能導致鑑定難以進行。此外,姚策病情嚴重,難以等待漫長的鑑定程序,所以希望淮河醫院儘快給予賠償。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早在姚策等人起訴前的7月12日,杜新枝、蔣豔麗兩家曾共同致信開封市衛健委及河南大學聯合調查組,要求儘快公布錯抱事件的調查結果。周兆成說,調查組成立後曾對媒體表示「調查不會沒有結果」,但截至目前,兩家人尚未收到調查結論。

9月11日上午,開封市衛健委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調查組已將收集到的所有材料移交鼓樓區法院,「案子已經由法院受理了,我們不可能重複受理。」

爭議精神損害賠償

在姚策、郭希寬、杜新枝訴淮河醫院精神損害賠償案中,郭希寬、杜新枝及兩名代理律師坐上了原告席,姚策本人因在上海接受治療,未到庭。被告席上僅有兩名律師,淮河醫院的醫生、領導等未出庭。

原告認為,對於當年在淮河醫院生產的杜新枝,醫院負有高度謹慎的注意義務,應確保產婦所生之子女處於產婦及親屬的監護之下。但淮河醫院醫護人員存在重大過失,使杜新枝之子姚策脫離監護,並導致杜新枝一家三口骨肉分離。為此,淮河醫院應承擔責任,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對此,淮河醫院的代理律師承認錯抱事實確實是在院內發生,但未明確醫院是否應當承擔過錯責任。

在精神損害應賠償數額的問題上,原告律師提出,錯抱一事不僅給原告的親權、監護權、親屬權造成損害,還造成姚策最終罹患肝癌,使得他們剛一相認就可能面臨再次分離的痛苦,「精神損害程度超出了我們了解到的所有案例」。因此,賠償每人60萬元「遠遠不夠撫平(給原告)帶來的精神損害」。

對此,被告律師表示,具體賠償金額將交由合議庭裁決。

2020年4月30日,在江西九江的一家酒店內,姚策與生母杜新枝第一次見面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原告律師提到杜新枝夫婦未來可能老無所養時,原告席上的杜新枝小聲啜泣起來。而在法庭辯論環節,郭希寬突然舉手示意稱「我有話說」,之後他情緒激動地站起來,哭著要求被告查明當年錯抱孩子的真相,「給個說法,為什麼會抱錯?給我們公開道歉!」

上午10時30分左右,法官宣布精神損害賠償案休庭,但並未宣判。休庭前,原告律師再次向被告律師提出調解意向。但被告律師表示淮河醫院未對此事授權,「要回去核實一下。」

姚策在上海接受治療,未能到庭

5個多小時的庭審中,兩起案件最重要的當事人姚策並未出現。姚策的妻子熊菲說,庭審前兩天的9月9日,姚策剛在上海進行了一臺手術。

今年2月,28歲的姚策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伴有門靜脈癌栓。確診後,他先在南昌接受了靶向加免疫的保守藥物治療,後轉院到上海,接受更為積極的放射性治療。折騰了半年多,身高1.75米的姚策從150斤瘦到了120斤,衣服都大了。「雖然我很想到現場參加庭審,但身體實在不允許。」姚策說。

8月中旬再次到上海放療後,醫生發現姚策的門靜脈癌栓有所控制,但肝上的癌細胞擴散到了肺部和骨頭。此外,醫生發現姚策體內的一些病灶活性很強,並為此安排了9月9日的介入手術。熊菲說,介入手術就是把藥打到血管裡,「把有癌細胞的血管堵住,餓死或殺死癌細胞。」手術結束後,姚策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疼出了一身汗。

最近一段時間,姚策在上海接受治療

姚策在上海治療期間,獨生子留在了九江,由嶽父母照顧,他的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承擔起了照顧姚策的重任。老兩口從河南駐馬店坐高鐵趕到上海,和兒子兒媳在醫院附近的老舊居民樓裡租了一套單元房,一室一廳,不到40平方米,月租金5500元。

杜新枝夫婦陪姚策在上海治病

因為肝癌,姚策不能吃海鮮和雞肉,杜新枝就經常給他買鴨肉以及補氣的山藥、芋頭等。上海菜價高,杜新枝就和老伴趁著晚間菜場打折時出門採購。

杜新枝還把駐馬店家中的豆漿機和電餅鐺帶到了上海。豆漿機不僅可以打豆漿,還能榨果汁,可以換著樣地為姚策補充營養。電餅鐺可以做燒餅、煎包,以免姚策總吃米飯。「天天忙得都把我自己的病給忘了。」杜新枝說。

與姚策一樣,57歲的杜新枝也患有肝癌。今年3月,她在河南鄭州的醫院被確診為肝癌中期並切除了一部分肝,直到現在,還要定期到醫院複查。

在兒子兒媳面前,她看起來總是輕鬆開朗,照常洗衣做飯,可到了晚上,她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天天想的都是怎麼孩子不是自己的?怎麼親生孩子又有病?他以後怎麼辦?」

在臨近晚年時,杜新枝突然陷入一種不確定的狀態:既怕失去親生兒子,又怕失去相處28年的養子的感情,「好像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了。」

為了分享對疾病的認知和自己的治療進展,從5月初開始,在上海接受治療的姚策在網絡平臺上開了直播。「我想給面對各種生活壓力的朋友們打打氣,其實生命的煩擾並不像我們眼前看到的那麼多。」姚策說。

但6場直播後,他因身體不適無法繼續開播。此後,他會不定期發布短視頻,與網友交流互動。

5月中旬時,一名同樣罹患肝癌的20歲女孩與姚策取得聯繫。姚策說,對方因為治療,掉了一些頭髮。姚策看了心疼,便安慰女孩,「也算彼此相互鼓勵」。

也有不少人給姚策發來鼓勵信,其中一封題為《一位最想祝願的陌生人》,是一名高中女孩所寫。女孩稱,了解到姚策被錯抱28年,並身患肝癌的經理後,內心五味雜陳。「我猶豫了好久才決定加他微信,希望可以給他帶來幫助。」

女孩說,最讓她難忘的,是姚策發布的一段關於家庭的視頻。視頻中,姚策和妻子領著孩子,戴著自己送的旺仔口罩。「我能感受到他們很喜歡我的禮物,也給我帶來了力量。」

與徹夜難免的杜新枝一樣,姚策也經常失眠,因為難以忍受的疼痛,也因為要反覆思考兩家人今後怎麼辦。「我會坐在床上,從看著窗外的月亮到看著窗外太陽升起。」

對於與親生父母的相處,姚策說,那是一個從陌生到融洽的過程,遲到28年的親情漸漸升溫。在上海治療期間,郭希寬、杜新枝夫婦一直陪在他的身邊,「爸媽在醫院照顧我,幫我削水果,幫我倒水,都是沒齒難忘的。」

治療之餘,一家人還去了抗戰紀念館、野生動物園等地遊玩。因為身體狀況特殊,姚策不能劇烈運動,即便步行,每天也不能超過8000步。但到抗戰紀念館的那次,他一天走了一萬多步,「晚上全身疼」。

2020年5月2日,郭希寬曾在廬山為姚策掛上平安鎖

而對於養育自己28年的蔣豔麗,姚策說那也是他的爸媽。不管以後是兩個家庭合併,還是自己到河南、河南的兄弟到江西,他都會一直照顧養父養母,也感謝養父養母對自己的不離不棄。「無論如何,無論是否存在血緣關係,28年的養育之情不可替代。」

姚策的另一重擔心是錢。他說現在服用的靶向藥每盒16800元,一盒能吃10天;免疫藥物注射液每21天打一次,一次19800元;加上輔助藥物、檢查、抽血、治療等費用,截至目前,已花費約70萬元。「這裡面有兩家人多年的積蓄,有我自己賣掉的一輛車,還有部分愛心人士的捐款。」

熊菲說,姚策現在接受的治療都是在為肝移植做準備。她之前聽專家說過,如果姚策的身體符合做肝移植手術的條件了,從做手術到出院還要大約120萬。

「我們不知道官司要打多久,所以一直希望能與醫院和解。姚策看病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所以哪怕精神損失費不要,只要(淮河醫院)包給我孩子看病就行。」杜新枝說。

熊菲和姚策也沒想好接下來要怎麼辦。「我們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將來能做(肝移植)手術,只能賣房子了。」

(文中蔣豔麗、熊菲為化名)

來源:新京報

新聞爆料:18538066855

相關焦點

  • 「錯換人生」案今日開庭:原告患肝癌是否與醫院「錯抱」有關?爭議激烈
    9月11日上午9點,「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法院一審開庭。早上8點半,案件原告、姚策的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夫婦及其代理律師已到達鼓樓區法院。姚策的養父母蔣豔麗(化名)夫婦也於昨日抵達開封,並將以證人身份出庭。
  • 「錯換人生」案今日一審開庭:對姚策患病的因果關係等存在爭議
    新京報訊(記者 張惠蘭 實習生 吳曉旋)9月11日上午9點,「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法院一審開庭。早上8點半,案件原告、姚策的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夫婦及其代理律師已到達鼓樓區法院。姚策的養父母蔣豔麗(化名)夫婦也於昨日抵達開封,並將以證人身份出庭。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抱錯」和「患癌」成為爭議焦點
    9月11日,備受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患癌男子姚策因手術原因還在醫院治療,律師及其親生父母代替參加庭審,其養父養母以證人身份出庭。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每人60萬、撫養非親生子撫育費28萬、已產生醫療費74萬及判決後醫療費等共計約301萬元。今天的庭審中,雙方就涉事醫院是否需要對抱錯孩子之一姚策的肝癌負責以及孩子被抱錯本身給雙方家庭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為主要爭議焦點進行了激烈的法庭辯論。庭審持續了近5個小時,法庭並未當庭宣判。
  • 汴梁關注|「錯換人生28年」案今天開庭初審
    原標題:「錯換人生28年」案今天開庭初審 當事人向開封淮河醫院索賠301萬元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聯勝「這標誌著錯換人生28年案正式進入訴訟程序。」周兆成說。目前姚策病情惡化,生命垂危,原告杜新枝、郭希寬擔心將來老無所養,9月9日的庭前證據交換中,原告臨時向法院提出要求變更訴訟請求:第一,要求被告在公開媒體上公開道歉;第二,請求被告支付原告杜新枝、郭希寬撫養非親生子的撫育費28萬並向法院提出了要求庭審直播的申請。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原告向醫院索賠三百萬
    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將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每人60萬、撫養非親生子撫育費28萬、已產生醫療費74萬及判決後醫療費等共計約300萬元。
  • 「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生母撤訴,律師稱原被告雙方已無任何紛爭
    12月6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錯換人生28年」案當事人姚策生母杜新枝處獲悉,其已經與開封市衛健委達成庭外和解。據記者此前報導,江西青年姚策2020年2月查出患癌,母親許敏欲「割肝救子」,才發現在生產的醫院抱錯了孩子,親生兒子其實是和杜萍(化名)生活在河南的郭威。一段「錯換人生28年」的秘密就此揭開。2020年9月,「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開封一審二次開庭,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先行賠付10萬元。目前,該案尚未判決,之前姚策寫了《絕筆信》稱「我即將死去,心裡諸多不甘。」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患癌男子放療缺席,申請當年醫護出庭
    備受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案」於9月11日上午在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法院開庭。患癌青年姚策的生父生母及其律師團隊將出席庭審,姚策因身體原因無法到庭。該案調查進展如何?雙方爭議焦點在哪?姚策的病情現狀如何?南都記者進行了梳理。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原告索賠300萬 調查未有結果
    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圖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將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每人60萬、撫養非親生子撫育費28萬、已產生醫療費74萬及判決後醫療費等共計約300萬元。
  • 「錯換人生28年案」今開庭:原告向醫院索賠三百萬
    2020/09/11 12:28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消息,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將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原告放棄28萬索賠
    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每人60萬元、姚策已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交通費、住宿費等91萬餘元,姚策親生父母撫養非親生子撫育費28萬元、共計約300萬元。
  • 「錯換人生28年」案明日再開庭,患癌當事人姚策將出庭
    9月24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錯換人生28年」案當事人姚策處獲悉,此案將於9月25日上午9時,在開封鼓樓區法院再次開庭,其將帶病出庭。24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姚策時,他正在趕往開封的途中。「明天的庭審我儘量保持心態平和」姚策表示,自己不僅要參加25號的庭審,還要在庭審結束後,親自去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調查自己被抱錯的原因。
  • 河南「錯換人生28年」案昨天開庭
    原告方姚策及其生父生母的代理律師周兆成向媒體介紹情況9月11日,備受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庭審中,雙方就涉事醫院是否需要對抱錯孩子之一姚策的肝癌負責以及孩子被抱錯本身給雙方家庭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為主要爭議焦點進行了激烈的法庭辯論。庭審持續了近5個小時,法庭並未當庭宣判。
  • 「錯換人生28年案」今開庭:原告索賠三百萬,調查未有結果
    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圖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將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每人60萬、撫養非親生子撫育費28萬、已產生醫療費74萬及判決後醫療費等共計約300萬元。澎湃新聞從姚策方代理人、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周兆成律師處獲悉,9月9日,原被告雙方曾交換證據,並在法院進行調解,但分歧很大,沒有結果。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原告當場做了一個決定
    「錯換人生28年」事件最新進展9月11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姚策及其親生父母要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公開道歉,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每人60萬元、姚策已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交通費、住宿費等91萬餘元,姚策親生父母撫養非親生子撫育費28萬元、共計約300萬元。
  • 錯換人生28年案明日再開庭 患癌青年姚策將出庭
    9月24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錯換人生28年」案當事人姚策處獲悉,此案將於9月25日上午9時,在開封鼓樓區法院再次開庭,其將帶病出庭。24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姚策時,他正在趕往開封的途中。「明天的庭審我儘量保持心態平和」姚策表示,自己不僅要參加25號的庭審,還要在庭審結束後,親自去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調查自己被抱錯的原因。
  • 「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開庭 原告索賠270餘萬元
    中新社開封9月11日電 (記者 李超慶)備受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案11日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訴訟請求法院判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支付姚策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共計270餘萬元人民幣。法院未當庭宣判。
  • 「錯換人生28年」案二次庭審,雙方對法院調取證據質證
    25日上午,「錯換人生28年」案在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一審二次開庭。原告代理律師周兆成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庭審主要對後期補充證據以及姚策患病的部分醫療票據進行質證。姚策申請先予執行的申請書。受訪者供圖談及此次庭審的爭議點及焦點,周兆成告訴記者,這次庭審的主要內容是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本案後期補充證據進行充分質證,以及法院調取的證據再次組織雙方進行質證。同時,原告、被告對當事人就姚策患病的部分醫療票據進行質證。
  • 「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追溯時效成庭審爭議點
    2020年9月11日,「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庭審中,「錯換人生28年案」是否超過追溯時效,當事人姚策患癌和「錯換」的相關性成為庭審主要的爭議點。 2020年2月,28歲的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母親」許敏欲「割肝救子」,但卻發現,姚策是(1992年)被錯換的同產房另一位孕婦的孩子,自己並非其生母。後經證實,許敏在淮河醫院所生的男嬰被錯換給河南省駐馬店市的杜新枝夫婦,隨後兩家的錯換嬰兒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 河南「錯換人生28年」案開庭 原告索賠273萬元
    原告方姚策及其生父生母的代理律師周兆成向媒體介紹情況9月11日,備受關注的「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庭審中,雙方就涉事醫院是否需要對抱錯孩子之一姚策的肝癌負責以及孩子被抱錯本身給雙方家庭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為主要爭議焦點進行了激烈的法庭辯論。庭審持續了近5個小時,法庭並未當庭宣判。
  • 「錯換人生案」一審開庭:激辯姚策患病因果關係,父母當庭淚下
    9月11日上午9時許,「錯換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法院一審開庭。在這間約100平方米的法庭裡,患癌小夥姚策的親生父母郭希寬、杜新枝面色憔悴,情緒一度失控並當場落淚。被告席上只有兩名代理律師,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下稱「淮河醫院」)的醫生、領導等未出庭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