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傅洛拉】
樂拼仿冒「樂高」案終於有了結果。
被告人李某某以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9000萬元;其餘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至3年不等刑罰,並處相應罰金。
天價罰金,時代變了
從量刑來看,還不算是頂格處理。
按照侵犯著作權罪的司法解釋,違法所得數額在15萬元以上,就屬於「數額巨大」;25萬元以上,就被劃到「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可以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這麼看下來,主犯只判6年,已經算是「饒」你一年啦。判決書暫時還沒有上裁判文書網,不知道是不是有自首或配合調查的情節。
不過,就以樂拼這高仿的程度,警察來查,高層應該也自知難逃,早點兒「從了」是正常反應。
「大家來找茬」級別的山寨,圖片來源:南都
罰金確實非常「亮眼」,僅僅主犯的罰金就高達9000萬元,幾乎一個「小目標」。
還查不到其他八人的罰金,總數恐怕要在中國著作權案件裡創紀錄,但這主要還是涉案金額巨大,達到了3.3億。
此前,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對「樂高」訴「樂拼」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做出終審,判賠470萬元,相比之下,反而有點「微不足道」呢。
當然,我們還可以和近兩年的「龍桃子」高達盜版案比較下。「龍桃子」案非法經營數額「只有」379萬多元,但達到「嚴重」標準,判了3年半,罰金比例甚至更高,差不多是50%,達人民幣190萬元。
可見,現在國家花了大力氣狠抓智慧財產權,重拳出擊;一些人印象裡著作權還只是民事糾紛,但那已是老黃曆了。
單看文件就能體現這些變化。比如2004年《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8年《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2011年《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等。
這些文件不少篇幅還是聚焦於「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但在2004年的司法解釋文件裡,就已經關注了「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假冒他人專利」等行為。只不過當時社會輿論關注的重點,還是「傳統意義」上的「著作」,那時候樂拼也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但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以及大公司在版權領域跑馬圈地,音樂版權等熱點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為了推動開放,塑造良性市場,外國企業的訴求如今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似乎不起眼但老百姓都看著眼熟的玩具、積木企業,成了典型。
樂拼是「良心企業」?
啊,說積木「不起眼」,估計要被人打……現在拼搭類積木或者說「樂高式」積木,絕對不只是小玩意、小生意。
玩樂高、收藏樂高的成年人就不少。從教育角度講,各種類型也覆蓋了孩子成長的所有年齡段,除了基本的「搭積木」,鍛鍊手部小肌肉群,到訓練看圖紙、按步驟,或脫開圖紙、提高想像力,還有適合多年級的科技教育產品。
2018年,樂高全球營收增長到55.5億美元,2019年是58億美元,在中國市場則號稱自2016年開始,就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2019年1~9月,樂高作為拼搭積木的主要代表,成了國內線上玩具品牌第一名,甩開第二名3倍多。
但拼搭積木並不是什麼新鮮東西,國內之前也有玩具廠商做。樂高在中國市場做大做強之後,以樂高的尺寸和風格作為標準,兼容樂高成為商家很自然的選擇。
如果大家都互相兼容,包括各種特殊零件都可以通用,就能玩出更多花樣,這樣對消費者是最有利的。
不過呢,這麼做要冒著被視為「山寨」的風險,必須在設計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行。
可悲的是,與此同時,也有更多像樂拼那樣的「新銳」擠進市場,基本就是真·山寨了。
樂拼等盜版產品一方面為樂高培養了未來的潛在用戶,以低廉的價格擴大了拼搭積木的受眾,另一方面搜颳了樂高的實質營收。
看上去是不是「功過相抵」?
但就算相抵,也只是對樂高而言,別忘了市場上還有其他想走自己道路的國產品牌。樂拼盜版對它們的傷害,要比對樂高的更大,樂高畢竟有大量粉絲保底,這些國產品牌只能苦苦掙扎。
樂高的包裝設計都更為成熟,即使是不懂行的消費者,當同樣價位的國產原創積木與高仿假「樂高」擺在一起,還是可能為後者所吸引。
樂拼堪稱「無恥之極」的抄襲,也拖累了國產玩具行業的名聲。甚至有些人腦海裡,一想到國產積木,就是山寨王樂拼。
有人把樂拼稱為「良心企業」,甚至「國貨之光」,只能說實在是糊塗啊。
樂拼也有機會「做個好人」,但早就不是排頭兵
實話實說,大部分國產品牌也都有過高仿樂高某些設計、產品的行為,有的產品完全抄襲的成分也不少。但一些企業要麼是本來就有雄心,要麼是感受到整體法治氛圍的變化,或者兼而有之,都在儘快轉型。
不只一個品牌做了J15,有的還做了J20,某品牌做了遼寧號,某品牌做了《流浪地球》系列,也有些品牌做了中國風的建築、街景。
為了做這些新的系列,特別是軍工類,難免要開新的模具,投資不少。但他們還是敢於創新,漸漸脫離了樂高的陰影。
樂拼其實有機會做個好人,只要及時收手、轉型,也許能避免成為出頭鳥。最讓我憤憤不平的是,樂拼完全復刻了一大套樂高的土星5號,如果設計套長徵火箭,那該多好啊……
樂拼瘋狂的那幾年,中國航天也在飛速發展,神舟、北鬥、天宮都是很好的素材。說直白點,就算和中國航天談不攏,直接做產品,侵犯了這些國之重器的外觀設計,我都敬你是條漢子。怎麼都比「復刻」樂高強。
甚至樂高本身都做了大量本土化的努力,以貼合中國市場,比如長城、新年場景等等。樂拼卻是一條道走到黑。
而且頭部國產廠家在質量方面也有肉眼可見的進步,有些品牌原本已經被老玩家罵成渣,但過了一兩年,就有人冒出來說,質量已經提高了,其他人一試,果然如此。
樂拼呢?別人在進步,自己當然就不進則退了,到完蛋時連質量都已經要落到二流去了。
在B站上看過一個小姐姐的土星五號對比測評,說樂拼的某段在搭的過程中「第三次散架」了(這個小姐姐不是我,真不是我,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不要小看質量問題,對於孩子來說,色差什麼倒是可以忍,但積木拼接過緊或過松,幾乎都是他們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平白無故增加挫折感,可能損害繼續創造的興趣。
做積木這事兒,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看上去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但要做到每一批每一塊都顏色統一、拼接順暢,也不容易。
有一段時間,中國玩具的模具什麼確實不行,但當人們還在解決黑心塑料玩具的時候,高質量模具肯定是個奢望。
中國現在並非做不出好模具,個別商家的質量已經逼近樂高。成本確實是個大問題,這就更需要把樂拼們掃地出門,避免劣幣淘汰良幣。
從樂拼的案例推而廣之,大部分中國人從事的行業,都不是晶片、戰鬥機那麼高大上的領域。即使看上去普普通通,也有一個心氣的問題。
至少應該在某些方面有點自立自強的追求,比如原創的設計,工藝上的小改進,這些都是推動中國前進的點點滴滴。
樂拼這樣的企業,違法只是一個惡劣後果而已,根本性的錯誤在於壓根沒有這些自立自強的想法,沒有對積木行業本身的熱情,也沒有滿足中國市場的熱情,更沒有藉助玩具向國內乃至國外玩家展現當代中國的熱情,只知道拾人牙慧,投機取巧,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樣的企業,死得越快越好,被收拾得越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