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荷花 採蓮蓬 釣龍蝦!張家界農耕文化放異彩

2020-12-17 紅網

田夫農耕文化園的荷花競相綻放,美如畫卷,形成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人間盛景。

眾多市民結伴而來,聞著滿園清香,暢遊其間,感受著賞荷花、劃竹排、採蓮蓬、釣龍蝦、摘水果、品美食的消夏樂趣。

紅網時刻張家界7月27日訊(記者 張潘)「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連日來,在張家界永定區合作橋鄉巖口村,田夫農耕文化園的荷花競相綻放,美如畫卷,形成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人間盛景。眾多市民結伴而來,聞著滿園清香,暢遊其間,感受著賞荷花、劃竹排、採蓮蓬、釣龍蝦、摘水果、品美食的消夏樂趣。

「耕讀」「耕食」「耕作」三大文化元素的田夫農耕文化園,以自然生態農村田園為主,該園位於張家界永定區合作橋鄉巖口村,是張家界永定區首個以打造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區。

「荷花香,遇見農耕文化——學農活動」在田夫農耕文化園舉行。

活動現場,魚蝦垂釣、歡樂魚塘、田園尋寶場地內,迎來了八方遊客。

太陽火辣,荷塘周圍,垂釣親自活動。

7月24日,「荷花香,遇見農耕文化——學農活動」在田夫農耕文化園舉行。活動現場,農耕體驗、蔬果種植採摘、魚蝦垂釣、歡樂魚塘、田園尋寶場地內,迎來了八方遊客。

在體驗數個項目後,記者發現這畝畝蓮花深處,有著「錢景」無數——荷塘生蓮生魚蝦,稻田結穗結魚蝦,水上水下雙豐收。此外,農耕文化的體驗也能「錢景」無限。

「不能辜負家鄉的好生態,得想個法子把它變成『金山銀山』。」荷花叢中,園區主人向志國臨時當起了「導遊」,不斷地給遊客介紹荷花品種,還不忘講述自己與荷塘結緣的故事。

「微距」賞花,遊客歡呼聲不斷。

據了解,2016年,放棄20多年理髮店生意的向志國,專門跑到外地學習「蝦稻共生模式」種養技術,註冊張家界豐鴻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建起種植太空蓮、水稻、藍莓、養蝦、養魚以及觀賞花海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蓮子和稻穀是水上經濟,魚蝦是水下經濟,不僅生態種養,良性循環,還能讓我們有雙倍收成。」向著初心行走的向志國,在2017年,僅養殖魚和小龍蝦一項,就獲利10多萬元。

此後,園區累計投資近400萬元,建成200畝的「荷花走廊」,栽植觀賞性荷花5個品種50餘畝,另有垂釣魚池20畝、龍蝦繁育20畝、藍莓園10畝。去年,田夫農耕文化園吸引遊客5000餘人,直接獲益20萬元,其生產的太空蓮遠銷長沙、成都、上海等地。

荷塘發展起來,更多的村民、貧困戶也從中受益。巖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孫桂香就是其中之一。記者採訪她時,正在採摘蓮蓬的孫桂香笑著說:「土地流轉金每年有1000多元,工資收入5000多元,日子越過越好。」

除此之外,農耕文化的體驗也漸漸成為遊客前來的選擇之一,也是該園區豐富業態的創舉之一。

時至正午,太陽火辣,荷塘周圍,遊客歡呼聲不斷。原來,市民劉先生帶著剛放暑假的兒子,前來體驗撐竹排,「微距」賞花,還能入蓮花深處採蓮蓬。「能體驗到原生態的耕種文化,簡直是太值了!」上岸後的劉先生爺倆雖然一身泥,但笑得合不攏嘴,直呼體驗不過癮。

活動依然有序進行,放眼整個園區,慕名前來的遊客仍絡繹不絕,有的下塘挖蓮藕,有的樹下釣龍蝦,有的漫步荷園中,沉醉不知歸路。

「賣風景,也要賣文化,讓家鄉振興起來。」對於未來的發展,向志國信心滿懷,力爭到2022年增加基地面積500畝,使基地面積擴大到1000多畝,區域輻射至王家灣、高萬、中山等村,帶動周邊鄉村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重慶公園之城隱藏的秘境 可以免費賞花、摘蓮蓬、釣龍蝦
    攝影 by Anna此外,在生態園內不但可以採摘蓮蓬,還有潔淨的鄉間小道,野花野草成片。沐浴在清新的空氣裡,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吧。攝影 by Anna池邊垂釣野趣多當下正是垂釣龍蝦的季節,相信有不少親們早已蠢蠢欲動。在這裡可以隨意野釣,而且不收錢的哦!
  • 攻略在手,釣小龍蝦不愁
    圖源 | 文化之旅沙坪垻02巴南若比鄰植物園若比鄰是全家出遊的好去處。這裡除了有一大堆多肉植物,還能燒烤和釣魚、釣龍蝦。這裡有專門的農耕體驗區,裡頭的河溝、湖泊、農田裡都可以釣到小龍蝦。圖源 | 涪陵發布附:釣小龍蝦小秘籍①雨過天晴不宜釣龍蝦,大晴天或下雨更易釣到。②釣龍蝦儘量選野池塘,沒人餵魚的那種,龍蝦才多。
  • 又到"溪頭臥剝蓮蓬"時節 怎樣才能挑到爽脆的"夏天的味道"
    沒錯,就是當季「爆款」——荷葉、荷花、蓮蓬、藕「四姐妹」。  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最近這段日子,街頭挑著擔賣蓮蓬的小販多了起來。  本地人更多只是「嘗個鮮」  在寧波,賞荷花的最佳時期一般在6月到7月,但荷花的花期可以延續到9月。換句話說,現在還算是吃蓮蓬的「黃金期」。  大部分寧波人對蓮蓬沒有特別的感情。
  • 文化的力量——江西書院文化大放異彩
    文化的力量——江西書院文化大放異彩 2020-07-18 10: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學生在校園釣龍蝦:香腸雞架當蝦餌 半小時釣50隻
    不過,大家已經不能滿足於只是吃龍蝦了,這不,杭十一中的同學們竟然開始在校園裡釣龍蝦了!  丟到水裡一兩分鐘,棉線就猛地一沉,同學們順勢一拎,一隻通體紅紅的龍蝦被釣上來了。放進桶裡,龍蝦夾住雞架的大鉗子,還捨不得松呢。
  • 男子濠河景區內偷採蓮蓬被抓現形:想帶回家給孩子吃
    入夏以來,南通濠河景區裡滿池荷花盛開,成為大家賞花遊玩的絕佳勝地,但7月28日中午,景區管理處執法大隊工作人員 在巡邏中發現,有一男子正在荷塘裡偷採蓮蓬。偷採蓮蓬的男子今年39歲,姓陸。28日中午十二點多,該男子在濠河邊使用自製的小鐮刀偷採蓮蓬,被執法人員發現時,已經偷採了19個。
  • 男子濠河景區內偷採蓮蓬被抓現形:想帶回家給孩子吃
    入夏以來,南通濠河景區裡滿池荷花盛開,成為大家賞花遊玩的絕佳勝地,但7月28日中午,景區管理處執法大隊工作人員 在巡邏中發現,有一男子正在荷塘裡偷採蓮蓬。偷採蓮蓬的男子今年39歲,姓陸。28日中午十二點多,該男子在濠河邊使用自製的小鐮刀偷採蓮蓬,被執法人員發現時,已經偷採了19個。
  • 張家界旅遊之鄉村旅遊攻略——張家界回憶小谷
    我是張家界回憶小谷,今天來我們大家分享來張家界不一樣的遊玩方式,以前我們聽過,農村包圍城市,而現在旅遊業的發展,將旅遊業發展到農村,讓過來遊玩的客人有很多的遊玩選擇性,以及真正的了解當地本土農耕文化。,然而現在張家界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更好來的吸引過來旅遊的朋友,張家界將在這幾年內打造出一旅遊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旅遊路線,讓過來遊玩的朋友真正地感受到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當地農耕文化的宣傳。
  • 摘花生採蓮蓬 小學教師躬身實踐深耕勞動教育
    紅網時刻長沙9月14日訊(通訊員 王謝平 龍旖雲)在種植地裡摘花生,在荷花池中採蓮蓬,在老房子裡做手工……9月12日,長沙市嶽麓區博才白鶴小學組織全體教師來到博庠農業科技園,參加田間勞動技能體驗活動。師者先行,躬身實踐,在土地之上嘗試深耕勞動教育。散發出泥土氣息的花生地中,花生苗行列整齊,葳蕤生姿,地下的果實早已成熟,待人採摘。
  • 回憶當年農村釣龍蝦:自製簡易工具,半天釣半桶,回家吃到撐
    現在是吃龍蝦的季節,大街上大大小小的飯館都掛起了龍蝦的招牌吸引顧客,蒜香、五香、麻辣……各種口味讓人大快朵頤。做好的龍蝦還是挺貴的,一斤也要十幾、二十幾塊錢吧,如果想放開了吃還要看看自己的皮夾子。不過,在我小的時候,龍蝦卻是只愁吃不完的。當然,也沒這麼誇張,只是數量很多。
  • 2020年龍蝦•荷花節!來蒙城這裡,好看、好吃、好玩!
    •荷花休閒文化旅遊節7月25日即將盛大開幕地點:立倉薛廟蝦稻基地、那年鄉下芡河現代農業示範園如今,在蒙城縣立倉鎮,千畝荷塘荷花已競相綻放,碩大的荷葉清幽碧綠,鮮豔的荷花遙相掩映,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
  • 夏爾鎮最易釣到「龍蝦」的地方,在這裡
    不僅可以釣到「龍蝦」製造「龍蝦大餐」,更有機會釣到「錦鯉」,小編第一天只用4竿就釣到「錦鯉」啦,而且還是掛機狀態的~~不過接下來幾天,再也沒見到第二條「錦鯉」上鉤,難道「錦鯉」只能釣一條?(小編釣到「錦鯉」的位置,是在遠星城河道最下方,地圖邊緣位置)
  • 第八期·龍蝦大王丨我們的青春故事,青年風採展.
    春天的漫天綠意,夏天的池塘蛙鳴,秋天的碩果纍纍,冬天的白雪皚皚。以水稻種植為主,核心圍繞水稻龍蝦混合養殖,周邊開展雞、鵝套養的立體農業模式。利用龍蝦消滅水稻生長過程中影響其生長的雜草,岸邊的雜草由雞鵝制衡清理,提升水稻產能,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 花兒謝了蜂蜜熟了,張家界蜜源蜂業舉行盛大戶外採蜜活動
    5月6日上午,由慈利縣眾創空間、張家界蜜源蜂業有限公司主辦,慈利縣義工協會、芙蓉演藝集團協辦,主題為「花兒謝了,蜂蜜熟了」戶外採蜜體驗活動在羊角山上的縣園藝示範場舉行。來自慈利縣青創會、慈利電商協會、慈利養蜂協會以及戶外遊客共200多人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 王本榮:追本溯源,細說平遙農耕文化.
    人不吃東西就得死,還有談論什麼文化之類的興趣呢。食從何來,最初就是憑著採集、耕種、狩獵來維持生命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在這個意義上講,農耕文化就是本源文化。這種文化不僅僅體現於文字傳播、也不僅僅體現於技藝傳承、而且有諸多的物質遺存來印證這種樸素的農耕文化。
  • 杭州富陽:農耕文化博物館 留住鄉愁記憶
    杭州富陽:農耕文化博物館 留住鄉愁記憶 2014-08-28 07:43:00 導讀:農耕文化博物館,由一幢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磚木結構民居改造而成,裡面陳設著100多件農耕工具和農業生活用品,原汁原味地展現了改革開放前各時期的山區農民生活風貌。
  • 張家界的土特產
    張家界名茶:勤勞智慧的張家界人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茶業經驗,創造了一糸列優質名茶。其中不少產品已馳名中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名產,如「青巖茗翠」和「龍蝦花茶」就早已香飄四海、譽滿天下。其他如「雲霧仙品」、「甑山銀毫」、「五雷月眉」、「茅坪毛尖」、「西蓮貢茶」等,也都很有名氣,堪稱上品。
  • 長寧縣舉辦第六屆荷花觀賞月暨龍蝦美食季活動
    7月10日,長寧縣第六屆荷花觀賞月暨龍蝦美食季活動啟動儀式在竹海鎮大林村小龍蝦文化廣場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為荷而來、醉享龍蝦」為主題,現場用熱情洋溢的舞蹈、歌曲和優雅的旗袍秀、書畫展等節目展示長寧縣經濟發展成果和喜迎八方賓客的熱情。
  • 蓮蓬怎麼吃 常見的蓮蓬吃法
    蓮蓬怎麼吃1、蓮蓬可以直接吃在購買完蓮蓬之後我們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的食用,將新鮮的蓮蓬打開,裡面的子取出來就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簡單又方便,也可以把它冷藏以後再吃,吃來起來口感鮮嫩,十分誘人,另外取下的蓮蓬外殼,也不要扔掉,曬乾以後可以直接用來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