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身體會出現多種「原始反射」,握持反射是最常見的一種。
在我們印象當中,孩子出生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嚎啕大哭,似乎除了哭他們並不會有什麼別的「反常行為」,但事實上,還真不是,如果你注意觀察,孩子的一些小動作會讓你感到驚訝。
比如最近在網上很火的「渣男寶寶」,出生後的行為舉止就讓眾人哭笑不得。
最近,網上一名「渣男寶寶」走紅,剛出生就迫不及待想看看,接生他的護士小姐姐長什麼樣。咋回事呢?
原來這是一個剛下產床的新生兒寶寶,被護士小姐姐抱著到旁邊去進行一系列稱體重、洗澡等後續處理。
這一切剛做完之後,奇怪的一幕發生了。
一直張著胳膊比劃的小傢伙無意中抓住了護士的口罩,接著就不放手了,一下子就把護士的口罩扯了下來。
面對小傢伙的行為,護士顯然並不意外,可能都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了,只是笑了笑,並未阻止,一旁的家人有些發蒙,「這剛出生就會撩妹了?」
視頻上網之後,網友們也紛紛表示,這小傢伙也太渣了,剛出生就「撩小姐姐啊?」還有的網友猜測,是不是「剪臍帶剪疼了?」當然不是,臍帶並非器官,是不存在痛感知覺的。
不過評論裡顯然也有專業的明眼人,一語道破天機,「這是新生兒的握持反射,很正常的情況,沒啥大驚小怪的。」
大家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我們用手指去觸碰小寶寶的手掌時,小寶寶都會迅速的抓握住手指,這就是孩子本身的一種原始反射——握持反射。
這種反射能力在娃剛出生的前幾天裡尤為明顯,甚至力道大的驚人。有時候小寶寶憑著這種反射力量幾乎可以抓著東西把自己整個身體都吊起來。
但家長千萬別嘗試把孩子這樣吊起來,因為他們無法控制這種身體反射,雖然抓的時候力道很大,但也很可能隨時鬆開手。
所以,上述視頻裡的寶寶之所以抓的那麼緊也就很好理解了,這並不是孩子本意,只是身體的條件反射罷了。因此被說「渣男寶寶」確實有些冤啊。
因為胎兒從形成開始,就是一直處於子宮狹窄的包裹之中,自己能活動的範圍也十分有限,雖然很擠,但是寶寶卻有著十分強烈的安全感。
可以一旦他們分娩,脫離了母體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面對廣闊的空間和陌生的環境,孩子會本能的陷入一種深深地不安。
他們非常需要尋找一些安全感來抵消這種不安。因此就會不由自主的伸手抓東西了。而作為出生後第一個見到的醫護人員,自然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但也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
別小看了這種握持反射,他們的反應速度絕對不慢,這時候不管你把什麼放在他手心,小傢伙都會牢牢地抓住。尤其在出生的前幾天,不僅反應快,握持力量也很大。
但這種「握持反射」的情況並不會存在太久,一般來說3個多月後就會逐漸消失,最遲6個月也肯定會消失了。
新生兒剛出生的幾周裡,身體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反射行為,除了握持反射,還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反射行為。
1)覓食反射
這是一種天生的反射行為,當你用手撥弄娃的小臉或者嘴巴時,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把頭轉向你手的方向,順著你的指引去吃奶。
當你給娃哺乳時,寶寶還會會左右擺頭的尋找母乳,等到了3周左右時候,基本就不需要寶媽引導了,寶寶會自己扭頭尋找位置吃奶了。這種覓食反射大約會在4個月左右消失。
2)吮吸反射
這也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反射能力,當你將乳頭、奶嘴或者手指放進娃的嘴裡,只要觸碰到他的上顎部位,孩子就會不由自主的含住並且開始吮吸。
雖然這種反射是與生俱來的,但在初期孩子掌握的並不好,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把這種反射練成得心應手的技能。
3)擁抱反射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幾周裡還有一種有趣的條件反射行為——「擁抱反射」,這也被稱為「摩羅反射」。
當寶寶後仰或者被突然嚇到時,他會四肢張開,脖子伸長,然後迅速將手臂抱在胸前,整個動作和擁抱十分相似。不同的娃擁抱反射程度也不同,滿月之前很常見,2月左右會消失。
4)踏步反射
說起踏步反射,之前有個「新生兒生下來就會走路」的小視頻,其實展示的就是踏步反射,一個小寶寶在醫生的託扶下,將腳掌落在平面上,這時候孩子會不由自主的做出踏步的動作。
這種踏步反射跟孩子會走路沒關係,只是一種先天的原始反射罷了。大約會在2個月之後逐漸消失,之後會在孩子1歲左右的時候再次出現,這時候這種踏步反射才跟學走路有關係。
文章來源: 錦鯉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