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2020年9月,上海市文化旅遊局會同全市16個區,啟動了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的評選認定工作。通過市民線上投票和專家評審,對全市各區推薦的124家「家門口的好去處」候選單位進行評估,其間有20餘萬市民參加了線上投票。此後,主辦方邀請本市文化旅遊專家學者以及部分媒體代表,對候選單位進行了現場實地考察,最終遴選出了50個場所。
你去過幾處?
首批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01
上海浦東圖書館(融書房)
融書房一直免費向所有人群開放,你不光可以享受安靜的氛圍看書、複習、工作,每周還有讀書會活動可以參加。「陸家嘴讀書會」是由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文體旅遊局)主辦,東方財經·浦東頻道、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陸家嘴圖書館共同承辦,上海市作家協會、SMG、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視訊中國、上海大學、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作為特別合作單位,所打造的一個學習型社交平臺,邀請國際、國內知名的金融、文化名人,針對黨建、金融、科創等不同的社會群體開展一系列文化主題分享、交流活動。
地址: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
02
望江驛
浦東22公裡的東岸濱江岸線上,1公裡就有1個望江驛,白天是城市書房,晚上則稱為文化直播間,積極打造「人民的濱江 世界的會客廳」。望江驛5號驛站取名為「初心」,共放置了近300本書籍,並進行黨課的學習和紅色主題視頻的放映及分享。望江驛4號取名為「發現」,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博會網紅產品體驗點。空間內展出世界芭蕾舞皇后譚元元贈送的舞鞋與西洋棋女子世界冠軍局文具贈送的棋盤。《望江驛·遇見》節目在這裡開展了一系列文化主題分享活動。望江驛2號驛站取名為「身臨」,是百姓身臨浦東金融發展,了解浦東金融發展成果的綜合體驗空間。
03
金橋碧雲美術館
金橋碧雲美術館致力於打造以「新海派」文化為核心的「新」美術館空間,在傳承和創新海派文化資源的同時,立足於區域特色美術館的打造,以創新轉化藝術內涵,普及文化活動及公共教育,切實增強市民文化歸屬感,樹立特色鮮明的「上海品牌」。功能定位現階段主要突出展覽、美育、文化交流、公眾服務四大功能,同時兼顧收藏、學術研究、休閒旅遊等功能。金橋碧雲美術館位於紅楓路135號,坐落於金橋碧雲國際社區。總建築面積5302平方米,設有3個展廳,可展覽總面積達1900平方米。多功能廳1個,可同時容納80人在場的公共教育活動。
地址:浦東新區金橋鎮紅楓路135號
04
活力102
「活力102」總面積逾3200平方米,由室外區域及室內空間組成,是一個融體育健身、文化展示、互動體驗、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文體類創意生活中心。在「活力102」裡,不僅設有各種齊全的戶外健身設施、小朋友們最愛的鞦韆、滑梯等,還建設了標準化的籃球場、小而精緻的步道。場內則更為豐富,設有以西洋棋大師林峰命名的西洋棋圖書館、品鑑體驗咖啡的咖啡文化展示廳、服務社區居民的多功能房等。同時有樓宇課堂、「活力」系列活動、復旦大學校友公益講座等內容的加入,促使「活力102」成為一個資源聚集的平臺。
地址:浦東新區乳山路102號
05
豫園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豫園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功能分布為:3層為健身舞蹈、親子活動等活動型教室及東方信息苑,共計教室12間;4層為社區圖書館、展示廳,及6間多功能教育型活動教室;5層主要為社區劇場和會議辦公區域。整個文化活動中心設計涵蓋了海派石庫門、江南園林、弄堂文化的特點而成,諸多教室也成為了網紅拍照地。中心按照老城廂的16種文化梳理,將3個不同的樓層,通過商脈、文脈、人脈的方式展現,讓豫園文化在此傳承和發揚。
地址:黃浦區傅家街65號3層至5層
06
五裡橋社區文化中心
五裡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實行「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每年主辦、承辦、協辦各類活動300餘場,每年接待30餘萬人次,深受社區居民歡迎,被上海市社團局評為5A級社會組織。中心設計組織推出的公共文化品牌不求「高大上」,但求「精特新」,配合公共文化四級配送,將活動推廣到社區19個居委及特殊群體,做到「年年把好戲送到百姓身邊,把活動做到百姓心裡。」
地址:黃浦區龍華東路600號
07
BFC外灘金融中心
BFC外灘金融中心歷時十年打造,是位於上海百年外灘核心地帶的全生態商業綜合體。以「時尚、藝術、設計」為主線,整合辦公、零售、餐飲、健康、藝術、旅遊等業態資源,構建獨具特色的「幸福生態圈」。
位於BFC的復星藝術中心和「閱外灘」書店為市民提供了文化生活的好去處。今年6月6日起, BFC正式揭幕「外灘楓徑」,從即日到年底,BFC每個節假日呈現外灘全新限時步行街「外灘楓徑」,攜手100餘家品牌商戶每周末與市民遊客見面,打造外灘最美的觀光點之一、最有趣的遊園夜市、最具活力的經濟街區。
08
思南書局詩歌店
思南書局•詩歌店是以「詩歌」為主題的主題書店。通過「考古學的手法」對歷史建築進行設計改造,使得狹小空間同時兼顧閱讀購書、文創購物、藝術展示、文化活動、咖啡餐飲五大功能。書店的圖書主要陳列了11個主要詩歌國家,中外文書籍1880餘種,共計6300多冊。同時書店以詩歌為主題,持續推出詩歌誦讀、新書首發、圓桌對話、電影放映等形式的文化活動。店內還展示了極具海派文化的文創450餘款。包括精心引進的10個品牌的文創產品430餘款,將上海城市建築、老上海復古家居用品、上海方言、上海市花等元素駐入,喚起上海市民的懷舊記憶。
地址:黃浦區皋蘭路16號
09
北站藝術中心
北站街道集萃地區文化元素打造近3000㎡北站藝術中心,包含北站劇場、讀者.北站閱讀空間、吳昌碩海派藝術中心、京昆文化體驗館等核心主題,以文藝演出、閱讀分享、展覽展示、文化培訓為主要功能,以簡約、清新、時尚的設計風格。
3樓北站劇場持續舉辦戲曲、話劇、高峰論壇、分享會、電影發布會等優質文化活動;讀者·北站閱讀空間是「讀者」品 牌在上海社區的第一家線下實體閱讀空間;吳昌碩海派藝術空間是一處吳昌碩文化藝術的傳承基地;京昆文化體驗館內設置展演廳、排練廳、活動室,開設各類戲曲課程。
地址:靜安區天目中路383號海文大樓3-5樓
10
陝西北路展示中心
陝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是陝西北路的文化窗口:陝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有20多處名人名居、優秀歷史建築、文物保護建築。另外,陝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部分路段列入了上海64條永不擴寬的馬路,至今街道尺度、街區風貌、建築限高、行道樹都保持了老街面貌。
中心一樓常年展示陝西北路建築圖片、播放介紹陝西北路的視頻片、免費提供陝西北路參觀手冊,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訪者;二樓空間經常舉辦各類主題展覽、主題講座、多類型文化活動。
地址:靜安區陝西北路600號
11
西王花園弄堂博物館
西王花園弄堂博物館,是一處兼具文化展示、文化保護與文化傳承的社區公共文化空間。1911年建造的西王花園公寓,本身就是一處十分别致的老建築。這間藏在公寓裡的博物館很小,卻布置得很精緻,一塵不染,從多個角度講述了發生在西王小區內的前世今生、人文歷史和百年品牌。目前的西王博物館分為文化展示區、文化傳承區和公共活動空間。
地址:靜安區奉賢路68弄
12
四明體育弄
四明體育弄整條弄堂共15幢房子,為3-4層的花園樓房略帶西班牙建築風格。弄內27號是著名連環畫家顧炳鑫的舊居,1990年代初,本弄被命名為「四明體育弄」。
走進體育弄,雪白的跑道直達弄底,傳說中的「九子遊戲」以小銅牌的形式分布在弄堂各處。最顯眼的便是地面上「造房子」的圖案——簡簡單單的紅黃藍三色,是多少老上海人兒時的回憶,在這裡不僅有體育氛圍,更有濃濃的老上海文化氣息。
地址:靜安區愚園路520弄
13
畫家街
畫家街在上海已有20多年的歷史,緊鄰近代工藝美術的發源地土山灣。被譽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的明朝大學士、大科學家徐光啟,諡號「文定公」,畫家街所在的「文定路」因此得名。徐悲鴻、劉海粟、任伯年等大師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21世紀初,由於宜山路板塊形成了建築家居一條街,漸漸一條以軟裝和裝飾畫為特色的畫家街慢慢形成並且擴大。
如今,畫家街作為文定坊的一張文化名片,成為新藝術聚集地。定期舉行的現場寫生、畫畫體驗等活動,備受周邊居民的喜愛。每周末的文創集市,都會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前來打卡。
地址:徐匯區文定路218號B座4M
14
康健社區體育公園
康健社區體育公園(康健社區體育場),是2004年建成的上海市首家社區體育場,佔地13000平方米。設有足球場、籃球場、健身步道、羽毛球館、桌球房、市民健身中心等設施,全年無休。
2019年6月改建開放的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特別建設了智慧管理系統,引入「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老年人、殘障人士專屬運動空間,並引入「網際網路+」智慧健身房、全息沉浸式多媒體運動教室等多個特色鍛鍊場所,實現以全人群、全時段、全功能、智能化為一體的智慧型運動中心。新增的HOLOFIT全息訓練教室,通過全息運動引導軌跡,結合聲光影的運用,讓運動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鴻康體育文化收藏館,展陳著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的30多個大類體育藏品。
地址:徐匯區桂林西街168號
15
66梧桐院•鄰裡匯
66梧桐院·鄰裡匯地處衡復風貌區的中心位置,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88年歷史的文保建築,過去是徐匯區體育局的機關辦公用房,而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居民群眾家門口的「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體——黨群站、會客廳、託老所、便民點,一應俱全。
「鄰裡餐廳」「梧桐會客廳」「天天影吧」「喜閱書吧」等設施,在為市民解決養老、育幼、就餐、理髮等「剛性需求」的基礎上,又兼顧沙龍、閱讀、民主協商、交流分享等「美好需求」,讓居民能夠在這裡「待上一整天」。
地址:徐匯區烏魯木齊南路66號
16
水岸匯•雲建築站
隨著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油罐藝術公園、西岸美術館等場館相繼開放,徐匯濱江地區正在成為坐擁20+文化場館的亞洲最大規模藝術區。徐匯濱江旅遊已具備全域式遊覽、主題式遊覽、立體式遊覽等三大類旅遊路線。
「水岸匯」是徐匯濱江岸線特別設置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圍繞休憩、便民、資訊、旅遊、應急、黨群6大核心功能,拉近了市民與浦江的距離,如今已成為既有卓越水岸品質,又有西岸文化特色,更有生活服務溫度的公共服務品牌。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龍美術館東側
17
嘉瀾庭
嘉瀾庭經過重新設計後,變身為老百姓身邊的開放口袋公園,中間是開闊的噴水廣場,四周設置了休憩迴廊,結合永嘉路321弄8號張瀾舊居的統戰文化資源,通過5個立體櫥窗,集中展示宋慶齡、張瀾、馬敘倫、黃炎培等曾經居住或工作在天平的著名統戰人士生平,成為天平地區新的紅色地標。
專為口袋公園打造的口袋咖啡坐落在廣場南側,自由、休閒、溫暖、活力的氛圍,吸引越來越多人在這裡駐足停留。通過「小切口」的城市更新,「嘉瀾庭」為周邊居民群眾提供風貌區難得的舒適停留和休憩交流的戶外公共空間,也為風貌區保護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地址:徐匯區永嘉路309號
18
靜雅武夷美麗街區
武夷路曾叫「惇信路」,闢築於1925年,東起延安西路、西至中山西路,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近年來,武夷路「海派風情國際化街區」正在形成
來到武夷路的市民,可以放慢腳步,在小廣場上的休閒椅上休息、坐在草坪上發呆,或者參加在公共空間舉行的文化市集活動。武夷路 305 弄已成為「文化會客廳」,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的生活。距「小木屋」幾步之遙的多處公共空間也釋放出來,這些點位有機串聯起武夷路的慢行空間環境。位於延安西路、武夷路、昭化路交匯處的武夷路首個口袋公園,給周邊的居民和白領們提供了一個遛娃、休憩、健身的環境。
19
古北市民中心
古北市民中心作為虹橋街道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涵蓋事務受理、生活服務、文旅融合、社區共治四大功能版塊,為古北地區的居民打造了一個便利、溫馨、精彩、融合的市民之家,成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這裡充分利用公共空間,打造品牌文化活動,比如舉辦「華夏雲」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中國傳統節慶活動和「中外文化交流主題活動,為社區居民開設52類高品質文化課程。並以古北文化交流俱樂部為依託,培育了多個民間文化社團,提供圖書館、文化沙龍、民星戲臺等中外文化交流項目。
地址:長寧區富貴東道99號
20
上生新所
上生·新所位於新華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內有孫科別墅、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海軍俱樂部及附屬泳池等3處歷史建築以及11棟貫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長史的工業改造建築。
現在,上生·新所致力於打造國際化活力文化藝術生活圈,形成鮮明的以文化、藝術、時尚和新媒體為特色的主題定位,集文化、創意辦公、商業、餐飲、零售於一體,成為上海市民工作、休閒、消費、娛樂的新場所。
地址: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
21
創享塔園區
園區是由百年瞭望塔倉庫改造,改造升級後集辦公、教育、商業和酒店為一體,以網際網路思維和創新理念形成了一個共享無界的青年時尚社區,並且兼具多維複合業態、互聯智能體驗和創意文脈傳承等特點。因年輕化的建築設計、開放式環境、優質特色店鋪等等,被評為蘇州河邊時髦地標之一。
園區立足於社區文化,為居民提供特色有趣的社區空間體驗。不定期舉辦活動,比如美食市集、夏日啤酒夜市等。
地址:普陀區葉家宅路100號
22
真如高陵集市
高陵集市在設計上,融入了老上海元素,海派風格的裝修使得老市場變身為老上海風情的網紅打卡地。
一樓菜場使用面積將近3600M⊃2;,包含蔬菜攤、瓜果攤、海鮮攤、家禽攤、熟食店、醬菜攤、南北乾貨、麵食攤、雜貨部、鮮花店、老字號上海特色小吃館等等。菜市場鋪位130個左右;首家進博會同款的「上海特色小吃館」幾乎原封不動搬入了高陵集市,10多家知名老字號品牌全部進駐,上海特色小吃可「一站嘗遍」。
二樓融合了黨群建設、社區服務、社區管理三大職能,設置了黨群共享空間,老人日間照料,社區食堂,便民服務站、兒童成長中心,社區大舞臺,共享健身空間等,打造豐富的社區交流空間和活動場景,促進鄰裡和諧生活。
地址:普陀區高陵路268號
23
曹楊新村村史館
風華曹楊·曹楊新村村史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場館真實記錄了全國第一個工人新村從1951年建村至今的發展變化。優秀歷史建築承載城市記憶,是培育和傳承勞模精神的熱土,是社區建設與管理的教科書,是反映新中國建設與發展歷程的窗口。館內布有「勞模精神展示館」、「曹楊村史展示館」、「印象曹楊」等展廳。曹楊村史館承接參觀接待、勞模課堂、講解布展等事務,具有理論宣講、教育文化、科普培訓等多項志願服務功能。
地址:普陀區花溪路199號
24
桃浦中央綠地
桃浦中央綠地公園是上海城區最大面積中央綠地公園,綠地地勢北高南低,從北向南逐漸由北三塊的自然休憩山谷林地過渡到南三塊的綠色地下商業文化空間,而北拓區域則側重營造在城市森林中融入青少年戶外活動空間。這裡還擁有國內首座一次成型的3D列印景觀橋。桃浦綠地將成為上海城市文化蓬勃發展的新縮影,它將通過公園的物理載體,對多元的新城市文化一一回應。
地址:普陀區桃浦鎮古浪路敦煌路口
25
抱樸美術館
抱樸美術館總面積約1700平方,由國內著名空間設計師胡武豪及法國設計師William聯合設計完成,將現代和古典,中式和歐式的設計靈感融合一致。
抱樸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為重點的民營美術館。自2008年以來,上海外灘·抱樸美術館收藏了各類重要當代藝術作品1000餘件,美術館藏品種類齊全,主要以現當代經典藝術作品為收藏重點,經過十二年的縱深積累,形成了錢幣、郵票、景泰藍、瓷器、書畫、玉器、蘇繡、象牙、紫砂壺等各類不同類別藝術作品的全面收藏,收藏品類達數十種。
地址:虹口區北外灘海平路58號2樓
26
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
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是一個綜合性驛站。驛站一樓大廳設置6個窗口,提供200多項服務;驛站二樓是市民活動區,由公共客廳、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黨群服務站、多功能廳、桌球房、親子活動區等組成。老百姓吃飯、看病、配藥、辦事、活動都能在市民驛站得到解決。
市民驛站著力做實「6+X」功能建設,6即黨建群建、生活服務、就業服務、事務辦理、心靈港灣、網格化管理,X即特色服務功能。主要通過引進優秀的第三方社會組織,由街道配備管理人員,組建社區志願者服務團隊,根據社區實際選取居民喜愛的活動項目,開展一系列優質活動和便民服務。
地址:虹口區天寶路881號
27
1876老站創意園
1876老站創意園總面積23000平方米, 園區內有三幢建築和寬敞的休閒場地,有餐飲等服務性行業,還有法律諮詢、圖書館、青年活動中心和黨群服務站層樓面。
旁邊是1876年中國第一條商業運行的淞滬鐵路江灣站舊址,留有抗日戰爭遺蹟,是青少年愛囯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近年來在虹口區政府和江灣鎮街道的精心規劃下,形成了鐵路文化特色觀光景區。
地址:虹口區汶水東路351號
28
楊樹浦驛站人人屋濱江黨群服務站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楊浦濱江考察時,親自蒞臨大橋「人人屋」黨群服務站調研指導基層黨建工作。
服務站以「人」字形木質結構設計,站點共設有旅遊全息沙盤區、旅遊閱讀體驗區、旅遊便民服務區三大功能區域。在旅遊全息沙盤區,運用全息沙盤互動體驗,介紹了我黨在楊樹浦路上的革命鬥爭史。居民群眾可以參與十九大知識答題和「詩匯濱江」詩詞答題遊戲,在旅遊全息沙盤區,每天都有市民遊客選自己喜愛的書籍進行閱讀。在旅遊便民服務區,配備了小冰箱、微波爐、直飲水,還配備了血壓儀和除顫儀等。
29
殷行市民健康黨群服務站
中心打造老年人樂活空間,殘障人士康健樂苑,中青年健身,萌趣樂園、智慧健康驛站等功能區,並成為社區健康師服務陣地,教社區居民「怎麼吃、怎麼動、怎麼防、怎麼調」,「運動讓身心更健康、運動讓生活更美好」深入人心。
前臺及多個功能區域設「Hong」殷便民服務站、黨員示範崗,提供黨群服務站接待諮詢、急救包、Wifi接入、愛心雨傘、飲用水、應急就醫綠色通道等一站式黨群便民服務。
30
楊樹浦驛站秦皇島路碼頭黨群服務站
整個驛站的內部被設計成一艘輪船的樣子,透過落地大玻璃,滔滔江水和對岸陸家嘴的標誌性高樓盡收眼底。
在驛站紅色教育主題互動區裡,由毛澤東送留法青年登船故事為背景的沙雕版畫和oled透明屏組成,遊客可以點擊屏幕,觀看各個紅色故事的歷史瞬間。驛站還有多處互動體驗區:360°觀看楊浦濱江2.8公裡沿岸的美景、10多個旅遊景點,可通過文字或音頻了解其中任意一棟老建築的"前世今生"。也可以掃碼觀看VR全景。在「AI濱江」智能明信片體驗區,遊客可以通過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幾秒鐘就可製作一張"明信片"。在出口處有"微笑濱江人臉識別系統",通過記錄遊客的面部表情,採集每個人的"入微笑指數"和"出微笑指數",了解遊客對服務站的滿意程度。
31
創智農園
創智農園是上海第一個位於開放街區中的社區花園,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2016年該處進行整體設計、改造再利用。創智農園呈狹長型。貨櫃改造的室內區域及公共區域位於農園的中部,兩側為大面積的公共農事區,其中北部樸門菜園區有貫通南北的小路和休息座椅。
今天的創智農園,擁有1000名社區志願者,每周開展超過5次不同類型的社區社群活動,建立夏令營互助共治委員會、志願者花園俱樂部、農園讀書會等多個社區自治團。
地址:楊浦區偉康路129號對面
32
顧村鎮菊泉文化街
菊泉文化街古稱菊泉故裡,坐落在顧村鎮,有著五百年的悠久歷史,載著老劉行人的城市記憶和文化鄉愁,重現了老菊泉市井繁華風貌,也促進了地方經濟活躍和豐富顧村人民群眾夜晚文化生活。
街上建築特色為明清仿古式亭臺閣樓1~2層不等,周邊有綠水環繞,江南水鄉氣蘊豐裕。匯聚數十家或老字號、或摩登商業品牌,或文化藝術類場所,共同烘託打造出新海派文化商業之旅的福地。
33
高境鎮三鄰橋體育文化園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園區佔地近66畝,總建築面積約3.16萬平方米,交通便捷,配套齊全,毗鄰數個社區。園區裡500平方米的大湖塘,1200平方米的戶外廣場, 400米長的跑道,周邊布有桌球桌、滑滑梯、獨木橋、單槓橋等多種休閒設施,是社區居民的綠色生態活動區域。
同時,三鄰橋體育文化園充分發揮「體育文化」這個主題,每周、每月、每季根據實際情況,推出風格不同、形式多樣的活動。有根據節氣的園區主題活動、引入資源的演藝活動、周末常設的市集活動,還有跟各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合作舉辦的以科普體育、科普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活動,比如科技周、創新屋、非遺文化、射箭比賽、業餘籃球聯賽等等。
地址:寶山區江楊南路485號
34
羅涇鎮母親花文化園
繁茂的森林、清澈的河道、大片的耕地,種滿中國傳統母親花——塘灣母親花(萱草)文化園。這是中國第一個以萱草文化為主題的專類園,栽種了超過100個萱草品種,配以景觀木棧道、景觀花橋、萱草花田、主題雕塑小品、景觀河道、林下花帶、花田溫室和示範花田等,在五六月萱草盛開的季節,成為上海乃至長三角旅遊熱點。
35
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光的空間·新華書店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傾力打造的夢幻書店,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分為內場、外場兩部分。
走進場,先映入眼帘的是從低到高的木色書架構成的閱讀叢林。每個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書店的內場被稱為「心廳」,同時也是接連樓上的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功能廳。因為整體造型像一枚蛋,心廳還有一個暱稱——「安藤蛋」。進入心廳,映入眼帘的是環繞整個功能廳的書架,獨特的星空穹頂隨著時間流逝而變換,不管是來讀書或拍照,都能收穫一份獨特的藝術體驗。
地址: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情海購物公園
36
TODTOWN天薈
TODTIME時間廊位於莘莊地鐵站南廣場公交樞紐內,由TODTOWN天薈與閔行區文旅局共同打造。TODTIME時間廊以新媒體藝術裝置為核心,通過天、地、進行藝術鋪陳,將「時尚+科技」的新媒體藝術在公交樞紐內以公共展覽的形式進行展出,打造了家門口的公共藝術欣賞陣地, TODTIME時間廊每日運營的時間為7點-22點,覆蓋了早晚上下班高峰。希望能為每天經過公交樞紐歸家的市民,提供新的休憩方式。
地址:閔行區梅隴西路2115號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內
37
西雲樓
西雲樓文化商業休閒街是一條充滿美好生活感受的海派水街。520米的弄堂長街,錯落有致的石庫門、過街樓、街心花園,展現出濃濃的海派生活味道。戶外河濱的露天休閒區、西雲河噴泉、燈光、水上舞臺與古老石橋的相互映襯。人工開挖的西雲河長1500米,蜿蜒流淌於整個街區。
西雲樓奇趣花園夜市集,充分發揮海派文化建築特色,沿西雲河岸,融合奇趣花園、復古電車、文創手作、時尚潮玩、親子活動、特色小吃、餐飲美食、電影音樂、藝術演出、水岸表演、為遊客們提供一個豐富的夜生活旅遊場所。
38
南翔老街
南翔老街坐落於南翔古鎮的中心區域,景區規劃面積為14.34公頃。景區包含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三條老街。南翔老街有雲翔寺、雙塔古井、檀園等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白鶴南翔、御駕橋、龍穴地等有趣的傳說,是古鎮南翔清末民初時期歷史、文化、商貿的縮影。
南翔老街景區以其小橋流水、長門短窗、粉牆黛瓦的江南古鎮風貌,歷史悠久、廣受好評的特產美食及整潔優美、服務周到的軟硬體設施,向所有遊客敞開懷抱。
地址:嘉定區解放街206號
39
亭林書院
亭林書院坐落在讀書堆下、顧公廣場旁,地理位置絕佳,既能夠看聳翠的松樹,又靠近古鎮的核心,方面市民前往。書院分上下兩層,共800平米,書院中圓柱形書架以亭林出土的九節玉琮為原型,營造出舒適的休閒、閱讀氛圍。在這裡少了圖書館、書店的嚴肅,多了徜徉文化空間的愜意。
地址:金山區亭林鎮寺平南路19號
40
海闊 東岸文化創意產業園
海闊•東岸文化創意產業園,佔地45畝,目前集聚了展覽展示、科技體驗、教育培訓、自然科普、體育休閒、創意辦公等業態,形成文旅產業鏈。其中海闊非遺手創生活館,融入了金山本土及國內一些具有特色的15個非遺手工體驗項目,讓孩子們從小接觸非遺文化、通過學習及手工操作,得到了解和傳承。園內還定期舉行各類畫展、書法展、藝術品展覽、創意市集或雅集活動;並吸引專業體育機構入駐,開設了室內攀巖、足球、健身、擊劍等體育項目。
地址:金山區山陽鎮衛清東路2312號
41
泰晤士小鎮
泰晤士小鎮位於松江新城的核心區域,於2006年10月正式開鎮,總佔地面積約一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容積率為0.5,綠化覆蓋率達到60%。泰晤士小鎮旅遊特色示範區域面積月30000㎡,東起海斯大街,南至肯特大街,西至肯特大街,北至蘇荷大街、伯克大街,石徑蜿蜒曲折,四通八達,沿街有英式住宅,教堂,城堡,處處點綴著精緻的雕塑,形態各異。
地址:松江區三新北路900弄
42
雲間糧倉文創園
雲間糧倉原為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陸續建造的糧食倉庫及工廠,從南門糧庫到松江米廠、松江麵粉廠、松江縣配合飼料廠,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松江糧食行業的發展演變。園區以「科創、文創、農創」為定位,布局萬國啤酒文化區、藝術展示互動區、科技創意辦公區、沿岸生活休閒區、時尚網紅打卡區等功能板塊,設立滬上最大啤酒博物館、雲間藝術館、兩院院士藝術館、藝術家工作室(王汝剛、何曦、何佶佴)、雲間半畝田網紅攝影打卡點等特色場館。
地址:松江區松匯東路327號
43
大倉橋片區
倉城歷史風貌區中山西路段(玉樹路-永豐路)全長700米,為倉城歷史風貌區的核心地段,是松江目前保存最好、文物保護點最多,優秀建築最集中的區域,見證了明清松江府漕運中心千年的工商文明發展史。
44
泗涇古鎮
泗涇古鎮「三宅」是指三處文物老宅(程氏宅、管氏宅、孫士林宅),屬於明清建築,是松江區文物保護點,2017年5月啟動修繕,2018年5月竣工驗收;「又一生」是指三處古宅修舊如舊後,不僅建築本身恢復原貌,在「三宅」內引入文化及文創業態,使其重獲「新生」,成為泗涇古鎮一處文化地標性建築。
45
可•美術館
可·美術館毗鄰千年古鎮練塘,南靠太浦河,東臨茭白、水稻種植基地,北面為百畝桃園、梨園,堪稱是建設在「桃花源」中的美術館。這座非盈利性質的社會公益美術館,常設的體驗項目主要分為農事和藝術兩大類,將勞與藝相結合。根據季節設計的課程,將種菜苗、插秧苗、挖紅薯、收茭白、茭白葉編織等農事體驗,與對應的農村題材國畫、油畫藝術體驗相結合。
可·美術館設有會議室、研究室、陶瓷館、庫房等多個專用空間。在館區內,還配套了籃球場、標準網球場等設施。各種規格的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家公寓和專業的陶瓷製作燒制空間,為展覽、藝術家駐留與各種學術交流活動提供了空間。
地址:青浦區練塘鎮金田路428號
46
青浦環城水系公園上善廣場
位於城中北路東側上達河與東大盈港交叉口的「上善廣場」,是頗受廣大青浦市民喜愛的網紅打卡點,由上善驛、上善橋、濱水觀光走廊、音樂噴泉、遊艇碼頭等景點組成。每當夜幕降臨,音樂噴泉開啟,五彩斑斕的水柱在霓虹燈的照耀下,夢幻迷人。
在上善廣場,人們可以以各自喜歡的休閒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喜歡健身的市民可以跳廣場舞,喜歡拍照的市民可以漫步於上善橋記錄霓虹燈下整個廣場精彩的瞬間,喜歡垂釣的市民可以到遊艇碼頭釣釣魚。如果感覺渴了、累了,可以到廣場上的上善驛歇息,那裡有免費茶水供應,還有黨建歷史展覽、書報閱讀、飲水售賣等便民服務。
地址:青浦區華青南路777號
47
薄荷香文苑書屋
薄荷香文苑所在的朱家角鎮林家村,是青西的一座美麗鄉村,濃厚的藝術氣息賦予了這裡更深厚的人文內涵。這間在稻田舞臺落地的獨立藝術工作室,將書香文化、中醫藥文化和傳統農耕文化緊密融合,結合了閱讀、書畫、音樂、舞蹈、武術等多種藝術形式,設有中醫義診、農耕體驗等公益活動,並且連續三年成為上海書展的分會場。
在這裡,人們可以體驗農家樂的生活,從事農植採摘、米糕和香包製作,了解相聲、快板知識,學習傳統中醫和茶道文化,鑑賞繪畫和雕塑藝術。
地址:青浦區朱家角鎮林家村倪馬205號
48
青村中版書屋奉賢店
中版書房奉賢店佔地面積537平方米,將打造成傳統紙質書籍及跨媒體出版物的複合型、時尚化的新型閱讀空間。店內功能布局清晰,包含閱讀區、文創體驗區、休閒區、文化沙龍區、親子閱讀空間等,通過提供文創、閱讀分享活動、親子互動等文化服務,以「閱讀+文創+文化服務」的形式,積極探索「出版+」產業模式,為「東方美谷、全域之美」和南上海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注入鮮活動能。
地址:奉賢區青村鎮寶華帝華商業廣場七號樓(南奉公路3111弄)
49
莊行浦秀村村史展示館
展示館由兩部分組成,一塊兒是浦秀村的村史館,另外一塊是農藝公園規劃館展示館。農藝公園規劃展示館為大家呈現的是莊行鎮農藝公園的規劃情況,浦秀村村史館為大家展示了浦秀村的秀美歷史,浦秀,地處六千年前的古岡身地帶,歷史悠久,文脈厚重,是莊行農藝公園核心區,黃浦江涵養林生態保護區。浦秀水街花紅柳綠,輕舟泛水遊人如織,被譽為「浦南威尼斯」。
50
西岸氧吧
西岸氧吧,匠心獨具地將農村和土地充分融合,有著崇明未曾消失的舊溫度,卻也充滿朝氣與希望。在這兒有童話故事裡的玻璃房。鄉間還有小居兩所,分別是「林舍「和「一隅」,風格迥異,溫潤自然。還可以在大師指點下DIY多肉拼盤,品嘗崇明本地的特色美食。
地址:崇明廟鎮廟南村1438號
來源:樂遊上海 綜合整理
原標題:《蕩蕩馬路 ‖ 首批50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你去過幾處?》
閱讀原文(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