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爛標題可以毀掉一篇好文章。
我因為起標題這件事,不知道被賢哥罵了多少回。上周三又因為起了個爛標題,差點被扔出運營研究社……
老闆為什麼說這個標題負分?文末有答案
說實在的,當時我的內心很慌,同時也能感受賢老闆哇涼的心。
我也對自己很無語,然後就把《想提升閱讀量,看這一篇就夠了》這篇文章抄了10遍(早幹啥了),又回顧了我們近幾個月起標題的全過程,
把所有的成功的、失敗的標題從頭到尾擼了一遍,總結出了起標題的 8 大雷區 ,希望小夥伴們在起標題時少走彎路。
偏離定位
起標題不能偏離公眾號定位。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把老闆氣吐血,我只用了1篇文章》,點讚率還是蠻高的,留言區一片好評,結果閱讀量特別低。
我記得當時一共起了 5 個標題:
後來,我就選了《把老闆氣吐血,我只用了1篇文章》這個題目。
當時我是這麼想的,這是篇乾貨文,如果在標題中突出文案,就把人群限定了,只有文案的人會看。
為了超目標人群,可以把人群擴大到職場,變成「把老闆氣吐血」;並且用娛樂化的標題,可以引起讀者興趣。
結果文章發出去後就翻車了。後來我們看見粉絲@張永強的留言,才發現原來是跑偏了。
我們公眾號以乾貨輸出為主,這種娛樂化標題偏離了我們的定位,用多了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
如果變成《血淚總結,寫作最容易犯的 7 大錯誤》,是不是會更好呢?
再舉個例子,我們前幾天起了個標題《微博百萬紅包來襲,它暗藏了用戶留存策略》,這篇文章打開率創了新低。
因為犯了同樣的錯誤,前半句嚴重跑偏,透露出一股濃濃的廣告味。如果改成《支付寶、微博都在用的用戶留存策略》,會不會好一些?
沒有給讀者承諾
如果能在標題中給讀者承諾,告訴讀者,看了你這篇文章,到底能夠收穫什麼,那這篇文章的閱讀量肯定不會低。
先來看個例子:
我們曾經發過一篇文章《前小紅書員工爆料:7個讓銷量暴增的文案套路》。這篇文章閱讀量創新高,是平常的近 2 倍,但我們起標題的過程還是滿坎坷的。
一開始的備選標題是下面兩個:
① 《普通的文案和小紅書的文案,差距究竟在哪》
② 《小紅書的 7 個文案套路,讓銷量暴增》
賢哥一看到就發火了:
「第一個標題太差勁,對於乾貨文來說,要給到讀者承諾,比如銷量暴增、轉化率暴增等,這樣用戶才會有點擊欲望。」
「第二個標題可以用,但還是不夠好,因為很多人可能不信這個結果。」
後來賢哥指導我們說:
「這篇文章是我和小紅書內部人員的交流心得,可以在前面加上「前小紅書員工爆料」的字眼,這樣一來就讓結果可信了。
另外,「爆料」兩個字很加分,瞬間給讀者一種內部消息的感覺,引發讀者好奇。」
用讀者沒有概念的數字
標題中體現數字,可以說是起標題必備技巧。但是用讀者沒有概念的數字,肯定會翻車。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文章,拆解公眾號「洪胖胖」,我們準備用一些數據體現「洪胖胖」這個號很牛逼。
後來,我們就列了 4 個數據:打開率 40%、篇篇 10W+,2 周漲粉 36W,點讚平均 2W+。
最後我們選擇了「打開率 40%,點讚平均 2W+」。標題為《打開率40%,點讚平均2W+,咪蒙被自己養的小號逆襲了!》,閱讀量是一般文章的 3 倍。
為什麼會選擇這 2 個數據呢?
洪胖胖是咪蒙的小號,通過咪蒙導流,篇篇 10W+,其實也沒有那麼牛。
再說了,2 周漲粉 36W,讀者沒有這個概念,並不覺得漲粉速度快。打開率 40%,點讚平均 2W+ 才是這個號比咪蒙牛逼的地方。
給讀者感覺門檻很高
什麼叫做起標題門檻太高呢?就是讀者讀完了有這樣一種感覺,這個標題讀起來很厲害,但是我感覺自己學不到東西。
來看個例子:
《一口氣拿下騰訊、華為 5 個大廠的 offer,她都做了什麼?》
這個標題給人的感覺就是,主人公很牛逼,讀者會想她肯定本來就很厲害,這樣的文章看了也學不到什麼。
後來經過賢哥的指正,就變成了《拿下騰訊、華為的offer,這個小白靠什麼逆襲?》,閱讀量也不錯。
題目中體現出這是個小白逆襲的故事,就不會讓人感覺門檻很高,反而會讓人覺得文章裡的方法是可複製的。
那麼如何避免高門檻呢?這裡有 2 個解決方案:
① 體現出主人公是路人甲、是小白。
② 加上讓人感覺門檻低的字眼,比如簡單易學、容易上手、可複製等。
就像小紅書那篇文章,我們最終的標題是《小紅書爆紅背後,有可複製的內容運營策略》
標題與讀者無關
標題要和用戶強關聯,讓讀者覺得和自己有關。
我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分析騰訊復活微視,當時想的是這個標題:《騰訊大規模招人,抖音的危機來了?》
賢哥冷下臉來問我:
「抖音的危機來了和我有什麼關係?那是抖音應該關心的,我要是讀者我壓根不會點進來。」
後來我們想到,騰訊這次復活微視,開放了大量崗位,然後我們的用戶對「跳槽加薪」也比較敏感,後來我們就把入職大廠作為切入點。
最終改成了《這可能是你近2年入職「騰訊」的最好機會》,這篇閱讀量是平常的 1.5 倍。
標題晦澀難懂
標題不要晦澀難懂,要讓讀者一看就明白你在講什麼。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之前我們發過一篇文章,內容是關於趣頭條的。
一開始我在標題中用了 2 個比喻,「資訊界的快手」和「新聞界的抖音」,心想讀者肯定好奇,誰是資訊界的快手,新聞界的抖音?
結果主編一臉懵逼,你這個太繞了,直接給讀者上了 2 道門檻!
後來我就將標題改成:《今日頭條,是否會敗給資訊界的快手?》
但是我又犯了一個錯,和讀者無關。今日頭條和快手之間的你死我活,他們並不 care,所以當日閱讀量只有 4K+。
後來賢哥想了一個標題《騰訊投資 2 億美金的 App,讓大爺大媽患上了網癮》,是不是既容易理解,又充滿好奇呢?
標題同質化
追熱點時,一定要把文章的差異化體現出來。
比如上個星期微信訂閱號改版,其他公眾號清一色的在發「微信大改版,有一部分人有人要失業了、上天台了」。
他們描述的都是這個事件,突出運營人的焦慮。
我們想能不能差異化標題,正好文中第三部分是應對這次改版的方法,所以我們就用了《微信大改版,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標題。
直接給到解決方案,在千篇一律的熱點文中脫穎而出,這篇文章獲得了平常近 3 倍的閱讀量。
沒有關鍵詞,或者關鍵詞靠後
要有吸引眼球的詞,將這些詞前置,快速抓住讀者眼球。
還記得開頭賢哥批評我起的那個標題嗎?這下應該知道是什麼原因了吧。
原來是關鍵詞「微信」沒有前置。
所以把標題改成《微信悄悄上線的新功能,背後暗藏用戶增長套路》,閱讀量是平常文章的 1.5 倍。
總結
這些都是我用血淚總結出來的起標題的經驗,希望小夥伴們看完後少走彎路。下面總結下起標題不能踩的 8 大坑:
1)偏離公眾號定位
2)沒有給到讀者承諾
3)用讀者沒有概念的數字
4)設置高門檻,讓讀者感覺學不會
5)脫離用戶,沒有體現和用戶的相關性
6)晦澀難懂
7)同質化
8)沒有關鍵詞,或者是關鍵詞沒有前置
·END·
本文由運營研究社(ID:U_quan)授權梅花網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