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翻翻、抽拉、轉盤、觸摸」,你想要的有趣科普書,在這裡

2021-01-13 Que佳佳

前段時間,一個親戚來家裡玩,吃飯時我做了排骨山藥湯。大家邊吃飯邊聊天,突然他說:「嗯~這個山藥其實挺好吃的,一點也不苦。」親戚30多歲,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大家先一驚,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原來是因為山藥的名字裡有個「藥」字,所以他從小一直以為山藥是苦的,很排斥山藥。直到30多歲才知道,原來山藥跟他概念裡那種「苦苦的藥」一點關係也沒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身邊的人或者自己,竟會對一些基本的常識一無所知。比如我直到上了中學才知道孩子的屬相併不是跟著父母屬的。因為我跟我爸的屬相一樣,我弟弟跟我媽的屬相一樣。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以為大的孩子跟爸爸屬,小的孩子跟媽媽屬。碰巧我發小家裡也是同樣的情況。由於從沒人給我普及過這類常識,導致我對屬相有很長時間的誤會。

所以,現在為了避免我的孩子出現類似的困惑,我幾乎不會敷衍孩子平時提出的問題。好在現在有各種信息可供參考,即使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識也有方法可尋。比如,一本好的科普書,對於求知慾強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頓美味的「大餐」。

Wolledge工作室——國內一個專注做原創兒童人文素養教育的團隊,它的創始人及核心團隊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學府。作為一群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的創作者,Wolledge秉持「用老師和父母的愛,做孩子一聽就懂的知識」的理念,創造出一系列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品。比如科普系列書《時間書》、《溫度書》、《色彩書》和《空間書》。

書籍封面

就拿我手裡這本《溫度書》來說,精美考究的裝幀、豐富的知識、巧妙的設計,剛拿到手裡就讓我愛不釋手。直到被我三歲的兒子果果發現,直接搶過去,然後一個人站在沙發邊上看了好久好久。

《溫度書》從介紹溫度是什麼開始,引申到介紹各種現象和事物中的溫度,以及如何測量溫度和改變溫度,讓孩子從宏觀和微觀上對溫度有了全面的認識。最重要的各種機關設計能讓處在不同敏感期的孩子不知不覺「沉迷」其中。

《溫度書》網絡圖片:機關設計

從觸覺開始認識溫度

人們對溫度最初的認識都是從觸覺開始的。《溫度書》在第一頁設置了三種不同材質,讓孩子直接用手感受溫度的不同。絨布摸上去是熱熱的,普通的紙張摸上去是常溫的,而另一個類似金屬的特殊材質摸上去是涼涼的。

《溫度書》網絡圖:三種溫度不同的材

用不同材質感受不同的觸感以幫助孩子認知事物,這是很多童書都會用到的方式,而Wolledge用材質的不同感受溫度的變化,帶給孩子的啟發不僅是單一的「觸覺」,更重要的是通過觸覺的不同,讓孩子體會到了冷熱之分。

而且,旁邊的圖片中描繪了一個人不小心碰到燒水壺時的誇張表情,告訴孩子不可以碰燒水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不僅如此,圖畫的背面還詳細解釋了人體是如何知道冷熱的。這部分內容對於大多數學齡前孩子可能就需要家長來講解了。不過生動的圖畫加上文字的講解,本來晦澀難懂的生理知識很容易就可以被孩子理解了。

摺疊立體圖,不單是讓你感到震撼,更多的是幫助孩子認知空間變化與溫度的關係。

立體書的設計往往最能體現出設計者的智慧和專業性。翻開平面的書頁,一座巍峨的高山逐漸立體地呈現在眼前。每次果果翻開這裡的時候,總忍不住發出「哇~」的感嘆。

山上的生物因溫度不同而

這樣設計最大的亮點就是讓內容最大程度地體現出整體性。無論你先看到的是山腳下流淌的河流,還是山頂上的積雪,你都會有序地了解到:溫度因山的高度不同而不同,山上的動植物因溫度的不同而不同。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不一定只有帶孩子親自接觸到自然才能體會。像《溫度書》這樣的作品,我們可以用它來作為孩子親自接觸大自然之前的「前一站」。

因為,不管是逛博物館還是自然公園,如果孩子事先對相關知識一點都不了解,那麼即使親自接觸到某個事物,孩子也不能很好地去認知。

各種熱鬧場面之後,用環保概念升華了主題——給孩子心中種下善的種子。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逐漸變熱。近百年來,在地球溫度上升不到1℃的情況下,地球已遭受到了巨大的災難。珍惜動物滅絕,自然災害不斷都跟地球溫度的上升有關。所以,保護環境,從小開始。

【溫度書】網絡圖:全球變暖

年齡小的孩子或許還不知道什麼叫全球變暖,但家長用書中的圖畫和文字結合生活實際,孩子就能對這環境保護有一個初步的概念。比如,告訴孩子要節約用水,以及出門不開車而選擇坐公交或地鐵就是環保的體現。

另外,這部分有個點也拓寬了我的認知:紐西蘭會因為牛放屁打嗝而徵收放屁稅。原因是牛打嗝放屁排出的氣體中有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溫室氣體。而有人統計,一頭年一年排除的氣體對氣候變暖的影響竟然能超過一輛小汽車。

這個世界無奇不有,只是我們不知道。還好有像《溫度書》這樣的作品,能將各種我們想像不到卻又跟我們緊密相關的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

科普,不管對於孩子還是大人都是有意義的話題。Wolledge的科普書通過立體、翻翻、抽拉、轉盤以及觸摸等將溫度相關的知識呈現在孩子面前,讓陪孩子讀書的大人也被深深吸引。而且,和孩子一起看這樣的書,不但對孩子有高效的陪伴,還增加自己的知識,這不也是「育兒就是育己」的體現之一嗎?

我是Que佳佳,一位專注0-6歲兒童教育的寶媽。0-6歲是孩子人格形成重要時期,如果你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歡迎互動交流。

【關注我,收穫育兒乾貨】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立體、翻翻、抽拉、轉盤、觸摸」,你想要的有趣科普書,在這裡
    比如科普系列書《時間書》、《溫度書》、《色彩書》和《空間書》。翻開平面的書頁,一座巍峨的高山逐漸立體地呈現在眼前。每次果果翻開這裡的時候,總忍不住發出「哇~」的感嘆。無論你先看到的是山腳下流淌的河流,還是山頂上的積雪,你都會有序地了解到:溫度因山的高度不同而不同,山上的動植物因溫度的不同而不同。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不一定只有帶孩子親自接觸到自然才能體會。像《溫度書》這樣的作品,我們可以用它來作為孩子親自接觸大自然之前的「前一站」。
  • 因為好奇,給娃買了一套「立體翻翻書」,誰料到自己翻上癮
    尤其是在書籍方面,我更是涉獵了不少,布書、觸摸書、洞洞書、塑料書、AR書等等,都成為了我的囊中之物。而對於「立體翻翻書」的了解,始於想要給二寶買一套有趣的科普書籍。在伴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都能意識到科普知識的重要性,但是枯燥理論的普及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望而生畏。
  • 為中國孩子設計的人文科普翻翻書!超多互動,親手探索時間和空間
    英國有出版社把這種形式的書做成超全的一個系列,想了解什麼領域的知識都有。今天我們要安利的這一套兩冊的翻翻書很特別,這是專門為中國孩子設計的人文科普翻翻書:互動的豐富性超強,做得也很精美;內容全部由曾經做出第一套給孩子的城市人文旅遊書的wolly工作室原創完成,不是譯文,因此更加中國孩子的視角。
  • 翻翻書玩法多!訓練大腦思維的同時還能鍛鍊手部精細運動
    這套書有一個很有趣的設計,就是書裡配置了黑色膠片,在膠片的底下使用白色的卡紙做成的「手電筒」,能起到像用手電一樣的聚光效果。我的學生還常常搶「手電筒」,為此,我還專門複印了幾十個備用「手電筒」。這套書是非常受幼兒園小朋友喜愛的一套科普讀物。
  • 繼洞洞書、翻翻書之後,又一套娃喜歡的立體繪本,這樣學地理太贊
    在繪本中大量的立體構造吸引著孩子們想要去探索地球的目光,把刻板的知識用直觀的方式在繪本中所表現出來,讓孩子在學習的同時給他們構造腦海中的地理圖,在樂趣中去了解我們所生活的地方,用宏觀的眼界去看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同時也去了解宇宙間的星塵一角,這些都是通過立體所呈現在繪本中的。
  • 【圖書推薦】周末~立體翻翻書
    書咖生活館  周末圖書推薦  立體翻翻書揭秘系列
  • 立體、轉盤……炫出新高度!
    猶記得去年清華大學那份獨一無二的手工立體錄取通知書火爆網絡,今年,出現了更多獨具特色的錄取通知書,有立體的、燈影效果的、風琴折頁的、隧道書形式的,更有驚喜的「盲盒」!  網友紛紛喊話「能以舊換新嗎?」「這也太讓人羨慕了吧!」「別人家的錄取通知書」……  到底這些花式錄取通知書都長什麼樣呢?
  • 中科院博士力薦《海洋3D立體翻翻書》,0元包郵領
    學齡兒童科普必備讀物海洋 3D 立體翻翻書免費大派送為什麼要送立體海洋翻翻書?■2 大折頁,70 個小翻頁,立體還原海底唯美視覺,讓閱讀好玩起來,讓孩子愛上科普! 立體海洋翻翻書,立體還原海洋世界(非常重要)2累計【18】位好友掃碼關注公眾號,直接領《海洋3D立體翻翻書》,包郵哦✔建議家長把海報發在班級群、家長群;必須邀請真實的家長進行助力;若後臺系統檢測到刷粉、不是邀請真實好友助力的話
  • 有趣的科普翻翻書,帶領孩子走進奇妙的汽車世界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揭秘汽車》就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立體翻翻書,其整體內容豐富,圖畫色彩鮮豔,知識量強大,可以幫助小讀者們近距離了解有關汽車的的秘密。據統計,書中的互動機關遠遠超過60個,這對於孩子來說,一可以增加學習上的趣味,吸引他們主動去動手揭曉答案;二則可以製造翻頁的驚喜,會讓他們對即將看到的一切印象深刻,從記憶得更牢固。以「汽車製造」這頁為例,它講述的是汽車是怎麼在製造廠的流水線上組裝成型的。相信孩子們平時見到的汽車,都是一個巨大的整體物件兒,卻想不到汽車在工廠裡究竟是什麼模樣。
  • 娃6歲前「好動」,我為什麼讓他讀「翻翻書」?建議家長一看
    直到後來我發現了「翻翻書」,當時覺得還挺有趣的,就嘗試給孩子買了一本,沒想到買回來之後二寶很快的就愛上了「翻翻書」,不僅在和我讀書的時候專心了很多,甚至還可以自己看一會。「翻翻書」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寶貝進行翻看、探索、猜測、觸摸,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孩子運用心、腦、眼和手的配合才能完成,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與判斷力,還有手部肌肉的控制力。
  • 孩子喜歡立體翻翻書,這套你絕對不能錯過
    立體翻翻認知書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市面上,立體認知書很多。通過其他童書號的推薦,我給鋼蛋買了《揭秘》系列的立體認知書。這套叢書是分級的,有適合低幼兒童,比如2-3歲,也有適合年齡大一些的。立體翻翻書的好處就是,孩子不但可以看,還能動手,用眼去窺探裡面的世界。兩種年齡的叢書我都買過。在2歲開始的時候買了低幼版的。低幼版一共三輯,12本書。每本書的定價是68.8 ,但是網上買,有優惠的時候,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
  • 神奇的趣味科普翻翻書—— Lift-the-Flap Questions and Answers
    神奇的趣味科普翻翻書——來自英國 Usborne 出版社的 Lift-the-flap Question and Answer 系列曾獲英國學校圖書館協會頒發的科普圖書大獎。超過60個翻翻頁的互動書·科普翻翻書五大主題,300多條小知識,帶孩子積累大量英語詞彙從7個角度來認識問題When,Where,How,Why,What, Who ,Yes or no?5W+1H+Y/N
  • 立體校門、時鐘轉盤……這些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竟然都暗藏玄機
    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採用雷射雕刻工藝,30多件紙藝部件、上百個拼插結構,手工定製、獨一無二的「清華大學立體二校門錄取通知書」。隨著轉盤轉動,轉盤內部暗藏玄機!>形式,未拉開時為平面交大校門形象,拉開時緩緩變為立體五層紙雕,校園內景也隨校門拉開呈現。
  • 爸媽的好幫手:撕不爛的立體翻翻書
    這是一本撕不爛的書,不用擔心紙張會劃傷小寶寶的小手手。翻看書裡面的內容,有的會用立體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如這隻藍色的小恐龍。咦,怎麼小恐龍的腦袋會動呀,把它拉出來看看;哇,小汽車的車輪去哪裡了……通過裡面的圖案及父母的講解,小寶寶對這些圖案會有了簡單的認知,對實體也有初步的印象。
  • 最快樂的教育最簡單,這套創意翻翻書既好玩又有趣,廣受家長好評
    翻翻書,顧名思義,就是讓寶寶動手去翻的小書,這種小書其實就只有幾頁到十幾頁,每一頁一個圖畫,小寶寶有沒有閱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圖畫能夠吸引小寶寶去翻。翻翻書作為嬰幼兒的啟蒙讀本,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讓小寶寶動起手來(請注意是動手,不是用眼);二是因為不停地動手去翻,讓寶寶越來越聰明,雙手越來越靈活。今天就向大家分享一套大師作品——「快樂很簡單」創意翻翻書,它匠心獨運又好玩有趣,曾熱銷德國、義大利、葡萄牙、中國臺灣等地,廣受媽媽們好評。
  • 有趣、好玩、長知識,一套認知類翻翻書,把閱讀變成了好玩的遊戲
    01有趣我家寶寶看這套書時剛好是3周歲,當時這套書是作為生日禮物送他的。我在陪孩子看和玩這套書時的感覺就是:這套書很有趣!首先是內容有趣,這套書一共有4冊,分別以「村莊裡都有什麼」、「城市運轉的秘密」、「好忙好忙的建築工地」、「誰來守護我們的安全」為主題。通過簡單的文字介紹、豐富細緻的畫面和翻翻頁的設計將農村、城市、建築工地和消防安全方面場景展現給孩子。
  • 在42個有趣互動中,陪孩子一起探索「溫度」的奧秘
    所以這本《溫度書》中雖然包含的知識非常豐富、全面,有些甚至是我這個成年人看到都覺得是耳目一新的知識,但是作者非常用心地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方式,來讓科普知識變得易於理解。這本書適合的孩子閱讀年齡是5-12歲,但是我家孩子今年4歲,拿到書之後,也是愛不釋手,所以即使年齡稍小一些,只要孩子感興趣,也是可以開始閱讀的。 這本書到底好在哪呢?讓我們來一一探索。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奇趣科普翻翻書》解決幼兒啟蒙難題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奇趣科普翻翻書》解決幼兒啟蒙難題 2020-12-08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