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0年全國高考考生而言,充滿了磨難,北京的考生更是如此。2020年參加統一高考考生共49225人,比去年多了100多人。然而,疫情和高考錄取率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我獨家統計了北京16所市屬公辦高校招生計劃,這16所市屬公辦高校都是北京市屬高校在京的招生大戶,最多的是北京工業大學,在京招生2100多人,其中有9所市屬高校在京招生計劃均超過了1000人。這16所市屬高校中,其中有14所高校在合併批次前在北京參加一批次錄取,也就是說,這些高校是吸納北京一本線上考生大戶,超過一半以上的一本線上考生對讓市屬高校錄走了。對北京一本率錄取率貢獻最大的是北京工業大學。可想而知,這16所高校在北京的地位非同小可,僅這16所高校錄取總人數超過19500人,佔比40%。
從這16所高校在京投放計劃來分析,除了首都醫科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和北京印刷學院的計劃處於增加狀態,尤其是首都醫科大學,在今年的在線高招諮詢中,受疫情影響,醫科類大學和醫學類專業有出C位的可能性。今年增加了約110本科計劃。
其他大部分市屬高校基本處於減少狀態。疫情和高考錄取率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不會由於疫情,北京市屬高校在京大範圍增加投放計劃。
這種略有減少投放計劃是否影響北京的錄取率?
我個人認為是沒有影響的。首先,市屬高校減少投放計劃,都是微調,不影響大盤。其次,有高校在減少在京招生計劃,同樣會有高校增加招生計劃。尤其是在京的雙一流大學,由於受自主招生計劃取消的影響,總計劃相對穩定,會有一部分計劃投放到分省計劃裡。也就是說,會有部分雙一流高校在京招生計劃比去年有所增加;再次,北京還有部分以往的三本院校,會吸納很大一部分高考生;最後,北京還有嗷嗷待哺的26所高職院校,每年招生計劃都招不滿。所以,這種計劃的微小調整不會影響北京的錄取率。
今年是北京新高考元年,按新的院校專業組模式填報志願,以往的錄取數據失去了直接參考的必要性。考生、高校處於雙盲狀態中填報志願,不管是計劃增加還是減少,很難預測今年的錄取位次。有一種態度認為,增加一定的招生計劃,考生在志願填報時,就會少了一份顧慮,鼓勵更多考生填報志願。還有一種態度認為,計劃減少,會一定程度提高錄取位次。這種情況在以往錄取模式肯定會提高的,但在今年是否會有顯著提升,很難預測。
今年北京高考錄取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一分一段表公布後,不再有以往的文理分科排名。高校在錄取結束後,也不是過去每所高校有一個提檔分數線,以院校專業組模式錄取,每一個專業組都有一道錄取分數線。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參考以往填報專業的錄取分數,不要簡單參考以往的提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