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救得人後來怎麼樣了?聽說還做了宰相?

2020-12-17 暮有文化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可故事中那位被救的小孩,一直是以「司馬光的小夥伴」這個身份,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後來他怎麼樣了呢?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在正史中的記載只有《宋史》一處,大致內容如下:

司馬光從小非常好學,七歲的時候就拿著《左傳》,手不釋捲地讀著,有時候甚至忘記了吃飯喝水,看完書以後就經常給家人講書中的內容,街坊鄰裡都誇他聰明。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宋史》)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完全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形象,這也符合很多歷史人物的設定。

有一天,司馬光和幾位小夥伴一起在院子裡玩耍時,突然一個孩子跌到了缸中,當時,其他的小夥伴都驚呆了,只有司馬光臨危不懼,拿起旁邊的石頭砸碎了缸,救了人。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宋史》)

正常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最近故事的版本發生了變化。

司馬光救的這個小孩子名叫上官尚光,第二天和父母一起,提著禮物登門感謝司馬光。

後來,上官尚光這個人搬家到了光山城,在那裡建立了一座感恩亭,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司馬光的救命之恩。

再後來,上官尚光這個小夥子發奮讀書,入朝為官,一直做到宰相的位置。人們紛紛感嘆,司馬光當年,果然沒有救錯人。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不!不!不!

《宋史》中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到砸缸救人那就已經結束了,至於後來上官尚光上門拜訪,修建感恩亭,以及入朝做宰相都是後來人瞎編的。

甚至,《宋史》中壓根就沒有提那個被救小孩的名字,宋朝也沒有一個叫上官尚光的宰相。

那麼,為什麼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會逐漸發展成一個「司馬光砸缸救宰相」的故事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名人效應。

大家都知道,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所編寫的《資治通鑑》,在千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司馬光因為從小生活在光山縣,光山縣為了打造一個名人品牌效應,當然也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傳播優秀文化,因此拍攝了一部動畫連續劇《少年司馬光》。

這部動畫片共分為十三個部分,分別是「誕生記」、「白鷺記」、「胡桃記」、「青蝦記」、「餈粑記」、「麻鴨記」、「高蹺記」、「送燈記」、「木魚記」、「水牛記」、「鬥茶記」、「砸缸記」。

為了體現故事的真實性,動畫賦予了司馬光救的那個小孩名字——上官尚光。後來網絡上一些寫手,就將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結合動畫片,寫成真實的「歷史」在網絡上傳播。

01暮有話說

光山縣拍攝動畫連續劇,本身就擁有虛構的成分在裡面,他所要表達的優秀文化核心,其出發點是好的,只不過網絡上的一些寫手,為博人眼球將它改編成了真實的歷史事件,造成後來人認知錯誤,確實不妥。

這個故事也告誡我們,以後大家在接受一些歷史類信息時,應當提高自己內容的辨識性,不要盲目的聽信他人的不實信息。

對於本文,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司馬光砸缸救人背後的故事
    ——《宋史·司馬光傳》以上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說我們耳熟能詳,從小就聽說過這個故事,這段小文言文現在還入選了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但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司馬光的機智救人,卻忽略了被救的人。那麼這個被救的人是誰呢?他為何掉到缸裡出不來呢?
  • 司馬光砸缸救人婦孺皆知,你可知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說
    這其中一個最大原因,可能是一個「小故事」,也就是「司馬光砸缸」了。王安石又沒有砸缸,又沒有寫歷史書給別人下定論,所以最終只能淪落為默默無聞的「奸佞」了。那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到底有什麼秘密呢?他在故事當中救人家喻戶曉,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呢?「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倒是記錄在正史《宋史》當中的。《宋史》是元朝人脫脫、阿魯圖等人編撰的。
  • 為什麼砸缸的是司馬光,厲害的人從小就厲害
    司馬光砸缸救人這講的是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玩伴落水,其它小朋友都被嚇跑了,唯獨司馬光沉著應對,用石頭砸開了大水缸,把人救了出來。那麼問題來了,當時一起玩耍的人也不少,為什麼砸缸的是司馬光,因為其他人都被嚇到了,跑了。那為什麼其他人都跑了,司馬光沒有跑呢?因為司馬光心智更成熟,有超過同齡人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智慧。彼時的司馬光年僅7歲,厲害的人,從小就已經開始厲害了。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可被救的人是誰?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學生時代,想必大部分人都學習過一篇課文叫做《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小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可是在這篇課文中,大篇幅都是在將司馬光的救人過程,對於司馬光所救之人是誰隻字未提,那麼,司馬光砸缸救的是誰呢?背後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一代文學家砸缸救人,到底是救了誰?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一代文學家砸缸救人,到底是救了誰?司馬光,自小就被稱為「神童」,七歲的時候,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砸缸救人被世人所知。司馬光砸缸在《宋史》中記載的:「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這個故事也算是人盡皆知,咱們上小學的時候,它就在小學課本上。但是我們光知道他砸缸救人,那你們知道他救出來的人是誰嗎?當時他救出來的小孩可是身份不一般,叫做上官尚光,後來也是一路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 司馬光砸缸,他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熟悉司馬光主要還是因為在小學課本上學習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年幼時期的司馬光便可以意識到「救人如救火」真是難能可貴。
  • 司馬光砸缸世人皆知,但為何無人知道他救的誰?真相老師不願意說
    司馬光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北宋人,因對歷史和文學的貢獻與司馬遷並稱為"史界兩司馬"。他一生經歷了四個朝代,從大臣到宰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是從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知道他的。經過幾千年的交流和解讀,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歷史的波濤中不斷更新。
  • 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真相在這裡
    文丨曹鏡明題丨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為啥知者甚少?司馬光砸缸:憑什麼司馬光流傳千古,那個小孩的感恩之舉,少有人知?相信「司馬光砸缸」的歷史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即便是不知道,也會有所耳聞,然而那個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如何報答司馬光的,卻所知者甚少!
  • 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人是誰?課本中沒說,老師也從不提他的名字
    除了《資治通鑑》之外,司馬光還有什麼出名的事情?想必大家腦海中已經有了答案。除了《資治通鑑》之外,司馬光最出名的就是他砸缸的故事。那麼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被他救出來的小孩是誰?課本中沒說,而且老師也從不提他名字。司馬光砸缸這件事情,最早是在《冷齋夜話》中有過記載。
  •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你可知救出的小孩是誰?為何老師不主動提起
    在很多資料上,司馬光救出的孩子叫「上官尚光」,他成人後移居城西龍堤南坡,並建立了「感恩亭」,以紀念司馬光的救命之恩。在一些傳說中,上官尚光後來還做了北宋的宰相,不過這一點正史並未記載。然而歷史上真的存在上官尚光這個人嗎?先來看一看《宋史》記載的原文。「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
  • 司馬光砸缸家喻戶曉,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告訴我們?
    可是,歷史最大的魅力在於對社會或人帶來了什麼影響,司馬光砸缸故事中被救的人並非不值一提、無足輕重,不被記住的他默默無聞地用自己心懷感恩的一生詮釋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分量。在當今救人後反被誣陷和碰瓷的社會,他的故事應該被傳頌。他就是上官尚光。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戶曉,你知道被救的那個人是誰嗎?
    這是《宋史司馬光傳》裡面關於司馬光砸缸事件的描述。這個故事我們很多人都了解,說白了就是一個小孩非得逞強想刷下存在感,開始了他的跳水錶演,可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失算居然掉入水缸裡。周圍小夥伴嚇得不輕,絕望到不行。這時救世主閃亮登場,就是我們的主角—司馬光,機智如他把缸砸個大洞,然後那位仁兄被救了。
  • 說起司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但是背後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 。下面四叔就講講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解析為什麼這個故事傳播得人人皆知,他救出來的小孩到底是誰?為什麼老師從來都不介紹他?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開始,是一群小孩在庭院玩耍的時候,有一孩兒不小心掉入水缸中。司馬光當機立斷,舉起石頭把水缸給砸碎了。從而挽救了一條生命。
  • 司馬光幼時砸缸救友,他後來怎麼樣了,為啥去世後北宋舉國哀悼?
    提起司馬光,人們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臨危不懼砸缸救友,之所以這個故事能夠流傳上千年,除了告訴我們遇到問題要沉著冷靜地尋求解決辦法外,同司馬光後來官至宰相以及著作《資治通鑑》的現世都有不少關係,名人的事跡總是會格外顯眼。
  • 「司馬光砸缸」家喻戶曉,那他救出來的小孩是誰?為何老師不說
    在提起司馬光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司馬光砸缸,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就學習過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司馬光在我國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小小年紀就可以做出這種行為,可見本身也是非常聰明的。但是關於司馬光砸缸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在歷史上真的存在,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也引發著人們的討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史書的記載上的確是有這件事的。關於司馬光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司馬光砸缸就出來的那位小孩,卻很少有人知道了,課本上也沒有寫出這個小孩的名字,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沒有說這個小孩是誰,所以關於司馬光救出的這個小孩,很多人也是充滿了好奇的,為什麼在這個故事的記載中沒有提到被救到的小孩的名字呢?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老師可不會告訴你被救的孩子是誰!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過。講的是司馬光和小夥伴兒們在一起耍,結果一個小朋友掉進了一個大缸裡面,大傢伙兒都被嚇蒙了,一些人只知道哭,只有幾個孩子去叫父母,缸裡面的小朋友馬上就要淹死了。
  • 司馬光砸缸眾人皆知,但你知道他救了誰麼?此人可能是虛構的
    而司馬光正是靠著這樣的壯舉「一砸成名」,名留史冊。此事被記載於《宋史.司馬光傳》中。不過,關於司馬光是否砸過缸,歷史學界仍存在著分歧。但大體上,還是比較傾向於他曾砸過缸。既然這樣,那問題來了:他砸過缸,也救過人,那他救的那個孩子是誰?說到這裡,相信不少讀者都是一頭霧水。
  • 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砸誰家的缸,被救的人又是誰?
    如果只是鄉野之人,這件好人好事可能最多就在村子裡外流傳一下,只不過這回現場救人與被救之人都有些不一般,於是最終這件事被傳頌千年。 救人的孩童名字叫司馬光,他家出生陝西大族,父親司馬池官至天章閣待制,在士林中頗有聲望。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瞬間就被傳播開來,連官方史書《宋史》也破天荒地將這件好人好事記錄了下來,還加上了事件的後續「……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的?他救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不提他
    01司馬光砸缸這一個故事最先是在《冷齋夜話》這一本書裡面被提到,編著的人是釋惠洪。上面是這樣寫的:司馬溫公童稚時,與群兒戲於庭。庭有大甕,一兒登之,偶墮甕水中。群兒皆棄去,公則以石擊甕,水因穴而迸,而得不死。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可知道救出的小孩是誰?
    流傳下來的這些故事,除了教育人們要孝道以外,還教導人們要沉著冷靜,不慌不亂,比如《宋史》中記載的有關「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短短幾個字,將司馬光當時的表現描述得非常形象,這也是古人的智慧。不過,大家都知道司馬光把缸給砸了,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司馬光當時救了誰,那個小孩的身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