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2020年8月2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舉行了第四期「線上綠盟圓桌會」,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遲福林院長為企業家內部解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並為企業落地海南開展業務及享受政策紅利支招。以下為遲福林分享的內容摘要。
1 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
1、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目標何在?
答:依託海南的獨特地理區位及資源環境優勢,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最高水平開放政策和制度,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進而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
2、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戰略目標應當有哪些戰略行動?
答:首先,以構建數字經濟網絡為重點打造數字經濟制高點,提升對東南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力;其次,以泛南海郵輪旅遊為重點形成對東南亞旅遊市場的輻射力、影響力;第三,以建立面向東南亞的熱帶農產品保鮮、加工、儲藏基地為重點,打造農業制高點;第四,以洋浦港為依託,以油氣為重點打造海上運輸、儲藏、加工、交易中心;第五,充分發揮博鰲亞洲論壇的帶動力、影響力,打造區域性人文交流平臺。
3、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何在?
答:第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實現貿易自由便利;第二,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實行自由便利的投資制度安排;第三,實行「三大自由」(即跨境資金、貿易結算、投融資等自由),實現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第四,實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實現人員進出自由便利;第五,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第六,推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第七,實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等為突出特點的稅收制度。
4、海南自貿港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答:「一線」是指,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設立「一線」。
「二線」是指,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其他地區之間設立「二線」。
貨物從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入內地,原則上按進口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照章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徵進口關稅,照章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5、自貿港投資自由便利的制度安排有哪些特點?
答:實施自由的投資政策是國際自由貿易港的突出特點。首先,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嚴格落實「非禁即入」等;第二,創新完善投資自由制度。例如,以「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為主的自由便利經營管理等;第三,強化公平競爭制度。例如,政府採購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等。
6、實現跨境資金流動自由的制度安排有哪些步驟?
答:資金自由進出是自由貿易港的基本要素,是實現投資貿易自由便利化的重要條件。資金的進出自由,對內外資企業進駐海南自由貿易港具有很大吸引力。為成功實現「跨境資金、貿易結算和投融資」的自由,海南自貿港需要:分階段開放資本項目;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創新金融監管的體制機制。
7、實現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需要哪些制度安排?
答:聚集優質人才資源,是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因素。高度自由的人員出入境管理制度,是國際自由貿易港的通行做法。海南自貿港要率先在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內對主要發達國家實行專業資格單向認可制度,最大限度便利高層次人才來海南就業創業,建立市場導向的人才引進和認定機制。同時,要建立健全人才移民服務管理制度;實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
8、運輸來往自由的制度安排有哪些?
答:國際成功的自由貿易港,借著自身獨特的地緣優勢,以運輸往來自由制度安排,打造全球貿易樞紐、國際中轉物流的匯聚地,以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節點,以充分發揮對全球經濟、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海南自貿港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積極開展船舶進口、登記、交易、經紀與管理等業務,同時拓展國際航線;此外,放寬空域管制和航路航權限制;深化與東南亞沿線島嶼地區在機場、港口、碼頭等方面的合作。
9、如何實現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答:在確保數據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首先,開放增值電信業務,逐步取消外資股比等限制;其次,安全有序開放基礎電信業務;第三,開展國際網際網路數據交互試點,加快建設國際網際網路專用數據通道。
10、如何理解實行「零關稅」要制定實施的「一負三正」四張清單?
答:「零關稅」的「一負三正」清單管理是過渡性安排。其中,「一負」是指,除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明確不予免稅、國家規定禁止進口的商品外,對企業進口自用的生產設備,實行「零關稅」負面清單管理。「三正」是指:對島內進口用於交通運輸、旅遊業務的船舶、航空器、車輛等營運用交通工具及遊艇,實行「零關稅」正面清單管理;對島內進口用於生產自用或「兩頭在外」模式進行生產加工活動所消耗的原輔料,實行「零關稅」正面清單管理,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境商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
11、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的重大任務何在?
答:習近平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制度集成創新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著力點。與其他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同,它是整體的制度創新,具有制度集成性的鮮明特點。按照中央的要求,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建立以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政策與制度體系,打造我國新時代的開放新高地,而擴大開放的重要標誌是制度型開放,關鍵是要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誌等與國際通行做法對接。第一,以「五大自由便利」為重點的制度集成創新;第二,與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相適應的行政體制的制度集成創新;第三,高效、權威、專業的司法體制及立法體制的制度集成創新。
12、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的制度集成創新包括哪些方面?
答:一是推進以建設高效率政府為重點的行政體制改革,明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二是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市場制度,強化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三是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四是統籌強化產權保護與智慧財產權保護。
13、自貿港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何時明確?
答:一方面,《總體方案》已經明確提出分階段分步驟的任務安排;一方面,過渡階段的具體政策細則,都將在最近一段時期陸續出臺。
14、海南島作為貿易港,對企業來講是否真的具備天時地利?人力,物資與內陸聯繫要跨海匹配,對東協貿易需求是否活躍?
答:第一,洋浦港與有些港口相比,雖然在交通距離上有一定劣勢,但卻有更開放、更優惠的政策,可以抵消距離上的不利;第二,未來,海南對東協是一個重要的集散處,將海南打造成為熱帶農產品的加工儲藏基地會很有前景,這帶來了巨大的貿易需求;第三,電子商務發展可能會在海南會有一個重大的突破。
15、未來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中,國企和私營企業有沒有相對理想的比例?
答:未來更需要境外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但在初始階段,央企和國企會發揮引領作用,在多方面先走一步。未來,更希望以境外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形成多個市場主體。
2 關於海南自貿港政策的可持續性
16、海南的自貿港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答:海南發展根本的問題是開放。首先,在海南建立自由貿易港是重大國家戰略,不是海南的自娛自樂,是與國際與區域形勢聯繫在一起的;第二,中央正在加緊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這作為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將對海南自貿港的長遠前景可以打下基礎;第三,國家鼓勵旅遊、現代服務和高新基礎產業等長期資本的進入,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17、海南的問題是政策難以落實、效率低下,以我正在辦理的在線教育相關證件為例,在湖北是12天,在海南已經三個月了,對海南的營商環境怎麼看?
答:海南的營商環境正在明顯改善。海口把企業註冊登記的時間由一周改為一天,未來可能會更短。更重要的是,政府能夠主動為企業發展做事,打破惰性,形成一個幹事的環境至關重要,海南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要看眼前,要看未來一到兩年後的變化。
18、請描述一下後續海南發展的最終樣子?
答:我對海南充滿希望,這個地方的資源條件太好了,而且隨著全國消費結構的升級,產業的發展,海南的資源環境優勢將進一步明顯。未來,海南的教育和醫療健康是兩張「王牌」,是吸引人才、吸引企業、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性工程,海南應該在這兩個方面下功夫。我相信,隨著海南在教育健康醫療方面的發展和改善,自由貿易港政策的全部落實,海南將會成為以服務貿易為主導,連接國際國內大市場的最重要的地方。
19、如何避免改革的目標落空?
答:這次不會落空。首先,是黨中央著眼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第二,在我國進入高水平開放背景下,在開放與改革高度融合情況下,以自由貿易港為代表的高水平開放,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第三,適應全球及我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大趨勢。所以,我相信這個目標是不會落空的。
20、海南自貿港開篇布局的資金來源如何解決?
第一,中央允許海南發債;第二,中央財政有一定的支持;第三,通過各類金融機構的進入,對海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一些資金來源。
3 關於落地海南自貿港的產業前景
21、企業什麼時候落地海南,是最恰當的時機?
答:越早越好,第一是零關稅、低稅率的政策優惠;第二,可以獲得先發優勢;第三,2025年後自由貿易港會有一個全面發展,產業落地,企業進駐。因此,早一點比晚一點要好。
22、針對慢病治療的醫藥企業如何能利用自貿港的優勢和優惠政策?
答:國外上市的藥品,現在可以從海南的樂城醫療先行示範區引進。目前看,海南在醫藥行業的開放政策方面,明顯走在全國的前面。由於海南的特殊地理條件和氣候優勢,治療慢性病的醫療條件更好,未來有競爭力的藥品企業可以在海南生根,但需要企業自身轉型升級,不斷提高醫藥標準。
23、海南政府對電商行業總部落戶海南有無興趣?有相關的產業政策嗎?
答:海南是一個島嶼,要連接國際國內,電商的發展至關重要。未來會有具體的政策落地。
24、商業航天與海南政策如何結合?
答:未來在海南,商業航天領域的發展是重點,自貿港的政策可以多方面結合:第一,進口是零關稅的;第二,商業航天領域是海南的鼓勵性行業,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都是可以享受優惠政策。關鍵問題是,如何從未來國際旅遊大市場出發,把商業航天這個市場做大、做出品牌。
25、作為高新企業入駐,有什麼樣的補貼或投資企業的政策?
答:海南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儘管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政府的財政很有限。但是,對高新技術企業,海南陸續出臺了重點園區的具體政策,例如,海南生態軟體園,有百餘家有影響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入駐了。
26、企業如果在海南建設文旅項目,有哪些政策和對企業的惠及方案?
答:目前,各方對海南國際化旅遊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長。海南也正在重點謀劃重大文旅項目。但是,缺少品牌,缺乏大的供應商,旅遊國際化水平不高的矛盾突出。未來,將需求和優惠政策結合起來,將會釋放巨大疊加效應。
27、能源行業海南自貿港發展有哪些機會?哪些優惠條件?
答:海南未來有幾件事,例如,未來海南全島將全面取消燃油車,這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設施;未來做成綠色高效農業,就要取消某些農藥的使用。海南要發展綠色產業,走現代的綠色發展之路,對新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希望新能源行業儘快進入海南。
28、康養產業在哪個區域發展?在哪個區域投資比較合適?
答:海南有三句話:要度假在三亞,要生活在海口,要療養在五指山。不同的康養項目可以選擇不同的區域。
29、房地產在海南未來發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海南產業的發展,企業的進入,人才的集聚都對房地產都提出了一定的現實需求。問題在於,要根據需求採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企業入駐,需要發展各類適應企業進駐的房地產;再例如,專業技術人才的進駐,需要發展以租賃為主體的房地產;還有康養項目,也需要相關的房地產政策安排。總之,海南的房地產業在未來仍然是很重要的,但需要適應多元化需求實現差異化發展。
4 關於海南自貿港與其他自貿港的對比
30、與世界其他自由貿易港相比,海南是否是最具優勢的?
答:從國內來看,海南具有其他地方不具備的獨特優勢。第一,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複雜變化;第二,泛南海區域進行合作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這就突出了海南的區位優勢,第三,海南除地緣優勢外,土地、海洋和資源的優勢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