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受進化論影響的機能心理學在美國發展的先驅人物。
1
機能心理學的美國先驅:威廉·詹姆斯
【美】威廉·詹姆斯 W. James, 1842-1910
1842年,詹姆斯(W. James, 1842-1910)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
1861年,考入哈佛大學學習化學、解剖學,後轉學醫學。
1867年,赴德國學習,聽過馮特與赫爾姆霍茨的課。
1870年,獲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875年,哈佛大學建立了心理學實驗室,比馮特的實驗室還早4年,但相對比較簡陋,加上詹姆斯不喜歡實驗研究,因此,實驗心理學的獨立並未以此實驗室的建立為標誌。
▲哈佛大學 (圖片來自網絡)
1890年,出版《心理學原理》,共兩卷,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心理學界少有的經典之作。
1892年,出版《心理學簡明教程》,開始對心理學感到失望。此後專修哲學,成為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
1910年,去世,享年68歲。
●
詹姆斯的心理學理論
1. 實用主義的意識觀
受進化論的影響,詹姆斯以適應性來解釋意識的進化,把適者生存的原則運用到心理學的範疇。
他認為意識之所以能進化至今,是因為意識可以支持動物的生存競爭,換句話說,是因為意識對人類的生存有用。
意識的功用就是指引有機體達到生存所必須的目的。所以詹姆斯認為,意識和其他機能一樣,是因為一種功用才進化的。
這一觀點具有明顯的實用主義色彩,對以後的機能心理學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2. 意識流理論
詹姆斯反對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元素的做法,認為意識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斷,而是一種整體經驗,處於一種川流不息的狀態,這就是著名的意識流理論。在詹姆斯看來,意識流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① 每一種思想或思想狀態都是個人意識的一個部分,人的思想意識是個人私有的,構成了自己的獨有世界。
② 意識是常變的,在個人意識的範圍內,意識的狀態是經常變化的。每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只能出現一次,不能復返。
③ 意識是連續不斷的。意識有實體狀態和過渡狀態之分,實體狀態指的是感覺、知覺、表象等等。過渡狀態通常不為人們所注意,因而也沒有什麼名稱,但正是過渡狀態將實體狀態連成一體,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流動。
④ 意識總是在處理著獨立於自身之外的客體。換句話說,意識總是某一對象的意識,不可能憑空進行。
⑤ 意識具有選擇性,他總是選擇一個對象或對象的一個方面。
3. 本能與習慣理論
詹姆斯認為人比動物有更多的本能。這一理論後來發展為兩極,一是麥獨孤的策動心理學,極端強調本能的作用;另一個是華生的行為主義,極端強調環境的作用。
4. 情緒理論
情緒分為兩種:
一種是較粗糙的情緒,如憤怒、恐懼、愛、恨、快樂等等;
另一種則是較精細的情緒,如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這類情緒的身體反應相對比較微弱。
▲人的情緒 (圖片來自網絡)
人們通常認為,情緒的主觀體驗先於有機體的生理反應,但詹姆斯則剛好相反,他認為
人在遇到某種情境時,身體上先有反應,這些反應通過神經衝動傳導到大腦皮層,從而引起大腦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所謂的情緒。
因此,情緒產生的機制是「刺激身體反應情緒」,身體的生理反應在先,情緒的主觀體驗在後。
詹姆斯認為:
我們不是因悲傷而因哭泣,而是因哭泣而悲傷;我們遇到狗熊的襲擊時,不是因為害怕才發抖,而是因為發抖才害怕。
詹姆斯情緒說否認了情緒對於認知的依賴關係,轉而將情緒歸結為對有機體的身體或生理變化所引起的機體感覺。
這一觀點與當初一個叫蘭格的心理學家相同,因此又被稱為「詹姆斯-蘭格理論」。
5. 自我與人格理論
詹姆斯的自我理論實質上也是一種人格理論。根據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現,詹姆斯把自我劃分為「經驗自我」和「純粹自我」。
① 經驗自我
(a)概念。「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人能夠稱之為他的所有東西的總和,不僅包括他的身體,他的精神力量,而且包含了他的衣服,他的房屋,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祖宗和朋友,他的聲望和著作,他的土地和馬匹,他的遊艇以及他的銀行帳戶。」
概括而言,經驗自我指的是一切一個人可以呼之為「我」(Me)或「我的」(Mine)東西的總和,也叫做「被知的我」、「被動的我」或「客我」。
(b)分類。
物質的自我 —— 指我自身和我所佔有的物質;
社群的自我 —— 指一個人社會關係的範圍;
精神的自我 —— 一個人內心的主觀存在,如道德心、意志和判斷力等等。
這三種自我在人的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不同,從而表現出了一定的層次和等級關係。其中,物質自我最低,精神自我最高,社會自我居中。
②純粹自我
(a)概念。純粹自我也稱為「主知的我」、「能動的我」或「主我(I)」,指的是一切意識中的主動因素,是一切其他自我的自我,是知曉一切(其中包括經驗自我)的那個東西。
(b)作用。純粹自我實際上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自我意識。詹姆斯把這個純粹自我放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認為
純粹自我猶如圓的中心,心理生活中的堡壘。其他自我可以不要,但它卻不能捨棄。它是自我的自我,是心理生活的主導者。
6. 雙重記憶理論
① 分類:初級記憶、次級記憶
② 記憶方法:機械方法(機械識記)、明哲方法(意義識記)、技巧方法(記憶術)
③ 雙重記憶理論被現代信息加工心理學接受與證實,即當代心理學所說的長時記憶與短時記憶二重記憶系統。
●
詹姆斯對心理學的影響與貢獻
1. 貢 獻
① 詹姆斯的寫作風格在科學中是少見的。他的作品優美、迷人,富有吸引力,其《心理學原理》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學家。
② 他反對馮特將意識分析為元素的心理學目標。
③ 他的實用主義心理學觀為機能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2. 局 限
① 在某種程度上輕視實驗研究,本身也不喜歡從事實驗研究。
② 沒有自己的心理學學派,各種理論龐雜,思辨色彩濃厚。
2
機能心理學的美國先驅:斯坦利·霍爾
【美】斯坦利·霍爾 G. S. Hall, 1844-1924
1844年,霍爾(G. S. Hall, 1844-1924)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
1863年,威廉學院學習哲學與進化論。
1871年,聽詹姆斯的心理學課程後,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哈佛大學第一個哲學博士,由於他的研究課題是實驗心理學的內容,又被認為是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博士。
1879年,赴德國學習,成為馮特的第一個美國學生。
1889年,克拉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1883年,在霍普金斯大學創建了美國第一個供研究的心理學實驗室。
1887年,創辦美國第一份心理學雜誌《美國心理學》。
1892年,創立美國心理學會(APA),並任第一任主席。
霍爾的一生有許多個「第一」,除美國心理學會(APA)第一任主席,他還是第一個把心理學應用於教育的人,撰寫了第一本青年心理學的教科書。
1909年,克拉克大學20周年校慶,邀請弗洛伊德前往美國講學,其講稿全文刊登在《美國心理學》上,後來整理成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引論》出版。
1924年,患肺炎去世。
●
心理學觀點
① 提出了心理的復演論,認為人類個體的心理發展復演了人類種系的心理發展歷程。
② 廣泛使用問卷法,與同事們創建了194種問卷,極大推動了心理測量學的發展。
●
對霍爾的評價
1. 貢 獻
① 霍爾的一生具有許多個「第一」。
② 霍爾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者,同時也是一個傑出的組織者,培養了卡特爾、杜威等著名心理學家。
③ 霍爾是美國心理學早期的重要推動者、機能心理學的奠基人、兒童心理學的創建者與教育心理學的先驅,被譽為「心理學的達爾文」。
2. 局 限
霍爾只管開拓,指引別人去到他們想去的地方,但自己卻從不喜歡深入地呆在任何一件事上,在學術研究上並無特別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