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天一人一個雞蛋都是很很容易做到的。雞蛋對人們來說它的營養是很全面的,所以,一般的人一天最多只能吃兩個雞蛋,再多就吸收不了它的營養,反而變成了浪費雞蛋。
對於雞蛋想怎麼做都行,只要熟就能吃,但想要讓雞蛋不流失營養的話,那就得水煮蛋。很多人煮雞蛋的時候都是直接加水加蛋就開火煮了,不過這種做法是錯的,只要多加這一步,就能保證煮出來的雞蛋都會又香又嫩,還很容易剝皮。大家一起來看看怎麼煮雞蛋才是對的吧。
首先在煮雞蛋之前先要把雞蛋用流動的水給洗乾淨。可能很多人都會看著雞蛋表面都很乾淨,覺得完全可以不用洗。但是大家要知道,雞蛋從雞屁股生出來的時候,它多多少少都會帶一點灰塵。更別說這個蛋是先落地,然後才被人撿起來的。所以雞蛋不管看起來多乾淨多好看,它的外殼都有可能已經帶了灰塵或者病毒在哪裡了。所以想吃到健康安全的雞蛋,那就得洗。
然後把洗好的雞蛋放到鍋裡,加上清水,水最好要沒過雞蛋,然後要加鹽進去。先讓雞蛋在裡面浸泡幾分鐘再開煮。如果想吃唐心蛋的話不用煮太久只要煮個三分鐘就可以了,但如果想吃蛋黃比較熟的雞蛋,那就要多煮幾分鐘才行。
一般都是用大火把雞蛋煮開了,在轉成小火煮一會兒。然後就可以關火了,這時候雞蛋還不適合拿出來。因為這時候拿出來的雞蛋,它可以說,還沒有完完全全的熟,仍要靠餘溫再泡一會兒。
因此要讓雞蛋在鍋裡再泡幾分鐘就可以拿出來了。想要雞蛋好剝皮的話,可以放在冷水中浸泡,泡過的白煮蛋就比較容易剝皮了。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多加哪個步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