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如果你即將有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你開心嗎?」那天,快到餐廳時,我問小龍。
「開心啊!媽媽,我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呢?」小龍仰著小腦袋興奮地問道。
「媽媽今天中午發現懷了小寶寶,小寶寶明年八九月份可能就要出生了。」我回答道。
12月4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這天是我與先生相遇十周年的日子,劉先生特意推掉一切事宜來慶祝這一天的到來,我們決定去外面吃飯,但我那段時間總是感覺冷,所以,我想去一家飯店喝羊肉湯。
也不知道為什麼,一想到羊肉湯,我的內心就感到一陣焦躁,據說懷孕吃羊肉容易讓孩子感染細菌。因為整整兩個月沒來事了,我的心裡隱隱有一種擔憂。為了保險起見,我讓劉先生去買試孕紙,沒想到,一試真的懷孕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我有些忐忑不安,擔心他的到來會不會影響平臺的發展。而先生則一直處於懵圈狀態,他總覺得老二的到來好像是對老大的背叛。
我們各懷心思,還沒來得及商量怎麼跟小龍談這事,就到了小龍放學的時間。接到小龍,我們就直接去了餐廳。
在快進餐廳時,我便問了小龍那個問題。聽到小龍的回答,我滿心歡喜,正想高呼感謝老天賜予我這麼一個有愛的大寶。
可是,我還沒高興幾分鐘,先生進入餐廳,剛喝了一口水就問出了一個讓我義憤填膺的問題。他問小龍:「你想不想要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如果你不想要的話,你也可以說出來。」
「為什麼不要啊?」小龍反問道。
「你可以去問問你們班上有弟弟或者妹妹的同學,問問他們什麼感受,你再回答這個問題。」
先生進一步建議道。
小龍聽爸爸這麼說,就回答說:「哦,那我想想吧!」說完,就去找阿姨點菜。
在他離開的這會時間裡,我狠狠地瞪著劉先生問了一句:「你想不想要這個孩子?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打掉。全憑你一句話!」
劉先生一聽,慌忙地回答:「要啊,既然來了,肯定要!」
「那你跟小龍那麼說什麼意思?他要是說不要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你怎麼辦?你把一個鮮活的生命交到一個七歲孩子的手裡,你覺得這樣合適嗎?既然父母都不能決定你要不要生二胎?一個七歲的孩子又怎麼決定?一個七歲的孩子又拿什麼來決定一個鮮活生命的去留。」我毫不客氣地回答道。
「那怎麼跟他說?」
就在這時,小龍走了過來,坐在了飯桌前,我趕緊打圓場說:「寶貝,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即將來了,我們一起歡迎他的到來!就像你當年來到爸爸媽媽的懷裡,爸爸媽媽雙手歡迎你的到來一樣!」
先生這下反應過來了,趕緊以水代酒舉杯說:「好,我們一起歡迎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到來!從今以後,我們家又多了一個小寶寶。」說完,我們一起舉杯喝了起來。
那一頓飯,先生點了好幾個菜,這原本是充滿喜悅的一餐,可我心裡卻堵得慌,不由自主地想起很多家庭都像先生這樣,關於要不要生二胎這事,一定要先徵求大寶的意見,美其名曰:「尊重」。
何為「尊重」?在不涉及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孩子的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個人意願去完成,那叫父母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而父母按照自己內心想法去做事,那叫尊重自己的內心想法。那父母想要二寶,卻要徵求大寶的意見又怎麼能稱為「尊重」呢?我覺得這不是「尊重」,也不是徵求意見,而是給了大寶幹涉父母生活的權利,也給了大寶無理取鬧的理由。
因為對父母來說,生不生二寶全由夫妻兩人商量而定,一是看夫妻倆的個人意願,二是看家庭的經濟實力。
至於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大寶,父母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正向引導大寶接納並歡迎二寶的到來,並想辦法促進他們相親相愛,而不是去徵求大寶的意見。
事實上,對於還是孩子的大寶來說,他對二寶到來可能產生的狀況一無所知,也無法想像。如果他強烈反對,那他就是受到成人的影響,擔心弟弟妹妹搶走父母的愛,弟弟妹妹來了,父母就不要他了;如果他強烈要求父母給他生個弟弟妹妹,他就是覺得自己太孤單,有弟弟妹妹陪玩就特別開心。所以,對弟弟妹妹到來只有這兩點認知的大寶沒有任何權利決定父母要不要生二胎,也提不出任何建設性意見。
可是,如果父母讓我們生二胎,我們一定會強烈反對,總覺得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作主,父母的老思想早過時了。可是,我們要不要生二胎卻要去徵求還是孩子的大寶的意見。
殊不知父母作為過來人,他們養幾個孩子的經驗多少有一些借鑑意義,而一個孩子的滿心歡喜不一定能促進父母生二胎,一個孩子的強烈反對也不一定能阻止父母不要二寶。所以,當父母要不要生二胎去徵求大寶的意見時,不過是自尋煩惱。那麼關於二寶的到來,父母如何與大寶溝通呢?
人生不過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別人的事,三是老天爺的事。所以,對於父母要不要生二胎這樣的大事來說,要不要生二胎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更不是大寶的事。
作為父母,首先,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孩子的事。自己的事自己作決定,決定了就鄭重其事地把這個決定告訴家裡所有成員,不給其他人幹涉自己作決定的權利。這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
其次,向大寶傳遞愛。當父母滿心歡喜地歡迎二寶的到來時,大寶也會深深地感受到這份愛,更加渴望弟弟或者妹妹的到來,而不是陷入恐慌中。比如,跟大寶講講全家人如何一起歡迎他的到來。
那天吃飯時,我就跟小龍講了當初發現有了他的場景,當爸爸把這個消息告訴全家人時,爺爺默默地去市場買了一條魚回來做,奶奶激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大姐一聽說有了你,立即跑來看你,二姑趕緊把媽媽要讀的書,要吃的葉酸都給媽媽拿了過來,你姥爺更是開心不已,連抽菸都怕影響你,悄悄躲去外面抽菸……
說到這裡,我又賣關子問他:「你知道你爸爸是什麼反應嗎?」
「不知道!」
「你爸爸半天沒反應過來,但當天就決定要去上班了,要賺錢給你買奶粉,買尿布溼。可見,爸爸也很愛你。」
「大家為什麼這麼開心啊?」
「因為大家都愛你啊!同樣,我們現在也愛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所以,我們要熱烈歡迎他的到來!」
這樣的談話讓小龍感受到了家人的愛,對於內心裝滿愛的孩子,就像一杯裝滿水的杯子,不會擔心自己會失去愛,只會讓愛溢出來,滋養其他人。
最後,向大寶傳遞小寶寶的愛。那天晚上,我引導小龍給小寶寶講故事,他很開心地講完了一本繪本後,我說:「你愛他,他出生以後也會愛你的。」
「他會愛我嗎?」小龍有些不太確定地問道。
「當然會愛你,他長大了不僅會愛你,還會愛你的愛人。你看默默愛不愛你,你還是她表哥,她吃一個蛋糕都會拿來跟你分享,你看舅舅不僅愛我,還愛你!舅舅每次過來不僅給你買好吃的,還帶你去吃大餐,而且還給你包紅包。你想不想你以後的孩子也有這樣一個人愛他啊?」
「想!」
「嗯,弟弟或者妹妹將來就像你的另一隻手一樣,當你們齊心協力時,你們的力量是無窮的。」小龍在我的話語中沉沉睡去。
自從那天開始,小龍就成長為了一個小哥哥的模樣,每天督促我吃葉酸,晚上還會給小寶寶講故事,還會擔心會不會餓著小寶寶。
記得那天他做作業,我本來打算陪他寫完作業再去吃飯,結果他說:「媽媽,你先去吃飯吧,別餓著小寶寶了,我做完作業就來吃飯。」
聽著大寶寶暖暖的話語,我的心真的像吃了蜜一樣甜。
其實生不生二寶是父母的事,當我們決定了,就把這個想法告訴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愛護弟弟妹妹,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7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