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太歲明時降生於銅陵,名陸明。陸明,天順六年壬子科舉人。明終身好書,未嘗一日不讀,循道以守官而不諂其上。 癸未太歲明時降生於華州,名魏仁。魏仁,宇子行,少好學,永樂元年舉人,二年進士,任訓導。其師為出婦所告,坐系獄。仁乃肉袒以箭貫耳,抱師子,潛伏道旁,候車駕而持章叩頭。騎賁懼驚乘輿,舉弓射之,猶不肯去。旄頭又以戟叉傷仁胸,仁猶不退。衰泣辭請,終感帝心,雪師恥。
庚辰太歲宋時降生於樂安,名董德修,亦名董德。董德,宇仲修,幼敏慧習儒,重厚寡言,不事嬉戲,立志勤苦,讀書忘倦。及長,三赴漕試不第,隱居力學,曰:吾族自顯,庸矣,何必仕。 辛巳年,太歲姓鄭名但,辛巳太歲鄭但大將軍,在明代時降生在歙,名叫鄭旦,也叫鄭但。鄭但大將軍,字希周,嘉靖癸未年進士,曾任浙江右布政使,善於作詩,有詩人名望。
戊寅年,太歲姓魯名先,戊寅太歲魯先大將軍,在明代時降生在西大通,名叫魯鑑,也名魯先,魯先大將軍的祖先在明代初年就率領部族歸附太祖,並被授為百夫長,居住於莊浪子,後升任為莊浪衛指揮同知。 己卯太歲宋時降生於永新,名龍崇,亦名龍仲。仲好讀書著述。陳愷帥九江,重加禮聘。建議築永新城,人民賴以保障。京尹趙與權表監酒米稅,修中興政要,書成,與權檄進,薦授從仕郎。
丙子太歲元時降生於濮陽,名郭嘉。郭嘉,字元禮。慷慨有大志,由國子生登進士第,授林州判官,歷翰林編修、廣東帥府經歷、京畿漕運副使,拜監察御史,擢廣寧路總管。 丁丑太歲宋時降生於婺源,名汪文。汪文,字質甫,寶慶二年進士。有神力,善智謀。時盜群起,連跨州郡,鎮巡撫束手無策,文多設疑兵,深入盜區,擒斬萬級。
甲戌太歲施廣大將軍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的本命神,屬於六十甲子神之一。 乙亥太歲任保大將軍,持鋼鞭。在明代時降生在建寧府,名叫任保。任保在二十二歲時參加鄉試,中舉進士,升為建寧府同知。
壬申太歲明時降生於三萬衛,名劉旺。劉旺,都指揮使,性剛方敦學,行以名教,加固邊防,鞠躬盡瘁。 癸酉太歲唐時降生於靈州,名康志睦,亦名康志。康志,宇得眾,姿魁偉,工馳射。累遷大將軍。討張韶,以功迸平盧軍節度使。李同捷反,略千乘,志挫其銳,遂下蒲臺,盡奪其械。加檢校尚書左僕射。
庚午年太歲王濟大將軍,馬相,手持捲軸。在宋代是降生在深州饒陽,名叫王濟。王濟的父親王恕在開寶年間任秀州知府。 辛未太歲唐時降生於隴西,名李素。李素,宇貞一,七歲喪父,貧不能家,母夫人提以歸教,畜於外氏,以明經選主之弘農簿,又芮城尉。德宗貞元初,李泌為陝虢觀察水陸運使,素為從事。
戊辰年太歲趙達大將軍,龍相,雙手攥龍。戊辰太歲龍相,雙手攥龍。在三國時代降生在河南,名叫趙達。趙達在年少時就跟隨漢朝的侍中單用學習方術。 己巳太歲明時降生於安陽,名郭燦。舉人,初知直隸,鄰境妖賊披猖,燦曰待其臨城,剿之晚矣,乃選精銳,出賊不意,二鼓大殲之。父樸進士,授編修,燦承家學,事親至孝,宗族稱之。政尚寬和而秉衷介,酌民利害,約法不爽。
丙寅年,太歲姓耿名章,丙寅太歲耿章大將軍,在明代時降生在魯地(今山東省境內),原名耿章光,又名耿章。 丁卯太歲明時降生於建寧,名沈興。沈興,貌短而精悍,目光炯炯燭人,善謀多智,議論磊落,洪武間任建寧右衛指揮使司之後所百戶。築城建防,外阻盜宼出沒,內靖百姓治安,民遂安居樂業。
甲子年,太歲姓金名辨,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在明代時降生在山陽(今陝西省東南部的山陽縣),原名金濂,又名金辨。金辨在明代正統三年升為僉部御史,協助處理寧夏地區的軍事事務。 乙丑年,太歲姓陳名材,乙丑太歲陳材大將軍,在宋代時降生在金華(今浙江省金華市),名叫陳材,字俊卿。正統丁卯年科舉中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