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5G進展的新聞頻登首頁,不僅5G用戶數持續攀升突破3000萬大關,國內運營商也在大宗採購5G基站,總招標金額高達760億,有望在2020年建設超60萬個基站,覆蓋全國縣鄉鎮。同時,手機市場也處於快速更迭期,廣受用戶喜愛的4G手機產品線紛紛「改芯換面」,尤其是載麒麟820的榮耀30S、搭載麒麟985的nova 7系列,先後滿血升級旗艦5G體驗,華為5G體驗成為5G手機市場的「重頭戲」。
為什麼華為5G總上頭條?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華為5G手機的「暴風眼」——麒麟晶片。
買4G還是5G?已經不用再糾結
2019年,買不買5G還是個令人糾結的話題,一方面5G建設還只限於部分城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5G手機的選擇比較少。比如一些年輕用戶更喜歡輕薄靚麗的款式、一些小白用戶傾向於中高端機型,而5G初期大多廠商只在旗艦機型上配備了5G,這使得部分用戶感到遺憾。
如今,5G進入快速發展期,不僅三大運營商展開760億5G基站採購項目,加快5G基站建設, 手機領域也是別出心裁,從芯開始賦能更多價位段手機。在2019年華為麒麟990 5G率先發力5G市場之後,高通也發布了驍龍865+X55的組合應對旗艦檔位,中端發布驍龍765G打開中端5G市場。至此,5G終端之間的競爭成為晶片之間的5G實力比拼,並且愈演愈烈。
近期,麒麟晶片在中高端5G領域再次全力出擊,開始一路「放大招」。「神U」麒麟810升級為「5G神U」麒麟820,賦能榮耀30S、榮耀30,為中高端機型帶來旗艦5G體驗。從戰略角度來看,麒麟820的亮相從價位段上極大地豐富了5G產品線。這還不夠,時隔一月麒麟985閃亮登場,nova 7系列的高顏值「7」號色才快速吸引了顏值黨的注意,旗艦級5G+ISP帶來的全新vlog體驗更是對年輕人有致命吸引力。如此一來,無論喜歡頂級旗艦還是中高端產品,注重性能還是關注時尚,都能找到合心意的手機。
華為手機為什麼總能領跑一步?10年5G布局,核「芯」部分下苦功
從麒麟晶片的發展軌跡能夠看出,無論是麒麟990 5G還是麒麟820、麒麟985,麒麟晶片都以最快的速度賦能5G手機,這也是華為手機總能在第一時間搶佔市場藍海的原因。
5G發展過程中,除了必要的設備升級,用戶體驗永遠是最為核心的。截至3月,目前國內5G用戶數量已經突破3000萬,在廣用戶基數下,中國已經成為5G推廣的最有利市場之一。然而眾口難調,用戶更廣意味著需求更多樣。這種情況下,麒麟5G SoC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比如坐擁1.45億nova星人的nova系列,華為在多代產品探索、用戶反饋中已經非常了解這一部分用戶,此次在新機上延續優勢並加入了麒麟985晶片,可謂是在最恰當的時機將晶片首發於最合適的機型。這種在5G時代靈活更新用戶體驗的做法,只有具備5G SoC設計能力的華為可以做到。
5G發展看似繁榮,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卻是一條艱難的攀升路。比如以通信見長的麒麟,發展中也不是一帆風順,起初在2G時代幾乎沒有專利,3G時代也只佔比5%,然而經過不斷積累,4G時代佔據高達15%,5G時代再次突破,累積專利佔比超過20%。十年間累計投入超過40億美金,提案超過21000件,這才實現了5G貢獻世界第一,真正在技術上領航業界。
然而,有了技術基礎不代表就能高枕無憂,5G時代與2G、3G、4G有所不同,並非先有標準後有芯,而是研發和標準制定同步進行。這對於研發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了解,麒麟晶片累積在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經歷了400萬次電話撥打、超過6000小時語音時長和200TB以上測試數據的打磨,每月的測試裡程長達8萬公裡,形象來說,這相當於繞地球赤道兩圈。可見經得起風雨的優勢,都是在不斷攀登中掌握的。
正是因為擁有自研5G SoC,華為成為目前市場上唯一擁有端管芯協同優勢的玩家,當然也就能夠更加自如地面對市場變換。其實,每個手機廠商對5G發展都擁有敏銳的嗅覺,也都非常看重5G能夠帶來的業務增長。然而沒有晶片就像無米之炊,只能看著華為步步搶先。如今,麒麟990 5G已經穩定住旗艦市場,華為又放出麒麟820、麒麟985兩顆炮彈,再度攪動中高端市場的風雲。如今,呼聲一片榮耀X10也即將來襲,5G普及還是要從「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