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位列中小學生意外死亡榜首,暑期末尾,別因鬆懈致遺憾

2020-09-05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開學日期已近,暑假餘額不足。但即便如此,暑期最應該做的「防溺水教育」也不可鬆懈。

8月20日,江西南昌縣兩名初一學生不幸溺水。

據了解,當天中午1點左右,三個學生相約玩耍,而後來到一條小河邊,兩個孩子貪涼,便下水洗澡,結果沒過多久就發生了意外。

未下水的那個孩子見狀,立馬就往村裡跑,以尋求幫助了,可還是晚了,大家到達時早已不見孩子們的蹤影。

晚上9點多,救援隊成功打撈上來其中一個孩子,可惜已無生命體徵;另一個孩子今年14歲,暫未找到,自母親離家出走後,父親外出打工,就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兒童青少年溺水,多強調也不為過

事實上,像這樣的案例每年暑假都在發生,光是今年就已經數不清了。

據統計數據顯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而發生意外的前提,往往都是家長出現了「監管真空」,孩子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自己下水,意外就瞬間發生了。

為什麼每年提醒,每年都會發生類似的事故呢?就是因為大多數家長聽過,但又沒有真正警醒。

的確,家長不可能每天24小時無間歇看著孩子,防溺水這件事,真的要從孩子身上做起,讓他自己知道這件事到底有多嚴峻。

年紀較小的孩子比較聽話,但理解能力較弱,因此家長要靈活處理,多用繪本、故事或者現實案例給孩子講解,雙方進行討論,啟發思考,孩子的印象才會更深刻。

年齡大的孩子喜歡往外跑,和同伴一起玩耍,父母單單告誡,效果可能不會太好,一定要多強調幾遍。告訴孩子:

  • 不準私自下水遊泳,即便有他人結伴,同為未成年人,對這類安全意外缺乏救援能力,除非有老師或家長帶隊。
  • 此外,不熟悉的水域,缺乏安全設備,周圍沒有救護人員的水域,都不能靠近。
  • 雨中或雨後也不要在河道或池塘邊行走,不要自己一個人過橋,上下學或回家外出最好有家長陪伴。

正如前文所說,溺水位列中小學生意外死亡榜首,如今已是暑假末尾,家長千萬不要因此就放鬆警惕,否則導致遺憾,後悔都來不及。

防患於未然,還要教孩子落水後的自救知識,有相關儲備總比驚慌失措要好。

如不慎落水應該如何自救?

人溺水後通常將在兩分鐘左右失去意識,4~6分鐘左右身體就將遭遇傷害。和燒燙傷一樣,溺水也有黃金救護時間,因此保持清醒的頭腦很重要。

以下這些知識,一定要告訴孩子。

1、不慎落水後,如果發現周圍有人,一定要立即呼救。

2、如果本身不通水性,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頭向後仰,保持口鼻向上,儘量露出水面。全身放鬆,儘量漂浮在水面上,同時用腳踢水,千萬不要像影視劇中那樣把手拼命往上舉或掙扎,這樣會下沉得更快,手掌向下壓才正確,還要注意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3、如果是會遊泳的人,只是在水中突然抽筋,試著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把抽筋的那條腿儘量伸直,用手向上扳腳趾頭,這樣能有效解除抽筋。如果是手指抽筋,試著把手握成拳頭,然後再用力張開,反覆做幾次就好。

4、儘量把鞋子和口袋裡的東西扔掉,但不要脫衣服,因為衣服在水中會產生一定浮力,對你有利;如果周圍有木板或者其他漂浮的東西,儘量想辦法靠近並抓住。

5、如果等來了救援,有人跳下水救你,一定不要死死抱住他不放,這樣可能會拖累他人。儘量放鬆身體,配合救助者,這樣兩個人都能安全到達岸邊。

6、被救出後應該先俯臥,張大嘴試著讓呼吸道內的積水自然流出,同時清除異物,保持呼吸暢通是最要緊的,然後就是儘快送往醫院治療了。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想讓孩子真正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嚴重性,家長必須和學校社會協調配合。

首先要告訴孩子附近哪些水域不安全,不能靠近。提前給出風險提示,讓孩子儘量遠離很重要,不要一味聽從同伴的建議。

此外,條件複雜的農村地區,也要儘量排查存在隱患的水域,設立安全警示標牌、隔離帶和防護欄。

最後,放學後、周末、節假日尤其是暑假,家長一定要盡到自己監護人的責任,多多看管孩子。

最起碼要做到知道孩子和誰在一起,去了哪裡,去幹什麼,大概什麼時候回來。如果孩子由老人照顧,一定要保持聯繫暢通,及時打電話,方便掌握動向。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死亡事故案例(二)
    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學生死於安全事故,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就有一個40多人的班級消失!造成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有六大問題,死亡人數依次是:溺水、交通事故、建築物倒塌、食物中毒、打架鬥毆和其他情況。安全事故已經成為 16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的第一死因。
  • 它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發期每年都有不少相關報導出現據統計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事故發生就在一瞬間家長和孩子都要特別警惕這堂防溺水安全課
  • 防溺水!教育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務必轉給家長和孩子
    所以,防溺水要對孩子經常說,反覆說、天天說! 拜託各位老師轉發給學生及家長們,提醒我們的孩子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溺水已成為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第一殺手」!
  • 湖南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名兒童死於意外傷害 溺水居首
    紅網長沙7月2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雷 實習生 莫茜 通訊員 周蓉榮)夏季下水遊泳本是極好的消暑方式,然而,統計分析發現,溺水已成為湖南中小學生意外死亡主因,佔死亡人數61.06%。據2015湖南婦女兒童健康大數據顯示,兒童死因溺水居首。用「溺水、兒童」作為關鍵詞」搜索找到相關新聞約132000個。
  • 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就是它,家長們一定要警惕!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發期,每年都有不少相關報導出現。據統計,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這堂防溺水安全課,家長和孩子一起來上!
  • 珍愛生命 預防溺水
    我校積極開展防溺水工作,通過致家長一封信,提醒家長認真履行監護責任,杜絕溺水事故發生。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春節以來,天氣逐漸變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季,希望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現在因疫情延遲開學,脫離了老師的視線長,孩子玩心重,家長們更應該經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 溺水成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頭號殺手
    原標題:溺水成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頭號殺手 根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暑假沒過完,我省各地至少20名少年兒童溺水身亡。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溺水已經成為近年來我省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   至少20名孩子這個暑假溺亡   一個暑假尚未過完,我省各地經媒體報導的溺水事故就在10起以上。記者根據公開報導統計,從7月1日到目前,至少20名少年兒童在溺水事故中死亡。
  • 中國兒童意外溺水調查報告
    > 第4頁: 第5頁:   概況——兒童意外傷害在中國在中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2000~2005年,我國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所致的平均死亡率為20.1/10萬人,佔0~14兒童總死亡的19%。平均每年近50,000名兒童,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  2. 兒童傷害死亡只是傷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後,還有著上百兒童因此而終身致殘。  3.
  • 「安全島」溺水警鐘時常鳴,安全教育要牢記
    近期,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提到,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暑假是溺水高發期,希望廣大家長增強安全意識,履行家庭教育的職責,做好孩子防溺水教育。家長堅持「每天一分鐘」安全提醒教育,要開展「六不」教育,家長應教給孩子防溺水技能。
  • 童童安安告訴你一一這些防溺水安全知識必知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提到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慘痛的教訓警醒著每一個人然而還是有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以下這些防溺水安全知識暑假是溺水高發期
  • 暑期高溫,青少年防溺水不可大意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琦)天氣「高燒」不退,不少中小學生選擇遊泳來解暑降溫。記者了解到,進入暑期後,學生下水遊泳引發的溺水事故也進入易發高發期。防範青少年溺水事故,至關重要。教育部門提醒,中小學生嚴禁私自下水遊泳,不要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遊泳。與此同時,家長也應對孩子加強監管和教育,不斷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杜絕溺水事故發生。
  • 暑期防溺水,這些你不得不知的防溺水乾貨必須收藏
    模擬意外落水這些都是我們擔心的問題,這樣的一個活動不滿意的請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滿意的在下方給我們打Call,哈哈~活動結束了,可是我們宣傳防溺水安全自救的公益之心會一直在路上。因為場地有限,我們很遺憾不能邀請更多家庭參與活動,但老闆說了這樣的活動我們要多組織。
  • 百色5名小學生溺水死亡因觸電?官方公布最新調查結果
    百色田林5名小學生昨溺水身亡!事件回顧——6月9日21時30許,田林縣政府值班室接到報告稱,六隆鎮供央村新村部河段發現5名小學生溺水死亡,醫護人員趕往現場進行施救後,發現均已無生命體徵。初步查明,死亡的5名學生均為六隆鎮供央小學的男生,其中2名為六年級學生、2名為五年級學生、1名為三年級學生。據群眾反映,5名學生當天中午一起外出遊玩,因晚飯時段仍未見回家吃飯,經學生家長及群眾搜尋後,晚8時至9時,在供央村新村部河段一小型攔河壩內發現並打撈起5具屍體,屍體呈現疑似溺水死亡的特徵。
  • 2020年暑假期間致家長的一封信
    假期雖說時間所剩不多,但是孩子們的安全管理還是不能鬆懈,安全這根弦仍然不能放鬆,在這裡我們仍要強調一下假期的安全注意事項嘍。 二、防溺水不能鬆懈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近期,國內接連發生學生溺亡事件。事件的發生再次給我們防溺水工作敲響了警鐘,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緩,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我們希望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 珍愛生命丨遠離溺水 中小學生防溺水安全小知識
    中小學生防溺水安全小知識不在無家長帶領下私自下水遊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遊泳,不在江(河)、池塘戲水玩耍,學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6)學生洗澡過程中若發生漏電或煤氣中毒事故,也可能因失去意識而倒在浴缸、澡盆、馬桶中而發生溺水事故。如何預防遊泳時下肢抽筋(1)遊泳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2)遊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遊泳。
  • 睢寧縣慶安鎮中心幼兒園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
    領導和老師高度重視預防溺水安全工作,班主任教師對孩子定期進行防溺水教育,讓孩子做到「六不一會」,提高家長和幼兒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杜絕溺水事故發生。還會在安全教育平臺發送安全提醒,並提醒家長及時收看。
  • 2018年686分高考狀元溺死,數據案例分析中小學生安全形勢
    全社會都應該加強安全教育,為此,我們需要數據,也需要案例,一方面我們需要從宏觀上面了解中小學生總體安全狀況,另一方面我們也想了解一下具體的案例,以警世人。一、中小學生安全形勢網上有個數據非常流行: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名學生非正常死亡。
  • 防溺水!防溺水!防溺水!這些提示要謹記!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發期,每年都有不少相關報導出現。據統計,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事故發生就在一瞬間,家長和孩子都要特別警惕!這堂防溺水安全課,家長和孩子一起來上!
  • 從「王琦撞人案」來分析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和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
    「老人被路人行李箱絆倒後去世」與「王琦撞人案」來分析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和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案例一:老人被路人行李箱絆倒後去世事件,從網絡視頻上可以看出整個事情的經過,於2019年3月8日,在北京西站的北廣場
  • 防溺水!防溺水!防溺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發期每年都有不少相關報導出現據統計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事故發生就在一瞬間家長和孩子都要特別警惕這堂防溺水安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