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臺軍售讓蔡當局有了「以武拒統」強勁砝碼?答:臺灣危矣!

2021-01-08 中國網

  臺灣包袱鋪,引火自焚走絕路!我是冷眼看「冷蔡」的大侃子。前不久,美國又宣布一筆總額為22億美元(約合新臺幣685億新臺幣)的對臺軍售案,這讓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欣喜若狂,他們自覺「美國爸爸」的這次支持,為他們在對抗大陸,特別是「以武拒統」上,提供了更強的砝碼。殊不知,民進黨當局的自嗨正把他們引向極度危險的邊緣!

  此次,美國批准了「M1A2戰車」及其相關設備、刺針飛彈及相關配備等4項對臺軍售內容,其中還包括被臺灣軍事研究者稱為「地表最強戰車」的艾布蘭坦克,而這也是川普上任後的第四次對臺軍售案。

  這下可是美壞了蔡英文當局了,從蔡辦到臺軍,那是各種感恩戴德、花式「跪舔」啊,侃爺這兒就不多贅述了,相信大傢伙兒心裡也有數。

  然而,「狂歡」只屬於蔡英文及其幕僚,臺灣民眾卻大多對於此次的「軍購案」極為反感,有人諷刺臺當局「被人當槍使了」、「這保護費還真貴」,有人稱這就是在「幫美國清庫存」、「買這些還不如拼經濟」,還有網友直接怒斥美國「勒索」、「流氓來要保護費」,更有人痛罵蔡英文當局「無能」、「不為(兩岸)和平找出路,只會浪費納稅人的錢」……

  「懂行」的網友還為蔡當局算了一筆帳:刺針飛彈一枚單價是3.8萬美元,約合新臺幣120萬元,「但是現在賣給臺灣,一枚單價是2400萬臺幣」、「整整高了20倍,買了不就成超級冤大頭!」。

  而除了花大錢、被當了「凱子」外,此次「軍購案」另一個讓蔡英文當局被口誅筆伐的原因就是:購買的武器根本於臺灣的「實際防衛」效果無意

  首先,臺灣的道路無法承擔重量型戰車。此次「軍購案」中,讓臺軍方引以為傲的M1A2戰車重65噸(也有說法是62噸),但臺灣的道路……嗯,各位也知道,一場雨就能砸出5000多個洞來,這樣的路面能承載如此重的戰車嘛?

  資深媒體人陳鳳馨甚至現在已經開始為這些戰車到臺灣後無訓練場地擔起心來,而這樣的擔心也得到了「官方認證」。

  臺軍方表示,M1A2戰車是「戰車中的貴族」,無法符合臺灣一般道路、鐵路及高速快速公路法令的規範,所以臺灣必須自主建購運輸工具和器材,因此在戰車購案同時,又採購了美軍現役M1A2專用載具拖板車16輛等……

  其次,兩岸間的軍事實力差太大。眾所周知,近些年大陸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已然超過臺灣太多太多,武器裝備的精良強悍更是臺灣無法企及的,就算臺灣找自認是靠山的「美國爸爸」購買武器,卻也改變不了兩岸在軍事力量上的格局。

  臺灣時事評論員葉耀鵬更大膽的為兩岸「武統戰爭」做了沙盤推演,遺憾的是,他的問題令臺軍現役及退役將領——無言以對!

  第三,臺灣或將更「危險」。其實,自從2016年民進黨當局完全執政臺灣後,便屢次操縱「抗中」議題,而隨著2020「大選」的日益臨近,綠營更是打著各種維護臺灣安全的旗號,做著各種「去中」的勾當,其中「聯美抗中」就是蔡英文當局最樂此不疲的,兩岸關係在民進黨當局的鼓吹下也愈發緊張,這難免讓一部分臺灣民眾有一種「臺灣有武器會比較安全一點」的錯覺,諸不知,如此情境,對臺灣而言,才是更危險的

  「臺灣對美軍購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葉耀鵬直言,臺當局此次行徑根本就是「引火自焚」!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馬康莊則在評論文章中指出,這個買賣臺灣就是在花錢買個所謂的「無形保障」:他們向臺灣老百姓宣告,我繳了保險費給美國大哥,安全已可無虞,你們快快投票給我吧!

  其實,民進黨的算計與考量,瞞不過廣大有「雪亮眼睛」的民眾;而美國的「陰謀」,亦是「司馬昭之心」,選在如此敏感的時間點大肆對臺軍售,意欲何為?

  誠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所言,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外來幹涉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

  最後,用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的話「再次正告民進黨當局」:任何挾洋自重、升高對立的行徑,必將引火燒身、自食惡果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港媒:蔡當局執迷「臺灣牌」 大陸對臺「武統」在路上
    中評社28日發文表示,蔡當局不理會警告,執迷「臺灣牌」,繼續對兩岸關係「拆房毀田」,其結果必是逼使大陸採取更多、更大反制動作。事實上,大陸對臺「武統」的準備已經在路上,為勢所逼,不得不然。海外網3月28日電「臺灣旅行法」主要推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近日訪臺,27日與蔡英文會面。近期美國又對中國大陸大打「臺灣牌」,蔡當局則進一步強化所謂「聯美抗陸」政策,無視各方警告。日前有「綠委」預測,美國打「臺灣牌」,未來要發生大事,對此,中評社28日發文表示,蔡當局不理會警告,執迷「臺灣牌」,繼續對兩岸關係「拆房毀田」,其結果必是逼使大陸採取更多、更大反制動作。
  • 臺灣「勇奪」美國對外軍售「桂冠」!
    日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公開宣稱,臺灣是2020年度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明年還有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已通知美國國會,一旦完成後續作業程序,臺灣歷來對美軍購總金額將超過700億美元。
  • 若真「武統」臺灣,戰情會如何?真相是:大陸根本不用過岸就能贏
    臺灣包袱鋪,引火自焚走絕路!我是冷眼看「冷蔡」的大侃子。前不久,美國又宣布一筆總額為22億美元(約合新臺幣685億新臺幣)的對臺軍售案,這讓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欣喜若狂,他們自覺「美國爸爸」的這次支持,為他們在對抗大陸,特別是「以武拒統」上,提供了更強的砝碼。殊不知,民進黨當局的自嗨正把他們引向極度危險的邊緣!
  • 甘心當美國棋子 蔡英文終下定決心欲「以武拒統」
    鳳凰衛視12月10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林秀芹:我們繼續從中美關係來深入探討的是臺灣問題。美國參眾兩院在日前是通過了「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首次寫入到推動臺美高層軍事交流的內容,而對此大陸國防部表達,美國不顧中美關係大局,是通過了涉華的消極條款,表達了強烈反對的立場,同時也堅持反對美國的對臺軍售。
  • 以武拒統?蔡英文最好不要一條路走到黑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期,美臺敲定軍售案。美國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一份大合約,在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新聞稿中,就提到包括臺灣方面的66架F16V戰鬥機,這份高達80億美元的訂單,將會在未來數年完成交付。
  • 蔡當局甘當「馬仔」,美軍售真是「獎賞」?
    美方此舉是否有法理依據?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採訪到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和法學專家,進行深度解讀。蔡當局甘當「馬仔」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是川普上臺後第七次對臺軍售,也是今年第二次。上次是5月19日,公布批准售臺18枚重型魚雷,金額為1.8億美元。而5月20日正是蔡英文連任的日子。
  • 蔡英文緊鑼密鼓「以武拒統」,有人早已嚇破膽,「臺獨」如遭雷擊
    最近一段時間,美臺頻繁互動,不僅多位高官竄訪臺灣,美國會還批准了對臺軍售法案。民進黨當局也認為機會來了,以一個又一個軍售訂單抱住美國的「大腿」。希望能借提升與美國的關係,來拓展自己的「國際空間」。有臺媒分析稱,按照民進黨當局現在的做法,未來兩到三年間,臺灣將成為不折不扣的「刺蝟島」。蔡英文如此緊鑼密鼓地「以武拒統」,但島內已有不少人嚇破膽,臺軍根本打不了仗。
  • 以武拒統?臺軍再次傳出噩耗,給蔡英文當頭一棒,祖國必然統一!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統一的大勢,滾滾向前,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然而,蔡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礎,還多次購買美軍武器,與美進行軍事上的勾連,妄圖「以武拒統」。
  • 美國剛批准3項對臺軍售,民進黨當局就飄了,叫囂可打到大陸沿岸
    臺灣防務部門22日一早證實了軍購消息,負責人嚴德發在立法機構也做了回應。同時,嚴德發還表示,陸續還會有其它的軍購案。嚴德發甚至還不忘吹噓稱,其中兩項武器都可打到大陸沿岸。不過,在記者聯訪時,嚴德發則表示,美方基於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實施軍售,所賣的也只是防衛性武器。
  • 川普蔡英文對軍售交易各懷鬼胎,想逼大陸妥協,郭臺銘爆料:蔡英文...
    美國川普政府和臺灣蔡英文當局對這次美國對臺軍售案各懷鬼胎,各取所需。 川普政府意圖透過這次美國對臺軍售,來再次彰顯對民進黨蔡英文尋求2020「大選」連任的支持,以誘導那些對美國保護臺灣安全有期待,把美國當作臺灣「保護神」的臺灣選民屆時把選票投給蔡英文;誤導更多臺灣民眾對「以武謀獨」抱有幻想,阻撓兩岸融合發展、走向和平統一;告訴中國大陸,美國將會繼續打「臺灣牌」遏制中國的發展壯大,以逼迫中國大陸在經貿等中美事務上作出妥協讓步,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大賺臺灣一筆售武超額利潤
  • 任內第11次對臺軍售,川普臨近下臺愈發「瘋狂」,蔡當局又自嗨
    自川普上任以來,蔡英文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借著美國撐腰向中國大陸發起挑戰。看似川普將臺灣當作了對抗中國大陸的底牌,可實際上,川普的本意還是為了利益。相比之前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川普在對臺軍售方面的做法更為偏激。即便到了年末,還要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
  • 邱毅談軍機對峙:蔡當局被嚇壞害怕是「武統」前奏
    隨著島內「大選」臨近,特別是民進黨黨內初選迫在眉睫,蔡英文當局一方面頻頻對大陸「顯示強硬」,一方面加強與美國的軍事關係,並大張旗鼓地宣稱要購買美國F-16戰機,企圖在臺海問題上挑戰大陸「紅線」。美國近來也多次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美高官甚至聲稱「將採取一切手段,阻止中國對臺灣的外交孤立」。島內學者認為,「此舉形同試圖改變一中政策」。
  • 2020年要武統臺灣?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顯然,與關心兩岸關係走向和自身命運的臺灣人不同,美國人在「武統」話題上賣力炒作有著自身利益的算盤。「大陸2020年要武統臺灣」這一說法近來不僅在美國被議論紛紛,在島內同樣流傳甚廣。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外交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1月底表示,在臺灣海峽部署航母容易被臺灣的反艦飛彈擊中,大陸若想「武統」臺灣,起碼要等3個航母戰鬥群構建完成,至少要10年至15年時間,大陸不會莽撞地發起軍事行動。
  • 臺當局妄圖「以武拒統」,加強爭奪制海權
    自從蔡英文當政之後,臺綠營勢力越發猖狂,臺當局在對大陸的政策方面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早前臺灣有關方出席了安平巡防艦首艘交船儀式,當局對臺灣海軍的實力十分自信,除此之外,15日蔡英文出現在了宜蘭,她參加了海軍「沱江級」巡防艦量產型命名的下水典禮。
  • 有臺灣民眾期待「武統」,這才是對蔡英文最大的嘲諷!
    由於近期兩岸關係的緊張,臺灣島內關於「武統」的言論也頻頻出現。近日有臺媒稱,如果兩岸發生戰爭,大陸將「武統」臺灣,戰爭時間將不會太長,甚至是「以戰逼和」,隨後臺灣就能享受到大陸發展的紅利。「閃電武統」只是大陸「武統」臺灣的一種在時間上最少的方式,比如說「點穴戰」,利用封鎖、電磁脈衝或者網絡戰的方式,在兩三天的時間裡,利用這種不見硝煙不見血的方式,讓臺灣當局感受到來自解放軍的巨大壓力。
  • 此時「武統」臺灣?這篇說透了
    對於這一輿論變化,火箭軍退休研究員、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日前在媒體發文,詳細論述關於「武統」的諸多細節問題。包括,對臺海區域局勢發展的判斷、統一的必然性、對臺鬥爭的思考和建議、「武統」的6項觸發條件、「武統」的準備以及戰後治理等問題。楊承軍指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實現國家統一的戰略進程中光明磊落、理直氣壯。
  • 俠客島談美對臺軍售:臺灣「大選前」,美國賣武器啥意思?
    砝碼籠統地說,若把兩岸關係看作一個天平,左邊裝著「統合」,右邊裝著「對抗」,美國手裡有不少能影響平衡的砝碼,對臺軍售就是其中一個。當美國覺得兩岸走得太近,就往右邊扔砝碼,覺得兩岸關係太緊張出現危險時,又會收回砝碼。那麼,當前兩岸是什麼狀態呢?
  • 蔡英文閱艦「以武拒統」?不不,這是船……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此次參加「操演」的兵力,包括F-16戰鬥機2批8架次,軍艦則有「基德」級驅逐艦,「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護衛艦等「大型艦艇」,另有「沱江」號輕型護衛艦,3艘「錦江」級和6艘「光華」級飛彈艇,共20艘艦艇參與。
  •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說了什麼?美國對臺軍售中方回應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據臺灣媒體12月8日報導,美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於當地時間7日宣布,美國務院批准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目前正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估計軍售案總價為2.8億美元(約合18.28億元人民幣)。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任內第11次、也是今年第6次對臺軍售。
  • 美國再提對臺軍售 花錢買"破爛"的蔡英文又激動了
    摘要:美國時間18日下午,美國政府公布川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報告中提到,美國將維持對臺軍售承諾。蔡辦19日上午發表聲明稱,「我們表達感謝之意」。對此,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表示,美國賣給臺灣的武器中,「破爛」式的東西比較多,這根本改變不了兩岸實力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