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波瀾壯闊,70年風雨歷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新中國書寫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中國資本市場也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市場之一,從最初的「小飛樂」,到如今一批「白龍馬」(即「白馬股+行業龍頭」)蜚聲全球,優秀企業因資本市場助力而騰飛,也為資本市場壯大添磚加瓦。
「小飛樂」初展翅
1984年11月的一天上午,上海飛樂電聲總廠門口擺出一張桌子,上面放著錢箱、票箱,不時有人前來交錢買股。到了午後,這個臨時的攤位撤去。新中國第一隻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由此誕生。
兩年後,鄧小平會見以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為團長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表團,在接受客人贈送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和證券樣張後,將一張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贈給客人。
國際社會因此發出了「中國與股市握手」的驚呼。從那時起,社會開始知曉、了解股票,一批又一批企業相繼奔向資本市場,演繹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財富故事。
1987年,電真空作為第一家試行股份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向社會發行A股股票,國企上市破繭。1988年4月,深圳證券公司成立,深發展成為新中國第一隻掛牌流通的真正意義上的股票。1990年12月19日,8家公司的股票(俗稱「老八股」)在上交所掛牌交易,上市公司方陣「雛形」顯現。
「股改」一聲春雷
經過10多年運行之後,中國證券市場再次面臨「破繭」時刻——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這一核心問題。由於大量股份不能流通,導致大股東與中小股東利益分歧,上市公司治理問題頻出,資本市場定價機制嚴重扭曲,市場各方盼望儘快解決這一問題。
2003年11月,由證監會編撰的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白皮書正在準備,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是「繞不過去的關口」。2004年,白皮書升格為「國九條」,由國務院發布,將發展資本市場提升到國家戰略任務的高度。
在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開弓沒有回頭箭」的號召下,1000多家上市公司踴躍參與股權分置改革。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臨時股東大會結果出爐,190497151股同意,1股反對。三一重工作為「股改第一股」被載入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冊。
截至2006年底,滬深兩市共1301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者進入股改程序,佔應股改公司的97%。2007年,上證綜指以2728.17點開盤,年中創下歷史最高點位6124.04點。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以48.6元的價格開盤,當日收盤漲幅163.23%,成交金額近700億元,超過深證成指的成交總額。當日收盤時其75158.06億元的總市值超過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一夜間登上全球總市值最大上市公司寶座。
「白龍馬」群星閃耀
股改之後,中國資本市場繼續向著市場化前進,有關政策不斷完善、優化,助力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白龍馬」群體躍然而出。
位於連雲港的恆瑞醫藥成立於1997年,2003年改制為民企控股的醫藥企業。「專注首仿藥」是恆瑞醫藥從創立伊始便定下的目標。2000年,恆瑞醫藥成功登陸上交所,IPO募資4億多元,隨後陸續投入3億多元在上海建立研究中心從事創新藥研發。這是公司質變的開始。
如今,恆瑞醫藥已是響噹噹的醫藥巨頭,已有包括注射劑、吸入劑和口服製劑在內的十餘個產品分別通過美國FDA、歐盟、日本的質量認證,獲準在歐美日市場上市,並實現了規模化銷售。在目前癌症治療最前沿、最熱門的免疫治療領域,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已經申報上市。
恆瑞醫藥只是中國資本市場優秀上市公司的代表之一。從順德北滘的小作坊起步,何享健等人集資5000元,篳路藍縷,如今美的集團市值已超過3600億元,稱雄家電業;龐康在上世紀90年代將珠江醬油廠改制為佛山海天調味品公司,後者現已成為國內調味品龍頭……
唯有創新,才有未來。今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首批25家公司攜手走來,為中國資本市場再添新鮮血液。
正如科創板「SSE STAR MARKET」的英文名,越來越多優秀企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這片「天空」中亮眼的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