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人員如何備戰2020年「國考」?掌握「戰略戰術」事半功倍!

2020-12-25 小美談公考

在參加2020「國考」的所有考生中,社會在職人員是佔比較高的一個群體。特別是隨著最近兩年的「公考熱」,越來越多的社會在職人員加入到「公考大軍」,成功上岸的社會在職人員也越來越多,「國考」成為了許多在職人員尋找新的職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在「國考」公告中,明確規定:「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考。」這樣就把一小部分社會在職人員排除了。

社會在職人員備戰「國考」必須講究「戰略戰術」,盲目複習不僅會浪費時間,也很難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那麼,在職人員如何備考呢?小編總結出了一些「乾貨」,願與每一位考生共同分享交流!

一、準確把握「國考」整體形勢

10月14日,2020年「國考」公告在「國家公務員局」官網正式發布。相比2019年,2020年「國考」政策及考試大綱沒有較大變化,但招錄2.4萬餘人,比2019年增長66%。可以說,2020年是「國考」大年,是所有備戰公考的考生不可錯失的機會。

2019年國考最終全國1271978人通過審查,其中55個職位無人報名;82個職位審查通過為0;345個職位資格審查合格小於3人:全國平均競爭比為98.1:1,職位最大競爭比是4040:1。這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據統計,2019國考中有3025個職位僅限應屆畢業生報考,佔總職位數的31.3%,社會人員可選擇的職位佔比還是很大的。從備考難度來看,社會工作人員因為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在選擇職位特別是省部級以上職位時,更佔優勢。2020年「國考」依然保持了這樣的形勢,建議社會人員要抓住機會,積極備考。

二、客觀分析自身「優勢」和「劣勢」

相比應屆在校學生,社會在職人員備戰「國考」具備一定的優勢。首先社會人員因為已經參加了工作,具備一定社會經驗,在報考職位時可以有較多的選擇空間,既可以報考要求「基層工作經歷」的職位,也可以報考工作經驗「無限制」的職位,特別是一些省部級部門,要求具有工作經歷的職位佔比較大,這對社會人員來說是難得的機會。另外,在職人員參加面試時,因為經歷過一定時間的社會磨練,社會閱歷比應屆畢業生更加豐富,在面試答題時表現可能會更加沉穩,會更容易贏得面試官的認可。

但是,社會在職人員備戰「國考」也有一些困難和劣勢。一是複習時間少。社會在職人員一般白天都要參加工作,工作時長少則8小時,多則10多小時,甚至一些辛苦崗位還要加班。相對應屆在校學生而言,複習的時間少而緊,這是社會在職人員最大的障礙。二是精力不足。相當一部分社會在職人員已經成家,既要完成本職工作,又要照顧家庭,分身乏術,如果再拿出一定精力學習,確實非常辛苦。

克服這些困難,辦法只有一個字,就是「擠」!擠時間,擠精力,把一分鐘掰成兩份用,用最短的時間開展最高效率地學習,這才能在千軍萬馬的國考中取得勝利。

我曾經見過一個考生小王,本科畢業後在一家企業流水車間工作了兩年,迫切想改變工作環境,於是堅定的選擇了參加「公考」。車間上班制度是實施「三班倒」,工作異常緊張和辛苦。小王在確定了自己目標後,悄悄買了幾本複習資料,每天下班後到幾裡外的一個大學找到開放的自習室複習。白天上班時,小王也不忘複習,將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縮印成小紙條,利用空閒時間、吃飯時間,甚至上廁所時間,趕緊背一背,寫一寫。就這樣堅持了三個月,小王瘦了20斤,但他參加「公考」的決心更加「堅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年省考中,小王成功考取監獄獄警。

不管對夢想或者其他事情來說,都永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也從不來都不存在輕而易舉的成功。特別是在當前這種幾百人甚至幾千人競爭一個職位的「國考」中,要想取得成功,鍥而不捨的韌勁是每一個公考人必備的「精神品質」!

三、掌握正確方法科學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分為兩個部分,筆試和面試,筆試包括行測和申論。筆試和面試的複習方法和重點各有不同。在這裡,小編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些複習技巧。

行測重在「刷題」。所謂的「刷題」,就是多做題、做真題、反覆做,通過「題海戰術」在最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快速應變能力。很多參加「國考」的學生普遍反映,考試時間很很緊張,有很多同學考試結束時,都沒有做完卷子,甚至有的同學最後資料分析或者數量關係題都沒有,這樣肯定得不到高分。要知道,國考要想成功,達到很好、較好這種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而且只能是第一,國考才能成功。所以,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做題速度,最重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題!做真題!反覆做!大家一定要記住,模擬題可以不做,但真題是必須要做!

申論重在「背範文」。申論複習一定要多看一些材料和文章,看一些申論範文,掌握寫作的基本格式、詞句、結構框架等等。很多考生在考試的時候都有這種感覺,腦袋裡有千萬條思路,但不知如何下筆。有的考生答題時雖然寫了很多,但總是得不到高分,文章缺乏「政府思維能力」。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考生在複習過程中,看的權威性的「範文」少,言語匱乏,思路單一或者混亂。那從哪裡找權威性的「申論範文」?我在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重要材料,對提高申論寫作能力非常有幫助,就是大家要多看《求是》!我很負責地告訴大家,《求是》裡的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很權威的「申論範文」。不論是文章的布局、結構、思想,還是文章使用的言語詞句,都對是最規範的申論文章,對提高考生「政府思維能力」很有幫助。大家可以在「求是網」下載《求是》電子期刊進行學習。如何學習《求是》裡面的文章,今後我會寫一期文章,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小美談公考」!

面試重在「把握社會熱點」。面試的內容非常龐大,在這裡我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面試複習一定要找準社會熱點。社會熱點從哪裡找?很簡單,《人民日報》評論版塊、各省份的日報評論版塊、《新聞1+1》或者《新聞周刊》,參加面試的考試,務必在考試前,至少將半年內的這些材料匯總整理,然後反覆的看,對一些重要的經典的觀點要背下來。要知道,各省份的日報評論都是緊密聯繫當時發生的熱點新聞,進行深入評論和剖析,很多省份的公務員面試真題,都可以在各省的日報評論找到原型!這無異於「壓中題」!大家要獲得這些材料,可以上網到各省日報的官網下載列印。為了方便大家,小編已經對這些評論進行了整理。如果大家需要,可以留言或私信!

寫在最後的話:但凡參加過公務員的夥伴們都知道,公務員考試這件事情,不見地就是你努力就一定能考上的,但是不努力肯定考不上!特別是社會在職人員,要比在校學生肩上扛的責任更多、更大,「公考之路」也會更加辛苦。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擺正心態,厚積薄發,認真準備考試,不見得2020「國考」能一擊即中,但後面還有省考、各類事業單位考試,不經意間也許成功上岸了!收穫往往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加油,預祝每一位參加2020「國考」的考生,能獲得自己應有的成功!

更多公考信息,請關注「小美談公考」!

相關焦點

  • 國考在職考生只能陪考?
    今天,我們重點要和在職考生聊聊如何取長補短,發揮個人特色,突出重圍,獲得理想的職位。在職考生優勢分析作為在職人員,你在加入國考大軍時也一定非常忐忑:「應屆畢業生有大把時間學習,我們在職考生太吃虧了,除了工作都沒時間複習了。
  • 2020國考為什麼在職公務員工作人員不能報考?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為什麼在職公務員工作人員不能報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國考公告於2019年10月14日已經公布,報名時間:2019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
  • 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人員不能報考2020年國考
    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人員不能報考2020年國考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報考條件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國考報名,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官網,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成公教育提醒廣大考生備戰2021國考要避開的兩個坑
    2021年各行各業遭到疫情影響較大,很多人也開從頭審視自己職業規劃。這時候備戰2021年國考成為很多人心目中不貳挑選:公職類考試中的頂級考試、不存在因為疫情成績等原因裁員、鐵飯碗中的「金飯碗」,社會認同感高……。所以很多朋友就開始參加2021年國考備考大軍。
  • 在職考生「智」勝國考的學習經歷
    親愛的小夥伴,不要迷茫無助,祖國母親已張開她寬容慈愛的雙臂,用國考這一特殊方式撫慰著每一個有志青年,給我們提供了大量好崗位,讓我們有機會一展抱負。今天,我們重點要和在職考生聊聊如何取長補短,發揮個人特色,突出重圍,獲得理想的職位。
  • 國考時間確定沒?備戰2021國考不該有的方式
    2020年7月14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期考試安排公布了2021國考筆試時間安排在11月下旬。因此2021年國考筆試備考需提上日程。現將2020下半年北京市國考考試安排及歷年國考考試時間安排整理如下:
  • 在職人員真的沒機會當上公務員嗎?
    親愛的小夥伴,不要迷茫無助,祖國母親用國考這一特殊方式撫慰著每一個有志青年,給我們提供了大量好崗位,讓我們有機會一展抱負。今天,我們重點要和在職考生聊聊如何取長補短,發揮個人特色,突出重圍,獲得理想的職位。
  • [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在職人員在國考中存在優勢嗎
    [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在職人員在國考中存在優勢嗎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在職人員報考國考的優勢,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考」誰說在職考不上公務員
    在職考生的優勢分析作為在職人員,你在加入國考大軍時也一定非常忐忑和猶豫:「應屆畢業生有大把時間學習,我們在職考生太吃虧了,除了工作都沒時間複習了。 在職考生的「『智』勝寶典」No.1 「擠時間」科學用時一、黃金規劃 事半功倍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越擠越多。
  • 在職考生考不上公務員?找對方法,這樣備考事半功倍
    21年國考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準備好迎接,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預計10月底就能發布公告,11月底到12月份初就能開始考試,因此很多同學目前正在正在進行火熱的備考,也就是說距離今年國考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啦!
  • 科普丨2020年國考特殊身份人員如何報考?
    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國考報名中,除了應屆畢業生、社會在職人員這兩大群體,還有各種身份的人員想要參加公務員考試,那麼擁有這些特殊身份的考生能夠報考,報考時需要注意什麼呢?公務員考試網將針對此問題進行梳理解答,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順利報考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註:以下內容根據《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整理。最新政策以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為準。近年來,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已經逐步制度化、規範化,暢通了基層公務員向上流動的渠道。
  • 備戰2021國考,這兩個「坑」一定要避開
    2020年各行各業受到疫情影響較大,很多人也開重新審視自己職業規劃。這時候備戰2021年國考成為很多人心目中不二選擇:公職類考試中的頂級考試、不存在因為疫情業績等原因裁員、鐵飯碗中的「金飯碗」,社會認同感高……。於是很多朋友就開始加入2021年國考備考大軍。
  • 在職考生如何進行2020年注會備考時間規劃?
    距離2020年注會考試越來越近了 ,很多考生已經感覺到時間很緊張了,在我們備考的眾多考生中,在職人員這種感覺尤為強烈,平時還要忙於工作,所以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那我們在職人員在考前的這段時間裡應該如何做好時間規劃呢?
  • 2021國考 誰說在職考不上公務員
    ,今天,小編想和廣大在職考生聊聊在職備考我們應該如何取長補短,發揮個人特色,突出重圍,獲得理想的職位。一、在職考生優勢分析都說在職備考公務員是難上加難,但據大數據統計,在職考生考上公務員的大有人在。2、有專門的崗位可選在國考職位表中,有很多崗位都是限制有兩年及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這對於在職考生而言是一個重大利好。3、經驗豐富,思維靈活,隨機應變這方面優勢,在考試中遇到突發狀況時顯得尤為重要。
  • [2020國考報名]2020國考報考應屆畢業生的學歷取得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國考報名]2020國考報考應屆畢業生的學歷取得時間是如何規定的?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報名入口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考報名入口,國考報考應屆畢業生的學歷取得時間是如何規定,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考」2021國考!看上班族如何鹹魚翻身
    今天,我們重點要和在職考生聊聊如何取長補短,發揮個人特色,突出重圍,獲得理想的職位。01在職考生優勢分析作為在職人員,你在加入國考大軍時也一定非常忐忑和猶豫:「應屆畢業生有大把時間學習,我們在職考生太吃虧了,除了工作都沒時間複習了。
  • 在職人如何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
    金秋九月,我們進入了國考季。作為下半年最大的公職類考試,國考不僅招錄人數多,招考限制也較小,不論你是應屆生還是在職生基本都能找到能夠報考的職位,一直以來大家的印象中,在職生參加國考似乎並沒有優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國考」為什麼國考是就業的第一選擇?
    據統計,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眾多的畢業人數,激烈的競爭崗位讓很多人倍感壓力山大。就業是民生之本,眾多的職業選擇,難免會讓人陷入迷茫,面對畢業季,面對疫情,面對職業瓶頸,如何給自己的未來加碼,什麼樣的職位才是就業的第一選擇?中公教育將帶領大家一起揭秘。
  • 2021國考!看上班族如何鹹魚翻身
    親愛的小夥伴,不要迷茫無助,祖國母親已張開她寬容慈愛的雙臂,用國考這一特殊方式撫慰著每一個有志青年,給我們提供了大量好崗位,讓我們有機會一展抱負。今天,我們重點要和在職考生聊聊如何取長補短,發揮個人特色,突出重圍,獲得理想的職位。
  • 為什麼國考是就業的第一選擇?國考優劣有哪些
    據統計,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眾多的畢業人數,激烈的競爭崗位讓很多人倍感壓力山大。就業是民生之本,眾多的職業選擇,難免會讓人陷入迷茫,面對畢業季,面對疫情,面對職業瓶頸,如何給自己的未來加碼,什麼樣的職位才是就業的第一選擇?中公教育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