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每個人都期待能夠獲得一些特別的體驗,一間舒服的房間,一個有特色的酒店,可以滿足自己的新鮮感,帶來一夜好夢以外,或許也是一場與眾不同的旅行體驗。
聽山野清風、聞沁脾花香,感受鄉村慢生活。今年5·19中國旅遊日,樂玩君走進這個位於惠州市惠陽區的客家鄉村,在這裡感受到最濃厚的客家文化,也品嘗到非常地道惠陽美食,3天2夜惠州吃喝玩樂全攻略奉上。
初見客家圍
之前聽人說過客家圍屋是 中國 民間四大建築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一直想來看看。
剛好,本次惠州市「 中國旅遊日」主題活動主會場就設在惠陽區秋長鎮茶園村一處由老屋改造的民宿「秋長谷裡」, 廣州過來只要2.5小時,快到目的地前,會駕過一段曲折蜿蜒的鄉村小道,兩側全是竹林和果園,當眼帘出現青磚黛瓦的客家圍屋時,茶園村就到了。
茶園村是中國傳統村落之一,近年因為人員外流、老房屋閒置,曾經的原生態古村落成為一個「空心村」。
碧桂園文旅團隊對其進行活化,在保留客家在地文化、傳統古建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古村的歷史文化特色,最終將其打造為集田園休閒、親子遊樂與生態度假的鄉村文旅度假勝地。
村落中,尋找客家文化
鳳悅·秋長谷裡民宿前身是「松喬樓」客家圍屋,建於清乾隆年間,座東北向西南。
穿行在圍屋的走廊、橫屋,堂屋、圍攏,可以感受到這座百年圍屋的歷史韻味和客家文化帶來的設計感,很多舊屋的老物件都保留下來,設計成蘊含客家文化的元素來裝飾。
走進「秋長谷裡」如同來到一處客家人生活的秘景,這裡每棟建築間隔都不寬,曲徑通幽,走廊擺設有假山, 魚池 、或鮮花,每一條走廊都能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圍屋前排共有五個門,若從中軸大門進,就是葉氏祠堂,這是一個客家文化展示廳,裡面有關於木公幌村的起源、客家圍屋的歷史、建於民國初年的松喬學校和木公榥文化中心的一些文字簡介。
牆上用老照片加文字的方式給遊客介紹了惠陽葉氏祖先從 梅州 遷徒而來,由葉國梓於乾隆年間買地建造松喬樓定居於此發展形成的葉氏村莊。
葉氏祠堂是傳統的三進式,一進為門廳,二進為中廳,三進為上廳;三進之間以天井相隔。祠堂是 中國 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客家人歷來重視祠堂的建築,這是一種「飲水思源」、「報本返始」的一種孝思表現。
為了顯示宗族實力以及厚實文化積澱,建祠者不惜花重金延請名師雕琢花鳥蟲魚等物嵌砌於祠堂門壁之上。
現在祠堂內能找到許多帶著歲月的痕跡的老物件,如橫梁上的木刻、牆角下的壁畫、牌匾、橋子……都是我們探索客家悠悠人文古韻的好地方。
漫步在圍屋內,這些帶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的老牆還有很多,正如圍到中間後面的古牆,就是眾多遊人喜歡合照打卡的地方。
老牆上有四個門洞,牆頭有一株綠色的牆頭草,微泛黃的色調充滿復古感,穿漢服,很容易拍出代入感超強的古風大片。
過道內,這組羅漢石雕也非常有特色,18羅漢個個栩栩如生,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卓越才能和藝術創造力。
秋長谷裡是一座獨特的古今融合的客家院落。通過改造前後的新舊照片的對比,讓遊客可以更好比傳統古建中理解這種客家文化。
田園野奢民宿體驗
除上面村落民俗探索客家文化,體驗當地民宿是這次 惠州 旅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設計上,將傳統文化、古老建築與自然生態相融,通過藝術手法將古院重現新趣。
谷裡間精品野奢民宿有客家風情房、庭院、別院等6種房型,屋內的陳設及庭院田林,配合室外優美的田園綠意,彰顯民宿匠心。
「秋長谷裡」房間乾淨整潔不輸星級酒店,房內使用四季酒店御用品牌絲漣床墊、杜拉維特衛浴、全自動以桶和洗浴用品來提升客戶舒適量。
但建築主體框架上依然堅持著客家樸素的原則,使用頗具年代感的老木屏風,木雕,漆面衣櫃、實木茶几等一些質樸厚重的老家具,來演繹著傳統中式的精緻和典雅。
文創文創,從房子的名字也能體現出設計者的匠心,石苑、水苑、蜜苑.....每一個房子都使用帶有自己獨特韻味的名字,讓入住的客人充滿新鮮感。住在這些古建民宿中,就能感受到自由自在的鄉間生活的樂趣。
玩法推薦
改造後的秋長谷裡是一個熱門鄉村旅遊目的地,玩法推薦親子採摘、田野騎行、綠道徒步幾種。樂玩君沿著圍屋四周走了一圈,周邊都是原始的田園風光,親子農耕體驗是最受遊客歡迎的。
這個季節,地裡的農作品主要有秋茄和青椒兩種,有機農作品新鮮現摘,帶點回家做菜也是不錯的。
拉著小朋友的手,走在鄉間的小道上,教他認識這些農作品,看看田野上外形萌趣的稻草人也有一種快樂。
山丘上還有一片無動力兒童樂園則是小朋友的玩樂天堂,鞦韆,滑梯都建在 大樹 底下,孩子們可以邊玩邊感受鄉土情懷,不失是一種有趣的親子體驗。
大人則可以到屋邊的老樹下,擺幾張竹椅,沏一壺清茶,閱一本書,躺在樹蔭底下訥涼度假,據本地人說,每到夏天,晚上會有許多螢火蟲在此出沒喔。
要想追尋田野樂趣,收穫田園風光,還可以體驗綠道騎行,沿途可打卡惠陽客家圍屋、葉挺將軍紀念園等景點,有兩種車提供,一種是山地自行車,另一種適合懶人的有動力三輪的電瓶車。
全域旅遊創意集市
當日,在民宿門前的禾坪廣場上還舉行了「全域旅遊創意集市」,當地農民將自己種的土產帶到市集上出售。
惠州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秋長八月豆」比較有意思,售價高達160元每斤,這種當地的野花生春季播種,農曆八月收成,故稱八月豆。具有殼薄、粒飽、味香、酥脆的特點深受市場的喜愛。
市集上總能發現一些創新型的農產品,受 日本 「方形西瓜」的這啟迪,這個小哥利用以前做模具的手藝,將圓型的黃瓜「魔改」,硬是讓他種出了心型黃瓜。
心形黃瓜
今年「文旅融合」的主題,創意市集上還發現許多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像這套 惠州 風景壺,就是以 惠州文化為靈魂,以景區圖案為載體,把 惠州 文化賦予到紫砂產品上的旅遊產品。
吃在惠陽
品嘗一個地方的美食,就是欣賞一個地方的文化;品味一個地方的味道,就是分享一個地方的文化。旅遊,行在路上,且民以食為天,每到一處,品品當地特色美味是再享受不過的一件事了。來惠陽旅行,客家九大碗就是當地必嘗美食。起源最初是惠陽農村。秋後,農民為慶祝豐收而擺的酒席。
到了近代,民間凡是遇喜慶的事也以這種形式設宴,因為宴席上全為九種葷菜,所以俗稱「客家九大碗」。以農家現成的豬、雞、鴨、魚、時令蔬菜等為主,用又大又深的碗盛菜宴請客人。客家九大碗菜式的食材大多是農家自產。製作工序看似簡單,然而每一道工序要求都相當嚴格。只有準確掌握好這些製作工藝,才能做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客家九大碗。目前客家九大碗烹飪技藝已收錄到 惠州 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金酥丸是惠陽客家傳統名菜, 惠州 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酥丸即炸過的大肉丸,肉爽汁多,清香淡雅,清朝乾隆年間大才子袁枚曾到惠陽旅遊,品嘗過酥丸後都讚嘆:「粵東揚明府作肉圓,大如茶杯,細膩絕倫,湯尤鮮潔,入口如酥。」黃金酥丸因其色澤金黃,外觀圓形,在九大碗中這道菜名為「圓圓滿滿」。所以,逢年過節或是吉日喜事,黃金酥丸是客家人必選菜餚。
客家白切雞 雞肉爽滑,味道獨特,是當晚最好吃的一道菜。在九大碗中這道菜名叫吉祥如意。主要是食材取勝,用當地放養半年以上的走地雞,平時以蟲子,稻米為食,所以骨香味濃。
菜名叫一汪春水,實際「碌鵝」。碌就是是煮的意思,將鵝放到調製好的湯裡面煮,煮熟後味道就全部進到了鵝肉裡。此菜入味好吃。客家人愛吃鵝是出了名的,因為鵝肉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脂肪含量很低,對高血脂、腦血栓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經常吃鵝肉還能益氣、和胃、健脾。
菜名為好事發財,蠔豉 在客家話中諧音同「好事「,食材關鍵是選用優質的蠔豉配豬腳燜燒。搭上幾根生菜寓意發財生財的好意頭。
梅菜扣肉是 惠州 三寶之一。據傳是北宋時期,大文豪蘇東坡叫人仿 杭州 西湖的東坡扣肉,創出來的新菜。肥而不膩,肉爛皮爽,還有梅菜的清香。
九大碗之錦上添花,食材是香菇木耳爆炒雞胗。雞胗要切成花狀,加上泡好的蝦米和粉絲同炒。有顏值味道也不錯。
東江釀豆腐,起源跟客家人遷徒時,想吃餃子有關,他們將製作餃子的餡料塞入豆腐塊中,這種獨特的風味世代流傳,成為客家菜的經典代表。主要是豆腐要滑嫩。餡料要新鮮,要農家土豬肉才行。
九大碗之年年有餘,就是炸魚塊,在 廣州 吃慣了清蒸魚,偶爾吃一下,也蠻好的。
客家土豬湯 完美呈現淳樸土豬味,超好吃。
賞鄉村音樂,體驗吉他文化
在客房中就注意到,每個房間內擺放一把烏克裡裡樂器,後來了解到是 中國 吉他之鄉,盛產優質吉他與烏克裡裡。來這旅遊,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吉村音樂會,相當難忘。
晚上,惠陽「吉他小鎮」鄉村音樂會,悠揚的吉它彈唱在田園上空飄蕩,音樂會以吉他指彈、樂隊彈唱、弦樂四重奏等節目為主,展現了秋長街道獨特的吉他文化與音樂氛圍,更展現出了惠陽鄉村的活力。
非洲 鼓表演《律動的心》
女子水袖舞《嶺南.韻》
與一眾音樂愛好者相知相聚,是樂玩君本次 惠州 度假的收穫之一。秋長谷裡是粵港澳客家文化傳承體驗地,有濃厚的鄉村田園特色,適合周末親子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