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萬蕊雪再刊新作:闡述酵母剪接體結構生物學最新進展

2021-01-08 騰訊網

剪接體通過兩個順序的酯交換反應,分支和外顯子連接來執行真核前體信使RNA(pre-mRNA)剪接以去除非編碼內含子。該過程的保真度基於對內含子中的保守序列的識別以及該多兆達爾頓機器的動態組成和結構重排。自2015年內源性裂殖酵母剪接活性剪接活性位點的原子可視化以來,其他剪接體中間體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開始揭示其分子機制。剪接體的結構生物學的最新進展使其更清楚其組裝,活化,解體和外顯子連接的機制。這些離散的結構圖像一起產生剪接體的分子編排。

近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一作清華萬蕊雪)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choreography of pre-mRNA splicing by the spliceosome的綜述性文章。該文章著重於酵母剪接體結構生物學的最新進展。

由於長度限制,酵母和人類剪接體之間的結構比較不包括在本綜述中。但兩個剪接體的關鍵特徵是相同的。

前mRNA剪接在1977年有明確的記錄。小核糖核蛋白(SnRNPs)在剪接中的潛在作用立即被觀察到。負責剪接的分子機制,稱為剪接小體,於1985年分離。剪接體包括五個不同的富含尿苷的RNPs(U1、U2、U4、U5和U6 snRNPs)、19個複合物(NTC)和NTC相關複合物(NTR)的約18個蛋白質、大約16個剪接因子、8個依賴RNA的ATP酶/螺旋酶,以及許多調節和輔助蛋白。

pre-mRNA 的每個內含子被5'-外顯子和3'-外顯子包圍,並含有至少3個保守的RNA元件:5'-剪接位點(5'SS),分支點序列(BPS)和3'。-splice site(3'SS)。剪接進行兩步:分支和外顯子連接。支化反應產生游離的5'-外顯子和內含子套索-3'-外顯子中間體; 外顯子連接加入5'-外顯子和3'-外顯子並釋放內含子套索。兩種反應都被稱為M1和M2的兩種二價金屬離子催化,它們通過來自剪接體活性位點的U6 snRNA的保守核苷酸進行協調。

剪切過程

完整的剪接周期由剪接體的四個連續階段組成:組裝,激活,催化和拆卸。組裝開始於U1 snRNP識別5'SS,SF1識別BPS,U2AF識別3'SS。U2 snRNP然後替換SF1以生成A複合物,其募集U4 / U6.U5 tri-snRNP以形成完全組裝的前B複合物。在剪接體激活期間,前B複合物首先脫落U1 snRNP成為B複合物。在Brr2作用後,U4 snRNP解離,募集NTC和NTR複合物以形成活化的剪接體(Bact)。

為了發生剪接,Bact複合物被ATP酶/解旋酶Prp2進一步活化,成為B *複合物,其中支化反應在步驟I因子Cwc25和Yju2存在下進行。得到的C複合物需要Prp16驅動的重塑成為C *複合物,其中外顯子連接在步驟II因子Prp18和Slu7的存在下發生,產生後催化剪接體(P複合物)。剪接體的解體分兩步進行:通過Prp22介導的連接外顯子的釋放形成內含子套索剪接體(ILS)和通過Prp43分解ILS複合物。本綜述著重於酵母剪接體結構生物學的最新進展。由於長度限制,酵母和人類剪接體之間的結構比較不包括在本綜述中。但兩個剪接體的關鍵特徵是相同的。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9440X19300430#!

本文轉載自:愛科學愛自然。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青塔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590人入選!教育部公布了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名單

最新!北京工業大學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含直博生)預報名啟動

專家組:中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具有較高的符合度、達成度和表現度

施一公、萬蕊雪再刊新作:闡述酵母剪接體結構生物學最新進展

福州大學原校長吳敏生逝世,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濟南發布史上最大力度人才新政 身份證加學歷證明可落戶

丁肇中給山大新生上第一課:科學家的好奇心比論文重要

CNS頂級期刊之爭,Nature又有3本子刊要上線了...

論文「越來越強」,期刊「不強反弱」 本土科技期刊距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相關焦點

  • 施一公團隊首次捕獲真核細胞剪接體三維結構
    21日,施一公團隊在《科學》(Science)同時在線發表了兩篇研究長文,《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第一篇文章介紹了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技術(冷凍電鏡)解析的酵母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第二篇文章在此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分析,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
  • ...學院施一公研究組發文報導釀酒酵母內含子套索剪接體的三維結構
    清華生命學院施一公研究組發文報導釀酒酵母內含子套索剪接體的三維結構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5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於《細胞》(Cell)雜誌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再發最新成果,題目為《釀酒酵母內含子套索剪接體的結構》(Structure of an Intron Lariat
  • 施一公等報導釀酒酵母剪接體處於完成RNA剪接後構象的高解析度電鏡...
    從1977年首次發現RNA剪接至本世紀初,科學家們通過免疫沉澱、基因敲除、交聯質譜、建立體外剪接反應系統等研究手段,初步建立起剪接體的組裝與解聚的發生過程,以及蛋白與蛋白、蛋白與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調控等複雜的RNA剪接調控網絡。
  • 施一公團隊《細胞》解析酵母ILS狀態剪接體—新聞—科學網
    施一公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署名單位為西湖大學、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博士萬蕊雪、高精尖中心卓越學者閆創業博士、博士生白蕊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內含子的去除主要是通過兩步轉酯反應來實現的,這兩步化學反應是由剪接體催化完成的(下圖a)。
  • 清華大學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萬蕊雪是近兩年來清華大學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她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於2013年加入施一公教授實驗室,主要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發表於Science,兩篇發表於Cell )。2016年,萬蕊雪曾入選中國科協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 清華大學萬蕊雪獲得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北京時間11月23日,《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揭曉,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當選為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勝出者(Winner for
  • 90後博士後萬蕊雪:科研這場馬拉松 我會一直跑下去
    去年11月23日,《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揭曉,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當選為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勝出者。尤為可貴的是,取得傲人成績的萬蕊雪,是完全中國本土培養的博士。
  •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幾天前揭曉的中國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35青年創新獎榜單,施一公的學生——萬蕊雪因為在RNA剪接的分子機理上的突出成果,成為入圍者中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但誰能想到,7年前,萬蕊雪之所以能進施一公團隊,竟是放棄保研換來的呢?
  • 【行業標杆】萬蕊雪--施一公團隊90後博士生三年五篇一作Science
    她是清華大學醫學院2013級直博生,師從施一公院士,研究方向是結構生物學與生物物理學。美國加州大學細胞與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也對她給出高度評價:「我認為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結構的解析,解決了該領域的核心問題,是RNA剪接領域裡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科學做的最大貢獻。」
  • 師從施一公,又拿了個大獎...
    萬蕊雪是近兩年來清華大學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主要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發表於Science,兩篇發表於Cell )。2016年,還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萬蕊雪曾入選中國科協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 師從施一公,又拿了個大獎...網友點讚:真的女神
    萬蕊雪是近兩年來清華大學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主要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發表於Science,兩篇發表於Cell )。2016年,還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萬蕊雪曾入選中國科協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 師從施一公,又拿了國際大獎…網友:真的女神!
    萬蕊雪是近兩年來清華大學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主要專注於酵母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發表於Science,兩篇發表於Cell)。2016年,還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萬蕊雪曾入選中國科協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全國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
  • 90後美女博士萬蕊雪,曾3年發5篇SCI論文,堅持在國內科研
    尤其是2015年9月11日,2篇闡釋生命大分子剪接體結構的論文,成為雜誌當期封面,「背靠背」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科學》上,讓學術界眼前一亮,萬蕊雪也在國際舞臺斬落頭角,彰顯了中國女性的智慧。
  • 西湖學者萬蕊雪和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等Science發文
    北京時間11月27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就剪接體的機理與結構研究,於《科學》(Science)雜誌以長文形式再次發表研究成果(圖1)。自2015年第一個剪接體結構發表以後,施一公研究組相繼解析了釀酒酵母剪接體複合物全部已被鑑定的9個不同狀態的高解析度結構,分別是3.8埃的預組裝複合物U4/U6.U5 Tri-snRNP、3.3埃-4.6埃的預催化剪接體前體pre-B complex、3.9埃的預催化剪接體B complex、3.5埃的激活狀態剪接體Bactcomplex、2.9埃-3.8埃的催化激活剪接體
  • 西湖學者萬蕊雪和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等Science發文,報導剪接體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機理
    由於剪接體高度的動態性和複雜性,獲得不同狀態的剪接體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被公認為世界難題。在這種巨大的挑戰下,研究組迎難而上,經過7年的努力,終於在2015年在全世界首次報導了裂殖酵母剪接體3.6埃的高解析度結構,首次展示了剪接體催化中心近原子解析度的結構。這一重大研究成果對RNA剪接機理的研究產生革命性影響。
  • 施一公「諾獎級」成果研究的是啥?為攻克老年痴呆症找到「鑰匙」
    昨天(23日)上午,清華大學召開發布會介紹施一公研究組剪接體的三維結構、RNA剪接的分子結構基礎重大研究成果。這一成果被同行稱為「RNA剪接領域的裡程碑式突破」,施一公也自信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的意義很可能超過了我過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總和」。有國外同行評價稱:「施一公取得的這項成就將得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認真考慮。」
  • 追光者:萬蕊雪
    2018年,萬蕊雪加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項目。「我的研究方向大的方向來說是結構生物學,具體的研究是用結構生物學的方法揭示剪接體分子機器的三維結構從而去研究RNA剪接過程的分子機理。」萬蕊雪說。遺傳信息從存儲的DNA轉化為具有各種結構、執行各種功能的蛋白質的過程,叫做中心法則。中心法則其實是一個遺傳信息傳遞的過程。
  • 施一公研究組在《科學》發表論文報導剪接體組裝過程重要複合物U4/...
    北京時間1月8日凌晨,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再髮長文(Research Article),題為《U4/U6.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複合物3.8埃的結構:對剪接體組裝及催化的理解》(The 3.8 A Structure of the U4/U6.U5 tri-snRNP: Insights into
  • 萬蕊雪:清華女神學霸沒有愛情馬拉松長跑,最終跑贏了科研馬拉松
    但"野性"女孩萬蕊雪卻有著更高的理想和更遠的夢想。萬蕊雪深愛的是生物學。她渴望成為一名生物學博士,實現她攻克人類頑疾的夢想。當她的朋友聽說她的夢想時,他對她說:"既然喜歡生物學,為什麼不去施一公教授那進修呢?施一公先生是國內生物界的大人物。他的研究所是中國頂尖的。
  • 西湖學者萬蕊雪和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等Science發文,報導剪接體...
    北京時間11月27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就剪接體的機理與結構研究,於《科學》(Science)雜誌以長文形式再次發表研究成果(圖1)。自2015年第一個剪接體結構發表以後,施一公研究組相繼解析了釀酒酵母剪接體複合物全部已被鑑定的9個不同狀態的高解析度結構,分別是3.8埃的預組裝複合物U4/U6.U5 Tri-snRNP、3.3埃-4.6埃的預催化剪接體前體pre-B complex、3.9埃的預催化剪接體B complex、3.5埃的激活狀態剪接體Bactcomplex、2.9埃-3.8埃的催化激活剪接體B*com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