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3日訊 王家衛的電影《藍莓之夜》,男主人公傑瑞米在紐約經營一家咖啡店,他的吧檯上總有一個玻璃瓶,裡頭永遠放著各式鑰匙、飾品,那都是咖啡店的顧客落下的,傑瑞米以他獨特的方式,為每一位顧客保存遺忘的物品,他對伊拉莎白說:「每一串鑰匙都一定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辦公桌上滿桌都是2014年乘客落在計程車上的物品
現實和電影如此相似,地點從紐約轉移到泉州,從咖啡館玻璃瓶到一計程車公司辦公室抽屜。昨天下午,海都記者看到,在管理人員林女士的抽屜裡,也躺滿了各式各樣的遺失物:鑰匙、身份證、駕駛證、護照、手機、錢包……「這些都是乘客過去一年來遺忘在計程車裡的東西,一直沒等來主人」,林女士也通過自己的方式,保存著失物。
這些乘客遺失的物品背後,又有多少都市男女的故事呢?
失物大部分是80後、90後丟的
林女士在泉州市區一家計程車公司工作,每天看著公司的司機師傅們,下班後,把乘客遺忘的東西,送到辦公室來,再等失主來認領。林女士和同事,也會根據物品的信息,儘量去聯繫和尋找失主,以便物歸原主。
可是一年下來,有的物品找到了主人,可又有新的物品被遺落,又被遺忘在這裡。日復一日,辦公室的抽屜裡,依然堆滿了物品,竟然還有四五個大小不一的行李箱。
從林女士公司的「好人好事」登記簿上,海都記者尋找了多名找回失物的乘客,核實了他們丟失物品並找回物品的故事。發現這些乘車遺忘隨身物品的乘客,都是80後、90後的青年們。
提醒:下車前查看座位 主動要發票
在林女士所在的計程車公司2014年的登記簿上,一共有69起遺失物品信息,其中52個失主領回了物品,還有17頁的「情況反饋」登記欄上,依舊空白。
據泉州警方統計,2014年在泉州中心市區,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報2039起在計程車上遺失物品的報警,平均每月170餘起,財產價值84萬餘元。
林女士表示,除了登記的好人好事外,還有很多的哥,在撿到乘客遺失的物品後,沒過多久就主動聯繫失主,將物品歸還。當然,也可能存在一些乘客遺失的物品,並不是被的哥撿到。
除了如警方所倡議的,乘客們在下車前,要主動索取乘車專用發票,在遺失物品時,根據發票上的信息,第一時間聯繫的哥,才能最大可能地找回遺失物品。林女士也想提醒大家,開門下車前,一定要細心回頭查看座位上的物品,儘量不要將物品遺忘在車上。另外,只要有乘車發票,根據票上的車號信息,可24小時聯繫計程車公司,儘快查看遺失物是否被的哥撿到。
2015年,願每一份失物都能被呵護和回歸。
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行李箱
忙碌上班族 出差住酒店後才想起丟了
行李箱
廈門的張小姐,去年2月下旬來泉州出差,從動車站打的到了市區一家酒店。當天上午11點多,張小姐下車時,習慣性地向司機索取發票。可是直到她提著包到酒店前臺,確認入住時,才突然意識到,行李箱還在計程車後備廂裡。原來剛才一邊接電話聊公事,一邊付錢下車,張小姐就沒想到拿行李箱。
幸好,萬分著急時,她想起錢包裡的打車發票。根據發票上的信息,張小姐聯繫到乘坐計程車的公司,並聯繫上司機。當天下午,張小姐就拿到了自己的行李箱。
像張小姐一樣忙碌的上班族遺落物品的故事,不勝枚舉,他們常年在城市間奔波,居無定所,手邊的行李箱裡,或許還放著上一次出差的衣物,來不及更換,又開始新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