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不僅標誌著人軀體的成長,更標誌著一個人的智慧,在經歷世事後,從滿是稜角的格格不入鍛鍊、打磨之後,轉變成一種隨遇而安的淡然、平和。
一個人從稚嫩到成熟,最大的標誌不是身體上的變化,很多人看起來人到中年,心智、思想卻並不成熟,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不一定是懂得做什麼,但至少會懂得什麼事不能做。
古代經典《格言聯璧》中便講述了人到中年,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有這三件事情,絕不輕易做,唯恐避之不及!
一、難消之味休食
釋義:自己難以消化的食物,不管是否珍饈美味,絕不輕易吃。
所謂「病從口入」,現在很多人一邊崇尚養生,一邊卻不能忌口,實屬可笑。道家認為:人之所以會有疾病死亡,便是因為食物中的濁氣所致,所以修煉「辟穀」之術,希望能吸風飲露,不食五穀。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一些自己難以消化或是多吃無益的食物,為了自己的健康,就該懂得忌口。
二、難酬之恩休受
釋義:一些自己無法回報,難以報答的恩惠,不要輕易接受。
古語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也一直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美德之一,在當今社會上,我們中國人一向最為重視,最難還的還是「人情」,所以經歷過歷練,成熟的人都懂得:不能隨便欠人情。所謂「有得必有失」,欠了別人的恩惠,總有一天,自己甚至兒孫都是要償還的。特別是自己難以報答的恩惠,更是要慎重。
三、難得之物休蓄
釋義:對於一些難得、珍貴的寶物,不要輕易收藏。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清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珍貴的寶物,固然很好,但也很容易引來別人的嫉妒窺視,引來不必要的禍患。所以對於這些東西,不要過分追求,至少要有與其相匹配的成就、德行,才能夠守住,若是一味追求這些難得之物,喜歡向人炫耀,自己卻又沒有能力,便容易將自己至於一個危險的境地。
【聞塵雜說】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說的思想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