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感應與大腦功能引發的思考!

2020-12-11 騰訊網

  心靈感應指能將某些訊息透過普通感官之外的途徑傳給另一個人。

  一,心靈感應者一方能否控制另一方的人體運動?

  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可以控制自己身體的運動行為。

  心靈感應貌似腦與腦的對接,那麼,通過心靈感應能否影響到他人的運動行為?

  舉例:甲乙兩人有心靈感應,他們相互之間可以感應到對方的意識活動,那麼,他們之間能否通過心靈感應控制對方的行為?

  原理探秘:心靈感應現象屬於大腦認知、感知信息交流的感應?還是大腦功能機制的糾纏?

  人的大腦功能包括:視覺系統、聽覺系統、運動系統等。視覺、聽覺等形成的圖像、聲音構成人的意識認知體驗,運動系統控制人體運動。小腦通過它與大腦、腦幹和脊髓之間豐富的傳入和傳出聯繫,參與軀體平衡和肌肉張力(肌緊張)的調節,以及隨意運動的協調。總之,人的意識和運動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繫。

  做夢的特點:做夢時大腦運動功能被抑制,情感、認知功能未被抑制,從而產生的夢境體驗。做夢時大腦有意識情景,但是,身體不隨之運動。

  那麼,心靈感應能否影響人體運動?

  現代醫學證明,大腦的生理活動會都伴有生物電的激發,俗稱腦電波。

  推理1,如果心靈感應造成雙方的行為影響,即行為的控制。那麼,心靈感應屬於大腦整體功能的糾纏現象。

  舉例:甲乙存在心靈感應,甲的一切思維活動在大腦中對應一個腦電波圖像,因為心靈感應,乙大腦中會發生同樣的腦電波現象。當甲用意念控制自己運動時,乙的行為應該也被控制,乙發生同甲一樣的運動行為。

  2,如果心靈感應屬於認知感應,信息交流。心靈感應不影響運動行為。

  如果是這樣!那麼,心靈感應屬於大腦意識、感知區域的感應現象,心靈感應不伴有腦電波的發生。

  3,量子糾纏與心靈感應是否存在關聯?

  相互糾纏的量子,「行為」是相互影響的,即當一個量子狀態被改變,另一個瞬間也產生擾動。

  如果心靈感應也屬於量子糾纏現象,那麼,感應者雙方行為必然存在糾纏。一方可以通過意識控制另一方的行為!

  二、心靈感應屬於信息的傳遞還是情感的溝通?

  首先,要區分「信息」和情感的區別。

  信息指人腦意識中排除「感覺」、「情感」之外的各種意識情景總和。感知指綜合情感、認知的一切意識體驗。「信息」本身是沒有感覺的。比如人工智慧機器人,它沒有情感體驗。感知包括信息及對信息的感觸。

  心靈感應傳遞的是信息?還是感知的溝通?

  1,如果心靈感應傳遞的是信息。

  甲乙有心靈感應,甲只能感應到乙的思想意識,然而,無法體會到乙的情感。

  注:信息本身是不攜帶情感的,大腦通過解讀信息自身產生情感。

  比如,一則新聞故事本身是沒有情感的,當人去讀取這個新聞自己會產生某種情緒。再者,不同人讀同則新聞也會因人不同產生不同情緒。

  情感是高等生命獨有的,信息普遍存在。感覺與人類意識的產生有極大關聯。

  2,心靈感應屬於感知的溝通。

  如果這樣,那麼,心靈感應雙方必然是共知同感。任何一方的感知體驗可以完全映射給另一個。

  如果,心靈感應傳遞的是信息。那麼,這種現象的機制應該完全屬於物理。如果心靈感應屬於感知的溝通。那麼,這個現象必然與人類意識有關。

  三、心靈感應能否影響雙方大腦結構功能的改變?

  現實中,每個人隨著學習以及對環境的認識,我們的認知不斷的變化,同時,我們的大腦結構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

  然而,心靈感應者雙方的認知是不同的,如果讓他們長期處於感應狀態,他們各自的認知是否會受到對方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他們的大腦結構是都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舉例:甲乙存在心靈感應,讓甲每天堅持學習,而讓乙通過心靈感應去感知甲,但是,乙自己不主動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甲學到了知識,這些知識在甲大腦中儲存記憶(大腦建立新的神經元連結)。那麼,乙是否也能學到這些知識,這些知識能否在乙的大腦中儲存記憶?(大腦結構是否發生改變)

  1,假設心靈感應可以影響大腦的結構功能,那麼,心靈感應過程伴隨著大腦物質性的變化。

  比如,我們的認知過程伴隨大腦結構的改變。心靈感應與這個過程類似,心靈感應獲得對方的思想也會帶來自己大腦結構的改變。

  如果這樣,通過心靈感應方式,可以在不知覺狀態下,由一個人改變另一個人的大腦功能和結構。雖然,他不知覺,但是,他的大腦功能結構在隨著另一個人的認知發生著微小的改變。

  2,心靈感應不影響到大腦結構功能的改變。

  心靈感應就像一段情景影像,大腦只是在播放這段影像,影像對放映設備不產生任何影響。

  如果是這樣,人類大腦是如何產生意識的?意識與大腦的關係就像「影像信息」與「播放設備」。那麼,意識貌似傳說中的靈魂,而身體大腦只是靈魂寄居的場所。

  四、心靈感應如何建立?或者心靈感應何時才會發生?

  1,心靈感應是一直存在的,不存在特殊感應和消失過程。

  比如,雙胞胎甲乙,他們自從出生開始就存在心靈感應,而且一生中這種感應從未消失。

  那麼,心靈感應與人的一切認知、意識、情感活動無關,它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建立的感應。

  2,心靈感應只會在某種情感狀態、某種場合,或者某個環境下才產生。當離開這種特殊情況後,它會消失。

  那麼,心靈感應與人的認知、意識、情感有關。通過探索心靈感應產生和消失規律可以探尋它的產生原理和機制。

  五、心靈感應與活體生命的關係?(心靈感應是否通向另一個維度)

  心靈感應是都只發生的活人與活人之間?還是活人與已故親人之間?或者,通過心靈感應可以溝通另一個「世界的靈識」?

  舉例:甲乙兩人有心靈感應,假設在他們活著時這種感應一直存在。如果,甲死了,乙還活著,那麼,乙是否還能感應到甲?

  1,如果可以。那麼,心靈感應揭示的是「靈魂」溝通。每個人都有「靈魂」,心靈感應只是這種「靈性」的交流方式。縱使,人死了,這種感應還是存在的,感應者同樣能體會到另一個的存在。如果這樣,那麼,宇宙必然存在其它維度空間,如佛說世界、基督上帝等。人類可以通過這種「心靈感應」與之建立溝通。

  2,如果不可以。那麼,心靈感應應該與人的大腦和身體存在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一旦大腦功能結構損毀,感應就會消失。心靈感應必須建立在像大腦這種「設備」上。

相關焦點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所以,當我們說使用「腦機接口」來實現「心靈感應」的時候,你就要問下你要的「心靈感應」到底是哪一種?但是你要想跟「八臂哪吒」甚至「千手觀音」一樣,比如,一邊用雙手摸肚子,一邊用手來摸摸頭,一邊想控制機器人去廚房切菜,一邊還想寫點東西來個多任務操作,這估計就突破了大腦能力的上限。要知道,因為大腦和身體的局限,很多事情本身是無法一心多用的,特別是像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當中的系統2的任務。
  • 揭開「心靈感應」的終極奧秘
    19個世紀,特異功能大師梅辛就擁有這種特殊的「讀心術」,他能夠「讀取」別人的思想且能同時「感應」到成千上萬人的內心想法和情感狀態。傳統宗教中有記載,「心靈感應」類似於佛教六大神通——「他心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心靈感應」產生的原理,並否定了它的真實性!
  • 親人出事有心靈感應嗎?孿生兄弟姐妹有心靈感應嗎?
    在電視中,我發現節目組為了給觀眾「科普」什麼是量子糾纏的超距,舉了一個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發生「心靈感應」現象的例子。我當時就感覺這樣的舉例是非常不妥的。因為作為所謂「第六感」的典型特徵,心靈感應現象其實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孿生兄弟姐妹之間,也不可能有什麼心靈感應發生。但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兄弟姐妹間心靈感應的神話,意思是無論相隔多遠的距離,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總會在冥冥之中被某種神秘的力量聯結在一起。
  • 「心靈感應」是自然現象還是靈異現象?
    如今,人們對「心靈感應」早已見怪不怪了。雖然此現象沒有得到科學界的正式認可以及對社會的公開,但很多人都已心知肚明。可是,「心靈感應」究竟是自然現象還是靈異現象呢?自然現象是指,自然生成的現象或隱藏的規律,所有的科學研究都基於自然現象探索總結,它具有普遍性;靈異現象是指,超越自然由靈異引發的現象,它以唯心主義為根本。如果「心靈感應」屬於自然現象,科學家可以像研究宇宙一樣探索「心靈感應」的產生原理和內在規律,總結科學定律並應用於科技發明。
  • 「心靈感應」研究的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
    「心靈感應」是上天賜予21世紀的「禮物」,研究「心靈感應」或可揭開宇宙更本質的奧秘,化解21世紀的社會矛盾,解決一切存在的問題。一、心靈感應的靈性價值和意義。因此,「心靈感應」者應正確認識、接受此現象並充分發揮它的潛力創造價值!二、心靈感應的科學價值和意義。
  • 揭秘魔術表演的心靈感應 - 現代快報
    那場名為「心靈感應」的魔術表演到底如何呢?心靈感應真的能通過後天的訓練來達成嗎?傅騰龍就讓在場觀眾隨便提供物品,由他的搭檔來感應。觀眾提供的物品各式各樣,有大哥大、紙巾、爆米花、眼鏡、領帶、發卡、手錶等等。誰知都被表演者說中了。全場掌聲雷動。  「那真神奇啊,他們兩人真的是心靈相通的,那麼多觀眾,總不至於都是託兒吧。」林先生說,「本來我想會不會是傅大師的搭檔有特異功能,後來我發現,所有的物品都是通過傅大師的手讓他來猜的。
  • 美心靈感應研究實現藉助網絡向他人傳送大腦信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與英國路透社報導,美國華盛頓大學日前進行全球首個人類心靈感應實驗,成功把一名研究員的大腦信息,通過網絡傳送給另一名研究員,並控制對方的手部活動。研究員表示,這種如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的科技,將來可幫助病人重拾部分活動能力。
  • 隱身衣、心靈感應、意念控物這些科幻小說中的能力,都有可能實現
    除了在物理學方面,人類在生物科技、生命科學方面的進展也非常快,這些進展同樣也有可能讓一些聽上去像是神話的技術變成可能,比如說我們經常談論的心靈感應和意念力。先來說說所謂的心靈感應。人在思考的時候,大腦內會有電波信號傳送,如果把一個人的頭部放在一個巨型的環裝磁場中,這個機器就可以探測到大腦內原子核在轉變方向時發射的非常微弱的信號,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機器來探測大腦處於不同工作狀態的時候,有哪些不同的區域最活躍,這種技術就可以被看做是人類進行讀心術研究的第一步。
  • 雙胞胎同分考入清華,心靈感應真的存在嗎?
    >廣西柳州的一對雙胞胎兄弟高考考了同樣的分數687分,雙雙被清華大學錄取,據他們介紹平時兄弟兩人從小考試答案經常是一樣的,雙胞胎高考考同樣分數並不是個例,在以往的高考也經常會出現,這難道是因為雙胞胎之間存在「心靈感應
  • 氣場、心靈感應、心動感覺、瀕死體重減輕……揭開靈魂神秘的面紗
    關於靈魂的話題很多,那麼我們先從心靈感應說起,心靈感應有幾種情況,一是不約而同的異口同聲。例如兩個人坐在一起各幹各的很長時間了,突然有一個人無緣無故想說話,心想而未出口時另一個人突然發出了聲音,和自己發出的聲音幾乎重疊。二是對親人健康的預警。有時不知不覺的開始想起了一位親人,同時感覺身體似乎有些憋悶,不久傳來了消息,那位親人身體出狀況住院了。三是可以感受到一個離你很近的人的強烈惡意。
  • 真正有心靈感應的兩個人,註定會在一起
    沒有心靈感應,那註定是過不了你這一關,註定無法和你心意相通,註定了未來的某一天,你和他終將會分離在某個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再也不會相見。但是有心靈感應,一切又是不同的。你的心意他能懂,一顰一笑到底透露出什麼意思,他都能懂。
  • 同卵雙胞胎有心靈感應嗎?
    所謂的心靈感應,應該就是基因的大抵相似,相同的環境,相同的思考方式吧。所以姐妹吵架,妹妹藏了姐姐的東西,但是姐姐想想就猜到藏哪了。但是後來,小學開始兩人同校不同班,彼此的同學都不認識了,圈子氛圍不同了,就不再有這個心靈感應的感覺了。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這種心靈感應現象一般發生在相處時間比較久的人們身上,僅僅依靠一個眼神就能夠明白對方的意思。而這種現象在夫妻和親人身上比較覺見,尤其是一些雙胞胎更是會出現「心靈感應」,這樣的事情相信朋友們在新聞上也聽到過很多。那麼這種心靈感應現象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
  • 男女相處,能有這些「心靈感應」,就在一起吧
    何為「心靈感應」?字面的意思就是兩個人在相處中,能夠猜到對方的心思,或者說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生成了同一個想法,擁有了相同的意見。一般來說,有「心靈感應」的兩個人要麼是相處很久的人,因為長時間的了解和磨合,自然而然的會擁有「心靈感應」。要麼是兩個人三觀相符,並且性格也相投,這樣的兩人可謂天作之合。
  • 蒙眼就能感知的「心靈感應課」,記者花199元體驗後,只想說……
    昨天的新聞裡,我們報導了杭州的小潘老師反映的情況,說是在金華浦江老家的妹妹,最近在網上學習心靈感應課程,蒙著眼睛能感知到顏色數字等等,聽著很是神奇。但是妹妹明確表示,所謂的心靈感應,其實並不存在,是她為了不讓媽媽傷心,演出來的。
  • 左右腦開發,大腦的工作原理與結構
    這一部分具有「心靈感應通道(Telepathy Channel)」,所以這部分的語言被稱為「心靈感應語言(心靈互通的波動語言)」。爬蟲類是指蛇和蜥蜴等動物。它們不具有像人類一樣的語言能力,但是他們有別的通信手段,能夠知道同類的意思。這就是「心靈感應」,也就是波動語言。
  • 心靈感應能力,為什麼不能說?
    「拈花一笑」這件事的記載,完全可能說明心靈感應能傳遞難以言傳的信息奧妙,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中國詩詞中叫「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事實上有些雙胞胎,完全是心靈感應的活生生例子,他們經常會考出近乎相同的分數,同一時間都想起要說要做某件事,分隔多少年再見面生活有很多雷同之處。
  • 人真有心靈感應嗎?是巧合還是特異功能?
    著名電影演員的蘇菲亞·羅蘭,她認為自己可以感應到很多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某一天,她的家裡沒有一個人。她預感到自己的住所會被小偷光顧,便馬上告知身在外地的丈夫,讓他趕回家。不過丈夫並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想不到第二天,家裡真的被洗劫一空,包括她的奧斯卡金像獎獎盃也被竊去了。
  • 經「心靈感應」網課培訓,高三聯考卷17分鐘完成?你覺得可能嗎?
    靠心靈感應,孩子蒙著眼睛就能感知顏色和數字,最近我們一直在關注杭州「真度智能」的網課,記者也買課感受了一番,對這門心靈感應課程的效果,當時一起聽課的家長有一些表示的確有用,有些則反饋孩子感應不到。蒙眼就能感知的「心靈感應課」,記者花199元體驗後,只想說……蒙眼感知顏色,還能心靈感應?
  • 真正相愛的人,會有這些心靈感應,別不信
    心意相通,心靈相應的感情,才是世間最美,最長久的感情。大家都渴望能夠得到這種感情,可嚴格來算,真正得到的並不多。如果一愛上就能有心靈感應,那愛情就沒那麼美妙和神奇了。不是所有的戀人都能產生心靈感應,只有真正相愛的人,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