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口碑第一的劇知道是哪部?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引起共鳴!
最近熱播的《大江大河》在豆瓣的評分也是非常客觀。記錄了那個積極又熱血的時代。紀念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個歷史節點,雖然現在以改革開放為內容的作品有很多,但是能引起觀眾共鳴的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大江大河》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場面,在播出的第二天收視就已經破1,口碑方面也得到了超高評價。可以說,《大江大河》是改編自小說《大江東去》。
沒有看過《大江大河》的人一定會好奇,這個題材的電視劇為什麼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對於時下的年輕受眾群體顯然是不佔優勢的,在當時的背景下大學生的含金量比現在要高得多,所以這件事的難度自然而然就上升了,所以對於這部電視劇就用憧憬的青年人視角而進行展開。
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典型人物發展史,而這部電視劇的題材為何能吸引年輕觀眾的目光?《大江大河》最吸引人的就是真實,鮮活。打破了人們對這類電視劇的刻板印象,首先場景真實讓老一輩的人找回記憶共鳴,用細節搭建了我們記憶中的陳舊年代。
電視劇中沒有做舊的濾鏡,而是用人用物而展現了我們所知道的改革年代。在那個特殊年代裡人們生活的清苦,貧窮都一一展現。而當時人們的思想自封也在電視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電視劇整體上再現歷史才會引起人們的共鳴。
一般這種題材的電視劇都喜歡標籤化,以此來弘揚政策與時代的必要性。但是這部電視劇中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想通過自己努力去改變那種貧窮不公的生活,在性格上的缺陷也有各種體現,但是人物也因為這樣變得複雜而真實,對於生命裡有了更深刻的體現。
出了角色還有在場景上也是十分真實的還原。製片人表示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場景都是先搭出來的,這部電視劇為我們體現的就是真實、真誠、準確。就像那個時代真實,也更加觸動人心。
《大江大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年代劇,而是主要講的「改革中的人」。有很多場景在類似的電視劇中並沒有體現。沒有以感情線為基礎,而是主要突出著帶領村民創業致富,然後變成先進的制度轉型。這其中包含著友情、親情、愛情,還有的是一種價值觀的轉變。
這部電視劇把握住了時代背景展現了時代對於個人的影響,不會摻雜人與人之間的小情小愛。主體是用理性的視野去展現變化中的人,用這種方式去讚頌改革背景下的主體意義。當而且劇情是快節奏,多轉折,多高潮,有重點的邏輯,我們都可以看到充分的體現。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今年是是改革開放40周年,經歷過改革浪潮的這代人,可能對這部電視劇更有感觸,面對忽如這也是那一代人最真實的寫照。
《大江大河》用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個人物為代表,在歷史的車輪中展現個人的命運,生動細緻地再現了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所經歷的掙扎、覺醒與變異。也許這才是這部電視劇廣受大眾的喜歡,而現在《大江大河》也正在熱播,你們喜歡看這部電視劇嗎?對於這部電視劇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想嗎?大家可以在這裡進行交流討論,歡迎多多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