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T細胞抗原有效性和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2021-01-12 科學網

MAIT細胞抗原有效性和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3 16:37:42

近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Jamie Rossjohn、昆士蘭大學David P. Fairlie和墨爾本大學 Alexandra J. Corbett研究組,合作揭示了維持黏膜相關恆定T(MAIT)細胞抗原效力和特異性的分子基礎。3月2號的《自然—免疫學》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設計了20種衍生物並命名為改變的代謝物配體(AMLs),以了解不同抗原成分對人MAIT-MR1的影響。對MAIT T細胞抗原受體(TCR)-MR1-AML三元複合物11種晶體的結構以及生化和功能分析表明,MR1在細胞表面上調受配體核糖基和非核糖基組分以及MR1-AML接口疏水性的影響。

AML的極性核糖基鏈通過MAIT TCR–MR1–AML三聯體間組分的動態相互作用強烈影響MAIT細胞的激活能力。該研究揭示了MAIT TCR可以差異識別AML的基礎,從而提供了對MAIT細胞抗原特異性和效力的深入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MR1呈遞時,微生物核黃素的代謝物抗原可激活與MAIT細胞。尚不清楚對有效抗原5-OP-RU的修飾如何影響MR1和MAIT細胞激活的呈遞。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molecular basis underpinning the potency and specificity of MAIT cell antigens

Author: Wael Awad, Geraldine J. M. Ler, Weijun Xu, Andrew N. Keller, Jeffrey Y. W. Mak, Xin Yi Lim, Ligong Liu, Sidonia B. G. Eckle, Jrme Le Nours, James McCluskey, Alexandra J. Corbett, David P. Fairlie, Jamie Rossjohn

Issue&Volume: 2020-03-02

Abstract: 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MAIT) cells are activated by microbial riboflavin-based metabolite antigens when presented by MR1. How modifications to the potent antigen 5-OP-RU affect presentation by MR1 and MAIT cell activation remains unclear. Here we design 20 derivatives, termed altered metabolite ligands (AMLs), to dissect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ntigen components on the human MAIT–MR1 axis. Analysis of 11 crystal structures of MAIT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MR1–AML ternary complexes, along with bi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assays, shows that MR1 cell-surface upregulation is influenced by ribityl and non-ribityl components of the ligand and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MR1–AML interface. The polar ribityl chain of the AML strongly influences MAIT cell activation potency through dynamic compensatory interactions within a MAIT TCR–MR1–AML interaction triad. We define the basis by which the MAIT TCR can differentially recognize AMLs, thereby providing insight into MAIT cell antigen specificity and potency.

DOI: 10.1038/s41590-020-0616-6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616-6

相關焦點

  • 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摘要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反應性T細胞的重新激活和克隆擴增對於檢查點阻斷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過繼轉移療法的成功至關重要。由於它們的異質性組成,沒有可靠的標記物可以特異性鑑定TSA反應性T細胞的全部構成。
  •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到底「特異」在哪?
    臨床上,作為一種用於早期診斷前列腺癌的血清標記物,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廣為人們所熟知。 前面提及的血清標誌物大多是非特異的,那麼 PSA 偏偏就叫「特異性」抗原呢,本文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二 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是指將體外擴增及激活的腫瘤特異性免疫細胞過繼回輸給腫瘤病人,進行腫瘤治療的方法。過繼性細胞免疫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前者是用已知抗原致敏的淋巴細胞注入受體後使其獲得對該抗原的細胞免疫能力;後者是用未經特殊抗原致敏的正常人淋巴細胞注入受體後使其獲得對多種抗原的細胞免疫能力。
  • 免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活體檢測抗原特異CD8+ T細胞
    免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活體檢測抗原特異CD8+ 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5:57:55 活體檢測抗原特異CD8+ T細胞的免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這一成果由波士頓兒童醫院
  • 記憶樣HCV特異性CD8+ T細胞可長期保留HCV的感染印記
    記憶樣HCV特異性CD8+ T細胞可長期保留HCV的感染印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5 16:23:30 慢性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治癒後,記憶樣HCV特異性CD8+ T細胞仍保留其分子印記,這一成果由德國弗萊堡大學附屬醫院
  • 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
    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58:48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obert A.
  • 「T細胞戰備資源」分布圖:指引疫苗研發新方向
    這項研究建立了健康人體內T細胞免疫的基線,有助於人們進一步分析在特異性、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情況下各組織的應答機制。研究人員還指出,這項成果開啟了疫苗開發的新策略,在循環系統和感染位點同時激發T細胞活性可能得到更有效的疫苗。要開發這樣的疫苗就需要首先了解目標組織內免疫細胞的類型和功能,而這項研究就是第一步。
  • 研究揭示梭菌毒素受體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研究揭示梭菌毒素受體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3:56:5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Mikko Taipale、加拿大病童醫院Roman A.
  • 輔助性T細胞的種類和作用
    試題1:(2018年11月選考試題)下列關於特異性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一個記憶B細胞膜上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受體只有一種B.T細胞特異性識別巨噬細胞膜上的MHC分子後會被激活C.白細胞介素-2能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D.抗體兩臂上的結合位點可與病毒特異性結合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特異性免疫
  • 一圖多題——特異性免疫
    一、夯實基礎1、抗原與抗體(1).抗原: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非己」物質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標誌。人體細胞膜上的分子標誌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3、體液免疫成熟的B淋巴細胞的受體分子在合成後便移到細胞膜上。成熟的B淋巴細胞在血液中循環流動。當它的受體分子兩臂遇到相應的抗原並將它鎖定在結合位點後,這個B淋巴細胞便被致敏了,並準備開始分裂。
  • 安科生物(300009.SZ)參股公司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
    格隆匯12月6日丨安科生物(300009,股吧)(300009.SZ)公布,2019年12月6日,公司參股公司博生吉安科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博生吉安科」)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藥品名稱為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劑;適應症為18-70歲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2014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六種重要的抗原物質
    2014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六種重要的抗原物質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醫學基礎知識考前衝刺,幫助大家直擊醫學基礎知識中的核心知識。今天我們來學習抗原概念及醫學上六種重要的抗原物質。(一)何為抗原?
  • CAR-T細胞知多少(一)——CAR的起源|CAR-T細胞|腫瘤免疫療法|起源|...
    隨著各種組學(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的發展,腫瘤細胞由於突變產生的免疫原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為腫瘤免疫治療奠定了理論的基礎。同時,隨著腫瘤免疫學研究自身的積累,腫瘤免疫治療近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一系列新的免疫治療手段逐步進入臨床,其中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治療為代表的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在白細胞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 PIR介導先天髓樣細胞對非自身MHC分子的記憶
    PIR介導先天髓樣細胞對非自身MHC分子的記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0 12:46:17 美國匹茲堡大學Fadi G. Lakkis、Martin H.
  • SARS-CoV-2 mRNA疫苗可促進有效抗原特異性生發中心反應
    SARS-CoV-2 mRNA疫苗可促進有效抗原特異性生發中心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6:43:19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ela Locci課題組發現,SARS-CoV-2 mRNA疫苗可促進與中和抗體產生相關的有效抗原特異性生發中心反應
  • 高中生物《特異性免疫》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抗原: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非己」物質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標誌。人體細胞膜上的分子標誌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3、體液免疫成熟的B淋巴細胞的受體分子在合成後便移到細胞膜上。成熟的B淋巴細胞在血液中循環流動。當它的受體分子兩臂遇到相應的抗原並將它鎖定在結合位點後,這個B淋巴細胞便被致敏了,並準備開始分裂。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等發現長非編碼RNA種屬特異性加工決定其功能差異
    這些長非編碼RNA在不同物種來源的幹細胞內的亞細胞定位的不同,提示它們在人、鼠的胚胎幹細胞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生物學功能。  研究詳細解析了其中一個新型的長非編碼RNA——hFAST維持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機制。
  • Eomes是自特異性記憶表型CD8+T細胞的前體細胞標誌
    Eomes是自特異性記憶表型CD8+T細胞的前體細胞標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9 23:12:46 美國芝加哥大學Peter A.
  • 輔佐受體T細胞表面有多種粘分子(adhesionmoleule)
    抗原的遞呈抗原遞呈(antigenpresentation) 是輔佐細胞向輔助性T細胞展示抗原和MHCII類分子的複合物,並使之與TCR結合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幾乎所有淋巴細胞活化的必需步驟。抗原遞呈之前,經處理後的抗原肽段已經連接在MHIC分子頂端的槽中,這個複合物便是TCR的配體。TCR與配體結合的精確模式尚未清楚,一個合理的說法是TCR中a和β鏈的V段接觸MHC分子的a螺旋(形成MIC分子項端槽的肽段),使高可變的連接部(V-J及V-D-J)與抗原肽段相結合。這樣保證了TCR識別抗原的特異性。
  • 小膠質細胞是如何參與大腦抗病毒感染的?
    VSV病毒如此猖獗,免疫系統當然不會袖手旁觀,鼻腔中的病毒侵入會導致大量的免疫細胞過來殺敵,感染到第三天時,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和自然殺傷細胞率先趕來幫忙,第四天時CD4+、CD8+和Ly6Chi細胞也趕到了戰場。同時病毒感染區和免疫器官中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也在迅速增殖。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