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播出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牧民拍攝到雪豹與牧羊犬對峙的畫面,再次引起全社會關注。就在不久前,三江源地區的牧民還拍攝到一群犛牛圍攻雪豹,一頭白唇鹿攻擊雪豹的畫面。
雪豹,擁有「雪山之王」之稱,是三江源地區的旗艦物種,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王者姿態的雪豹,為何常受到其他動物攻擊?
雪豹頻頻受挑戰
通過央視播出的畫面看到,在三江源腹地的曲麻萊縣一處林地裡,一隻攻擊牧民羊羔的雪豹被五隻牧羊犬發現,雙方發生對峙,這一畫面被當地牧民拍攝下來。畫面當中,雪豹勢單力薄,不敢貿然攻擊,匍匐在地尋找機會。期間,雪豹也嘗試著發起一次攻擊,但因寡不敵眾,以失敗告終,落荒而逃。
就在早些天,一隻雪豹被一群犛牛圍攻的畫面也被當地牧民拍攝到。強壯的犛牛群不好招惹,但飢餓的雪豹悄悄到犛牛群裡,突然對一頭牛犢「下手」,用鋒利的牙齒咬住牛犢頸部,一旁的牛爸牛媽發現後用牛角輪番頂撞雪豹,這讓雪豹頂不住了,放下牛犢,落荒而逃。
食草為生的白唇鹿野外覓食時,最怕碰上狼、豹等兇悍的食肉動物。冤家路窄!不久前,曲麻萊縣巴幹鄉代曲村護林員格江等3人在巡山途中發現,一隻體型高大的白唇鹿在山林中意外遭遇兩隻雪豹。
在山坡上,兩隻雪豹悠閒地曬太陽。一隻身形高大、鹿角堅硬的白唇鹿則在不遠處望著這兩隻雪豹。雙方長時間對峙,貌似在掂量對方的實力。過了好一陣子,白唇鹿竟然率先發起攻擊,揚起前蹄,向其中一隻雪豹奔去,想用鹿角頂撞雪豹。雪豹動作敏捷,立馬閃身到一邊,避開白唇鹿正面的鋒芒,從側面逃跑,警惕地盯著白唇鹿。
發現前一隻雪豹沒有反擊的意圖,白唇鹿掉過頭來,盯住第二隻雪豹。第二隻雪豹張開嘴巴,露出尖利的牙齒,想用兇悍的外表嚇退白唇鹿。不料,白唇鹿不但沒有後退,反而迎上去。
護林員格江說,這是他第一次看見一隻白唇鹿追著兩隻雪豹跑。這隻白唇鹿與兩隻雪豹對峙20多分鐘後,白唇鹿安全離開,兩隻雪豹留在原地稍停頓後也離開了。
老弱病殘雪豹更容易被攻擊
「雪豹頻頻受到攻擊,很大一部分和它們自身的健康狀況有關係。」囊謙縣牧民義西才仁說,闖入牧民羊圈中的雪豹,主要是一些不具備野外捕獵能力的雪豹。這些雪豹絕大部分屬於老弱病殘,在野外它們很難與健康的雪豹爭搶食物,於是將牧民家養的牲畜作為攻擊對象,經常下山偷襲牛羊,因此也常遭到犛牛群和牧羊犬反攻。
此前,在囊謙縣3次闖進村民羊圈覓食的雪豹因受到牧羊犬的攻擊,導致體力不支受傷,送到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救治。經初步診斷,這隻雪豹年齡較大,身體狀況差,兩顆前齒已老化,其中一顆前齒磨損嚴重,只剩一半了,不具備野外捕獵能力,野外生存概率較低。
省林草局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說,雪豹的主要捕食對象是巖羊、旱獺等,以及一些小型的鳥類。由於巖羊生活在陡峭的山裡,一隻雪豹捕獲巖羊要消耗很大的體力,而捕獲牧民羊圈的羊輕而易舉,所以,牧民家中的羊成了雪豹的主要獵捕對象。
「雪豹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甚至造成牧民牲畜的損失,一方面表明三江源區生態環境逐年向好,雪豹種群數量不僅得以恢復,更是在不斷增加,這使得過去人們難覓蹤跡的神秘高山「大貓」能夠多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甚至在一些人類居住的地區都能見到。另一方面,個別區域人類的活動及經濟開發致使雪豹生活環境縮小,棲息地呈零星斑塊狀,作為雪豹食物資源的有蹄類數量減少,也是導致人獸衝突事件偶爾發生的原因。」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同作說。
雪豹存在潛在威脅
雪豹是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世界裡的王者。相比老弱病殘的雪豹,成年的雪豹是否有潛在的威脅對象?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稱,在雪山上,雪豹是最大的捕食者,成年之後沒有天敵,是當之無愧的「雪山之王」。通常來說,雪豹是機會主義者,其食物來源多種多樣,由於高原山地環境氣候比較惡劣,野生動物物種沒有平原地區多,即便是雪豹能夠吃掉其所見到的大部分動物,但食物來源還是少了一點,特別是一些區域獵物減少,雪豹開始捕食牧民的牲畜。
據了解,成年之後的雪豹大多數體重在22千克至55千克之間,較大的雄性能夠達到75千克,而最小的雌性甚至不超過25千克,身體矮胖,腿短,比豹屬裡面的其他物種都要小一些。值得一提的是,雪豹喜歡獨處,而以團隊作戰著稱、攻擊性強的狼群是其潛在的威脅對象。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還生活著金錢豹,金錢豹雖然食性與雪豹差不多,但金錢豹是生活在林線以下的物種,與雪豹並不會存在交集,可一旦林線上移,金錢豹的生存區域變大,那就意味著它與雪豹的競爭關係會加強,雙方見面的機會也隨之增大,試想一下,體型小的雪豹,還能是金錢豹的對手嗎?
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稱,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不必過於擔心,雪豹與金錢豹在微生境上存在很大差異。目前,三江源地區是全球金錢豹種群分布海拔最高的區域之一。相比雪豹,金錢豹是低海拔地區的物種,它與雪豹「同框」的地帶,都屬於二者活動範圍的邊緣。(記者 趙俊傑)
【來源:西海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