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兵火焰噴射器到噴火坦克,二戰時期震懾力與威力並存的武器

2021-01-07 騰訊網

噴火器是二戰時期的主要武器之一,出場率也是很高的,和常規的武器相比,它們的射程其實短的可憐,同時也沒有辦法擊穿任何裝甲。可它們的優勢一樣不能被忽視,噴火器殺傷範圍極廣,可以輕易地對躲藏在掩體裡的士兵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也能拆除一些敵軍的防禦工事。儘管這種武器有些慘無人道,但因其效率極高,噴火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還是被廣泛地運用,另有噴火坦克的誕生。

歷史上被用於戰爭的火焰

自從人類發現火之後,它就成為了一個雙刃劍,帶給人光明和溫暖的同時,也帶來了災難和死亡。基於這一點,不同形式的火焰很早的就被用於了戰爭之中,公元1世紀作用,拜佔庭帝國率先製作出了可噴射的火焰,並將其安裝在了艦船上,深知其利害的敵人稱其為「希臘火」。配料中含有石油腦、硝石、硫磺等,點火方式有直接點燃似的,也有向燃料中添加磷化鈣的。因為主要在水面上使用,添加磷化鈣可以起到遇水既燃的效果。

在古代東方也有類似的武器存在,名字叫做「猛火油櫃」,所謂「猛火油」指的就是當時的石油,而「櫃」其實就是將石油噴射出去的裝置。因為留存下來的圖樣多是文人所繪製的,所以猛火油櫃的真實樣子並不可考,再加上火藥技術已經在東方被大量地運用,所以這種武器並沒有希臘火那麼出名。到了近現代的時候,一個菲勒德的德國人發明了近代第一款火焰噴射器,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一支噴火器其實為了給消防隊訓練用的。

後來德國軍方發現了這個東西的實戰價值,便將本來笨重的菲勒德進行了減少體型和增加射程的改進,並挑選了48名消防員裝備了這種單兵噴火器,這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噴火部隊。這看起來讓人很無語,本來滅火救人的消防員現在拿起了噴火器上戰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單兵噴火器首次被德軍使用在了1916年凡爾登地區的戰爭中,而率先被噴的則是法國軍隊。見識到了這種武器的厲害之後,英軍和法軍也對其進行了仿製,這導致了當時的陣地戰異常慘烈。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方各國所裝備的單兵噴火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不管是在燃料還是噴射裝置上都又有了不小的提升,加上一戰時噴火器那驚人的表現,它依舊受到了各國軍隊的高度重視。最先使用噴火器的德國自然首當其衝,早在1935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大量列裝35型單兵火焰噴射器。和一戰時期的相比,35式首次採用了雙罐式結構,其中一個存放燃燒劑,大致11.8升的量,另一個存放噴射用的壓縮氣體。射擊方式有兩種,除了一次性全部噴射出去外,還可以通過控制限流閥和點火信管的開閉進行最多15次點射。

35型噴火器幾乎參與德國早期所有的戰爭,並且獲得了不錯的戰績,但和蘇聯開戰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轉變。因為寒冷氣候,35型噴火器的點火裝置經常失靈,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德軍又研發出了41型噴火器。41型將氫打火信管換成了火藥信管,以便在氣候極端寒冷的情況下可以正常開火,燃料量雖然下降到了7.5升,但因改進了配料,它能噴射的時長和射程要遠大於35型。在1944年的時候,德軍還研製了一種可大量生產的一次性單兵噴火器,為46型。從外表來看就是一個罐子,噴射氣體和燃料混合在一起,一秒之內可以全部射出,射程大約27米。

和德軍的噴火器相比,美軍使用的M2噴火器雖然出現的時間較晚,但所發揮的作用卻一樣不小。首次使用是在關島戰役中,當時給躲在掩體和地道裡的敵軍留深刻的印象,而後M2噴火器成了美軍攻克日軍工事的得力武器,噴火兵也因此成了被主要針對的目標。反觀蘇聯,他們就顧及到了噴火兵的感受,於是將ROKS火焰噴射器的噴射槍做成了和制式步槍相似的形狀,燃料罐也特意被做成了背包狀,以此來避免噴火兵被狙擊手針對。同時,木質的噴射槍外殼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凍作用。

橫行在戰場上的噴火坦克

雖說歐洲各國對噴火兵都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但因為攜帶的武器不僅笨重而且還充滿了危險,所以手持單兵噴火器的士兵陣亡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甚至都反超了重機槍手。更主要的是,一個士兵能攜帶的燃料十分有限。為了解決這個情況,噴火坦克就此誕生了,它們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型號,絕大多數坦克都可以加裝噴火器。而最早使用噴火坦克可的則是義大利人,在1935年的阿比西利亞戰爭中,義大利軍隊首次將單兵噴火器加裝在了兩人駕駛的超輕型小坦克上,也算是開啟了噴火坦克的先河。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德軍對於使用噴火坦克並沒有什麼興趣,這也跟他們對坦克的利用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還是以單兵噴火器為主。但還是有一部分3號坦克被改裝成了噴火坦克,為3號坦克FI型,因為採用了車載的模式,可攜帶的燃料量大幅度提升,同時因為放棄了主炮,車主成員的數量也可以減少一個。而蘇聯這一邊,對噴火坦克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除了大量T-34被改成OT-34噴火坦克外,在戰爭早期還有不少的KV坦克將同軸槍也改成了噴火器,型號名稱是「KV-8」。

而西線戰場的盟軍對噴火坦克一樣重視,一部分謝爾曼坦克將同軸機槍換成了大號的噴火器,另外亦有加裝在車體上的。同時為了進一步地增加燃料量,西線盟軍往往在噴火坦克後部拖拽一個帶輪子的燃料箱。和美軍一同作戰的英軍一樣沒少用噴火坦克,充當萬金油的布倫裝甲車,最常加裝的武器中就有噴火器這一項。到了戰爭後期,裝甲厚重的邱吉爾步兵坦克也被裝上了噴火器,並成為了協助步兵突破敵人防線的利器。

結語

二戰結束之後,噴火坦克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並不是因為它們在戰爭中的表現不好,而是因為殺傷力更大的替代品不斷地出現。對比之下,噴火坦克自然就成了落後的產品,而單兵噴火器也普遍從武器回歸成到了工具類。

參考文獻《history of flamethrowers》、《WWII German army flamethrowers》、《氣壓式噴火器的研究與分析》

相關焦點

  • 德國發明的火焰噴射器,被稱為一戰「魔鬼」武器,究竟有多厲害?
    在太平洋戰爭,為了對抗躲在掩體中的日本士兵,美軍就曾大量使用了火焰噴射器。日本人在一戰結束後,是學習法國塹壕戰精華的人,在二戰時,挖掘壕溝那是一等一的水平。沒有哪個美國士兵願意下到日本人挖的地道中,忍受那份惡劣的地下環境,而日本士兵又不願意投降,正常情況下,直接就用火焰噴射器往地道裡面灌。
  • 芬蘭在二戰時為何能被德國看中,單憑武器裝備就足以引起德國注意
    芬蘭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在二戰時期是一個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在二戰爆發之前,這個國家在整個國際上的知名度並不高。據了解,在二戰時期芬蘭的武器裝備絕對稱得上是當時一流的,雖然整體與美英蘇德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所有參戰的國家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芬蘭卻能在二戰時期擁有如此強悍的武器裝備?
  • 二戰:英國步兵武器裝備大盤點
    關於二戰步兵槍械武器盤點,之前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蘇聯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昔日的英國步兵裝備,沒有看過前幾期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步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不容錯過!
  • 二戰德國單兵實力有多強?坦克殺手京特,一個人摧毀21輛坦克
    我們姑且放下家國情仇,單單來說戰鬥能力這一方面,德國最讓人覺得驚訝的就是它的單兵作戰能力。在第2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德國雖然一開始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但是逐漸地走向了衰落。到了後期德國已經被其他國家摧毀的,遍體鱗傷,想拿出像樣的坦克,顯得有些艱難,在這時候德國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制。
  • 二戰美國大兵常用單兵武器裝備
    可以說在二戰時期美國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美軍軍事實力的強大,更體現在美國國力的強大。今天我們來說說幾款美國大兵在二戰期間常用的單兵武器裝備。,鑑於許多非戰鬥人員並不需要步槍,而手槍威力又不足,美軍開始著手研製一種介於手槍和步槍之間的新式防衛武器。
  • 7.7毫米航空機槍:英國噴火式戰鬥機,最主要的空戰武器
    二戰時期,英國空軍的主力是噴火式戰鬥機,是英國第一種成功採用全金屬承力蒙皮的戰機,其綜合飛行性能在二戰時,始終位居世界先進水平。噴火式戰鬥機,以其優異的空戰性能,粉碎了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的狂轟濫炸,維持了倫敦上空的制空權,對日後扭轉歐洲戰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戰時各型噴火式戰鬥機高達2.2萬餘架的產量,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
  • 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明星武器,義大利炮名列第八
    文/寂寞的紅酒義大利是二戰時期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是當時的世界第六大強國。雖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很差,但義大利的武器裝備還是不錯的,有些裝備不僅裝備國內而且遠銷海外,連日本都是義大利武器的買家。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武器。
  • 二戰日本最害怕的武器,美軍用它所向披靡,製造國卻是德國
    日本雖然是個小國,但是有著極大的野心,在戰爭時期,日本不斷擴張,向很多國家都派出了軍隊。日本之所以能同時在多個地區肆虐,主要由於當時日本軍工技術發展十分完善,並且有著完整的軍工體系,國力十分強盛,但儘管如此,它的自身缺陷是無法避免的。由於資源極度匱乏,日本國內資源根本不足以其大規模作戰,因此便日本開始了對其他國家的瘋狂掠奪。
  • 二戰時期擁有大口徑的炮—KV-2重型坦克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和德國是歐洲戰場上的絕對霸主,特別是他們的陸軍實力,更是無人能出其左右,今天兵哥要說的就是二戰中蘇聯陸軍的一款主力武器,這就是KV-2重型坦克。這款KV-2重型坦克是蘇聯在1940年所生產出的一款坦克,搭載榴彈炮擁有恐怖火力的坦克,因巨大的車體被德軍稱為巨人,也是二戰時期擁有最大口徑的炮。它的車身長度為7米,車身高度為3.3米,車身寬度為3.25米,引擎使用的是V-2K,所搭載的武器裝備有3×7.62毫米 DT MG機槍,152毫米Howitzer M-10火炮。
  • 兵器| 我兔單兵雲爆彈又出新品?裝完叉就跑,真是太刺激了!
    ▲俄羅斯TOS-1噴火坦克的燃燒火箭彈中也是三乙基鋁 為了適應高原環境,戰鬥部可能還添加了氧化劑。防化兵除了擔負防化任務之外,也擔負噴火破障、發煙等任務,有時還要配屬步兵分隊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高溫火焰,用來消滅對方裝備、工事和人員,為步兵分隊提供戰鬥保障。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新式武器,它們標誌著戰爭進入新時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戰雙方為了取勝研製出很多武器,有一些被迅速證明可以有效大規模殺傷人員;德國軍隊於1914年10月首次將毒氣用於作戰,因此也成為第一個在戰場上使用有毒化學品的國家。從那時起,作戰雙方都開始使用有毒化學品實施攻擊;據估計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因化學襲擊造成中毒的人數達到100多萬,其中9萬人死亡。火焰噴射器也是首次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該裝置為人力攜帶,配有大型筒形容器和長長噴火管,而德國在1915年第一次將它用於實戰。
  • 二戰最優秀的輕型坦克就是它:M24霞飛輕型坦克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薩沙帶大家看一看。它是俄國最大的坦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坦克博物館。該館擁有290輛坦克實車展品,分別歸屬11個國家,從3噸的輕型坦克到180噸超重型坦克什麼都有。
  • 美國首推單兵自衛武器,PDW旨在裝備三線人員,取代傳統衝鋒鎗
    在1989年4月16日,北約組織發布的AC225文件中明確表示需要在北約各國軍隊中裝備這種武器。F.N.H和H&K響應文件要求分別發展了P90和MP7兩款單兵自衛武器。雖然有了相關的規劃和文件,並且也有了相應的武器,美軍卻並沒有為己方三線人員配備單兵自衛武器,而是操作和一線士兵相同的M4A1卡賓槍和M9手槍。很快檢驗單兵自衛武器設想的機會就來了,第二次海灣戰爭中2003年3月22日晚美軍第三機械化步兵師下屬的第507機修連的18輛後勤車輛在伊拉克的納西裡耶遇襲,雙方交火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 楚雲飛大戰山本特工隊:火焰噴射器大顯神威,小鬼子被燒成了黑炭
    山本一木不惹楚雲飛,楚雲飛卻不肯放過山本一木,他在痛打山本一木特工隊的時候亮出了火焰噴射器,把兩個鬼子被燒成了炭,也為趙家峪鄉親報了仇。《亮劍》小說原著中有而電視劇沒演出來的情節,是山本一木在楚雲飛手下遭到了重創,而不是像電視劇裡那樣基本全身而退——他們至少折損了一半。
  • 二戰日本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計劃用於本土決戰的反裝甲武器
    整個二戰時期,日本都缺乏可靠的自行式反坦克武器,儘管日本一直在努力的設計新型號武器,但前線的反饋總是讓日軍不安,盟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仍然是難以應付的目標,在二戰中後期,日本開始研製多種更具威力的反坦克武器,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Na-TO就是其中一款
  • 二戰時步兵如何反坦克?英國只用管子和彈簧,虎式坦克都能打爆
    二戰時,步兵對付坦克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各種口徑反坦克平射炮,不過這種武器屬於重裝備一般是營團一級才有,數量極其有限不說,也很難跟上步兵的進攻速度,根本滿足不了戰場上的需求。步兵們大部分時候,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反坦克武器作戰。
  • 全球最兇悍機槍:威力不輸赫赫有名的巴雷特,2500米幹翻坦克
    說到重機槍,相信夥伴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體積較大、殺傷威力大,持續火力旺盛,在戰場上具有強大的壓制能力。日本侵華時期,八路軍配置的馬克沁重機槍和日軍裝備的92式重機槍就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不過目前隨著軍工業的大力發展,馬克沁這種落後的水冷式機槍和92式這種質量過大的槍械早早的就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目前已經被更先進的重機槍所代替了。
  • 爆炸威力堪比燃料空氣炸彈
    燃料空氣炸彈爆炸瞬間爆炸核心區附近的人會因為缺氧而死,但是造成爆炸區短暫缺氧僅僅只是其次的,燃料空氣炸彈真正的威力在於二次爆炸形成的衝擊波,殺傷範圍往往有好幾千米遠。在浙江溫嶺這次油罐車事故中,有一名傷者距離事發地點數公裡,但是在衝擊波的灼傷下還是燒掉了所有的頭髮。
  • 馬斯克太皮,玩火焰噴射器嚇壞攝影師
    IT之家1月28日消息 近日,有國外網友在Reddit上爆料,馬斯克的「無聊公司」Boring Company的火焰噴射器(Flame Thrower)已經悄然在官網上開放預訂,價格為500美元。正當網友們猜測這款產品什麼時候能夠正式開賣之時,馬斯克冷不丁地就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段他自己玩火焰噴射器的視頻(視頻點此前往Ins觀看)。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馬斯克非常有興致地擺弄著姿勢,然後「開火」。然後突然把噴射器槍頭對準攝影師,開著火就對著攝影師衝了過去,愣是把攝影師嚇了個不輕。視頻畫面最後抖動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