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4秒,小寶寶當場離世:帶娃外出,真的是一眼也不能放鬆

2020-09-03 育嬰全知道

這兩天被群裡瘋傳一個只有4秒鐘的視頻,嚇得毛骨悚然……

一位媽媽將嬰兒車停放在路口拐角處。

誰知嬰兒車順著斜坡滑了下去,並側翻在地。

沒想到此時恰巧有一輛貨車經過,車輪碾正好從孩子的頭上碾了過去。

場面實在太過慘烈……

事發後,媽媽撲到寶寶身旁,呼天搶地卻為時已晚。

整個視頻只有4秒鐘,卻看得人寒毛直豎,幾乎窒息。

還有前段時間,人民網報導的一個新聞:

廣東深圳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不幸被從天而降的兩大瓶洗髮水砸中!

孩子被送醫後,診斷為雙頂骨、枕骨骨折、蛛網膜下腔出血、多處出血。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家長那撕心裂肺的痛。

由此可見,帶娃外出,千萬不可大意,因為你的一個不留神,很可能給孩子造成致命的傷害。


01手機難道比孩子還重要?

有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到遊泳館遊泳,媽媽將孩子放進遊泳圈之後就開始轉身玩手機。

不料只有一歲的小寶從遊泳圈中翻入了水中,90秒後媽媽才發現。

監控顯示:

小寶坐在坐式泳圈上玩水,不慎落水,媽媽卻站在泳池旁邊看手機。

這時一旁遊泳的大寶發現了落水的妹妹,向媽媽呼喚求救。

然而媽媽只顧玩手機無動於衷,大寶只好試圖自己拿起救生圈去救妹妹。

大寶向媽媽求救,但被忽視不理。此時,溺水小寶漸漸停止了掙扎。

直到大寶再次向媽媽求救,媽媽才回過神來。

但小寶已經沉入水中,即便不喪命,恐怕也會對大腦產生不可修復的傷害。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的孩子一步步長大與你漸行漸遠。

而是你的孩子危在旦夕,你卻在玩手機!


02扶梯很危險,千萬別小看

在一座商場裡,四歲的小男孩朋朋在扶梯上不慎跌倒,被卡斷了半條胳膊,血淋淋的現場令人不忍直視。

在扶梯側壁與電梯梯級之間通常有幾毫米的縫隙。

孩子本身肢體細小、柔弱,如果貪玩,很容易闖入危險,被吸入縫隙中,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所以,永遠別讓孩子在扶梯旁邊玩耍,一秒也不行!

也不要推著嬰兒車坐扶梯。

更不要抱著孩子坐扶梯!

曾有一位奶奶抱著4個月男嬰坐電梯時,不慎絆了一下,結果孩子從3樓高度的自動扶梯上墜落,送醫後搶救無效死亡。

各位帶娃的家長請時刻記住:


1、如果護欄/扶梯高度不到你的胸前請不要抱著孩子站在旁邊。


因為你的安全高度不是懷中孩子的安全高度。


公共場所設施是為成人設計的,不要認為對孩子也安全。


2、如果扶梯人多,請儘量乘垂直電梯,並抱起孩子。


3、如果有嬰兒車,請用垂直電梯而不是扶梯。


4、如果高處的護欄間距較大,孩子可能鑽過去,儘量別讓孩子在其附近玩!


5、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單獨玩扶梯。


03除了意外,還要警惕人販子!

數據顯示,在團圓網上,每年發布的兒童人口丟失信息超過20萬起。

約佔人口總數的1/7000,也就是說,一個孩子丟了,想要找到,如同大海撈針!

央視12套《一線》欄目裡播出過一個當街擄走小孩的視頻,大家感受下:

一瞬間孩子就被擄走了!

還有在廣東東莞,7歲女孩在店裡看著店,人販子佯裝購物。

結果直接把孩子拐走了!全程僅45秒!

帶孩子,真的是一眼也都不能放鬆。人販子縱然可惡,可大人的疏忽更難辭其咎!

所以,不安全的地方,絕對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待著!

盲目自信要不得!心存僥倖要不得!

千萬不要認為「不就幾秒鐘麼,又能怎樣?」

事故可能就在這幾秒鐘內發生,甚至1秒也不需要!

為了孩子的安全、家庭的幸福,請一定要看好孩子,切莫大意!

這篇文章很重要,希望你能轉發出去,讓更多人重視起來!

註:本文來源於《月嫂了不起》。月嫂了不起 是一個百萬月嫂都關注的乾貨分享平臺,這裡有母嬰護理、催乳產康、月嫂上戶等相關內容,幫助百萬月嫂,漲知識,拿高薪。


相關焦點

  • 1歲男童在家身亡,家長就在隔壁房間…帶娃真的是一眼也不能放鬆
    很多家長會覺得在家帶孩子比較安全,容易鬆懈,其實家中也可能發生很多意外事故。對於嬰幼兒來說,就算一個小水桶、小水缸,小孩只要栽下去嗆到水,或水面蓋過口鼻,孩子力氣小,掙扎不出,就有可能導致溺水,甚至死亡。」帶娃真的是一刻也不能放鬆,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一秒也不能大意!
  • 11個月寶寶當場身亡!家長就在旁邊…帶娃一秒也不能放鬆
    8月11號下午2點多鐘,陳大姐帶著孫女外出,一時手癢坐上了麻將桌,將11個月的外孫交給別人帶。萬萬沒想到,沒打幾圈,抱過來的孫女臉憋得通紅,已經不行了。帶娃真的是一刻也不能放鬆,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一秒也不能大意!對於2歲以內的孩子,應實施「觸碰式監督」:意思是負責監督的成年人應該距離孩子一臂之內,並隨時密切關注孩子的情況。監督孩子的成年人不應該同時做一些讓自己分心的事,例如:打電話、聊天或者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 兒童安全無小事,帶娃外出的正確打開方式:一秒都不能放鬆
    視頻裡的內容大概是:一位媽媽帶孩子外出購物的時候,孩子放在小推車上,小推車被媽媽暫時停在了商店門口的一個小斜坡處,就在媽媽轉過身去的時候,孩子的小推車順著斜坡滑到了馬路上,剛好被開過來的大卡車碾壓過去。場面實在太讓人汗毛直立,不忍心把這樣的動圖上傳上來。短短幾秒鐘,孩子瞬間沒了呼吸,媽媽撲在孩子身上痛哭流涕......
  • 碰到哺乳期媽媽帶娃外出哺乳,你會尊重她的隱私還是幹涉她的行為
    最近看了個視頻,一個年輕媽媽抱著娃,著急找了個坐的地方,想給娃一個好的哺乳姿勢支持,她是帶著哺乳巾。隱私部位基本沒有走光。旁邊一位年輕男士看到了,禮貌性的離開了。你們要是碰到哺乳期寶媽正在哺乳會怎麼做?
  • 帶娃外出,優雅媽媽必備的4樣神器,你有哪一個?
    相比之下,另外兩位媽媽就優雅多了,雖然孩子也有各種要求,但是人家準備了各種「外出帶娃神器」,讓整個帶娃過程顯得從容不迫,大大提升了「從容指數」。帶娃的媽媽都知道,小寶寶有時候上上下下的頻率真高啊!相比我費勁的把孩子抱上抱下,朋友只是優雅的放倒嬰兒車上的T型扶手,然後孩子自己就可以爬上爬下了。
  • 這4種穿衣打扮的媽媽,多半不是親自帶娃,過來人:一眼就能看穿
    對於這個現象,許多人表示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不是在家帶娃的。前幾天跟朋友去幼兒園接孩子,門口有幾個媽媽打扮很是吸人眼球,身材也極好,讓旁邊的朋友感嘆:「這才真是辣媽啊!孩子都不用自己帶。」我說:「你怎麼知道?」
  • 外出帶娃請注意,人販子最愛拐的娃是這樣的,家長要小心
    有了娃之後的家長,對娃的一切事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出了什麼差錯,讓自家娃遭罪。所以娃的衣食住行,都是家長的重中之重,只想儘量照顧好自己的娃。每個娃每天除了在家的時間之外,便是和家長一起到戶外玩耍,既能鍛鍊身體,又能增長見識。
  • 爸爸帶寶寶外出「投其所好」,去了一個好地方,感嘆帶娃如此簡單
    ,這一點很多帶娃的寶媽都深有體會。而對於帶娃的辛苦,寶爸自然是體會不到,甚至還會認為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情。這不免讓辛苦帶娃的寶媽深感委屈,明明自己也辛苦付出,到最後總是被隨意的 「不就是在家帶孩子嗎」這句話而徹底否定。
  • 帶娃出遊不再苦惱|適合旅行的輕便嬰兒車推薦
    特別是有小寶寶的家庭,平時由於工作原因陪孩子的時間較少,不少爸爸媽媽趁著假期帶著孩子和家人一起外出度假,一起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增加親自互動,享受陪伴孩子的樂趣,全家其樂融融。為了即將迎來的假期過得更輕鬆,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輕便嬰兒車,提高出行質量,讓這個假期陪寶寶玩的更盡興。
  • 「超省心奶奶」走紅,帶雙胎胞外出為了安全,把嬰兒車改成押運車
    有時候在路上看見過路的武裝押運車時,我們都會覺得很莊嚴很威武,感覺這真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但是你有沒有見到過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裡「五花大綁」成「押運車」呢?有這樣一位奶奶,因為一個人要帶著雙胞胎孩子,還要負責買菜。
  • 這「3種打扮」的媽媽,一般都是自己獨自帶娃,走在路上很好辨認
    ,醫生一眼就看出寶媽平時不帶娃小美夫妻倆平時都忙於工作,兩人的女兒一直是爺爺奶奶帶在身邊。小美臉上畫著精緻的妝容,穿著時髦,以及特意打理過的波浪長發,身上背的小巧可愛的挎包,醫生一眼就了解到小美平時很少獨自帶娃。
  • 奶爸帶娃,私房錢慘遭「滑鐵盧」,瞟一眼美女就被告狀!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對母子對話堪稱教科書式坑爹,對於帶娃的父親而言絕對是災難,萌娃在有意或無意間就會抖落出老爹的秘密,他絕對是個小「監控」。作為孩子的父親也會偶爾帶帶孩子,孩子到了一兩歲,父母也會帶他出去玩,孩子也開始有了短暫的記憶,開始模仿和學習一些技能。
  • 帶娃外出,你的包裡都帶了啥?
    想起我女兒小時候,每次帶娃出門跟搬家差不多,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穿的,每件都必須準備好,一樣都不能少。女人當了媽,都變成了超人,超人怎能沒有超級裝備呢?網上有人發帖問:你們帶娃出門,包裡都裝啥?3帶孩子外出總會有許多不便。一個裝備齊全的包,還是媽媽們的&34;。少帶一件,心裡就不踏實。去年幼兒園組織秋遊,每個家長都帶著一個大包。臨行前,我反覆清點行李包,確定帶齊了吃、喝、穿、用,才出發。
  • 女人帶娃和不帶娃一眼就能看出來?這3個區別很明顯,用不了半年
    女人帶娃和不帶娃的差別其實非常明顯,而許多媽媽卻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苦惱於不知自己哪裡表現出了「媽媽味兒」,從而讓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家裡有個娃。事實上,女人帶娃和不帶娃,有以下三大區別最為明顯,不用太久,半年就能看出來。
  • 街上這4種「打扮」的媽媽,多不是自己帶娃,寶媽掩飾也沒用
    帶娃是一件枯燥的事,但是如果媽媽有一定規劃也可以做到精緻帶娃對於很多女性而言,帶娃這3年也是自己人生最黯淡的3年,尤其是獨自帶娃的女性。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娃,寶媽也能夠儘快回到工作崗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和丈夫一起支撐起自己的小家。是不是全職媽媽,有時候從寶媽帶娃外出時的衣著裝扮就可以看出。
  • 帶娃出行好物 | 輕鬆解決外出泡奶難題!
    因為是個娃的老母親了,所以對孩子的健康就更關注了。不管哪個季節,都要給寶寶喝溫開水,因為寶寶還小,腸胃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千萬不要喝涼白開哦。說到喝水,不得不說杯子的問題了,以前帶娃出門要帶上保溫杯,燒水壺,飲用水杯,一大摞的杯子真的太重了。所以乾脆給自己添置了外出帶娃神器 ——摩飛輕養杯!
  • 這4種裝扮的寶媽,基本上不是自己帶娃,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都會猜不出到底結沒結婚,生娃就更猜不出來了,這樣的「辣媽」,生活中也會常見,但是過來人一看就知道,肯能不是寶媽自己帶娃,要不沒有時間來這麼打扮自己。這4種打扮的寶媽,大多不是親自帶娃,能看出來的都是過來人
  • 媽媽帶娃和不帶娃的區別,條條是寫照,簡直不能太對了
    文|文兒要說有什麼能讓女人大改變,那一定是娃。有個媽媽敢說,有娃後她的生活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媽媽帶娃和不帶娃有什麼區別?條條是寫照,簡直不能太對了。2、逛街沒帶娃:出門一小時,化個美美的妝。想去哪去哪,看的都是自己想買想要的,隨便試,隨便選,想逛到什麼時候都行。帶娃後:逛街是個奢侈品,好不容易出門一趟,原則就是快,準。
  • 「佛系」夫妻帶娃火了,娃放沙發,夫妻組團打遊戲,背景成亮點
    父母的擔心可以理解,在父母眼中,我們就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照顧自己尚且不足,哪裡還能照顧小寶寶。大多數父母都是白操心,實際上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帶起孩子很有一套,比父母們都要優秀太多。不過萬事有例外,有的年輕人真的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帶起娃來,別說父母,就是旁人看著都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