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6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到2022年力爭美育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美育中考
日前,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兩個意見)。根據文件要求,要強化體育、美育在學生評價中的佔比,並將逐步提高分值,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兩個意見一經推出,便引發激烈討論。
學生的學業壓力會進一步增加嗎?素質教育市場是否迎來利好?對家庭條件一般又缺乏天賦的孩子來說,美育入中考公平嗎?
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不少省市推進藝術進中考。其中,河南省的部分地市和江蘇、湖南、雲南三省已開始實行。此外,山東、四川、山西、內蒙古和吉林也有12個地市已實行美育中考。
某教育局局長表示:考核內容主要是音樂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難度不大,學生在計算機上考試,通過提前設計好的電腦程式考核打分,學生的平均分在9分左右。只要學校開足開齊課程,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基本能夠得到9分以上。
可見,素質教育納入中考後,儘管分值有望提升,但分數不容易拉開差距,主要壓力還是施加在學校身上,催促學校和地方加大素質教育投入,優化教學資源和師資匹配。
素質教育行業的機會在哪裡?
藝術培訓
美育進中考早在2012年開始試點,最大的成效是藝術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效。
要實現2022年的目標,仍需增加藝術教師的規模。萬麗君介紹,義務教育階段的藝術教師比例已為7.5%,而九年義務教育的藝術課時數佔比標準是9%-11%,藝術教師數量還有1.5%的努力空間,2022年的目標就是讓各地配足藝術教師。
王登峰也提出,此前,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沒有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相應的編制也存在不足。對此,將按照兩個意見的全新要求,制定和出臺國家關於體育、美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標準。
因此,短期內,我國對素質教育人才的需求仍在增長,這為業內的很多藝術教師帶來更多工作機會。
隨著素質教育在K12教育領域的地位和關注度得到提升,文藝行業也將成為更多天賦少年被允許選擇的路。
隨著美育被越來越重視,不僅學生的需求增加了,藝術教師的需求也增加了,有條件的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拉開分數,對這方面的培訓也是願意投入的,而那些想要成為藝術教師的從業人員也會加大對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和培養。
美育培訓
長期來看,美育分值提升仍然有利於素質教育賽道的發展。
對於美育中考權重改變等政策,直接利好的是那些藝術培訓機構。面對巨大的增量市場,「在線化」則成為解決師資缺乏的關鍵。
藝術教育機構朝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方向轉型,將線上作為獲客渠道和教學補充,同時在線下加強體驗和維護主流客戶,乘著美育中考權重提升的政策東風,加快機構發展。
藝術培訓機構趁此抓住機會,通過創客匠人搭建在線教育平臺,及時站上風口,輕鬆實現線上引流、教學、變現,同時也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