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做大做強」,這才是中國製造業的當務之急

2020-12-19 澎湃新聞

【導語】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實體經濟的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製造業或將迎來重大機遇。但當前國內製造業整體發展模式較為粗放,數位化程度依然較低。為什麼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企業發展?中小微製造企業可以向德國企業學習什麼?本篇文章一一為你解讀。

作者 | 鬱偉

本文約3337字,大約閱讀時間為7分鐘

建議先轉發或收藏後閱讀哦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實體經濟的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或將迎來重大機遇。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前國內製造業整體發展模式較為粗放,數位化程度依然較低。為什麼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企業發展?中小微製造企業可以向德國企業學習什麼?近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榮譽退休教授張逸民接受了《世界經理人》專訪,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當前,中國製造業企業還遠遠沒有達到精細化管理的水準,粗放式的經營模式仍是主流。同時,還面臨著成本上升、盈利下降、節能環保要求提高等諸多壓力,依靠市場份額領先已無法保證利潤增長,轉型升級成為必然選擇。

今年疫情爆發後,一些數位化轉型起步早、程度高的企業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不少還實現了逆勢增長。與此同時,不少傳統企業受到了較大衝擊,特別是眾多中小微企業對於疫情帶來的外部環境變化尤為敏感,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整體來看,一方面是數字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抗衝擊能力和發展韌性,另一方面是很多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在數位化轉型時面臨能力不足「不會轉」、成本偏高「不能轉」、陣痛期偏長「不敢轉」等問題。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設備數位化改造,多數開展數位化轉型的企業也基本處於初期階段,缺乏對數位化的深度理解。而從國內企業的發展模式來看,企業擴張主要靠「投資—擴大生產—再投資—再擴大生產」的模式來驅動。很多企業在發展早期得益於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輸入而快速成長,但這樣的增長模式往往是粗放的,缺乏技術壁壘,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總體來說,很多企業規模雖大,但利潤率低。國內中低端製造業的利潤率普遍只有2%-3%,而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會導致利潤率進一步下滑。

另外,中小企業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普遍比較弱。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中,每家企業都是一個小的節點。很多中遊企業向上遊企業採購原材料時缺乏數位化管理,從而帶來庫存管理問題,對下遊企業則面臨交貨壓力。供應鏈布局粗糙,導致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差。所以,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在倒逼中國製造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第四次工業革命」

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積極創新是新常態下企業的立身之本。傳統製造業利潤本來就很微薄,利用數位化技術來降本增效、開拓市場,正在成為更多企業的自發選擇。

目前,中國的網際網路應用更多是消費網際網路應用,隨著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逐步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業的跨界融合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智能生產、遠程運維、柔性製造,將成為當前工業網際網路的主要落地方式。作為繼機械革命、電氣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網際網路無疑將會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但是,中國工業化歷程短,工業底子薄,自動化、信息化的路還沒有走完,又趕上智能化、數位化浪潮,可謂任重而道遠。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製造強國,德國的製造業發展正處於快車道。通過工業4.0戰略的實施,德國有望成為新一代工業生產技術的供應國並主導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德國工業4.0的目標就是實現智能化生產,這同樣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重點方向。

增進合作,不必「做大做強」

中國製造業企業要想轉型升級,需借鑑發達國家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美國經歷了近70年的去工業化,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製造業空心化,德國則非常重視製造業升級,德國製造業給社會提供了20%以上的就業機會,而美國只有10%左右。

處於產業鏈上不同位置的企業,利潤有著較大的差距。中低端製造僅有2%-3%的微薄利潤,高端製造則可達到10%-20%。上遊的研發設計和下遊的品牌營銷,利潤率能達到驚人的20%-50%。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可推動中國製造走向高端,向上遊的研發和設計要利潤。

目前來看,缺少擁有數位化技能的人力資源是國內製造業的最大難題。數位化轉型企業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但資金又從哪裡來?另外,中國製造業尤其是中低端製造業利潤非常低,為什麼企業的利潤率那麼低?要解決這些問題,可向德國製造學習。

德國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與全球領先的製造業,如工具機、汽車等行業,德國佔據絕對的領先優勢。在德國企業之間,最常聽到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德國的生產組織模式是「分工」,在每一個產業內部,都可以分出為數眾多的細分領域,企業精耕細分領域,做專做深但不求大,把產品質量做到極致,德國製造業很多「隱形冠軍」就是這樣產生的。

合作則共贏,中國製造業要進行數位化轉型,就要用合作思維來代替競爭思維,做到「不求全但求精」。現在很多企業都強調要「做大做強」,盲目擴張重組,但效果並不理想。其實,做專做深不求大,同樣適合中國企業。

如何推動數位化轉型?

中國製造業企業如何推動數位化轉型?

一是培養更多自動化、數位化、信息化專業人才。提起德國工人,大家馬上就會想到敬業、嚴謹、技術精湛、工匠精神。德國工匠素質高的主要原因是德國抓住了人才培養與使用的「兩頭」,獨特的雙元制在培養年輕的產業工人和工程師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德國社會對技工的尊重在全球首屈一指,而且德國技工的工資普遍較高。由於製造業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畢業生放棄讀高中繼而讀大學的道路,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就被企業「訂購」成為企業的準員工。

二是充分認識到人才是數位化工廠的主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目的是滿足人們對美好工作環境的嚮往,滿足市場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數位化需要更多高端專業的人才,社會應該把專業人才培養作為企業成長戰略的一部分。

對中國製造業企業而言,需進行以下兩個層面的轉型:一是從粗放型轉向創新型,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二是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內循環。企業越早實現數位化轉型,未來面臨的風險就會越少。

進行數位化轉型後,企業需投入更大精力,管理好「對外關係」和「對內關係」。對外,企業應該重合作而非競爭,通過行業間的合作來改進行業標準,提高產品品質;對內,企業要鼓勵員工,努力提高員工素質並增加員工收入。現在有一種錯誤觀點,認為「員工成本太高導致企業投入太大」。企業千萬不要試圖把人才當作成本。在數位化的浪潮下,企業亟待轉型,而數位化人才是實現轉型的關鍵要素。

日本、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基本走完了工業3.0的歷程,而中國還處在工業水平發展極不平衡的多進程並行發展的複雜階段,離實現工業4.0尚有很遠距離。頂層設計、底層升級、數位化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這需要中國企業在「補課學習」中不斷奮進,在管理實踐中不斷革新。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應該認識到,數位化轉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THE END

編輯:老金

聲明:文章轉載自「世界經理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中制智庫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新望:信息戰與先進位造業


劉元春展望「十四五」

製造業佔比要重新納入到未來五年的關鍵計劃裡


鄭新立:「十四五」期間應著力打造的四大增長點


張維迎最新演講:企業家精神就是不循規蹈矩

就是破壞規則


從晶片看內循環,「去中化」,還是「去美化」


美國仍然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強國


劉元春

|

鄭新立

|

李羅力

|

黃漢偉

|

張明

| 劉世錦 | 顧強 |

劉志彪

|

蘇晨汀

|

華杉

|

管清友

|

黃益平

|

楊志明

劉利華

劉世錦

賈康

吳甘沙

吳曉波

王宏廣

周長益

陳志武

秦朔

張維迎

夏斌

餘永定

姚洋

施展

馬光遠丨單忠德

趙曉

曹仰鋒

劉九如

屈賢明

遲景朝

呂廷傑

梁寧

童有好

蔣錫培丨新望

原標題:《比起「做大做強」,這才是中國製造業的當務之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肖亞慶部長《學習時報》撰文: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
    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加快建設製造強國」。這為我們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要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做實做強做優製造業、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性緊迫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重大決策部署上來。
  • 楊光:做強做優做久隱形冠軍集群,才能成不怕被制裁的製造業強國
    《中外管理》雜誌,在本次評選即將揭曉前一刻,就本次評選的情況,做一簡單介紹。2017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中外管理》就意識到,中國製造要想從製造業大國變成製造業強國,中國企業要想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做強、做優、做久我們的中小企業集群。放眼全世界的工業強國,所有真正的獨角獸,所有長期的巨無霸,都是依託於強大的中小企業集群,才得以實現的,甚至得以從中湧現出來的。
  • 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發布
    1、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有所提高,規模進一步增長  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已經由上年的55.4億元提高到64.0億元,提高了15.48%。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平均淨資產利潤率為12.15%,比上年減少了0.65個百分點。2012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平均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14.74%,比上年低6.03個百分點。
  • 廣西雲訪談間:用堅韌不拔精神做強廣西製造業——訪全國人大代表...
    主持人:我們想向您了解一下,廣西製造業的優勢在哪兒?短板在哪兒?廣西製造業乃至中國製造業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突破,從而做強做優呢?曾光安:廣西製造業這幾年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在機械製造和汽車製造方面也有優勢。
  • 中國製造業發展概況,未來會怎麼樣?製造業人士一定要看
    雖然中國在低端製造的佔比已經很低,但全球市佔率較高的製造業多數處於價值鏈的中下遊,中國在中高度技術密集型製造的市佔率還不夠高。「做大」不必然代表「做強」,規模並非是做強的本質,從做大到做強,對中國製造來說既是角色轉換,也是時間問題。
  • 該如何評價中國製造業的現狀才不會有失偏頗?
    透過對《中國製造2025》的解讀,不難看出,我們國家對自己製造業的現狀是有充分認識的,目前我國還只是製造業大國,其中聚焦的十大重點領域中,海洋裝備,先進軌道,電力裝備等領域目前發展較快,已經逐步領先;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等目前進入與發達國家美國德國日本競爭狀態;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跟發達國家相比
  •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在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我國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坐地鐵時用5G手機觀看高清視頻,周末開著新能源汽車去網紅景點「打卡」……這些都是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 人民日報評論丨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做大做強濟南會展,綠地國博城將成對外開放重要展示窗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馬輝 黃翔 李慶斌 孫慧麗 趙夏曄 慕鵬12月2日,由濟南市商務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綠地集團山東區域管理總部主辦,濟南市會展業協會協辦的「2020中國(濟南)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暨中國濟南綠地國際會展中心全球招商啟動儀式
  • 人民日報評論員: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大瀝觀察|做大、做強、做實!商貿大瀝打造會展經濟新平臺!
    如今,在佛山市南海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高地、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大背景下,產業結構和城市形態雙雙需要迭代的大瀝,正通過智能安全和先進材料產業謀劃自己的產業新版圖,而作為「中國安全產業大會」永久會址的南海國際會展中心,或將在這個進程中充分發揮「會展經濟」優勢,通過與當地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碰撞,凝聚成一股廣佛產業新力量。
  • 深耕消毒櫃藍海市場 康寶做大做強健康家電產業
    登陸納斯達克 康寶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家電民族品牌的力量康寶擁有國際化的視野,以意氣風發的面貌,4月18日高調亮相「世界十字路口」,通過影響力巨大、引入矚目的納斯達克大屏,向全世界發聲,「康寶」這個廚電品牌終將登頂世界品牌巔峰,獲得全球消費者的關注。
  • 「製造大省」的戰略抉擇 振興製造業江蘇再出發
    面對全球經濟結構深度調整,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挑戰與機遇,振興製造業,成為製造業大省江蘇的堅定選擇。  昨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製造業大會,這是多年來江蘇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專題圍繞製造業發展召開大會。當天下午,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剛剛發布的支持製造業發展兩大文件進行專題解讀。
  • 餘世維:中國企業要先做大再做強(圖)
    這和我搞企業不一樣,搞企業要有一個完整的戰略目標,我沒有什麼想法要把它做得多麼大,多麼久,能講多少就算多少,有一天大家聽膩了,我講煩了,或該講的都講完了,就自然結束了。   《南方企業家》:有沒有想到會這麼火?   餘世維:至於這樣受歡迎,我想這是大家給我的面子。
  • 上海小阿華:先做強再做大
    上海小阿華:先做強再做大2012-07-02 16:10:3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短短十九年間,小阿華能夠取得這樣傲人的成績,這要歸功於其創始人陳建華創立之初就確立了「先做強再做大」的核心發展理念。  上海小阿華是母嬰行業內最注重產品專業性及產品品質企業之一。企業創始人陳建華十分強調小阿華出品的專業性,同時,對產品的質量上的要求甚至達到了苛刻的程度。因此93年小阿華成立以來,並未急於批量生產,而是四處尋覓毛筆製作大師,及胎毛筆工藝大師。
  • 萬和連續四年上榜「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
    來源:時刻頭條9月10日,由全國工商聯主辦、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務院扶貧辦支持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京舉辦,峰會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和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榜單,廣東佛山共有9家企業入榜民營製造業
  • 亞洲主要國家製造業規模前5強,中國是後4位的總和
    亞洲主要國家製造業規模前5強,中國是後4位的總和1、 中國 製造業增加值 3.9萬億美元2、日本 製造業增加值 1.03萬億美元3、韓國 製造業增加值 0.46萬億美元先說說咱們中國,自從2004年開始,中國的製造業就走上了騰飛之路。201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約為1.92萬億美元,而現在則已經翻番到了3.9萬億美元。就算放眼整個世界,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擁有如此龐大的製造業體系,未來,我們將全力衝擊高端製造業,提高我們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 會亭鎮:做強兩大產業 實現融合發展
    這兩天,在會亭鎮淮海文化廣場西側,新樹立的「中國打火機生產基地」主題雕塑前遊人如織,人們紛紛以此為背景,拍抖音、發微信,更有網友在微信上留言「看看俺家的新景觀!」言語之間,充滿了自豪。打火機雕塑只是該鎮「扮靚」城鎮濃墨重彩中的一抹色彩。
  • 從疫情中爆紅的3M公司,看中小賣家如何做大做強?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中小賣家,一定要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對中小賣家做大做強,非常有借鑑和學習意義 3M公司全名: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 是成立於1902年的一家美國企業 如圖: 這就是3M公司100多年來不斷創新的原因; 3M同樣也入駐了亞馬遜美國站,如圖: 3M亞馬遜店鋪裡的產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和我們影響中的一個公司,經營一個行業 完全不同;
  • 中國臺灣機械製造業比大陸強在哪兒?
    中國臺灣工具機工具的產值與出口值排名,歷年來都位於世界前五名內。臺灣的工具機製造生產企業90%以上集中在臺中,這裡專業配套能力很強,大部分配套件在本地區都能採購到。而在當前,在智能製造已成為未來製造業發展趨勢的背景下,中國臺灣地區工具機工具企業已經提前布局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臺中精機的智能加工單元、永進機械的智能化工廠解決方案和東臺集團的單機智能化等。這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工業4.0時代,臺灣地區工具機工具企業仍然能夠提供最好的一站式採購服務,在未來的全球工具機工具市場中仍然會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