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解鎖和密碼解鎖,哪個更安全?-虎嗅網

2020-12-14 虎嗅APP


當你看到指紋手機又被破解的視頻,你是否感到恐慌或是認為只是危言聳聽?當你假期旅行、周遊列國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海關系統指紋驗證的必要性?被列入黑名單的嫌疑人,破壞自己的指紋就可以通過系統檢測嗎?你聽說過「指紋丟失」嗎……你的指紋還好嗎?


臧亞麗演講視頻:



以下為臧亞麗演講實錄:


我是臧亞麗,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大家都比較關注指紋的安全性,所以我的分享主要圍繞安全性展開。



我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然後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博連讀,後來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做副研究員。


在我整個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一共涉及到以下幾個指紋的課題:



形變指紋的匹配。在採集的時候,手指可能會變形,比如會不自覺地擰一下,會影響識別的效率。


現場指紋識別。它主要應用在公安上,是關於怎樣能將指紋有效地從背景裡找出來,然後跟正常的指紋做匹配。


假指紋甄別。主要研究各種材料的假手指跟真正的皮膚採集的圖像有什麼區別。


小面積的指紋識別。我們有一個橫向的項目,跟公司合作來做指紋識別的晶片。


更安全:密碼,還是指紋?


大家覺得,指紋和密碼,哪一個更安全?指紋現在應用得這麼廣泛,是因為密碼不安全嗎?



一個八位數字組成的隨機密碼,一共會有108種方案。也就是說,隨便生成一個八位數字的密碼,另外一個人隨機猜到的可能性是一億分之一。如果夾雜大小寫字母和符號,就會有948種。


這就是說,當選擇的範圍越寬時,密碼的不確定性就越高,相對安全性也就會越高。


信息學和密碼學的領域裡有一個「熵」的概念,用來評測密碼的安全性。密碼熵裡邊有兩個關鍵變量L和N,表示在N個符號的範圍內,去隨機選擇長度為L的密碼,得到的值是52.7。


而指紋只要採集的位置、面積、形變角度等存在不一致,收到的信息就會不一樣。正因如此,很難定量判斷指紋的唯一性和不確定性有多高。全世界六十億個人,每個人十個手指,一共有六百億個手指。而指紋又是唯一的,算下來是六百億分之一——這樣說起來好像是絕對安全的,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很難定量判斷指紋的唯一性和不確定性有多高|Pixabay


目前商用的指紋算法,在誤識率為五萬分之一的情況下,拒識率小於百分之三。也就是說,在別人的手指試五萬次,會有一次能夠非法通過認證的前提下,自己的手指每試一百次,有三次會被拒絕掉。


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誤識率和拒識率,一個高,另外一個就會低。目前的數值,是從用戶反饋中得出的。


這個性能,對小面積而言是1:小N——系統裡可能會註冊不止一兩個手指;對大面積而言而言是1:大N。所以,指紋系統的安全性大致是五萬分之一,大面積的可能會達到十萬分之一或者二十萬分之一,但目前的技術也就到此為止了。


指紋系統和密碼系統的安全性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但是也不能就此認為後者就是安全的。


為什麼?


大家想想,我們設置的密碼,真的是隨機的嗎?即便是隨機的密碼,記得住嗎?


所以有兩個概念,一個叫「預測熵」,一個叫「最小熵」,它們是用來衡量考慮了各種實際情況以後可能達到的安全性的測度。


預測熵,就是任意的一個8位字符。在有組合要求的情況下,數值可以達到30,也就十億分之一的概率會被猜中。


十億分之一,聽起來還可以。但是,我的密碼絕對是自己慣用的幾個組合,因此也存在較壞情況下的判斷,而這就與最小熵有關。


一般來說,一個密碼系統的最小熵達到是10,我們才能認為它是安全的。在系統本身不做限制或者安全增強技術的情況下,密碼要有15位才能保證一千分之一。15位的密碼,大家有嗎?反正我沒設過這麼長的密碼。所以密碼的安全性其實並不高的,容易被人破解。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結論:指紋系統的安全性往往是由它系統本身決定的,而密碼系統幾乎完全依賴於用戶的使用習慣。因此,對於特別認真謹慎而且記憶力特別好的人,密碼可能更安全;但對於比較馬虎的一般人,設置密碼有點隨便,可能還是指紋更安全。


指紋的優勢有哪些?


所以,就安全性而言,指紋並沒有比密碼有本質上、顛覆性的突破。不是說用了指紋之後,密碼所有不安全的問題都解決了。


那麼,為什麼指紋應用如此廣泛?


因為方便。



指紋到底有什麼優勢呢?首先是方便、快捷。我不用像鑰匙一樣帶在身上,也不用特意記住,甚至都不用每次輸入——一摸就開了。


固有特徵。固有特徵的意思是,指紋是長在我身上的,所以認證通過了我的指紋就代表認證通過了我這個人,而不是密碼、卡或者證件。因此,也就減少了盜用密碼以及盜刷卡或者證件的可能性,所以這是它比密碼要好一些的地方。當然也不是絕對的,比如指紋也可以通過特殊手段來偽造。


穩定性。指紋終生不變,但不代表完全不變。已經有很多人做過研究,隔5年、10年再去採同一個人的同一根手指,指紋相似度會有一些下降。此外,體型胖瘦、手的乾濕程度以及磨損程度也會造成影響,但都是在量變的水平,沒有到質變。



電影《烈日灼心》裡,主人公每次抽完煙都捻搓菸頭燒自己的手指,希望能把指紋燒得無法辨認。那麼這種方法有用嗎?在結局中他被捕了,所以我們可以一步到位地得出結論——沒用。


為什麼沒用?


儘管破壞了指紋,必然會影響到識別,但是能不能匹配成功,取決於多個因素。



首先取決於破壞的程度。在這張圖中,指尖部分可能破壞得不能用於識別了,但是指腹只要採集得夠多,還是能夠識別出。


但是,如果破壞的程度真的很高呢?比如整個表層皮膚都破壞掉,甚至連底下都沒有了。那可能就識別不出來了。但是在公安刑偵領域,並不會把指紋作為嫌疑人唯一的特徵,還會有別的識別方法。電影中,鄧超飾演的辛小豐之所以會被關注,就是因為他搓菸頭的動作被看到了。


不同場景下的規則有什麼區別?


在正常的指紋應用環境裡,指紋識別根據不同的運用環境也會有不同的規則。


我簡單歸納為「非你不可,偏你不行」——這不是專業用詞,是我自己編的。



什麼叫「非你不可」?這是我的手機,就只有我能通過,其他人一律都不行,所以它只關注我固定的一根手指。只要不吻合,就不讓通過。


「偏你不行」指的是,不允許海關刑偵黑名單上的人通過,而其他人都可以。


具體該怎麼實現呢?


首先,會設置閾值來判斷是不是同一個人,或者同一根手指。閾值的取值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可能不一樣,在「非你不可」這邊可以高一點,哪怕多拒絕真的用戶幾次,也不能讓假的用戶過去。但是在「偏你不行」這邊,閾值就可以取得低,可以相似用戶留下來再看一看。


還會關注是否存在異常現象。如果犯罪分子想通過破壞指紋來逃脫,就反而會受到關注。


「指紋丟失」有哪些情況?


「指紋丟失」也不是一個專業的概念,但是我在很多地方都見到過這種說法。



什麼叫指紋丟失?主動破壞自己的指紋,肯定是丟失的一種,因為如果破壞程度大就會永久性失去指紋。


疾病和外傷和磨損所致的表面紋路受損更為常見的,但這種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到和原來一致。


還有一種叫指紋副本丟失。是指得到的指紋圖像,或者製作出來的假指紋丟失。


還有指紋模板丟失。指紋特徵存在系統裡,就有可能會被可能黑客獲取。


我重點對後面兩種稍微闡述一下。


01. 指紋副本丟失


首先是關於假指紋。



左邊兩幅圖片是我在網上找的例子,是通過矽膠或者導電材料製作假指紋。自己做自己的假手指,沒什麼難度,因為配合度非常高;甚至可以做多做兩個,找其中最清楚的那個識別。


那麼,假指紋涉及到哪些技術呢?它分軟體和硬體兩個層面。


軟體層面包括動態特徵和靜態特徵。首先,手指摁下去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漸形變的過程,這就跟材料的彈性和質地有關;而且要考慮出汗。其實在軟體層面,可能紋理更有效,因為它是一個靜態的特徵,不需要不停地採很多幀。但是不同的材料摁下去以後形成紋路,雖然可能肉眼看不出來,但計算機能識別出明顯的區別。


硬體層面會集成一個小模塊。儘管現在測生理信號的模塊都很成熟了,但考慮到體積和成本,應用場景十分有限。


為什麼我們手機裡面沒有假指紋的甄別技術呢?一方面,就是因為增加相關硬體就要增加體積——手機再厚一層估計你也不願意。另一方面,在自己不願意、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拿我的手指去做假指紋,還要能打開手機,需要挺高的技術含量,而且是非常專業的領域才能實現的。所以大家也不用特別擔心。


02. 指紋模板丟失


接下來是關於穩定性。



指紋終身不變,到底是優勢還是缺陷?這個問題其實是所有的生物特徵可能都會面對的。剛剛說過,指紋會丟失,不管是副本丟失還是模板丟失,別人有了我的指紋,但是我的指紋永遠不會變,不能像密碼一樣更改重置。因此,一旦指紋被別人知道,我其它的系統都不能再用這個指紋了,因為它不安全了。



其實現在也有指紋模板保護技術,而且這個工作已經做了很多年了。但是因為它會有一點問題,就是會損失指紋的有效信息。因為它相當於對指紋做了一次加密,然後用加密後的信息再去做認證,所以必然會造成一定的信息損失,進而導致精度上的下降。這項技術目前還沒有成熟到可以隨便應用的程度,但在不斷進步。


保護指紋:勢在必行,還是危言聳聽?


我簡單總結一下前文:指紋相比密碼其實沒有更安全,但確實更方便。但同時,它帶來兩個問題,一個是假指紋,一個是指紋丟失。也許大家特別關注指紋丟失,但我認為不需要在上面太費心思,因為別人拿著你指紋來攻破系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曾有新聞報導說,一段膠帶就能破解手機的指紋解鎖:把透明膠帶貼在手機指紋識別鍵上,只要試三次就能解鎖。其實,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你真的不會發現自己的手指或者手機上貼了一個膠帶嗎?所以,這種情況不是隨便就可以發生的。


還有人說,不要隨便拍照比Y手勢,不然指紋會丟失。我想說,雖然現在通過遠距離拍照實現手機指紋的採集和識別可以做到,但需要在非常苛刻的條件下:人要有一定配合度,相機的解析度要高,圖像成像的角度要合適,周圍的環境光線要好……所以也不是說上去拍一下,你的指紋信息我就有了。


所以,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享受簡單生活的簡單快樂就可以了。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手機指紋解鎖和密碼解鎖,哪個更安全?
    更安全:密碼,還是指紋?大家覺得,指紋和密碼,哪一個更安全?指紋現在應用得這麼廣泛,是因為密碼不安全嗎?一個八位數字組成的隨機密碼,一共會有10^8(1億)種方案。也就是說,隨便生成一個八位數字的密碼,另外一個人隨機猜到的可能性是一億分之一。
  • 還在用密碼解鎖電腦?指紋和人臉識別更方便
    我們早已經習慣了使用指紋解鎖手機,但是解鎖電腦時,貌似很多小夥伴還在默默的輸密碼。為什麼不用指紋識別、面部識別這樣簡單高效的工具呢?在電腦上輕輕按一下你的手指,或者在屏幕前露一下臉就能解鎖電腦,是不是很方便,在Win10上這個功能叫做Windows Hello?
  • iOS指紋解鎖和手勢解鎖
    在經過一些觀摩和學習後,終於決定先來試試水了。下面正式開始我的第一篇博客。這篇博客是自己基於iOS系統實現的指紋解鎖(系統API)和手勢解鎖(CAShapeLayer)功能。在之前自學CAAnimation,再加上公司老大說可以預研(之前沒有做過)一下各種解鎖方式的情況下,想著自己來實現一下現在常用的解鎖方式:指紋解鎖和手勢解鎖。
  • 手機的指紋解鎖真的安全嗎?
    系統的漏洞在於,用於身份驗證功能的指紋傳感器並不會捕捉用戶指紋的完整圖形,相反,它掃描儲存的只有指紋的部分區域,而且許多手機還允許用戶在系統裡錄入多個手指的指紋。只要用戶的指紋與系統裡保存的區域指紋相匹配,手機就會解鎖。
  • win10指紋解鎖怎麼設置
    win10指紋解鎖怎麼設置?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已經慢慢的支持指紋解鎖的功能了,通過指紋解鎖可以更快速登錄電腦,無需記住密碼以及輸入密碼,非常便捷,那麼win10指紋解鎖怎麼設置呢?下面小白系統教你設置win10指紋解鎖設置的步驟。是否支持指紋解鎖?首先確認筆記本電腦是否支持指紋解鎖的功能。
  • 採集指紋、複製卡片就能解鎖 智能門鎖到底安不安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孫煊哲 攝影 許俊文 假指紋可解鎖、超九成IC卡可複製破解……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費者協會委託研究機構對38款智能門鎖進行指紋解鎖、IC卡解鎖、環境試驗、電磁兼容試驗等測試,結果沒有一款能夠通過所有檢測。
  • 密碼解鎖易破解 常見手機解鎖姿勢匯總(全文)
    首先編輯在這裡先簡單地將下文中要提到的各種加密方式分成了兩類:僅通過屏幕操作的「密碼類」和需要藉助手機上傳感器的「生物特徵類」。其實還有一類是「智能穿戴式解鎖」,不過因為它需要額外購買智能穿戴設備,所以這裡不做討論,只討論手機自身。下面,我們就從「密碼類」開始,它包括字母數字密碼解鎖、圖案解鎖、敲擊解鎖和筆跡解鎖。密碼解鎖(數字、字母、PIN碼)方便性:★★★☆☆安全性:★★★★☆
  • 手機「指紋解鎖」到底安不安全?專業人士說出實情,真是後怕!
    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更新和優化,越來越多的功能,極大的便捷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同時也增強了我們對手機的依賴,大多數人出門都是手機不離身,利用來支付消費,但儘管現在手機的安全性能越來越高,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很大隱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手機開啟時的指紋解鎖功能,大家覺得它真的安全嗎
  • 黑科技來襲啦,用手機指紋解鎖電腦,讓生活更便捷!
    隨著科技發展,技術的進步,現在指紋識別已經是手機的標配了,這樣的方式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我們解鎖手機,只要手指輕輕一放,就可以解鎖了。更不用說現在流行的面部解鎖了。果然,花的錢越多,生活越幸福。不過相比較之下,目前絕大部分電腦還沒有配備指紋解鎖的功能,我們每次解鎖電腦,都需要輸密碼。
  • 推薦幾個電腦解鎖方式,別再用密碼解鎖了,快試試這些吧
    大家現在的手機都是用什麼方式解鎖呢?密碼,指紋,虹膜,人臉。。。答案有點多,那麼我們換個問題,你們用的電腦又是怎麼解鎖的?估計就是:密碼,密碼,密碼。。。老實說,密碼確實是我們最常見的電腦解鎖方式。但實際上除了普通的密碼解鎖,電腦上還有很多你們不知道的更加實(zhuang)用(X)的解鎖方式。
  • 拍照不要比剪刀手了,指紋解鎖並不安全,注意保護隱私
    指紋解鎖,是以前只出現在科幻電影裡面的情節,而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深入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手機的鎖屏解鎖,是最常見的也是最頻繁的使用指紋的方式。還有在支付錢款,驗證身份和出入境等等,有的門鎖也都設置了指紋解鎖,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和方便,而且很安全。
  • Apple ID密碼忘了怎麼找回?丨如何讓面容和指紋解鎖立馬失效?
    不需要再去百度Apple ID密碼忘了該怎麼辦了首先我們需要給iPhone創建一個鎖屏密碼,打開設置--面容/觸控ID與密碼--開啟鎖屏密碼。或者你也可以打開設置--點擊頂部的Apple ID--密碼與安全性--更改密碼,同樣也可以直接通過輸入鎖屏密碼來重置Apple ID密碼了。
  • 讓筆下文創指紋解鎖筆記本,鎖住獨家記憶
    筆者最近種草了筆下文創的一些產品,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最新入手的指紋解鎖筆記本。記憶中最早關於筆記本的回憶,還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哥哥送給我的第一本密碼鎖筆記本。後來,記日記就成為了我的一種習慣,寫好後密碼鎖住。而筆下文創的這款筆記本採用了當下主流的指紋解鎖,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好的保護好個人隱私。▼▼ 因為之前就入手過筆下文創的山水鋼筆,簡直愛不釋手。
  • 手機指紋解鎖存在漏洞,一塊橘子皮就能解開密碼?看看專家怎麼說
    文/風峰說生活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家的生活越來越便利,手機指紋鎖也漸漸走近了大家的生活,隨便找一圈就會發現,大家的手機基本上都是用指紋解鎖,可是這個被大家普遍應用的系統,真的安全嗎?最近,一個用橘子皮解開手機密碼的視頻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對此專家也專門做出了回應,他們做了多次試驗,證明了確實在一定情況下橘子皮能解開手機指紋鎖,甚至找一個沒有錄入過指紋的人來解鎖也是解得開的,這是什麼回事呢?大家生活裡的那麼指紋鎖,都那麼不安全嗎?
  • 如果人去世了,那他的指紋還能解鎖手機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以前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經常會在手機上設各種密碼,數字密碼加上圖案密碼。但因為在輸入這些密碼時過程非常的慢,再加上有些人還會經常忘記密碼,所以指紋解鎖就出來了。自從蘋果手機上推出指紋解鎖後,就深受人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手機也都一一模仿。
  • 戴著口罩無法解鎖手機?3D人臉識別+屏下指紋更輕鬆
    ,然而口罩一戴起來,這人臉識別就就失效了,這個時候不得不每次都輸入密碼解鎖,繁瑣之餘也是挺尷尬的。對此歪果仁也有辦法,有一家公司針對性地推出了一種特殊口罩,它可以將你的面部特徵列印到口罩上,雖然不能和面部無縫銜接,不過具備基本的面部要素,大部分情況下可以使用Face ID解鎖。不過,售價40美元,兩三天就得扔,你舍不捨得?
  • 指紋解鎖的指紋真的具有安全性和獨立性嗎?
    指紋解鎖是現在智慧型手機必備功能,它能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更能提高資料的安全性。那麼問題來了,指紋解鎖中的指紋安全嗎?它具有獨立性嗎?其實,每個指紋上都有其特定的紋路:鬥形紋、箕形紋、弓形紋。而且,無論指墊生長大小與否,長偏與否,還是發育不均與否都會決定其指紋的主要紋路形成。例如,弓型紋、鬥形紋、箕形紋、甚至稀有的雙箕鬥紋。因為它的大小,生長方向和基因遺傳都有關,在親緣關係與同卵雙胞胎中,其相對應的指頭上的指紋都會呈現出相似的模式。
  • 指紋突然識別不成功,如何才能快速、無延遲地解鎖手機呢?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多,手機上的功能也越來越多,而以往解鎖手機時我們都靠著複雜的數據字母密碼,或者是複雜的圖案密碼,而現在,智慧型手機擁有了指紋、面部、虹膜等越來越高科技的解鎖方式。而換了擁有指紋或面部等生物識別功能的新手機後,人們往往會想要馬上、趕快體驗一把手機的指紋或刷臉解鎖方式。而在使用指紋解鎖手機的過程中,難免不會遇到問題,這不,手機的指紋識別不靈敏了,指紋解鎖手機時要多嘗試幾次,或者是根本識別不了,這時指紋解鎖體驗就大大降低了。
  • 人死後指紋是否還能解鎖手機?法醫說出了實情,只有一種情況可以
    並且智慧型手機的安全性能也是很高的。就拿我們現在購買的智慧型手機來說,很多智慧型手機上面都可以通過指紋解鎖,或者通過指紋設置密碼。並且我們有時候還會發現,如果自己的指紋有些破綻,或者說沾水之後,那麼多數人想要手指紋解鎖,很難將自己的手機解開。當然也有一些網友有些疑問,就是假如人在死亡之後,再利用自己的手指來給自己的手機解鎖,那麼死者指紋能否將其指手機紋解鎖解開了?
  • 手機丟失9小時損失上萬元 到底哪種解鎖方式更安全
    該學生稱6日晚11點發現手機在丟失後,自己修改了微信、QQ和支付寶的密碼,並於凌晨2點通過公眾號掛失手機號,但遺憾的是手機號到早8點才掛失成功。所以如果手機一旦丟失,最關鍵的問題是不煩分子如何解鎖手機。其實手機的解鎖方式是我們手機丟失後最重要的一道防線。如果手機的安全機制出色的話,那麼將會很大程度降低我們被盜刷的風險。手機丟失9小時損失上萬元,便是最好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