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對根的深情——記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彭小寧教授

2020-09-11 懷化學院

他是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人,骨子裡透著謙遜低調、熱情奮進和善解人意。老師們說,看著他,心便安了;學生說,大學裡最大的榮幸就是遇見了他;他卻說,「我只是一個教書匠」。—— 題記

(彭小寧教授)

彭小寧,男,196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負責人,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原院長。

紮根山區大學,堅守夢想矢志不渝

1984年,從懷化師專(懷化學院前身)數學系畢業留校後,彭小寧一直在懷化學院任教。

彭小寧在專業學科領域孜孜以求,善學篤行,勇攀高峰,迅速由一名數學領域研究者成長為了計算機領域的專家。他為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全國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青少年信息與智能教育專委會常務委員,湖南省高教學會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湖南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物聯網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湖南省計算機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懷化市計算機學會理事長、懷化市政府信息化專家組首席專家。

信息化時代,IT人才難求。多少次,眾多企業和高校向彭小寧拋去了「橄欖枝」,或許以高薪,或許以重要職位,或許以重大學科平臺,彭小寧都婉然謝絕了。他常說:「謝謝你們對我個人的抬愛,我的家鄉、我的母校更需要我,也請你們多關注與支持我的家鄉和我的母校。」

2010年,彭小寧以訪問學者身份,公派前往英國伯明罕大學計算機學院訪學一年。這一年是他最忙碌和最充實的一年,學業之餘,他無暇徜徉於康橋,尋夢,不再是「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而是踏訪英國知名大學與企業,探求「地方二本院校計算機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

不求私利者謀大事。無論走到哪,彭小寧的心裡總是裝著家鄉和母校。因為,他有著一個夢——「雖然學校地處武陵山片區,但我們要照樣能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高、專業知識強、應用技能突出的優秀應用型人才。」

投身專業建設,為愛追逐焚膏繼晷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榜上有名。此消息在社會上激起了強烈的輿論反響,「一所地處湖南西部的二本院校,能辦出了一個面向IT行業的一流專業」,市民們感到十分的欣喜。

而此刻,彭小寧已卸任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一職有近5個月了,老師們都說:「獲得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彭院長20年默默耕耘、辛勞付出、無私奉獻的結果!」

回首過去,1999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從數學系分列出來,成立專門的計算機系,37歲的彭小寧被學校任命為系主任。自此,彭小寧就帶領著13位專業老師,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創業之路。

一路風雨,一路歡歌。彭小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上,把承諾寫在了行動上。2004年,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招生;2005年,獲得「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2009年,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招生;2011年,與IBM軟體產品實訓基地籤約,開辦「IBM校企合作班」;2012年軟體工程專業本科招生;2013年,首批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中心落戶懷化學院;2014年,與崑山傑普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籤約,開辦「軟體工程師班」;2014年,湖南省校企合作計算機類人才示範基地落戶懷化學院;2017年,在湖南省普通高校專業綜合評價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得全省排名B類第2,2019年,網絡工程和軟體工程三個專業分別獲得B類第3和B類第4;2018年,與崑山傑普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大數據產業學院」;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艱苦的蛻變,每一個成就都凝聚了彭小寧的心血。彭小寧撲在工作上、拼在工作上。他以校為家,白天、黑夜,周末、寒暑假,你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五一」、「十一」是大夥遊玩歇息的「黃金周」,卻成了他指導學生和整理材料的「黃金周」。每天,他是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一個走進辦公室的人,工作起來,他時常廢寢忘食,很多時候工作到凌晨才回家休息。青年教師劉毅文感慨:「看著彭院長辦公室那盞明亮的燈,我就在內心不由自主地告誡自己要更加努力工作。」

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彭小寧患上了眼疾,眼睛視力急劇下降,看電腦屏幕都要帶上墨鏡。老婆和孩子心疼他,勸他工作中悠著點,注意保重身體,他卻總是「呵呵」了之。

他曾說,工作是他的使命與宿命,也是他的快樂與幸福,他無怨無悔。

創新人才培養,開放辦學碩果纍纍

(彭小寧和學生在一起)

「人才應用的主體是企業,什麼樣的人才最受企業歡迎,一定要關注企業的需要,企業和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彭小寧大力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實踐。

彭小寧提出了「一個堅持、兩個突出、三個強化」的專業人才培養指導思想。即堅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突出需求導向,突出校企合作;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強化教學質量體系保障,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為培養「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後勁」的應用型人才。

彭小寧積極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他主持3 項省級教改項目的研究,發表了多篇教研論文,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提供理論指導。

彭小寧推動構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與崑山傑普軟體、上海漢得、北京千鋒互聯科技、北京渥瑞達、廣州粵嵌科技、湖南青果軟體、湖南兆美創科、湖南政和數據等20餘家企業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與30多家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建設校企共建實踐教育基地21個,校企合作開發專業課程10門,校企合建校內實訓基地3個。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真正培養出了企業「看得上、用得好」的人才。學院學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6%以上,實現了精準就業、高薪就業、自主創業。

彭小寧還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模式為突破口,堅定不移地開展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教育四年不斷線的培養機制。每年他都要親自主持召開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教育專題會議分析歷年成績數據、本年度指導教師與參與學生情況等,來遴選年度主要扶持項目。

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一方面從課程體系構建、學分認定、教師培養、實踐項目推廣積極支持雙創人才培養,一方面廣泛聯合科技企業,建設一流的科技孵化基地等,幫助學生提高科技研發能力,強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近年來,「雲印表機」、可穿戴式「藍牙貼」、「實驗室遠程監控系統」、「城市化點式地圖」等各種各樣的創意作品設計、創新研發成果,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各類基地不斷湧現,形成了該學院「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新景象。

向九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2屆畢業生。依託該院創新創業基地,成功創建了紅橘子科技工作室,2015年註冊了「懷化市紅橘子科技有限公司」。向社會承接網絡平臺和產品研發等項目,業務範圍已拓展到全國各地,年合同產值上千萬元。陳華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5級在校學生。2017年,他和同學們在創新基地劉毅文老師的指導下,研發了《基於AR全景圖技術的校園失物招領方法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立項資助,發表2篇省級論文,獲得1項軟體著作權。向九九、陳華波是學院培養「雙創」人才的形象縮影。

據統計,近年來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先後獲得"網際網路+"創新大賽、ACM程序設計競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等省級、國家級各類學科競賽有500多項。獲得國家大學生研究性創新項目3項,省級計劃立項14項,校級立項81項。參與開發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如「洪江市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懷化市基層組織網格化管理信息服務平臺」、「懷化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入學及轉學集成服務平臺」等中小型軟體產品50餘項。

堅持立德樹人,春風化雨桃李滿園

「奉獻是一種無私的愛,是對自己事業不求回報及全身心的付出,在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奉獻者收穫的必將是一種幸福,一種無比崇高的情感」,彭小寧說道。

從教36年以來,彭小寧秉承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和「人之兒女,己之兒女」的理念,真誠關愛著每一位學生。他常年奮鬥在本科生教學的第一線,每年要上200多學時的課,恨不得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他們。教學中,他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採納啟示式、提問式、探討式的教學辦法,由淺入深地講授科學知識,採納MOOC、SPOC、超星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擴大學生學習的知識面。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深受廣大學生的好評。學生在教學評價中說道:「聽彭老師的課,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享受。」

彭小寧的辦公室隨時向學生開放,只要學生走進他的辦公室,他會立馬停止手頭的工作,給學生倒上一杯熱茶,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為學生答疑解惑。彭小寧承擔著《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教學任務,教學之餘,他會找所授班級的每一位學生談心,聊專業,暢人生,給學生的心靈上種下了愛的種子。

「清晰記得,當年彭老師與我們聊天時談到的「問題空間和狀態分析」。那番談話對我影響非常深遠,小到如何有效地去解決平時工作中的問題,大到如何規劃自己未來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很多人認為解決問題的過程最為艱難,其實真正的難點和重點是如何定義和分解問題。我們進入大學的時候也要去問一問自己,大學四年後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或者是你想要達到怎樣的成就?有了問題,再去分解你的問題,以及你的目標。然後再朝著目標努力地去實現它。」1998級學生吳萍回憶道。吳萍目前在美國Adobe西雅圖研發中心從事Adobe Lightroom雲端的研發工作。

「記得自己入選ACM程序設計競賽培訓基地時的喜悅感。更終生難忘的是恩師彭小寧教授每周固定1小時指導我學術研究時的溫馨感,以及人生第一篇SCI論文接收時的收穫感。」 2009級學生肖治軍激動地說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彭小寧的感染、教育、引導下,一大批學生獲得成才,成為了社會的佼佼者。「大山裡,培養和走出了優秀的人才。」彭小寧倍感欣慰。

彭小寧特別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高豔霞老師對此深有感觸。剛入校時,在工作上出現一定程度的困惑和不適應。彭小寧就積極與她進行面對面交流,認真了解她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逐漸引導她入門,提高教學水平。高豔霞回憶,有一次撰寫一篇教改論文,遇到困難問題卡殼了。她便給彭小寧發了一條「求助」信息,彭小寧很快就回復了。無論多晚,彭小寧總會第一時間回復老師們的提問,有時凌晨2 點多,他還會對青年教師論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在彭小寧的鼓勵和指導下,2011年,高豔霞榮獲了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輔導員仇小梅至今還珍藏著彭小寧對學生工作總結報告的修改稿,文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建議。「這是彭院長對個人和學生工作關心支持的一個見證。」仇小梅說道。2020年,仇小梅老師主持申報的項目《「三全育人」視域下地方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研究》,榮獲「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輔導員研究)」立項資助。

石元泉,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1977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沒有彭院長,就沒有我的今天,是他『逼迫』我去攻讀四川大學的博士學位,是他鼓勵我爭取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項目支持,公派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訪學。他甘為人梯的精神令我感動!」石元泉深情說道。

這便是彭小寧,不求名利、不求聞達的彭小寧,心底無私、鍾情教育事業的彭小寧!

資料來源:新湖南客戶端.懷化

微信編輯:陳欣雨

責任編輯:卓東

一審:卓東

二審:盧宗旺

三審:楊若鄰

懷化學院新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湖南省計算機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學術年會在婁底召開
    出席會議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純,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王耀南,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湖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廖湘科,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校長劉和雲,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王國仁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人工智慧學院:以夢為「碼」 不...
    2020「遇見東南·院長開講」|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人工智慧學院:以夢為「碼」 不負韶華東南大學最強天團來了!7月7日起,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客戶端特設專題報導——《2020「遇見東南·院長開講」》,邀請東南大學26位院長,為各位考生和家長詳細介紹學校34個學院的特色專業、學科設置、就業情況等。本期主講嘉賓是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院長,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耿新。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教授風採展(十二)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俄羅斯籍特聘教授。2004年3月至今就職於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2010年獲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五屆「瀟湘友誼獎」。2斯維特蘭娜,女,1959年12月出生,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俄羅斯籍特聘教授。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教授風採展(九)
    1995年6月從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生物教育本科畢業,進入懷化學院生物系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至今,2001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攻讀碩博連讀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 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學院介紹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簡稱計算機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自動化系和計算機基礎公共課部,開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物聯網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等六個本科專業。
  • 學院說|計算機工程學院
    在華南理工大學的大力支持下,計算機工程學院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已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敬業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這支隊伍中有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有「廣東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有「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有分布在各個專業的博士與在讀博士。學院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817人,分布在學院4個專業中。歷屆的畢業生中有不少被騰訊、阿里等知名的IT企業錄用。
  • 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系舉行申瑞民教授追思會
    6月12日,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系舉行申瑞民教授追思會。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人力資源處副處長楊一帆、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劍波;計算機系系主任張麗清、原系主任過敏意、計算機系總支書記朱浩瑾;申教授生前同事、同學、學生以及海內外好友等共聚一堂,深切緬懷申瑞民教授。
  • 招生季 | 學院介紹 |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
    二 院長、專業帶頭人介紹三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專業介紹四 招生諮詢電話及學院網址一、 學院概況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學脈,溯源於東南大學在全國專業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優勢工學專業,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教授風採展(十)
    1996年7月畢業於懷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生物教育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洞口縣古樓中學從教5年;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在雲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獲農學碩士學位;200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期間於2006年9月2010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生態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2015年7月至今,在懷化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工作。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教授風採展(十一)
    2002年11月-2007年11月,任懷化學院學生工作部(處)長、機關第二黨總支書記。2007年12月-2008年2月,任懷化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2008年3月-2013年6月任懷化學院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部長。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任懷化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兼黨校常務副校長。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博士風採展(十一)
    博士畢業後,曾在衡陽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工作一年。2017年就職於懷化學院。先後承擔了大學計算機基礎、Dreamweaver應用、算法設計與分析、工程經濟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目前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懷化學院教學方法改革項目1項。
  • 2019北京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人員招聘公告
    華南理工大學是我國高等學校最早從事計算機科研與教學的單位之一,1958年開始計算機科學研究工作,1960年設立計算機專業, 1981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01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年計算機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且位次不斷上升,2018年排名百分位已進入36.9%。
  • 智能工程學院舉辦第七屆計算機科技文化節
    2019年11月25日下午,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七屆計算機科技文化節在體育館拉開帷幕。雲南工商學院總督學陶國勝教授,雲南工商學院副校長兼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楊萬利教授、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潘明波副教授等領導出席了活動。 打造智能科學靚麗文化名片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解讀
    山東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簡單介紹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計算機學院)於2016年7月由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0年4月成立)更名而來,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應用數學與軟體工程系,已有30餘年辦學歷史。2018年4月成立人工智慧學院,與計算機學院合署辦公。學院下設5個系、1個實驗中心和5個辦公室。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博士風採展(十三)
    懷化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生物製藥專業教研室主任。任教課程《細胞與細胞工程學》和《細胞生物學實驗》。獲獎榮譽:獲2018年度懷化學院「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資助;獲2018年度懷化學院「優秀學生工作者」榮譽稱號;獲2019年度懷化學院「三育人」先進工作者;獲2019年度懷化學院「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獲2019年度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資助。
  • 哈工大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原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是在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道路與交通工程系的基礎,於1995年1月正式成立的。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專業(道路工程方向、橋梁工程方向)、交通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四個專科專業(方向)。
  •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2020簡章
    學院簡介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湖南省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是工、農、文、理兼容的綜合性高校,是世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學院現有學生8000餘人,教職工626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188人,博士、碩士122人;館藏紙質圖書40萬餘冊,有同方知網電子期刊資源、先進電子閱覽室、超星移動圖書館和讀秀學術知識平臺;學院擁有設備先進的實驗實訓室28個,設有雜交水稻研究所、現代製造中心、計算機網絡中心、電子電氣實訓中心、生物技術與組織培養中心、動物疫病診療中心、商貿物流實訓中心、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和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等。
  • 招生季 | 懷化學院博士風採展(十二)
    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中醫藥大學兼職學術型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侗醫藥學分會會員、湖南省動物營養學會會員、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承擔了《現代食品檢測技術》《食品營養學》《乳製品工藝學》《酶工程》《食品安全檢測綜合實驗》《計算機在食品科學中的應用》等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主持校級教改項目2項。
  • 華東師大撤銷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等學院建制,成立信息學部
    學部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簡稱「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學院(簡稱「軟體學院」)、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數據學院」)、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簡稱「通信學院」)。同時,撤銷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建制。成立華東師範大學「智能+」研究院(簡稱「智能研究院」),掛靠信息學部,作為實施學校「智能+」行動計劃的跨學科研究平臺。
  • 臺南大學國學文化團來懷化學院交流
    相約懷化 情系兩岸臺南大學國學文化團來懷化學院交流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9日訊(朱思翰 馮錦超 袁鳳 盧宗旺)4月2日,懷化學院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應懷化市人民政府臺灣工作辦公室和懷化學院港澳臺交流中心邀請,前來懷化市參加2019海峽兩岸青年民俗文化體驗行活動的臺南大學國學文化考察團31名師生來到懷化學院,開展為期一天的國學文化交流。 考察團一行先後參觀了懷化學院易圖境美術館、侗錦作品展、五溪流域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實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