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考考了709分,得知成績之後非常開心!在問詢了班級其他同學後得知,班上有8個同學比她還高,還有三個和她一樣709分,重慶一中初中各校區中考700分以上,達到了300多人,真心為孩子母校感到驕傲!
其實,今年重慶一中考得非常不錯。但是重慶一中沒有發布任何一張喜報。作為一名初中畢業生的家長,也感到很困惑,於是去跟班主任和學校相關負責人交流,了解到,今年重慶一中初中各校區最高分726.5分,720分以上特高分6人,700分以上有300多人。今年,重慶一中高中錄取分數線是688分,也體現了老百姓對重慶一中辦學質量的高度認可。相信三年之後,我們的孩子也能夠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網傳重慶一中喜報
重慶一中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特高分學生。對於頂尖學生,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培養體系,同時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為他們明白,每一個學生對應的都是一個個真實的家庭。有責任的教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得到關注,被看見。
我非常贊同重慶一中的做法。重慶一中歷來沉穩大氣,展現了一所名校的風範。新一輪的高考改革,如強基計劃的實施,其目的就是要破解「唯分數論」、評價單一化等難題,教委也嚴令禁止各個學校炒作狀元炒作清北。今年各媒體也做得很好,並沒有炒作高分及狀元。教育需要安靜的環境,教育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考試就會有排名,就會有高下,有幾家歡喜就會有幾家憂愁。炒作分數,其實也是對更多人的一種傷害。無論是個人,還是學校,都要有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對於成績,我們應該既有讚許他人的器量,又有體諒他人的善良。
近年來高考,重慶一中考上北大、清華的人數都穩定在25人以上,今年也應該在25人左右。今年,重慶一中有兩位同學進國家集訓隊並保送清華(全市只有7人),11個同學獲奧賽決賽金銀牌(可直接入圍北大清華的強基計劃),有兩位同學理科裸分714分(全市前6名重慶一中有2人),680分以上的特高分61人,佔全市六分之一,文理科600分以上有668人。
初中三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我曾無數次問自己:什麼是我認為的最好的教育?什麼是一所中學應該有的樣子?回望過去,謙遜低調的重慶一中給了我最好的答案。三年裡,我已經記不清跟各科老師有過多少次交流,這緣於班主任老師提出「每兩周跟科任老師至少一次交流」的建議。這讓我懂得「家校共育」不是簡單的陪伴、不是單打獨鬥、不是我行我素,而是家長和老師的無障礙交流下的全面合作。
孩子初三努力了,拼搏了,有一段無悔的青春。未來三年裡,孩子還將繼續在重慶一中高中部學習!感謝重慶一中的栽培,感謝所有老師的辛苦,也衷心期待孩子在重慶一中發展得更好!
重慶一中寄宿學校一位初三學生家長
說明:以上為一中寄宿初三學生家長所寫,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於家長評價:
一中就是這種風格。
重慶一中的曾任校長魯善坤,多次任全國人大代表,直轄市人大代表,市教育系統擔任職務。
魯校長在職時,重慶一中是規範辦學,規範招生的嚴格踐行者。從不屑於用當下各校亂象之各種生源爭搶手段。
奈何其它友校並不如此,因此有幾年一中在生源入口方面逐漸掉隊。據說2014年2015年一中招生時,中考全市前百一中只招來幾個人,還是在前一百中排名比較靠後的。因此一中在2015年10月才成立了專門的招生團隊。
生源問題間接導致了一中2017-2018屆出口的低谷。所以在生源競爭上,規範招生的學校很難戰勝手段盡出的學校。
對於重慶一中評價,你又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關注重慶教育圈,獲取第一手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