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中國孤兒院殘疾男孩美國重逢,曾約定被領養後絕不拋棄對方

2020-12-19 海外即時通

本月初,中國孤兒申傑和梁國福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最近這些天,在國外媒體的採訪下,這段「兄弟情」的佳話又被爆出了更多細節,不少觀眾在看了兩人的故事後,都不禁「淚目」……

兄弟2人結緣孤兒院,雙雙患有先天疾病被遺棄

3歲的申傑和5歲的梁國福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山東臨沂兒童福利院認識了對方,據了解,兩人出生起就被父母棄養,之所以被棄養的理由也很簡單——出生起就患有先天性疾病。

申傑先天脊柱缺陷,梁國福天生眼盲症,因為相似的遭遇,兩人在被送進福利院認識當天,就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申傑說:「梁國福會像照顧親生弟弟一樣照顧我,他教會了很多事情,也跟我分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尤其是歷史故事。」

在申傑眼裡,梁國福這個哥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非常聰明,是他最好的朋友。

而對於梁國福來說,申傑就像是他的眼睛一樣,會幫他找東西,甚至做他的「朗讀者」,把書上的內容讀給看不見的自己聽,沒有血緣關係的申傑,是他最疼愛的「弟弟」,也是唯一的親人。

弟弟被收養至美國,兄弟倆一度失聯

隨著兩個人的長大,孤兒院很多孩子都被陸陸續續領養走了,而其中很多的領養方都是一些美國夫婦。

看到曾經熟識的夥伴一朝開開心心走出孤兒院的大門,要飛到大洋彼岸的國度開始完全不同的人生,他們當然是羨慕的。

但其實,從來沒有家人探望和關心的他們,也並不知道真正有家人是什麼感受,只是單純地羨慕那些夥伴可以過上一個普通孩子的生活。

有天晚上聊天時,兩人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互相承諾:「如果有一人先被收養,另一個人要記得想辦法幫留在孤兒院的人領養出來。」那時兩人分別是9歲和11歲。

這段對話之後,誰都沒再提及「領養」的話題,一年多後,10歲的申傑被美國堪薩斯市的克拉克森家庭領養,在盲啞學校寄宿就讀的梁國福,知道弟弟被領養的消息後,由衷的為弟弟感到高興。

同時他非常想要回去送送弟弟,可惜的是,寄宿學校還沒到放假時間,兩人也沒有手機可以打電話。於是,等梁國福再次趕到熟悉的福利院時,那裡已經沒了申傑的任何蹤跡,他不知道申傑去了哪裡……

梁國福說道:「我想回去跟他告別,但學校沒有假期,等我再次回去的時候,他已經遠赴美國。」

「沒來及說再見,真的很傷心,覺得這輩子應該再也見不到了,」梁國福事後回想起來說。

此後,兩人徹底失聯。

哥哥即將過14歲收養年齡,弟弟不忘承諾在美「推銷哥哥」

剛到美國沒幾天,弟弟申傑就很想念哥哥梁國福,同時他一刻都沒忘記過「領養」的承諾,雖然語言不同,誰也不認識,但他一直都想盡辦法「推銷」他那個被遺留在中國的哥哥。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中國孤兒被外國家庭領養的年齡上限是14歲。一旦孩子年滿14歲,將不再具備被外國家庭領養的資格。

對於這些身患殘疾的孩子來說,這些孩子被國內家庭領養的機會更是微乎甚微,從此之後,大部分殘障孩子只能在特殊學校學得一門謀生手藝,早早出身社會……

而此時的梁國福就快滿14歲了!

所以申傑在參加當地社區活動時,他總會用有限的英文,向那些準備領養孩子的家庭,講述梁國福的好:

「他很聰明,雖然他看不見,但他知道所有事情,他會做所有事情,你能領養他嗎?」

申傑希望通過這個「推銷」的方式,梁國福能被好心的美國家庭收養。

「他快14歲了,我再不努力,哥哥就再也來不了了!」申傑激動的對記者說道。

對申傑來說,梁國福是既是朋友,也是親人,所以他一定會想盡辦法幫助到梁國福。

美國教授夫婦被打動,哥倆異國終於重逢

很快,弟弟申傑的「推銷哥哥」的舉動引起了一名美國教授克裡斯汀·瑟爾比(Kristin Thurlby 音譯)的注意,她是個非常喜歡孩子的母親,作為社區委員會的一員,她也經常邀請社區的孩子們來家裡玩耍。

一次邀請申傑來家做客的時,她瞬間就喜歡上了申傑這個開朗樂觀的孩子,聽完申傑對哥哥梁國福的描述後,她被申傑口中的「完美哥哥」打動了:「申傑描述的男孩,逆境中仍勇敢,就像我的兒子啊。」

當晚,克裡斯汀給在國外出差的丈夫崔瑞思寫了封電郵,詳細給他描述了這個急需幫助的男孩,和申傑心急的原因一樣,因為家裡已經有一個收養的中國女孩,所以他們知道梁國福的情況有多緊急。

畢業於哈佛,如今兼職教授的克裡斯汀不僅慈愛,也十分果斷,在和丈夫商討兩天後,當即決定收養彼時還知之甚少的「盲孩」梁國福。

唯一擔心是家裡已經有三個女兒,特別是同為中國孤兒、出生後不久就被他們領養帶到美國生活的9歲小女兒愛麗絲(Elliese 音譯),他們擔心小女兒會對家裡突然加入的男性成員有意見。

然後讓他們十分欣慰和感動的是,小女兒的第一反應居然和他們一樣——「他就要滿14歲了,我們要快一點行動!」

2016年1月,克裡斯汀和丈夫帶著和梁國福年紀相仿的二女兒卡洛琳(Carolyn 音譯)飛到了山東,見到了梁國福,並辦理收養手續。

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很尷尬。梁國福不會說英語,儘管在美國家中有特意向華人朋友學過中文,但克裡斯汀還是只能說幾句簡單中文,對方說中文則基本聽不懂。

克裡斯汀想了一個溝通的辦法,她購買了分別由中文配音和英文配音的《星際大戰》 DVD,每天和梁國福一起看,並嘗試交流。他們一家人在臨沂一家酒店呆了兩周,等待辦完梁國福複雜的領養手續之前,他們就通過這種方式溝通。

克裡斯汀說:「當梁國福發現盧克和萊婭是兄妹時,他感到非常興奮,衝著中文電視大吼。」 克裡斯汀明白,梁國福非常渴望有家人和親情陪伴。

一起回到美國後,梁國福迎來了驚喜。

克裡斯汀說:「在家中等待梁國福的親友,也包括申傑。」

「申傑看到哥哥的時候,開心的跳起來擁抱。」知道那時,梁國福才明白,原來是「弟弟」幫忙才讓他來到美國。

對此,梁國福表示非常感謝弟弟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他說:「他們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被養父母悉心照料,哥哥在美國3年成績全優

梁國福(左起)、姐姐漢娜、媽媽克裡斯汀、爸爸崔瑞斯、小妹愛麗斯、大妹卡洛琳全家福。

回憶起梁國福剛來剛來美國的時光,克裡斯汀表示,那段時間是梁國福最艱難的時期,「他幾乎不懂英文,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而且只過去讀盲啞學校,從來沒讀過一般的學校。」

克裡斯汀回憶,在當地中學剛開始上學時,梁國福很沮喪,「學校裡的每個人都說英語,」他用中文說。

克裡斯汀還說:「梁國福在頭兩年,不時告訴我說英語太難了,或者學校課程太難了。我們不得不向他解釋,有時候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做艱難的事情,這就是生活的意義。眼睛看不見,並不是不努力和放棄自己的藉口。而我們一家人會一直支持他、陪伴他。」

梁國福選擇了堅持,一遍遍重來,努力適應了美國的全新盲文點字法,也逐漸學會了英文。在自己的努力、家人的愛和社區的幫助下,梁國福最終就像是開掛一般——三年後他完全適應了學校,功課還全A。

梁國福說,美國的中學課程並沒有中國的難。現在採訪他的記者聽他說著流利的英語,很難相信他三年前才開始學這門語言。

「他的聽力和記憶力都特別好!」如今在哈佛就讀的大姐漢娜(Hannah)描述道自己的弟弟,語氣裡充滿了驕傲。

不僅功課全A,梁國福還多才多藝,在學校樂團擔任長笛手,經常和學校樂隊一起去參加各種比賽,也獲得了多項獎勵。

甚至連「盲童」無法想像的運動領域,他都毫不遜色,作為熱愛運動的一家人,克裡斯汀和自己的丈夫從來沒有覺得梁國福有什麼缺陷,比起「正常」孩子差在哪裡,也從未想要特殊對待這個兒子。

在克裡斯汀和丈夫有愛的教育下,滑冰、遊泳、跨欄、跑步,梁國福樣樣不在話下,到現在,19分鐘就可以跑5公裡的梁國福已經成為田徑隊一名優秀的健兒。

「我並不認為視力問題是一個阻止我跑步的原因。」 梁國福所在的學校也提供了幫助,每次學校比賽或練習時,都有一名同學穿著亮色上衣在旁陪跑引路。

當地中校助理校長考特尼·多莫尼(Courtney Domoney)說:「觀看(梁國福和他的父親參加跑步比賽)真是令人驚訝。「梁國福獨自跑著100米短跑衝刺,400米短跑衝刺和75米跳欄,父親在他身邊陪跑。所有的觀眾都為他鼓掌加油。梁國福是我們學校敢於克服困難追求夢想的學生的最好代表。」

克裡斯汀說,梁國福並不是完全看不見,他的眼睛可以辨別身旁比較亮的顏色,可以閱讀放大好幾倍的樂譜,聽力與記憶力特別出色,「他是我最好的兒子。」

突破自身極限,從起點,到終點,穿越障礙,只為這一個目標,在這個特別的男孩這裡,一切就是這麼簡單。

微博網友「Kevin在紐約」引用的美國媒體《World Journal》報導提到:梁國福還對記者說,以前在盲啞學校時,每到周末假日同學都會有家人探望或打電話關心,「我當然會羨慕,但從來沒有家人親戚,並不知道真正有家人的感受是什麼。」

「到了美國,我終於有了家人,每天放學回家,爸媽常陪我跑步和讀書。」梁國福說:「原來有家人是這麼幸福。」

相關焦點

  • 淚目!中國孤兒院男孩美國重逢,曾約定被領養後絕不拋棄對方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兩名被美國家庭領養的中國孤兒申傑(Josh Clarkson)和梁國福(Liam Thurlby)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了自己被收養這四年多的時間的點點滴滴。
  • 兩個孤兒院殘疾男孩的約定:被領養後絕不拋棄對方
    2016年,申傑把握一切機會,向美國家庭介紹他在孤兒院一起長大的好"哥哥"國福亮,努力要讓他也來美國,最終2人如願在美國重逢。兩人從小一起在孤兒院長大彼此照顧,相親相愛出生就被父母棄養的申傑與國福亮,因住進山東臨沂兒童福利院而相識,當時他們分別只有五歲和三歲,2人彼此照顧,相親相愛。
  • 兩個孤兒院男孩的一句話約定,成了他們彼此一生的誓言,如今……
    這是我們的約定。」「如果我們誰被領養,絕不拋棄對方。」在中國山東省臨沂市的一個普通孤兒院裡,兩個小孩子用拉鉤的方式做出了這個小小的誓言。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誓言有一天竟然變成了事實。申傑和國福亮一起在孤兒院一起長大。申傑因為有先天疾病而被遺棄,而國福亮患有小眼症,視力嚴重受損。
  • 曾被親生父母遺棄,被世界首富領養的中國女孩,如今生活讓人羨慕
    在這裡又不乏有些狠心的人,在孩子出生後如果發現不是男孩就直接扔掉重新生一個,這種做法令人非常氣憤。親生父母拋棄後被世界首富領養的中國女孩,如今生活令人羨慕。有一個小女孩,在她出生的時候家裡人嫌棄她不是男孩,於是就把她扔在路邊,被愛心人士發現之後就把小女孩送去了收容所。
  • 美國網紅領養中國殘障男孩,瘋狂吸血賺錢後就無情拋棄?!
    前天,報妹關注了好幾年的一個油管母嬰博主突然發了一條視頻說,那個從中國領養的自閉症男孩Huxley,我們已經把他送走了。我:哈??????啥???剛收養了三年,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可能好不容易剛適應了環境,你又把他拋棄了??
  • 10萬中國棄嬰在美國:我沒有怨恨,只有感激
    被美國夫婦收養的中國孤兒喬伊·瓊斯,在24年後,終於找到了素未謀面的親生父母。喬伊隔著手機屏幕,沒有問起當年被遺棄的原因,沒有怨恨,只剩下感激。事情還得從24年前說起,1995年7月20日,她被遺棄在鎮政府門口,隨即被送往了衢州孤兒院院,取名瞿後芳,不到一年就被美國夫婦領養。
  • 為何老外喜歡領養中國孩子,而且女孩居多?孤兒院院長說出實情!
    如果有足夠的幸運遇到新的領養家庭,或許他們能開啟新的人生。不過領養一個孩子,在現實中會有太多的阻礙,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並不是很多家庭能夠有條件去領養孩子。但是,近幾年,有些老外選擇來中國領養一個孩子。特別是女孩子更是受到老外的格外關注。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老外能千裡迢迢來領養中國孩子呢?聽孤兒院的院長說,更多是因為國內的領養政策和環境造成。
  • 為啥美國父母喜歡收養中國孤兒,尤其是女孩,背後原因惹人唏噓
    為啥美國父母喜歡收養中國孤兒,尤其是女孩,背後原因惹人唏噓年紀很小就失去親人,有些是因為出生攜帶疾病被拋棄,有些是因為家裡窮被拋棄,但最終他們都成為了最不被人喜歡的孤兒。很多家庭條件特別好,可是就是沒有孩子,他們通常都會選擇去孤兒院領養,這樣不只是能幫助一個家庭,還能幫助那些從小就被拋棄的苦命孩子。小故事:還記得很多年前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美國夫婦領養了一個中國女孩,女孩也獲得了一個新名字名:Lina。
  • 他們被中國父母拋棄,被美國人領養,賺完錢又被扔了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在當今社會中,有一些善良的人,出於幫扶殘疾兒童、孤兒、棄嬰的愛心,會選擇收養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 但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某些收養者卻藉助網絡構建了一條灰色產業鏈條,在網絡世界裡潛滋暗長。他們聲稱「愛心收養」實則利用孩子牟利,對孩子的未來不管不顧,極其不負責任。
  • 在美國失蹤的中國男孩,已經100天沒有消息了
    這則視頻有廣告贊助,她對大家解釋:這次所有的收益都將用來完成跨國的領養。而在大家的認知裡,這自然不是一件壞事——給一個孤兒完整的家庭,有什麼值得猶豫呢?Myka 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2017年10月,他們夫婦啟程來到中國,見到了那個即將被收養的男孩。那個男孩就是Huxley。
  • 美媒:中國留學生探究在美國被收養中國兒童生活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美媒稱,2014年春天,韓夢(音)拿到獎學金,離開中國前往蒙大拿去學習英語。雖然她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學城,但她發現自己很難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不過就在幾個月後,她在英語老師組織的一個派對上驚喜地遇到幾個華人女孩。問題是,她們都是孩子。像阿納卡,她是一名8歲的女孩。
  • 同樣是領養孩子,一個是打胎後不能生育,一個是完全沒有生育能力
    在娛樂圈有些明星喜歡領養女孩,有些喜歡領養男孩,而她們卻把男孩、女孩都領養了。大家都知道,張國立有一個兒子叫張默,前段時間因吸毒事件被拘留13天,同時讓張國立鄧婕夫婦操碎了心,也瞬間蒼老了許多。張國立除了兒子張默以外,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是夫妻二人收養,估計也不過幾歲而已,介乎於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年齡。
  • 溥儀膝下無子,晚年想領養一個男孩,孤兒院為何用這個理由拒絕他
    在中國的歷史之中,有著四百多個皇帝,朝代更替也經歷了許多次。有朝代更替,自然也就有末代皇帝。一般來說,末代皇帝都是比較慘的,宋朝末代皇帝趙昺,年僅八歲就被丞相陸秀夫背著跳海而亡。南唐後主李煜投降了依然被毒害,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在李自成進京後自縊在煤山。
  • 想領養男孩,孤兒院卻送來女孩,一場美麗的陰差陽錯,治癒兩輩人
    但就是這兩位不願與人相處、讓人相處起來也不太愉快的兄妹倆,突然有一天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領養一個男孩。按說兩人已經習慣了幾十年來相依為命的生活狀態,不會輕易去改變才對。但人就是這麼奇怪的生物,你20歲時堅持的想法,到了60歲時可能會突然來個急轉彎。馬修、馬瑞拉兄妹亦如此,年紀不同,心境也隨之改變。多年來,馬修主外,馬瑞拉主內。
  • 中國領養孩子與他們的美國養父母
    中國領養孩子與他們的美國養父母 2015-06-15 16:49:17大部分家長都因工作忙碌而不參加,但這些美國養父母們都會來教室和我討論,並把學習中國文化當作是孩子的重要使命。我一方面慶幸有熱心的家長支持,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  農曆新年我會在中餐館辦餐會,讓學生和家長體驗吃八道中國菜,這些養父母們一定會參加。我發現,原來有些美國養父母不只領養一個孩子。
  • 西媒:中國女孩被收養在西班牙長大 盼尋在孤兒院時的好友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導,有不少中國孤兒在被收養後隨著養父母前往其他國家,但孩子們在孤兒院中一起度過的時光總是難忘的,如今,就有一名女孩,在被養父母收養之後來到西班牙馬德裡,如今,她長大了,想起曾經在孤兒院中照顧自己的一名姐姐,於是,就通過了推特帳戶發起行動,現在
  • 姐弟在孤兒院待了1171天之後終於被領養了(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2日報導,美國南加州有一對夫妻,儘管已經生了3個孩子,但他們仍希望讓家中的氣氛更加熱鬧些,於是決定領養了一對小姐弟,讓他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令人感動的是,這對小姐弟在孤兒院待了1171天之後,終於等到這對善心的夫妻領養他們。這對如此善心的夫妻,現在成為網路上的大紅人,成為網友熱烈討論的對象。
  • 鏡頭下:一對美國夫婦領養的中國棄嬰,真實生活讓人感動
    凱倫和鮑勃已經結婚13年了,凱倫懷孕過六次,每次都不到月份,所以他們最終決定來中國領養一個孩子。嬰兒床中的照片是中國江西的一家孤兒院寄來的,夫婦倆給照片中的小女孩命名為「凱莉」。凱倫和鮑勃抵達香港轉機,正在檢查護照。根據統計,一對美國夫妻領養中國孩子的過程通常需要4年的時間,花費兩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都流入了當地孤兒院的口袋。到達香港機場後,凱倫和鮑勃在等行李。
  • 夫妻倆失去孩子心痛不已,想著去孤兒院領養孩子,卻差點被殺
    這天,丈夫約翰為了安慰凱特,帶她去孤兒院準備領養一個孩子。夫妻臉來到孤兒院,發現一個非常乖巧,懂事,又會彈鋼琴的小女孩小愛,兩個人都很喜歡她,就決定領養小愛,把小愛帶到家中。第二天,凱特的大兒子在外面玩玩具槍,一不小心打傷了一隻鳥,小愛讓他把鳥殺死,男孩下不去手,小愛拿起石頭,一下把鳥砸的血肉模糊。
  • 治癒系短篇漫畫,三個孤兒院孩子的心靈救贖之旅
    故事起於孤兒院。時一的父親受冤入獄,母親無力抵禦催債者的恐嚇,無奈之下將四歲的時一扔下在孤兒院。那一年1998,初來乍到,因為自己的父親背負「殺人犯」的名頭,善良單純的時一備受其他孩子的欺負。唯獨明起讓時一備感親切。但對明起而言,他只是沒有參與其他孩子的惡作劇。這份難得的堅持助成了這兩個孩子接下來真摯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