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刊發】習主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自古以來是我們的志向和傳統

2021-03-05 中華傳統文化復興公益網


特別推薦

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必備公眾號

國學文化服務中心

免費發布學習信息,搭建國學機構與愛好者互通的橋梁!

免費助賣良心食品,搭建良心商家與消費者互通的平臺!

發掘質優價廉文化產品,為國學家人提供節約惜福服務!

長按或者手機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中央電視臺近期披露了一段國家領導人的講話視頻:我國自古以來的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同時領導人更是在講話中明確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從苦難中爬起來,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中國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傳承並繼續弘揚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這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偉大成就,也是我黨自信、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4年,在"中國夢"的語境之下,領導人明確提出"第四個自信"--文化自信。如果說前三個自信源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國情的深刻把握、對民族命運的理性思考、對人民福祉的責任擔當,那文化自信則是中華民族由傲慢到失落再到輝煌後幾千年中國智慧的理性回歸。

堅持理論自信 走向偉大復興

堅持制度自信 共尋中國方案

一些人常以西方發達國家的某些制度為標準來評價我國的相關制度,並把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歸結到制度上。但他們容易忽視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但徹底改變了舊中國積貧積弱狀態,近30多年來,中國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舉世矚目,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保障十幾億人民日漸幸福的生活,中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並且正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我們的自信也是建立在對問題的正視與解決上。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對於自己的制度,中國人最該有自己準確的判斷。領導人指出: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堅持文化自信 積澱精神追求

"五千多年文明史,源遠流長。而且我們是沒有斷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還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礎。"

《求是》刊文認為:"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和價值認同,是我們走向世界、擁抱世界文明的價值根。

2013年12月26日,領導人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也絕不會接受任何外國頤指氣使的說教。

領導人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牢記囑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編輯聲明:

     

       本平臺為純公益平臺,所轉載、發布、回復的一切內容僅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道德回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絕大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權威公眾平臺,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一定代表本平臺觀點,請明辨!

       另外,如因作品內容、圖片版權和其他問題,請留言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更正。同時,若發現文中信息與實際不符,請及時向本公眾號投訴。

       文化復興網幸福使者義工團公益分享此文的一切福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同時,深深感恩原創作者投稿本平臺,投稿內容要求:愛國愛家、能夠促進人心向善、切實傳遞正能量、有效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切素材均可,不能含有任何極端宗教因素!

     投稿郵箱:389978937@qq.com

     聯繫方式:

  正心編輯微信號:whfxgyw(QQ號:389978937)

  思齊編輯微信號:siqi7781(QQ號:2172008710)

   【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網】長期域名:http://www.whfx.org

    道德商城網址:http://shop.whfx.org

傳統文化必備微信公眾平臺:

1、視頻傳播官方微信平臺

中華傳統文化復興公益網:zhctwhfxw(聖賢教育改變命運、教孩子的學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優秀視頻每天連播)

2、、中華第一孝文化傳播平臺

千呼萬喚孝道歸:qhwhxdg

3、鑄魂平臺:為國家立心,為時代鑄魂

(正本清源、完全正能量的微信傳播平臺,篇篇都是正能量)

凝心鑄魂:ningxinzhuhun


4、儒釋道教育智慧、教孩子的學問實用知識傳播平臺

(心靈啟迪、用中國教育智慧培養出中華聖賢接班人)

孔子教學法:kongzijiaoxuefa

5、中醫文化傳播微信平臺

(中醫理論講解及中醫基礎知識發布平臺)

中醫偉大復興平臺:zhongyiweidafuxing


6、全國國學文化服務中心

(致力於全方位的國學學習信息傳播和國學用品調劑工作)

國學文化服務中心:guoxuefuwuzhongxin


幸福使者義工團團歌

幸福使者義工團座右銘

相關焦點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釋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北宋朝理學大師張載的名言。張載是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因此,這四句話又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稱為「橫渠四句」。
  • 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先生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被稱為橫渠四句。歷史上對橫渠四句有諸多研究。以下只是個人淺讀體會,聊記於此,備忘。【為天地立心】天地這個詞,應是我們經常表達的世界及一切。天地,本來是無「心」的。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在實行村村隔離、村鎮隔離,購買生活用品需憑通行證通行,口罩和酒精等醫學用品呈現洛陽紙貴的局面。目前,村落的執勤人員大多以村支書、村幹部和共產黨員為主,疫情面前,人人望而卻步,國難當頭,居民謹小慎微。社會若要正常運轉,需有志之士,維持社會秩序,保護一方平安。當得知疫情防控值班人員不足時,本人聯繫村幹部請求參與,村支書得知後,給與批准,隨即參與其中。
  • 理想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由於自己淺薄狹隘,自私無知,而不敢去相信甚至不敢去想,竟真的有人心存如此志向,因為那會讓自己顯得如此渺小愚鈍,懦弱不堪。文但你不能去勉強他們,因為自私自利本就是人類的天性,他如此,你如此,我亦如此。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材料一  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哲許多治國治事的理念,煥發著璀璨的光芒,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人合一」「簡易、變易、不易」。
  •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加和平燦爛的未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為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
  • 如何理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為天地立心:天地本無心,但天地之間之所以生生不息,生化萬物,源頭何在?佛家認為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自己的如來藏,其中含藏往世的善惡種子形成業力,支配來世的命運。  是即天地的心意。所以程明道說:「天地無心,以生物為心。」又說:「天地無心而成化。」因為天地生化萬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並非有意生出這樣一個大千世界。所以是「無心」而「成化」。
  •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張載「四句教」:影響中國歷史上千年!
    張載「四句教」:影響中國歷史千年的四句話[摘要]:道統煥然而大明的標誌性的表述,莫過於北宋哲學家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四句教。這四句經典性話題,道出了道學的生命安頓、文化旨趣、道德重建、價值目標、理想境界的指向。
  •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一代大儒...
    走進科舉考場之前,這位曾立志從兵的儒生,已在秦嶺太白山下俯而讀、仰而思二十餘載,與天地心靈對話,探尋如何「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悠悠千載歲月。張載和他留下的精神文化遺產,閃耀中華文明燦爛長河。
  • 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
    【中國太平,歷史的見證】 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是我們公司(中國太平,1929年創立的民族保險品牌,至今88年歷史)司歌裡的開篇句,每天上班8:30我們都要齊唱司歌,當然每天都大聲的朗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每次朗讀我們都莫明的興奮,更多的是一種驕傲的心情。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露骨的話中就有大格局,而說出這話的並非天才的張載,也以他看似笨拙實則堅實篤定的行動,畢生不斷踐行著超越著。張載哲學思考的功夫很特別。他的觀點是「改得一字,即是進得一字」,即「或中夜起坐,取燭以書」。太虛即氣與氣化萬物。
  • 馬一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以宋代張載的「橫渠四句教」來鼓勵大家,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 張載名言 張載為天地立心
    4、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5、古之能知詩者,惟孟子為以意逆志也。6、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7、教者如洪鐘,洪鐘未嘗有聲,由叩乃有聲。8、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則何嘗有疑?9、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10、學之行之而復疑之,此習矣而不察者也。故學禮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學禮也。
  • 超越漢唐盛世的偉大民族精神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宋代的張載曾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們化身為劍,斬斷來自地獄的病疫,為我們撐起了一片藍天,我們的中華家,因他們而更加自豪。望著那10天建造的火神山醫院的中國奇蹟,望著那多天來運作有序的救治工作,望著那一車車駛向疫區的列車,無不讓我們看到中國的未來,凝聚起億萬萬人民的強大力量。
  • 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 · ·
    知是空華 · 即無輪轉歡迎關注祖道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名言,言簡意宏、擲地有聲,被後儒尊為「橫渠四句」。其作者,正是張載。、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尊崇。
  • 「為往聖繼絕學」的李學勤先生
    有了這樣的承續和發展,或者說傳承與創新,才有真正的學術界,才有可能實現北宋張載所講的「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2013年7月8日在首屆漢語人文學術寫作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上的致辭)對於「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兩句,先生在該年9月份第六屆世界儒學大會上做了進一步的探討,也一起分享給大家。
  •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引起熱烈反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會議結束後,總書記的鼓勵和期望如陣陣春風蕩漾在北京會議中心的會場中,在與會的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言猶在耳,委員們沒有立即離開,而是聚在一起交流起了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感受,記者趁機採訪了所有在會場發言的9位委員。
  • 讀張載「橫渠四句」,如何為天地立心?
    被世人稱為「橫渠先生」的張載,在以唯心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以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佔據著重要地位。其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廣為世人傳頌,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
  • 張載:為萬世開太平
    □本報評論員 康平  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寄語北大學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通過媒體傳播,家喻戶曉。此前,只有學者熟悉這四句話。這是北宋理學家張載的語錄。理學是儒學中的哲學,理即天道之理,人道之理。
  • 寶雞歷史上為天地立心的名人——漢武帝獲「白麟」立志
    編者按:宋代大儒、關學創始人張載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創立了「橫渠書院」,並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字字珠璣,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