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黔東南州人民檢察院舉行「決勝脫貧攻堅,彰顯檢察力量」新聞發布會。該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龍江平通報全州檢察機關服務保障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岑鞏縣檢察院和臺江縣檢察院就兩院典型經驗和做法進行發布。
2019年以來,黔東南州檢察機關在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助力幫扶點減貧摘帽5582戶24078人。州縣兩級檢察院分別獲得「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優秀幫扶單位」「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12次。其中,州檢察院兩次獲得「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連續兩年在全省檢察機關脫貧攻堅專項工作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黔東南州檢察機關緊緊盯住減貧摘帽目標任務,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落實政治責任和擔當,堅決把脫貧攻堅抓在手中、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裡。州縣兩級檢察機關均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下設專項辦公室,明確專崗專人、專人專責;關鍵少數作表率成為常態,兩級院檢察長到幫扶點開展走訪1355次,帶頭辦理涉貧案件數502件,專項工作報告得到肯定批示115次;選優配強隊伍,堅持盡銳出戰,全州檢察機關先後選派221名優秀幹部定點幫扶(有27人任第一書記);不斷強化基層黨建夯實戰鬥堡壘,踐行為民服務宗旨,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為服務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民心工程」,全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四大檢察」「十大業務」職能作用,積極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為全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優良法治環境。貫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求,嚴厲打擊危害農村產業革命、侵吞盜取挪用詐騙扶貧資金物資等民生領域犯罪,共受理審查逮捕涉貧案384件632人,受理審查起訴1072件1695人;遵循「救急救貧、應救必救」原則,加大對貧困當事人的救助力度,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53件,落實救助金168.36萬元;將傳統村落保護納入公益訴訟辦案範疇,注重保護與發展並重;全州16個縣市檢察院均已完成安置點檢察聯絡掛牌工作,受理審查逮捕涉安置點犯罪案56件61人,審查起訴91件112人,為安置點群眾追討欠薪、欠債89人次,司法救助貧困安置點刑事被害人34人,救助資金32.6萬元。
探索「三條路徑」聚焦產業扶貧,破解發展難題。2019年以來,全州檢察機關為幫扶點協調資金1754餘萬元,用規模化、長效化產業帶動村民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州檢察院結合施秉縣雙井鎮資源稟賦建成「萬畝精品水果產業帶」、省級農業示範園區牧歌田園,產業分紅實現雙井鎮貧困戶全覆蓋;針對從江縣加鳩鎮裕民村「山高坡陡溝深,就地發展產業難度極大」的現實困境,州檢察院大膽創新,在全省檢察機關首家採取異地產業扶貧模式,在距離裕民村100多公裡外的洛貫產業區建起肉鴿養殖基地,得到央視《朝聞天下》宣傳報導;全州檢察機關在產業引領中持續搭建合作社載體,按照「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村級經濟增收搭建了重要支撐平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餘光燕
編輯 李麗
編審 熊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