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曹莉整理:吳越所在地:丹麥奧胡斯
親子時間增多,三餐更加豐富
我們一家三口生活在丹麥奧胡斯。丈夫是公司職員,我是全職媽媽,孩子4歲,正在上幼兒園。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們3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發生了一些改變。
過去,丈夫經常要到國外出差,往往一走就是一個月,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疫情發生後,他改成在家辦公,孩子也有幾個月沒有去學校,親子交流時間直線增加,父子倆的感情變得特別好。除了互動的時間,我們3人一般各自待在自己房間,互不幹擾。丈夫在工作室裡工作、開會,孩子在活動區玩耍,我也待在房間裡幹自己的事情、學習丹麥語。
3個人同時在家,一日三餐的任務比過去重了些。以前丈夫和孩子中午都不在家吃飯,我一個人就將就煮碗面,晚上再做一頓正餐。疫情期間全員居家,做早餐的光榮任務交給了丈夫,由他負責烤麵包或是煎一下手抓餅,而午餐和晚餐我都要更加認真對待,讓家裡這兩位「吃貨」補充營養,吃得滿意。兒子特別喜歡在網上看國內的美食節目和吃播節目,看著看著饞蟲就被勾了起來,有時他會向我提出:媽媽,我想吃油潑麵、腸旺面,你給我做吧!這可難倒了我,只能絞盡腦汁,儘量滿足他的要求,變著花樣製作國內的豐富美食。
我們住在城區外面,外送服務不太發達,食物和生活用品都靠每周或者每兩周開車去超市採購一次。出於安全的考慮,3月份到現在,都是我一個人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走進超市採買。有時候丈夫和孩子也一起去,但他們就在車裡等候。記得前不久,兒子主動提出:媽媽,我戴著口罩和你一起進去好嗎?鑑於近期丹麥疫情比之前嚴重了一些,我們認為還是小心為妙,沒有讓他進超市。
以前每周末一家人一起下館子、逛街的固定活動,這幾個月以來也都暫停了。僅有的兩次到商場,是因為孩子長了個子,之前的衣服穿不下了,我才只好去買新衣服。當時也是我一個人出馬,速戰速決,買好就回家。
孩子返校複課後,上課、吃飯都在室外
年初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丹麥學校關閉過一陣子,後來又重新開放。但是當時,我們和一些家長考慮之後都覺得先不急著去學校,再觀察一下情況,加上暑假臨近,索性不折騰了。於是,孩子今年相當於過了一個特別漫長的假期。
疫情發生後,孩子無法像往常那樣參加喜歡的興趣班,或是去室內遊樂場和圖書館玩耍、學習,但這段時間,他進行了更多戶外活動,身體素質也變得更好了。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就帶他去周邊的森林「探險」、觀察野生動物,或是趁著季節去西海岸撿生蠔、欣賞自然風光,有時也會去一些空曠場地做一些攀爬活動。每次他都非常高興,適應得很好。碰上下雨天,他就在家門口騎個自行車或是散個步,也不吵鬧著要去遊樂場玩耍。
今年5月,孩子過了一次特別的生日。我們以前生活在新加坡,每年都會和朋友一起,幾十個孩子一同過生日。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家無法聚在一起,就將生日聚會改到線上,讓孩子們通過電腦屏幕一起「雲玩耍」,接受「雲祝福」。
最近幾個月,孩子重新回到了學校。返校前,老師反覆和我們溝通,向我們保證學校會嚴格實行防護措施,讓孩子們分小組上課、保持距離,校內勤消毒。考慮到孩子在家也待了好幾個月,學校環境也比較安全,我們就把他送了過去。目前絕大部分學生都已經返校正常上課。
疫情期間,根據幼兒園內空間是否能夠保持安全距離等因素考慮,一大部分丹麥幼兒園提供了更多的室外活動,就我們孩子所在學校而言,提供了純室外作業,學習、娛樂、吃飯、休息都在室外,只在換衣服或者上廁所時才回到室內。但隨著丹麥漫長的冬季來臨後,部分幼兒園也開始改變措施,陸續回到教室,這又成了父母和孩子需要面對的新一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