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是大人的專利,孩子有這些行為,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2020-12-23 HH健康解說

糖尿病各年齡均可發病,小至出生後3個月,但以5~7歲和10~13歲二組年齡多見,患病率男女無性別差異。我國兒童糖尿病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0.6。

兒童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是指15歲以前發生的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缺陷等而引發的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常見的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即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數是由於遺傳、感染、應激或飲食不當等導致。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兩少」,即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和無精打採。特點是血糖較高,病情波動較大,易發生酮症酸中毒,需要終身胰島素治療,一旦終止胰島素治療則會威脅生命。患兒通常起病較急,將近1/3的患兒等到出現了酮症酸中毒昏迷才第一次到醫院就診。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兒童在患病初期症狀不典型而易導致被誤診誤治。如有的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者出現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重度脫水」,治療時輸入葡萄糖液而致病情惡化;還有的以發燒、咳嗽、氣促為突出表現,很容易被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為了避免誤診誤治,常規檢測血糖是必不可少的。

2型糖尿病:一般起病緩慢,呈隱匿性漸進, 「三多」症狀多不典型。患兒通常為小胖墩,看上去營養狀況良好,很容易被忽視而延誤診斷。多以心血管疾病、終末腎病、視力減退及肢體壞死等併發症出現之後才查出患有糖尿病。肥胖兒童一旦出現以下症狀,需警惕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

(1)無明顯原因總是感覺口渴,飲水量比從前明顯增加;

(2)尿頻,夜尿多,以前不起夜的孩子現在經常起夜,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又經常出現尿床;

(3)容易飢餓,食量增大,但體重反而下降,總是感覺沒精神;

(4)腋下、頸後、腹股溝、膕窩、肘前等皺褶部位的皮膚粗糙角化並伴有黑色素沉著,反映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此現象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極大;

(5)皮膚反覆起癤腫、溼疹或灰指甲,且不易痊癒,女孩感覺外陰瘙癢。當孩子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測血糖水平,不僅查空腹血糖,還要查餐後2小時血糖,後者對早期發現糖尿病意義更大。

茗茗已經上幼兒園了,但是還經常出現夜間尿床的現象,茗茗的爸爸媽媽以為四歲的小孩尿床很正常,並沒有怎麼放在心上,但是一直尿床也是很令父母苦惱的,尤其是冬天,被褥被弄溼後,深更半夜,只得用吹風機吹乾;給他換內褲時,還要擔心他會感冒。近段時間,茗茗精神萎靡,還常說腹痛。父母帶他到醫院檢查,誰知茗茗最後被診斷為糖尿病……這遺尿症怎麼就成了糖尿病了呢?

糖尿病如果發生在成人身上,常有多食、多飲、多尿的症狀,其遠期併發症是微血管病變所致的眼、心、腎和神經系統損害。嬰兒患糖尿病時,多飲、多尿難以被發現,幼兒患者因夜尿多而突然出現遺尿,但是因為遺尿症在幼兒年齡段很普遍,所以也很容易被家長忽視。那麼小兒糖尿病究竟有哪些症狀呢?

小兒糖尿病往往起病較急,一般3個月左右就可以被確診。小兒糖尿病的致命危險是酮症酸中毒,而不是微血管病變所致的遠期併發症。而且患兒年齡越小,酮症酸中毒的發生率越高。酮症酸中毒常表現為多尿、嘔吐、腹痛、嚴重脫水、神情呆滯、甚至會發生昏迷。

小兒糖尿病的治療:

1、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嬰幼兒時期發病的多為1型。小兒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必須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必須嚴格遵守醫生給孩子計算的飲食熱卡,控制孩子的飲食,並且要經常檢測孩子的血糖,在孩子出院後也要參照住院時的食譜安排飲食,並每天定時注射胰島素。

2、因為糖尿病是伴隨終身的疾病,所以父母也要多關心、鼓勵孩子,避免孩子產生自卑、悲觀等心理問題。

3、糖尿病患兒的免疫力都較弱,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較常見的有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膚急性感染,所以要加強抵抗力,如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期,身體器官組織發育與功能不完善,對藥物敏感易中毒。兒童用藥的選擇從品種、劑型和劑量都需考慮不同年齡段人體發育的特點,不能隨意參照成人用藥。多數父母缺乏醫藥常識,對病情判斷不準,片面依賴廣告,盲目用藥,掩蓋病情,延誤治療時有發生。服藥時,請參考說明書中的體重劑量比例服藥,比如多少千克體重應該服用多少劑量,而不是參考年齡劑量比例服藥。從用藥安全角度,家長不宜當醫生把寶寶當試驗品進行治療耽誤病情。因寶寶不能自述病情或準確表達自己的病症,故被稱為啞科。

孩子太小,不適宜自我治療的,建議抓緊時間到政府辦的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就診,醫師通過面對面的問診、查體(視、觸、扣、聽、量)後,決定必要的化驗檢查,結合病史鑑別診斷排除。關鍵是明確診斷,排除用藥等治療禁忌,再確定治療方案後,才會有明確的治療疑問需要諮詢。

相關焦點

  • 3歲娃患上糖尿病,這些「含糖量」超高的食物,你都知道嗎?
    在我們的以往的認知中,糖尿病似乎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只有上了年紀,才可能患這種病。然而,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今年7月,江蘇南通某醫院兒科,接收了一名年僅3歲的糖尿病患兒,不僅飲食需嚴格控糖,每天還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
  • 孩子有這些行為,有可能患了小兒糖尿病,家長要留心!
    前幾日,有位爸爸諮詢說:「我女兒8歲,最近一個月總是尿床,想著孩子是遺尿,就吃7天的中藥,可效果不好。我是糖尿病患者,上網查說兒童尿床也可能是糖尿病引起,就連續5天給女兒測血糖;其中有三天血糖6.3,6.4,6.3;睡前7.0,孩子早上起床感覺嗓子乾渴,這是不是很危險?
  •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啥 小心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的疾病,要想控制其不惡化,要求患者患者必須有非常強的能力來管理自己的糖尿病。而且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卻又難以被發覺。那麼,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1.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下降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下降,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信號,如果沒有刻意去減肥,每個月的體重卻減少4至5公斤的話,這就說明身體肯定存在問題。對此,國外某糖尿病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飲食正常體重卻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 患了糖尿病怎麼辦
    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患了糖尿病都是應該引起重視的一件事。本篇經驗從糖尿病的類型、患病原因以及日常怎樣預防或改善等都做了講述,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如果你覺得這篇經驗確有幫助,記得在文章底部投票,不是點讚是投票。真誠感謝!先說一下糖尿病的類型。
  • 孩子患「小兒糖尿病」,面臨的是終身持久戰!
    門鈴突然響了起來,年輕的父母抱著昏迷的女孩,哭著說:「醫生,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這孩子不知道怎麼了?突然就這樣了,怎麼喊都沒有反應。剛在門診急查了血糖,醫生說孩子血糖非常高,說孩子昏迷和血糖有關係。」
  •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糖尿病早期常見六大症狀
    糖尿病已成為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卻又難以被發覺,那麼糖尿病的具體徵兆都有哪些呢?對此,日本Record Japan網站9月24日進行了匯總。對此,國外某糖尿病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飲食正常體重卻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會促進血糖值上升,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無論吃多少食物,體內細胞都無法攝取葡萄糖,也就是說,體內積蓄的能量將被逐漸消耗,最終導致體重下降。
  •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對身體有這些危害
    由於現在大家都忙於工作,都沒有時間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所以有很多人就有了糖尿病的症狀,那你知道糖尿病對我們的身體的危害有哪些嗎?平日裡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呢,預防糖尿病的食物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準媽咪患糖尿病 BB更易自閉
    自閉症產生的原因有多種,南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市凱瑟醫療中心主要創始人的安妮·湘,通過電話告訴我們「近期研究人員發現妊娠糖尿病與自閉症的產生也有一定的關係。」「顯然,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確實無法從中得出確定的因果聯繫」她補充說。「最新發現,兒童患自閉症與妊娠糖尿病有關,而不是先天性的2型糖尿病。」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了解,對於那些懷孕前沒有患糖尿病的孕婦,妊娠糖尿病一般出現在妊娠中期。
  • 高血糖並不代表就患了糖尿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
    當然高血糖並不代表就是患了糖尿病,如果想要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糖尿病,那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診斷標準吧空腹時葡萄糖數值如果想要診斷自己是否患上了糖尿病,是可以通過檢測患者在空腹的時候體內葡萄糖的數值來判定的。
  • 重慶7歲男孩患上糖尿病 孩子有這些症狀家長要注意
    雖然7歲的兒子和很多孩子一樣,喜歡糖果和蛋糕,夏天更是冰糕不離手,甚至比同齡的孩子還胖那麼一點,但濤濤媽從沒想過,7歲的兒子竟然患上糖尿病!11月14日是第10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在中國高達1.096億糖尿病患者中,兒童糖尿病在我國發病率為0.51/10萬。
  • 吃小米煎餅也能得糖尿病?10個人裡就有1人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人口比例為10%,也就是說10個人裡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的醫生介紹,除了遺傳因素外,很多人對於糖尿病的認識不到位,導致飲食不注意,加大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今天,記者在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外科病房見到一位患糖尿病的六旬老太,其併發症已非常嚴重,「來醫院的時候,她的足部嚴重潰爛不能走路,很多醫院建議截肢,我們給予了手術治療,現在效果比較明顯。」外科主任賀延武介紹。
  • 【兒童】什麼同樣的孩子易得糖尿病,又該如何預防兒童糖尿病?
    並且,並不是只有體重超重的寶寶才會得糖尿病,體重正常甚至偏瘦的寶寶也有可能會得糖尿病! 1型糖尿病 有以下情況的兒童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高於一般兒童: 一級親屬(父母或子女)患1型糖尿病,或者橋本甲狀腺炎、Graves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嬰幼兒期母乳餵養時間短,早期加用牛奶的兒童。
  • 7歲孩子上課突然暈倒,竟然患上「糖尿病」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雷雷被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後,經醫生診斷,雷雷患了糖尿病,並出現了酮症酸中毒表現。  7歲的孩子,怎麼小小年紀就得了糖尿病?  最新的公開數據顯示,中國仍為全球Ⅰ型糖尿病發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過去20年間,1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增加近4倍。  而雷雷患上的,就是Ⅰ型糖尿病。
  • 有這些行為習慣的孕媽媽,容易被妊娠期糖尿病盯上
    盯上了那麼,為什麼懷孕後會容易患上糖尿病呢?哪些媽媽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有什麼危害?該怎麼辦?懷孕時體內多激素(例如雌激素、孕激素等)都大幅度增加,這些激素也像血脂那樣愛拉胰島素的後腿,而通常情況下,孕媽媽的胰島能夠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對抗那些升高的激素的作用,以便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 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 糖尿病會有這些併發症
    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患上糖尿病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麼預防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糖尿病對身體最大的危害不是它本身的疾病,而是它所引起的併發症,可以肯定地說,只要糖尿病病人的病情獲得滿意控制,阻斷、避免糖尿病併發症,或至少延緩併發症的發生,使其不繼續發展,糖尿病病人對獲得長壽和高質量的生活應有足夠的信心。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但是,有可能出現誤診的情況,一般在臨床上有這種情況,一個成年人被告知患2型糖尿病,但實際上他患的有可能是1型糖尿病,以前這種糖尿病被稱為1.5型糖尿病,也被稱為「成人遲發性免疫性糖尿病」,這種糖尿病往往因為發病的是成年人容易跟普通的2型糖尿病發生混淆,這種情況下如果採用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可能開始有些效果,但很快會發生控糖不利的情況,因為沒有對胰腺損傷進行必要的保護,所以準確了解糖尿病的分型對控制病情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 寶寶剛出生就患糖尿病?新手爸媽要注意,這類孩子最容易得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小琪的寶寶剛剛出生就被檢查出來糖尿病,這可讓小琪很是不解,這不是中老年人才容易患上的病症嗎?,年齡段並不止在中老年人,還潛伏在小朋友身邊,甚至是新生兒,而這些新生兒患的多為1型糖尿病,通常是跟遺傳有關係。
  • 年輕人不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誤區知多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數據,全球患糖尿病的人數從1980年代的近1億人已經增加到2014年的4億多人,相應的成人患病率約8.5%。但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曾介紹過,中國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差不多有10%,超過1億人,趨勢不容忽視。年輕人和兒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
  • 患糖尿病多年,如何知道糖尿病加重了?本文告訴你
    在日常門診中,我們遇到很多的糖尿病朋友,有些人患糖尿病二三十年,因為控制良好,所以身體依然很好,沒有併發症發生,或者說併發症很輕微。但是也有一些糖尿病朋友,日常不注重糖尿病管理,在幾年時間發生嚴重併發症。
  • 患糖尿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2:45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Beatrice Kennedy團隊研究了貓狗和主人之間共患糖尿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