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海底撈後,九毛九要上市啦!
老闆忘記開門,甚至連店名都沒想,常被顧客笑他太傻太二,於是,店名取為「太二」。「每天只進一次魚,賣完就關門。」餐飲品牌「九毛九」,總是給一種慫、賤的企業品牌文化感受,到他家店裡,挑逗顧客的金句多多,可能比老罈子酸菜魚還有滋味。
「酸菜魚賣光了!」太二去香港上市啦!
九毛九創始人、董事長管毅宏
九毛九集團,是一家連鎖經營的中式餐飲集團,創辦於2005年,旗下包括 九毛九、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那未大叔是大廚5個品牌,開業至今店鋪版圖覆蓋了華東、華南、華中、華北等區域,有269家門店、41家特許經營店、員工近萬人。
8月28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成新加坡首富,身家138億美元(約989億人民幣)。2019年福布斯新加坡50富豪排行榜出爐,海底撈董事長張勇資產淨值躍居榜首,取代連續十年佔據榜首的前新加坡首富黃志祥、黃志達兄弟。即將緊隨海底撈登陸港交所的「九毛九」創始人、董事長管毅宏,日後財富身家會有驚喜嗎?
港交所8月28日披露,九毛九國際控股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招銀國際擔任其獨家保薦人。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在營收一項,九毛九在華南地區排名第一,在中國所有中式快時尚餐飲餐廳中排名第三。
招股書顯示,九毛九第一大股東為創始人管毅宏及其家人,持股比例為61.4%,屬於絕對控股,這是繼海底撈之後又一家選擇香港上市的內地餐飲類連鎖品牌。
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魚的店內告示
目前,「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系擬赴港上市的九毛九國際控股旗下二大品牌,收入佔比超過九成八。對比同在港上市的海底撈,太二的營運水平與海底撈大致相近。2018年,海底撈整體翻臺率為5次/天,新店的翻臺率僅為4.5次/天,二線城市能達到5.3次/天。而常需要排隊等位的網紅品牌「太二」,翻座率達到4.9左右,一線城市翻座率5.0;更具特點的是,「太二」酸菜魚的5.5最高翻座率還出現在二線城市。
通常而言,翻座率比翻臺率代表了更高的使用效率。
九毛九在招股書中指出,此次赴港上市募資的主要用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擴大市場份額;計劃在2019至2020年開設240間太二和54間九毛九,其他品牌大約為76間。(2)進一步增強公司餐廳的供應及支持能力,開設1家新的中央廚房。(3)償還部分貸款:用於公司營運及一般公司用途。
事實上,早在2016年,九毛九就爭取上市,在A股申請上市未能如願,於去年終止了A股上市計劃。觀察人士認為,餐飲企業在內地資本市場上市難,有多方面因素,比如財務、人員流動性問題,另外還有食安等方面的考量。
招股書上列舉了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九毛九的營收金額分別為11.64億元、14.69億元、18.92億元、12.37億元;淨利潤分別是5128.6萬元、7164.7萬元、7384.8萬元、1.02億元;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6.4%、 9.7% 、24.1% 、37.9%。
九毛九時隔一年,以第34名的成績再次榮登廣東連鎖五十強
6月28日下午,時隔一年,九毛九集團再次獲得「2018年度廣東連鎖五十強」,位列榜單第34名。目前,在所有中式快時尚餐飲餐廳中,九毛九僅次於第一名的西貝、第二名外婆家,排名第三。
公司主要兩個業務經營模式主要是二種,一種是直營,另一種是加盟方式。所有品牌中,除「2顆雞蛋煎餅」外,其餘均是自營模式;九毛九擁有九毛九麵館、太二、慫冷鍋串串、那未大叔是大廚四個純直營品牌。
下一步,九毛九若能成功在港上市,將會展開新一輪的擴張,與之同時,山西人管毅宏也會身價暴漲,至於能否與剛登頂新加坡首富的海底撈老闆張勇來一場財富大比拼,則取決於其上市後盈利能力及水平的高低。
3年開100家店,山西人管毅宏咋做到?
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
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山西太原人,1995年,他南下海南,一個偶然的機會盤下一間小麵館,開始了創業起步。
年初,管毅宏在致九毛九集團全體夥伴的「新春寄語」中說:「我從沒想過九毛九會從最初的6個人發展到現在逾10000名員工。直到現在,我也會時刻有危機感,不知公司下一步會瀕臨怎樣的困境,時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思考公司未來的規劃。」
當年,那間麵館僅有57平米,只能塞下6張桌子,剛開業沒幾天,颱風來了,麵館停水停電,一片漆黑。管毅宏只好將桌子擺上馬路,賣起了麵條。颱風天,很多餐館都漲價,唯獨他沒有,少賺了一點錢。不過,久而久之,名聲傳出去,生意也漸漸好了。
不過,他也碰到一個棘手的難題,海南本地人不習慣吃麵,到哪兒去找合適的呢?2002年,管毅宏將目光投向了中國著名商貿之都——廣州,這裡南來北往的人多,接受山西麵食的自然也更多。
九毛九招牌菜「二斤大骨頭」
九毛九集團成立於2005年10月25日,迄今24年餐飲經營歷史,這一年,管毅宏在海南、廣州二地先後有了3家分店,並更名品牌名為「九毛九」,自此在廣州安下大本營。
而到2015年,九毛九品牌迎來爆發式增長,用三年多開了100多家門店,二年後的2017年,年營收突破10億元,員工人數達到6000人,而當年海南那家麵館,連同管毅宏的太太一共才6個人。作為一個中式直營連鎖快時尚餐飲品牌,九毛九平均每10天新增1家店。
管毅宏曾說,他的經驗很多,比如網際網路+,商超生態鏈、性價比、還有堅持等,更主要的還是效率。每個部門都在高速運轉,像一個個的小齒輪,帶動九毛九快速飛轉。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有事都抓在自己手裡,就必然沒空間讓自己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去看事情。」管毅宏說。早期,「九毛九餐飲管理」是麥點旗下第一大品牌,有一些頗具特色的管理方法,比如廚房管理。做餐飲的都知道,廚師打架是常有的事,但在九毛九,不管責任在誰,動手都是不對的,打架當事人都會被開除,不光這樣,連管理層都會挨罰。
廣州天氣熱,管毅宏常會給廚師發「小福利」,什麼紙巾、洗衣粉、洗髮露等,另外,所有高級廚房管理層每年發15個月工資,主管以上拿14個月。另外,每季度會安排旅遊項目,每年組織「雙親遊」,過年過節還會將員工父母接來團聚等。
太二門店
對於九毛九的成功,很多人做出不同的評價和總結。比如,品牌很有「人情味」,並形成獨特的品牌文化。
也有人覺得,九毛九善於將自己品牌打造成一個魔性的IP,緊扣年輕消費群體的心。「太二」,似乎和「慫」類似,像「太二」有一些相當奇葩的規則,不如4個人就餐不接待、也不允許拼桌、加位,還不搞外賣。
此外,像「老罈子酸菜魚」,主打的是鱸魚,但口號卻是「酸菜比魚好吃」,如此跳躍式的營銷手法,也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且相當幽默。
管毅宏曾如此分享:「做一個品牌,你要看清楚你的顧客是誰?你的消費場景在哪裡?還要在消費者裡面細分你的顧客,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他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消費。」
這句話如何解讀呢?其實他說的是要精準地圈定客戶群體,精確品牌定位,如此而來,產品和服務的定位也就出來了。當然,還要不斷去設計細節,精心打磨品牌文化,特別是引領時尚潮流,從差異化方面來擴大品牌傳播力。
太二
管毅宏曾表示,他的九毛九理想模式有三個要素:一、要好吃;二、產品不能多,多了就做不好;三、標準化程度要高。據他說,當年要做酸菜魚時,為了起「太二」名字,想來想去,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了近50個名字。
事實上,當年管毅宏的「太二」第一家店,是開在廣州郊區,位置並不是很理想,然而,數年以後,「太二酸菜魚」竟然爆火了。
一個品牌從誕生到成長,必須抓好一個個環節、細節,專業源於專注,專業成就卓越,做餐飲的也不例外,做長青企業、百年老店亦是如此。
管毅宏說:「餐飲創新創到最後不好吃那就是錯了,你的創新如果做到好吃,那一定錯不到哪裡去。我們很多品牌搞創新搞到最後不好吃了,這就很痛苦了。」
過去,九毛九為迎合消費客群,在運營細節上做了很多創新。比如,九毛九是第一家為了保證產品體驗,嚴格控制用餐人數不超過4人的餐廳,第一家把充電插座裝在牆上面,還配備USB充電口、充電線的餐廳,第一家實現了微信閉環點餐、前後臺完全打通的餐廳等。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