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死了,孩子發熱,不讓測體溫,怎麼辦?

2020-12-19 兒保科小李醫生

今天在門診上遇到一位很著急的媽媽,他說孩子額頭摸著很燙,然後就匆匆忙忙的帶孩子來醫院了,在家沒有任何處理措施,路上花了四十分鐘才到醫院。

問這位媽媽孩子發熱了,那麼到底多少度呢?因為我們醫生只有知道了孩子的溫度之後,才能夠給予及時而準確的建議,但是這位媽媽說只是用手摸了摸,感覺孩子很燙,然後認為孩子發熱就過來了。他說孩子哭鬧厲害不配合,沒有辦法給孩子測量體溫。那麼就涉及到了一個怎樣給孩子測量體溫的問題。

我們傳統的測量體溫的用具是水銀溫度計。這個水銀溫度計呢,需要把孩子的腋窩先擦乾,然後讓孩子夾著5分鐘後才能夠測出孩子的體溫。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哭鬧啊,不配合啊,就會出現家長遇到的這個問題,就是無法給孩子測量體溫。

其實在物流和科技這麼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給孩子備一個耳溫槍或者是數位化的其他類型的電子體溫計。這些電子化的體溫計不需要孩子過長時間的測量。像耳溫槍很快就能夠測出孩子的溫度。簡單快捷又無需過久等待。

美國兒科學會的醫生們現在已經不再建議使用水銀溫度計了,因為考慮到它有很多破碎的可能性,造成其中的水銀揮發,並被人體吸入,從而導致中毒。數位化的電子體溫計比如耳溫槍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當然,我們這裡要指出,不管家長用的是怎樣的體溫計。我們只要正確操作就可以給孩子測出較為準確的體溫。如果孩子是因為活動劇烈或者是在高溫環境中待了過長時間,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安靜一會兒,或者是把孩子帶到一個較為涼爽的房間裡面,安靜5分鐘,再給孩子測量。測量的時候先將孩子的腋窩內的汗液擦乾,然後讓孩子夾緊溫度計,使腋窩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空間,這樣才能夠獲得準確的體溫。

但如果我們使用耳溫槍呢,耳溫槍的探頭必須將外耳道完全的封閉,這樣才能夠獲得準確的耳溫。我們可以將孩子的小耳朵拉一拉,將耳溫槍全部阻塞外耳道,然後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較為密閉的小空間,再開始測量。測量後,如果我們孩子的體溫超過38度5,就要給孩子服用退熱藥了。

下面是臨床工作中認定的中低高熱的一個範圍,希望家長朋友們可以收藏作為參考。

正常孩子的體溫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是正常的,一般腋窩的溫度是36~37度4。低熱我們暫時定義為37度3~38度,中度發熱定為38度1~39度,高熱定為39度1~41度,超高熱定為大於41度。

家長朋友們,學會了如何在家裡給孩子測量體溫之後,可以找一個小本子記錄上孩子體溫的變化,如果孩子的體溫在38度5以上,就可以給孩子使用退熱藥物,或者是進行物理降溫。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特別好,但是體溫反反覆覆超過三天,也需要及時帶孩子來醫院就診。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助到您。下一期我們講什麼呢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並且給我留言,您的問題我一定會認真閱讀並總結出自己的臨床經驗發給您。

#別怕有我#

(#世界兒童日#人身安全話題)

相關焦點

  • 體溫高於多少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我是不是發熱了?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發消息問我,體溫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今天一早,Z小姐碰到我非常緊張,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我的體溫出問題了。我一聽,怎麼會呢?趕緊問她怎麼回事。
  • 體溫高於多少才是發熱?怎麼測才更準?
    我發熱了嗎? 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進小區、進單位,滴一下!一直有朋友發消息問我,體溫是不是高了?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發熱。
  • 孩子發熱了,應該怎麼辦?
    發熱是小孩子常見的一種症狀,孩子出生以後,難免會出現發熱,這種情況一般不容易完全預防。有時家長遇到孩子發熱就手無足措,不知道該怎麼辦?發熱只是疾病的一種表現,作為非專業醫生,首先要看看孩子體溫多少度、精神狀態怎麼樣、吃奶是否正常,是否還有其他表現?通常體溫38.5度以上建議使用退熱藥治療,兒童退熱藥一般是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一些中成藥退熱效果往往有限,不能代替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使用。
  • 一建考試當天體溫≥37.3℃,發熱、咳嗽怎麼辦?看這裡
    近期,後臺陸續有小夥伴反映:考試當日身體不舒服、有異常情況,應該怎麼辦?、咳嗽、咽痛、呼吸困難、嘔吐、腹瀉等異常狀況,應立即向監考人員報告,按照防疫相關程序處置,經考點醫務人員評估後具備繼續完成考試條件的,可轉移至備用考場考試,考試時間不補;對評估不具備繼續完成考試條件的考生應及時送醫就診。
  • 寶寶體溫你會測嗎?體溫輕微升高不一定是發燒
    年齡幼小的孩子免疫系統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病毒的侵害。同時,受到病毒侵害時會並發比成人更多的疾病,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支氣管炎等,危害孩子健康。而這些疾病最初的症狀就是發熱,所以關注孩子體溫變化尤為重要。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和欣欣一樣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有不少。一、給寶寶測量體溫的方法我們家長給孩子測量體溫,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 口腔溫度將體溫表放入寶寶口腔測量。如果孩子口腔溫度在37.8攝氏度以上,即為發熱。
  • 體溫多高算是發熱?關於測量體溫,一次講清楚!
    在疫情防控階段,很多人都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體溫,害怕出現發熱症狀。但是對於測體溫這件事,很多人其實並不太明白,比如:體溫多高算是發熱?以 37 攝氏度劃分健康和發熱合理嗎?體溫怎樣測比較準確呢?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體溫上升不一定代表發熱。
  • 體溫多高算是發熱?關於測量體溫,一次講清楚
    在疫情防控階段,很多人都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體溫,害怕出現發熱症狀。但是對於測體溫這件事,很多人其實並不太明白,比如:體溫多高算是發熱?以 37 攝氏度劃分健康和發熱合理嗎?體溫怎樣測比較準確呢?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體溫上升不一定代表發熱。
  • 孩子發熱怎麼辦?家長可以這樣做
    秋冬季是孩子容易生病的季節,扁桃體炎、肺炎、手足口病、輪狀病毒腹瀉紛紛「找上門」,最近,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急診一天就接診了1000名左右的寶寶。在孩子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熱。當孩子發熱時,家長該怎麼辦呢?
  •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
    正常的體溫升高孩子的體溫易于波動。感染、環境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體溫發生變化。孩子體溫升高不一定就是異常,也就是說,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若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就不應認為孩子在發熱。其實,就像我們大人在運動後體溫會有所升高一樣,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情況下,體溫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38.0℃之間。體溫升高是由於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導致肌肉產生了更多的熱量。這些原因導致的體溫升高,在運動結束後會很快回復到正常水平。
  • 新生兒體溫多少度,就算是發熱?
    所以從以上兩點來說,新生兒寶寶必須重視科學穿衣問題,並且密切關注孩子體溫,我們建議從出生第一天開始,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體溫。新生兒體溫多少度,就算是發熱?    那麼體溫多少度,就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呢?我們成人的正常體溫腋下溫度大約在36-37攝氏度。
  • 怎樣給孩子測體溫最安全
    體溫計碎片被吞咽讓孩子多喝牛奶或蛋清  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科喻文亮主任醫師介紹說,家長在給孩子測量肛溫時,體溫計斷裂的情況不止一次出現。另外,家長在給患兒進行口腔測溫時,體溫計被孩子咬斷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 麗穎分享 之 孩子發熱怎麼辦?退燒藥怎麼選?哪種物理降溫方法才...
    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發熱? 目前的觀點認為,孩子的體溫超出一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即為發熱。 但是要參照孩子平時的基礎體溫來確定,如果體溫高出平時體溫的上限就是發熱了。 所以,是否發熱要比對孩子的基礎體溫! 若孩子平時體溫就可以達到37.4℃,那對於孩子來說,37.4℃就不一定是發熱了。
  • 孩子突然發熱 五個要點要牢記
    最近氣溫下降,不少孩子開始感冒、發燒、咳嗽,作為家長時時刻刻都揪著心。發熱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發熱持續時間≤1 周為急性發熱。如果家長對此缺乏正確的認識,往往導致護理過程中缺少正確的方法,甚至會使用一些錯誤的降溫措施,阻礙機體散熱導致體溫急劇升高,嚴重者可引起高熱驚厥的發生。 今天小編請來了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周信英,為大家講解兒童急性發熱必備常識五要點。
  • 【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科普】發熱了怎麼辦?(二)
    【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科普】發熱了怎麼辦?根據中疾控和世界衛生組織各方專家的觀點,公眾預防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1.勤洗手 2.公眾場合戴口罩 3.避免密切接觸,特別是野生動物、活禽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不吃野味出現症狀怎麼辦1.請及時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 體溫高於多少是發熱?怎麼測才準?醫生教你如何測體溫!
    這幾天,測體溫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了。一直有朋友發我消息問,我這個體溫是不是發熱?37.3℃是不是發熱了?因為大家都害怕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有一部分新型肺炎的病人沒有發熱、沒有症狀,但是大部分還是都有發熱的。所以測體溫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最好的一種方法。
  • 孩子感冒發燒|體溫您測對了嗎?
    孩子生病發熱怎麼辦?體溫,您測對了嗎?今天,小編就帶領您一起了解體溫計的選擇及測量方法。01體溫計的選擇?市面上可選擇的體溫計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水銀體溫計等。耳溫槍 測量的是鼓膜的溫度,最能反映人體的真實體溫,也是目前兒童進行體溫測量的常規器械。由於兒童耳道不直,在測量時需要合適的手法,3歲以下孩子測量時,需要把耳廓向後下方輕輕提拉,3歲以上要向後外上方提拉,才能準確測量。另外有中耳炎、耵聹較多的兒童,或短時間內反覆測量耳道溫度,都會影響準確性。
  • 寶貝如何正確測體溫?啥時候應該去醫院就診?
    常見的5種測體溫的儀器對照1、水銀溫度計:傳統、便宜、準確,但有水銀洩露的危險· 咱們小時候用的都是這種水銀溫度計,誤差小,價格便宜,但測量時間長(至少堅持5分鐘),且冰冷不舒服· 同時,易碎,有水銀洩露的風險!
  • 讓他來告訴你,為什麼每天要測三次體溫
    直腸是最準確反映核心體溫的實際部位,因此直腸途徑是作為測量核心溫度的首選位置。優點● 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任何年齡皆可以測量。● 大多數研究依靠肛溫確定發熱嬰幼兒嚴重感染的風險,因此常對嬰幼兒進行直腸測溫。
  • 復學後,孩子出現發熱情況怎麼辦?
    復學後,孩子出現發熱情況怎麼辦?對於復學的孩子如果出現發熱等異常症狀,應該怎麼處理呢?家長對這一情況的處置流程知道嗎?1居家期間多觀察家長在做好日常防護基礎上,還需在前一天晚上和教學日當天早晨為孩子測量體溫,若有發熱(指水銀體溫計腋下體溫>37.3℃)等異常症狀,需及時向學校報告並請假不返校,並根據學校要求前往學校領取相關材料,帶孩子前往指定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