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學中,調動學生思維的6個技巧

2021-02-25 校長派

全文長 37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5 分鐘

與課堂教學相比,在線教學中,學生不被「監督」,師生間的反饋和互動也被嚴重削弱,學生更容易走神,不在狀態。那麼,如何調動學生思維,保證學生跟上教師的步伐,是保證線上教學效果的關鍵問題。今天分享通過設計「高認知活動」的教學設計,來始終抓住學生思維的方法。怎樣設計這樣的教學設計呢?給您幾個小技巧。

當教師開始講課時,首先要想:學生為什麼要聽我講課。這也是在線教學技巧中最重要的一點——激發動機居首位。這也是線上教學與面授教學的最大區別,面授教學中學生聽不聽,他都要坐在那裡,可以被你掌控;而線上教學,學生聽不聽、想不想聽、聽得怎麼樣都無法掌控。所以,激發強烈的思維動機最重要。

在人類大腦中,幾乎所有信號都需要經過丘腦才能轉發到上層腦區。在轉發過程中,丘腦會起到初步整合和篩選信息的作用,部分信息被摒棄、削弱,部分信息被放大、聚焦。丘腦的信息篩選機制可以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主進行,也可以在注意力機制下有意識地放大或聚焦被人所注意到的信息(當然,其餘部分自然被削弱或摒棄)。

丘腦為何要篩選進到大腦的信息?因為,來自感官的信息量遠超腦的處理能力!它以什麼標準篩選信息?篩選對生存有意義的信息,即新異信息。優秀教師擅於製造新異信息,看下面這些案例👇

在線教學,如何創建新異性?


.

哺乳腦的主要功能是情感和記憶。其中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海馬體負責記住相應環境及其應對反應(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情緒/情感是價值的標尺,是認知的動機。情感生動機,產生了情感的行為就會產生動機;反過來,產生動機的東西必然有強烈的情感支持。所以,擅長激發情感、情緒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因為,他會讓學生牢牢地跟著他走,然後新皮層中理性和邏輯的教學才能生效。

在教學中如何激發情感呢?首先,要讓學生感到知識「與我有關」。

網紅教師向波在講化學課時,他講了一課《屁中的化學》。向波老師講響屁不臭、臭屁不響,把化學知識跟人的屁聯繫起來,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習效果顯著。

還有一個例子,深圳羅於揚老師在講數學中的「角」這一課時,設置了一個互動環節《人人身體都有角》,學生們異常興奮,反應熱烈。👇

所以,製造與我有關的信息,能夠比較容易地調動人的情緒。

以上我們介紹了1腦(爬蟲腦)和2腦(哺乳腦)所關注的「意義」。事實上,任何認知過程都離不開情感動力的支持。那麼,能不能通過認知過程本身激發情感動力呢?這就到了2腦和3腦的結合部——懸念和認知衝突。二者在本質上都是提問技巧。

設置懸念要從學生熟悉的東西開始,有知道的部分,有不知道的部分,要產生無法解釋的原因,或是無法預測的結果,這樣才可能有懸念。比如,為什麼中國的神仙橫著飛,外國的神仙豎著飛?中500萬與考上清華北大,哪個概率大?

認知衝突是和已知的矛盾。當有兩個解釋或者兩個經驗,但結果不一樣時,自我衝突就來了。人有追求認知一致的強烈心理動力。

有效教學要從一個好問題開始。好問題必須能夠引起學生的強烈懸念感或認知衝突,如果做不到,就說明還不能從認知和情感結合的層面激發學生的動機。

學習的本質就是在不同的信息之間創建連接的過程,尤其是要讓學生在自己的內部經驗和外部信息之間建立聯接。老師教的不是知識,教的是聯繫或者用聯繫的方式教知識。

前面說的是,學習必須依靠原有經驗。但對於很多新知識來說,學生是不可能有相關經驗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發生有效的學習行為。那該怎麼辦呢?一是借鑑,另一個是創造。今天我們主要講借鑑——也就是如何通過「類比」的方式進行思考。

在人類語言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類比和隱喻。人的大腦就是通過理解類比、理解比喻獲得對語言的理解。某種意義上說,人類不藉助類比就無法有效思考。反過來說,每個人都有藉助類比進行思考的本能。

類比有兩種經典的用法。除了通過兩個案例,讓學生進行類比,找到相似之處,進而自行發現規律以外,還有一種更常用的用法,將熟悉的東西與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類比。案例如下👇

以上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了思維的本能之一:類比。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如下圖👇

比如,經驗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人類的全部知識,以及個體所能獲得的知識,一定是從「經驗」中「抽象」出來的。所以,如何給學生創造情境、創造學習體驗,讓學生形成經驗,然後再通過比較、對比、歸納、演繹等方式進行「抽象」,也是利用人類思維本能進行有效教學的方式。

當我們聽到一句話、一段話時,必須要能夠將句子、段落中的所有詞彙解析出來,並建立起恰當的關係,才能理解。比如下面👇圖片中兩句話,即使每個詞彙的意思你都懂,但當你讀完一遍後,能否順利地提取出所有元素,並在腦海中將「所有元素」之間的「所有關係」都構建出來呢?

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這都是存在困難的。同樣的,這種大段文字式的表達方式也不能夠促使學生在腦海裡進行有效地「組織」。元素之間的關係不能得到突顯,整體意思的理解就會遇到困難。

碎片化的知識無法長時間保留是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所以必須要在碎片化信息之間建立起關係,才能實現長時間記憶。要促進學生對信息進行有效組織,我們就需要了解語言文字是「碎片式」的表達方式。當信息單純用語言文字進行描述時,由於語言文字是順序化、逐字逐句逐段說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對於這個知識的整體(知識內部的複雜關係)來說,必然是一個「碎片」。這個「碎片」傳到學生的腦中,就會給「組織」帶來巨大困難。

而人的視覺,天生就是「整體式」的感知方式,因而視覺擅長於複雜結構的表達。這就是我常說的——「可視化」促進認知!當我們把大段文字中的要點提煉出來,並用各種形狀把關係明確地表達出來,才更有利於學生來「組織」這些信息,關係才能得到突顯,「意義學習」才能發生。

請看以下兩張圖的對比👇

思維的一個特點是隱性,不僅別人看不見,自己也看不見。所以很多老師在這方面容易掉到坑裡。比如江蘇的孫永老師就說過,課前認真備課,上課激情演講,但巨大的投入和努力換來的卻是學生反饋的平淡無奇。

在比較理想的情況下,老師的講解會給學生形成一個初步的認知結構,但在長時記憶中是不穩固、不清晰的。它會導致需要的時候想不起來,使用的時候說不清楚,內容經常混淆。如何才能讓認知模型得到鞏固?

上面這張圖是我畫的思維的「冰山模型」。它表達的是,人腦中存儲的長時記憶,本質上都是隱性的,如果連學生自己都不知道,又該如何「強化」「鞏固」呢?

所以,必須要讓他先提取出來,最好是明確地表達出來。《Science》中一篇論文明確地揭示了一個規則——在提取的時候,會重構知識!因為提取過程意味著他必須根據環境(比如老師的要求)來決定提取什麼、先提取什麼、後提取什麼。如果再要求他明確地表達出來的話,那就更有效了,因為要想表達出來,他就必須知道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怎麼說。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強化了信息之間的關係,他的認知結構就會慢慢穩固、清晰,這就是「提取式學習」的內在機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開展提取的思維活動,最簡單的就是提問,哪怕是設問,也要停幾秒讓學生嘗試著自己「提取」一下。

從上圖所示的「學習金字塔」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所有效果好的方式都是輸出式的學習方式。一句話,輸出式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為什麼輸出式學習最有效呢?通過上面的分析過程可知,輸出式學習是一種「隱性思維顯性化」的過程,用「顯性化」的方式促使思維更加清晰、明確。

江蘇的孫永老師(上文提到過)知道了被動式學習和主動式學習效果是天壤之別後,馬上開始調整方向,投身實踐。每節課後他都讓學生自己畫知識圖表進行複習,作為作業上交。孫永老師說:學生的反饋讓我目瞪口呆,原來學生不是真的笨,他們的主動性令人瞠目結舌,原來學習效果可以這麼之好。

思維顯性化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用語言方式表達,讓學生發言、提問(但也要注意參與率的問題)。老師面對面課堂上用的開火車、複述、分組討論的方式,在在線教學中不容易實施,所以我們要找一些在在線教學中容易實施的,比如說下節課讓學生講(上麥、錄微課)。

在線教學中適合什麼樣的輸出方式呢?

語言輸出,是一種常用的輸出方法。但語言輸出的效率相對較低,學生的參與率不容易提升,尤其是在網絡教學環境下,組織起來不容易。我特別提倡「輸出+情感(創作)+視覺(結構)」相結合的輸出方式,叫「圖形組織者」教學策略。其實就是讓學生在通過聽講初步掌握知識後,用畫各種知識圖表的方式來梳理、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這是在網絡學習的環境下很容易開展的一種學習方式!

來源丨曉羊集團

編輯丨校長派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王珏:在線教學中,如何有效調動學生思維
    本演講的概要與結論簡要整理如下:在線教學的互動、反饋功能嚴重被削弱,教師難以開展「高行為活動」。在線教學效果,更加依賴於教師設計「高認知活動」的能力——也就是如何通過講授(在簡單互動的配合下),有效調動學生思維的能力。
  •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更是調動學生思考、積極主動獲取知識、開發智能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何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不僅是一個教師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體現,也是每位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提問可以考察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培養思維能力。所以,提問這一教學環節直接關係著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的問題一定要經過精心篩選,避免隨意性。問題選擇得當,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共鳴,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
  • 在場教學:實現學生充分參與的在線教學技巧 ——外語學院孫少文老師在線教學經驗分享
    不知如何豐富課堂互動,得不到及時的反饋,作業做題情況較平時不夠理想……在直播課堂裡,您是否也遇到過上述問題,如何解決學生「在線不在場」的情況呢,本期講座,孫少文老師為大家提出了若干在場教學的解決方案,並同我們分享了實現學生充分參與的在線教學技巧。
  • 如何讓學生擺脫力不從心的寫作狀態?要在四個教學環節中培養思維
    寫作是建立在思維和語言基礎之上的活動,其本質上就是一種思維活動,思維上的局限性也會影響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需要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從教學導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和應用遷移的思維型課堂教學四個基本環節出發,為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寫作教學提供參考。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它既是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的結合,也是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的結合。語文課堂教學中,介入創造性思維能使學生從前所未有的新觀念、新角度出發去反映事物,表現出對事物超乎尋常的見解,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 【教學心得】如何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因此,如果教師想要一節課完成的有效率、有質量,就必須保證「教」與「學」緊密的聯繫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便要充分的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帶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才更加牢固、更加靈活。這其中蘊含著很多技巧,需要教師來不斷摸索、學習。 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親其師,信其道。」
  •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時,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實踐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每個IT老師都需要討論的問題。讓我分享一些與您一起探索的教學方法和經驗。
  • 在課堂教學中探究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
    (二)學情分析本堂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對高考英語讀後續寫題型的熟悉程度還不夠,訓練次數不多,缺乏系統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支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設計想像、預測、推理、判斷、比較、分析、質疑和表達等思維訓練任務,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幫助學生完成此次續寫任務。
  • 教學研究 |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初探
    摘要:發展思維品質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英語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前-讀中-讀後三個步驟中,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推斷、歸納與建構、批判與創新,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
  • 趙春利: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因此,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
  • 這個過程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培養
    對於我們學習的古詩詞在朗讀時其實具有一定的技巧。為了能夠實現朗讀的作用,教師需要通過指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朗讀來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首先是在朗讀中平仄的學習。教師要讓小學生在朗讀中明白什麼是抑揚頓挫,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
  • 教學過程中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直接影響著學生本堂課的教學效率。那麼如何使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呢?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和老師們交流交流。  1、用引入設置懸念  引入新課的方法如果標新立異而又不失自然,不僅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用美國思維訓練英語口語的6個技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用美國思維訓練英語口語的6個技巧 2012-12-17 14:31 來源:聽力課堂 作者:
  • 傳統教學與在線教學對比分析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往往過於死板,教師搞「一言堂」,學生的學習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尊重,即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達。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無視學生心理發展的正常需求,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傳統教學幾個方面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無法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
  • 在作文教學中喚醒學生的「真」與「智」
    而對學生而言,學習寫作既是學習與他人對話,也是在通過與自我對話,實現思維認識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使命就是要幫助學生完成這種對話。在實現這項使命的路上,處於不同階段的教師,各有不同的角色要擔當。從情感的表達到意見的表達,作文教學是伴隨著學生的成長和生活內容的變化而逐步深化的。教師的任務就是根據學生的成長階段,給予他們相應的幫助。
  •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科學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雙邊活動的過程。這種「互動」必須在「過程思維」中進行,以幫助學生擺脫一些乏味,無聊和重複的學習。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突出實際操作過程,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猜測和驗證的方式逐步掌握知識的本質,從而正確理解並掌握知識,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 如何調動孩子學英語的積極性
    這招很見效,她喜歡的動畫片,都有那麼幾集經常要求我能陪她對演其中的一些橋段。當然我的英語水平有限,可含奇不在乎,我只要在那邊肢體語言配合配 合,她完全可以一人分說兩人的對白哈。  3、教學遊戲很實用。  孩子小的時候大概都比較喜歡當老師,尤其是上了幼兒園以後。含奇尤其喜歡模仿著老師的模樣,當然這時候我也就搖身一變成為她的學生了哈。扮
  • 英語在線教學的5個優勢
    英語在線教學的優勢:更專業線上英語,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一對一英語外教,為所有網絡的青少年提供了優秀的聽課資源。英語是一門語言,讓學生充分融入英語環境,對學習英語是非常有益的。英語在線教學的優勢:更多形式英語在線教學有各種各樣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