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招備考「西方音樂史」簡答題練習:新古典主義音樂

2020-12-16 中公教師網

 

二十世紀時期

【簡述新古典主義音樂】

新古典主義是歐洲20世紀上半葉一場重要的音樂藝術運動,影響廣泛,許多作曲家的音樂創作都反映出這一藝術的特徵。新古典主義反對情感色彩濃厚的浪漫主義和朦朧縹緲的印象主義,主張運用古典形式來寫作音樂,創作結構嚴謹、客觀理性而又優雅明晰的音樂。義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揭開了新古典主義音樂的帷幕。

新古典主義者採用古典主義和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形式構建作品,寫作大協奏曲、古組曲、賦格、卡農、帕薩卡利亞等體裁;提倡用線性的復調思維作曲,以取代浪漫主義的和聲思維;遠離後浪漫主義對大型管弦樂隊的偏好,回復到早期的小型室內樂隊的編制,配器簡樸恬淡;強調音樂自身的表達能力,擺脫「標題音樂」的影響,更多寫作與文學戲劇內容無關的「純音樂」作品;感情表達冷靜、克制、理性,不過分渲染個人主觀感受;多數新古典主義音樂作品以傳統調式調性寫作。但20世紀的音樂語彙,如十二音體系、多調性、復節奏、對新音色的探索等手法,也常被融人18世紀的音樂形式中,產生全新的音響效果。

新古典主義音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早年跟隨裡姆斯基一柯薩科夫學習,1913年憑藉芭蕾音樂《春之祭》奠定他現代音樂大師的地位,二十世紀20—30年代,他在歐美各國巡迴演出,轉向新古典主義音樂。二戰爆發後,斯特拉文斯基移居美國,接觸了勳伯格、貝爾格和韋伯恩的音樂,50年代以後他也採納了十二音體系進行創作。

斯特拉文斯基眾多的作品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音樂領域,聲樂、器樂及舞臺音樂,他的藝術風格轉變過程頗具戲劇性,涉足了20世紀主要的幾個風格流派。早期創作的代表作,就是為賈吉列夫的芭蕾寫作的三部芭蕾音樂《火鳥》、《彼得魯什卡》和《春之祭》,題材來自俄羅斯民間故事,使用了民間音調寫作,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羅斯音樂時期;1920年至1951年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創作時期,他從18世紀的音樂中汲取靈感,創作了大批調性明確、情感均衡、理性機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如芭蕾舞劇《普爾欽奈拉》和《阿波羅》、《管樂八重奏》、《c大調交響曲》、歌劇一清唱劇《俄狄浦斯王》、《詩篇交響曲》及歌劇《浪子的歷程》,其中芭蕾舞劇《普:爾欽奈拉》是新古典主義音樂的開山之作,《管樂八重奏》為長笛、單簧管、小號及長號等8件管樂器而作,摒棄色彩性表現,強調突出樂器本真的音色,通過古典形式和對位織體構建作品,歌劇《浪子的歷程》屬於18世紀的「分曲」歌劇,宣敘調完全是不用樂隊伴奏的「清宣敘調」.含有莫扎特與亨德爾音樂的因素,加上斯特拉文斯基獨特的節奏型;1952年斯特拉文斯基轉向十二音體系音樂的創作,1956年開始創作整體序列音樂作品,晚期代表作有舞劇《阿貢》、鋼琴與樂隊《樂章》、《安魂聖歌》等,儘管涉足最前衛的創作技術,但他的音樂中一直保持著特有的個性。

相關焦點

  • 2015教招備考「西方音樂史」簡答題練習:古典交晌曲在古典主義時期...
    古典主義時期【簡述古典交晌曲在古典主義時期的發展】交響曲的形成和發展是古典主義時期最重要的貢獻。交響曲是西方管弦音樂主要的音樂體裁,它構思宏偉,篇幅巨大,音響豐富,色彩絢麗,能夠通過種種音樂形象的對比和發展,來揭示社會生活中的矛盾衝突和人們的思想及感情,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體裁。
  • 2015教招備考「西方音樂史」簡答題練習:表現主義音樂
    二十世紀時期【簡述表現主義音樂】表現主義音樂與表現主義繪畫一樣,於20世紀初在德奧發展,藝術特徵上,表現主義音樂與法國印象主義音樂相對立,它們反對印象主義音樂對大自然的客觀描繪、對光影和氣氛的熱愛以及音樂整體的溫和愉悅,它們更主張凸現人的內心主觀感受,強調挖掘潛意識,並以誇張的形式表達出來。
  • 西方音樂史最常考的125個簡答題
    9、簡述西方大小調體系的確立過程。 10、簡述中世紀時期復調音樂的發展。 11、簡述古藝術與新藝術的不同。 12、簡述新藝術代表人物的主要藝術特點。 13、簡述中世紀時期流浪藝人的主要特點。 38、簡述古典主義風格與巴洛克風格的不同音樂特點。 39、簡述曼海姆樂派的主要貢獻。 40、簡述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宗旨。 41、簡述海頓在交響樂創作方面的主要貢獻。 42、簡述海頓在弦樂四重奏方面的主要貢獻。
  • 2015教招備考「西方音樂史」簡答題練習:1945年以後歐洲音樂的主要...
    他於1958年創作的管弦樂曲《群》,將空間音樂和電子音樂的概念加人整體序列主義作曲法,樂曲演奏需要3個樂隊和3位指揮,分別位於觀眾的正前方和左右兩邊,音樂元素完全按照整體序列主義原則創作,以統計學方式將音群參數組合成有比例的序列,樂隊獨立演奏,各音樂要素形成不同的組合。(2)偶然音樂:「偶然音樂」又稱「機遇音樂」,與序列主義音樂同時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
  • 2020福建教師資格考試:音樂學科 新古典主義音樂
    2020福建教師資格考試:音樂學科 新古典主義音樂 2020教師資格考試正在如火如荼的備考,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為考生提供教師資格備考指南、每日一練、專業學科知識等,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獲取更多備考資訊!
  • 【必看】西方音樂史-巴洛克時期音樂
    天津華圖:022-27307496☞諮詢微信:師圖圖掃碼添加師圖圖微信進入天津教師招聘/資格證交流群教師招聘考試中西方音樂史如要更好的掌握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內容,考生首先要對巴洛克時期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在對歷史背景了解的條件下記憶知識點,思路邏輯會更加清晰,音樂發展的因果關係也會更加容易理解。西方音樂史上通常將1600—1750年這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稱為巴洛克時期,即從第一部歌劇誕生開始到巴赫去世為止。巴洛克一詞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則的珍珠,也指華麗、裝飾、壯觀等含義。
  • 西方音樂史真題答題技巧
    ——加入音樂考研經驗分享與打卡督學群!我們會一起幫您解決以上七大難題!!!本群定價199,只要您有需要,限時拼團只要9.9,如果群對您有幫助,可以考上研究生、參加工作後再來打賞我們。另外我們還提供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等考研資料群,幫助大家更好打贏音樂考研這場戰役!
  • 新古典主義主張音樂,明確的主題性,古典的三和弦的和聲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音樂中一方面出現了許多實驗性的流派和思潮(如義大利的"未來主義"、捷克作曲家A.哈巴的微分音音樂等),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作曲家都經歷了一段較為格發展過程。新的美學觀念和音樂思維層出不窮。從20代初到50年代,新古典主義可以說是影響面最大的種音樂流派。
  • 2015教師招聘考試「西方音樂史」填空題練習六
    勳伯格以無調性技法寫作、描繪一個丑角在月光下冥想的配樂誦唱作品《月光下的彼埃羅》是表現主義音樂的經典之作。他的十二音作品有歌劇是《摩西與亞倫》和反戰性的康塔塔《【一個華沙倖存者】》。3.貝爾格的主要作品有:以「十二音體系」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抒情】組曲》和歌劇《【沃採克】》《【露露】》。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演變與發展古典主義音樂發展概況從古典主義的時間上來看,是從1775到1820年,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音樂覆蓋了海頓創作的成熟期一直到貝多芬創作的早期才結束。18世紀中葉在西方音樂史上是一個由巴洛克藝術風格過渡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事件當屬鋼琴這件樂器的誕生了。鋼琴的誕生對整個音樂史的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從歷史年代來看,鋼琴的產生過程與主調音樂逐步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是非常一致的。
  • 2020福建教招音樂備考:弦樂四重奏
    2020福建教招音樂備考:弦樂四重奏 2020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已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福建中公整理了音樂學科的相關複習資料,考生可通過關注福建教師招聘音樂備考頻道獲取我們持續更新的相關資料。
  • 西方音樂史考試中常見的五十道簡答題
    高手用繪畫7分鐘圖解西方音樂史西方音樂史考試中常見的五十道簡答題
  • 押韻100行:寫給音樂考研生的西方音樂史Freestyle
    這兩天翻看《西方音樂史》,發現美術史與音樂史有共通之處,便趁熱打鐵總結一下西方美術史。教堂是管風琴的共鳴箱時間向前  樂器、樂理、音樂體裁越來越複雜多樣我對音樂帶來的觸動莫可名狀卻依然流連忘返畢卡索說一切都是立體的於是我押韻100行為《西方音樂史》中的一些概念畫一幅立體的群像以下名詞解釋主要摘自《沈旋〈西方音樂史簡編〉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一書:① 古希臘《荷馬史詩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西方音樂史(七)(音樂)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西方音樂史(七)(音樂)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現已開啟備考模式,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比較好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筆試備考資料,望廣大考生及時查看學習。
  • 【音樂史500題】 上線!
    二、高強度燒腦在這500餘題題中,中國音樂史和西方音樂史各佔一半;中國傳統音樂單獨(民族民間音樂)219題。每一道習題均經過老師精心編輯,經得起推敲,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本期音樂史強化刷題,精選了500餘道各類題型,囊括了每一個章節、每一個知識點。其中重點關注了幾百道簡答論述題。命題人的思維在於:將知識點包裝為短短一句話的題目,而且儘量體現出難易結合的特點。比如:中央音樂學院考到「簡述新古典主義音樂」,那我們是否可以升級為另一種問法:「簡述新古典主義音樂與古典主義的關係」?
  • 乾貨(一)古希臘—前古典主義時期|最全的西方音樂史,考研和期末考試再也不愁啦!
    七、新藝術   西方音樂史「新藝術」(Ars nova)一詞一般指「14世紀的復調音樂,與意指13世紀的復調音樂的「古藝術」(Ars An-tiqua)相對而言。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與其他藝術交相輝映,呈現出比往昔更加繁榮的藝術景象。當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已達到最後巔峰,法國古典主義戲劇流派勃勃興起的時候,義大利的音樂家顯示出令人矚目的音樂戲劇才能,蒙特威爾第1607年寫出了傑出的歌劇《奧菲歐》。英國文學家彌爾頓的長詩《失樂園》綜合了新時代宗教信仰觀念,被稱為新教信仰的莊嚴詩篇。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本書稿是「愛樂系列」叢書第九本,是寫給音樂愛好者的一本西方古典音樂的入門書。本書擇優選收了西方古典音樂史上二百二十餘位作曲家的三千餘部名作,將這些作品從易到難分別納入四大階梯,以便入門者拾級而上。大部分作品附有簡明扼要的解說,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
  • 西華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李明老師《傾聽世界,暢遊西方音樂史》之第...
    請收聽:莫扎特父親的故事之薩爾茨堡奇蹟1.m4a05:37來自藝術語言大講堂天天語音只一條,聽聽雙眼不疲勞;古典伴我漸成長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聽了還想聽(點擊一下文字收聽):1.暢遊西方音樂史第二期:致敬紅髮神父——維瓦爾第2.暢遊西方音樂史第三期:西方音樂之父--巴赫 之家族背
  • 【潔西老師音樂課堂】了解西方古典音樂-巴洛克時期代表人物巴赫
    好啦,上篇文章中我們提到西方古典音樂分為不同的時期,古希臘至文藝復興時期大家接觸的非常少,咱們後面有時間在聊。這篇咱們先從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說起。大家熟知的巴赫,全名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1750年),是巴洛克時期音樂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西方(歐洲)音樂之父。
  • 什麼是古典音樂?
    如果從字面上理解「古典」這個詞彙,把它當成「過去的、古時候的、正統的」解釋,那麼《高山流水》《陽關三疊》 等中國古樂,都可以算作古典音樂。可如果我們討論的「古典音樂」指的是「Classical Music"這個英文詞彙的中文翻譯,那麼我國的古樂不能算是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