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君,全身起疙瘩,奇癢無比,懷疑是蕁麻疹,要做啥檢查?」
「聽說生物製劑能治蕁麻疹?靠譜嗎?」
深讀君懸梁刺股,秉燭夜讀,終於挖到了爆料。
這集,就給親們說說《蕁麻疹查與治》,ACTION!
檢查篇
有沒有蕁麻疹,醫生看看就知道。
先看風團,皮膚上出現發紅或蒼白的風團。
再看瘙癢,風團伴有瘙癢。
最後看過程,風團、瘙癢症狀反覆出現、來去迅速、消退後不留痕跡。
以上三點全部符合的,基本就是蕁麻疹了。
深讀君強調,確診必須得醫生來,切不可自行診斷。
過敏原檢測
想知道自己對啥過敏?敏感程度有多高?不妨做個過敏原檢查。
最傳統的方法就是點刺檢查。
在手臂上劃幾個區域,用待確定的過敏物質進行點刺實驗。
如測試區域出現風團、紅暈,就代表對相應物質過敏啦!
根據風團和紅暈的狀況,還可以判斷敏感程度的高低。
此外,抽血檢測、把可疑致敏物貼在皮膚上也是檢查過敏原的方法呦。
治療篇
蕁麻疹目前治療的中心思想是,去除病因、緩解症狀相結合。
去除病因
想要蕁麻疹得到控制,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蕁麻疹的發作。
如果是過敏原引起的,儘量遠離過敏原。
如果是藥物誘發的,在醫生指導下停藥或者換藥。
冷、熱、壓力、日光或運動等物理因素誘發的蕁麻疹,要儘量調整,減少刺激。
緩解症狀
還記得肥肥釋放的「信號彈」嗎?
它能夠召集免疫細胞聚攏,搞出炎症。它也能讓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腫,招來風團症狀。它還能刺激皮膚神經末梢,搞出瘙癢症狀。
深讀君做個小實驗,拆開「信號彈」一探究竟
「信號彈」主要由組胺、前列腺素、細胞因子等多種炎症介質組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組胺啦!
組胺能舒張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在整個炎症反應過程中起到了相當罪惡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組胺必須和組胺受體結合後,才能發揮作用。於是有了抗組胺藥物-H1受體拮抗劑
這貨長得和組胺很像,能搶佔組胺受體。
真正的組胺來了,也沒有受體可以結合,炎症就這麼被控制住了,蕁麻疹症狀也就得到了緩解。
代表藥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伐斯汀等。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
它能讓免疫細胞冷靜下來,暫時停止戰爭,從而控制炎症,緩解症狀。
代表藥物有潑尼松和地塞米松等。
奧馬珠單抗
在高IgE水平的環境裡,肥肥很容易粘上IgE,從而進入高敏感狀態,發射超多「信號彈」,召集免疫細胞搞事情,弄出蕁麻疹。
奧馬珠單抗,是一種靶向生物製劑。
它能和IgE結合,讓IgE沒機會去刺激肥肥。
讓肥肥敏感的IgE大大減少,肥肥也就能夠平靜地生活了,症狀也就自然得到了緩解。
說完治療,《蕁麻疹專題》就要落下帷幕啦。
深讀詩詞小彩蛋,走起!
風團瘙癢反覆來,來去急速不留痕。
要想防治蕁麻疹,誘發因素要找準。
控制症狀有良藥,具體用法遵醫囑。
深讀君留下金句,就此告辭,咱們下個專題見啦!啾咪!
關注深讀視頻,了解更多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