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風潮,不論是學生、職場白領還是學校保安、清潔阿姨、退休工人,各個領域階層的人都越來越重視讀書帶來的收益,要麼是提高技能,要麼是充實人生。
隨著技術的發展,閱讀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手機閱讀、電紙書、聽書等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蓬勃發展,越加刺激人們的閱讀熱情。
然而大多數人在讀書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想:「讀一本書時,只要理解精髓就好」,但那只是機會主義者讓自己更安心的理由。
而且,長期讀書的人就算認真讀過某本書,也會因為要繼續接觸很多書籍,最後連之前的書的1%~2%都沒有記住。
既然我們拿出了珍貴的時間讀書,那倒不如通過讀書筆記留下看得見的成果,即使是三言兩語也好,儘可能多地從書中吸收知識,從長遠來講不是更好嗎?
日本讀書筆記專家奧野宣之所著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書中所記載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值得廣大朋友們的借鑑與參考。
堅持是最基本的要求
很多人初寫讀書筆記時興致滿滿,誓要寫出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作,然而大多數人都經歷了從入門到放棄。那些能熟練寫出有一定質量的讀書筆記的人,都是堅持寫讀書筆記幾年甚至十幾年後才收到的效果,我們為了能達到這個境界,一切都應該以「能堅持下去」為先。
如何才能讓自己順利地堅持寫讀書筆記呢?
從一句話讀書筆記開始做起
例如看了某本書或一篇文章,給自己的讀書感想並沒有猶如滔滔江水般泛濫,那麼就把最簡單的感想,比如「這本書真的很棒」、「這個人真厲害」等等記錄下來,即使是隻言片語,也比完全沒有記錄要好得多,因為從0到1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
堅持的三大竅門
1. 養成習慣
把寫讀書筆記培養成吃飯睡覺般的習慣,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
具體的做法就是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寫讀書筆記,可以是5分鐘、10分鐘,從上文所說的一句話讀書筆記開始寫起,漸漸培養成習慣。
2. 放大讀書筆記的作用
為自己找出幾點做讀書筆記的實際應用,例如:
「做過的讀書筆記為某次公司匯報演講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無須重讀整本書,通過讀書筆記就能回顧書中的內容。」
「一直做讀書筆記,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只要通過讀書筆記能實際體驗到類似的經歷,自然就能愛上讀書筆記
3. 創造別具一格的記錄方式
創造屬於自己特有的讀書筆記寫作方式,例如有人喜歡手繪,就通過做手帳的方式做讀書筆記,把愛好融入到讀書筆記當中;有人喜歡鋼筆書寫,就把讀書筆記當作寫字練字的一種方式;有人擅長創作編輯短視頻,便把讀書筆記製作成短視頻的方式,在各大平臺分享;
通過創造自己的讀書筆記寫作方式,可以激發做筆記的動力。
如何做讀書筆記
1、「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蔥鮪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蔥段屬於配菜而非調料。
通過摘抄和寫評論的方式,先摘抄書中原文,再運用自己的語言為摘抄內容留下評論感想。感想不一定是成形的東西,寫幾句「好棒!」「什麼?!」也未嘗不可。如果一心想寫得完美,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難下筆。
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在摘抄以後,趁著印象還鮮明寫下自己的感想。
作者之所以把這種讀書筆記取名為「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就是因其摘抄和評論並存的特徵,正如這道菜中魚肉和大蔥的關係一樣
2、注重自己當下的想法
自己當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摘抄的原因與自己當時的想法才是日後值得參考的重要資料。
所以為了不浪費日常靈光閃現的好點子,不論是多麼簡陋的一句話,都應該轉化成語言。而讀書筆記正是這種原創思考的源泉。
3、讀他人的書評,感受自己與他人觀點的差異
讀書筆記是自己和書的對話,所以不需要別人的觀點,但如果在做完讀書筆記以後閱讀書評,就可以參考「第三方的觀點」,換個角度審視自己的這次讀書體驗。於是你會發現,「原來對自己來說有著某種意義的書,在這個人眼裡是這樣的」。
當你感受到自己與他人觀點上的差異,就可以在讀書筆記裡補充一些內容了。
對比書評和自己的感想,可以讓後者變得不那麼絕對化,享受多重的讀書體驗。
如何運用讀書筆記
1、思想內化,積極輸出
讀書筆記並不是寫完放好就萬事大吉了。
如果想進一步消化書中的內容,我們應該積極輸出,例如向身邊親朋好友介紹讀過的書,這是最常見的輸出方式,哪怕你自認為非常了解這本書的內容,一旦需要向別人說明或寫下來,還是會出現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或者針對書中的某個觀點,通過查找更多相關的資料,結合已經寫好的讀書筆記,進一步豐富其內容,輸出一篇文章。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會不斷加深並擴展對這個觀點的理解,最終就會內化成自己的思想了。
2、定期重讀讀書筆記
為了更好地消化書中內容,我們需要重讀讀書筆記。每重讀一次,每增添一條評論,都是加深理解、開放新視野的好機會。
即使是漫無目的地重讀,也會有些新的發現,遇到意想不到的好句子。讀書筆記裡記的大多是自己摘抄的選段,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看,會發現過去覺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語句現在已經可以徹底理解了。
3、寫作題材、創意的來源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說過:「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如果事先做好了讀書筆記,當時的所讀所想就可以直接打包好留在筆記本裡。需要創意的時候,只要再讀一遍讀書筆記,就可以直接把筆記拿來作為創意素材靈活運用。
只要認真重讀筆記,把有用的信息組合起來,就能獲得對寫作有莫大幫助的創意。
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
作者結合自身的經驗,介紹了19個讓讀書體驗更充實,更樂于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小技巧:
1、不依賴網絡,多用參考書
2、多讀百科全書
3、通過訂閱來提醒自己
4、書店裡的意外發現
5、由淺入深吃透難懂的書
6、把書堆成山
7、把名著放在枕邊
8、常帶三本書同時閱讀
9、在家裡每個角落放滿書
10、去掉外封,讓讀書變得輕鬆
11、雜誌要邊撕邊讀
12、不能小看的有聲書
13、準備一支珍藏的鋼筆
14、名言要貼在顯眼處
15、讀後感從摘抄開始
16、用複印要讓讀書更方便
17、用獨創版權頁記錄書的履歷
18、書與筆記交叉使用
19、書架是讀書生活的基地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方法》裡還記載著更多讀書筆記的寫作技巧,感興趣的朋友可親自閱讀一遍全書,說不定有另一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