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看各地區和高校如何回應

2020-09-04 重慶文都考研

近日,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遇阻等相關話題,引發關注。


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



該網友表示,國家在今年的2月14日就下文《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經過這麼長時間還是無法正視統招非全日制學歷,不能保證統招非全日制的就業,略感心寒。


▲▲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


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對於網友反映的關於杭錦旗、準旗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的問題,我們向相關旗區進行了了解,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


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復時表示,當前,準旗招聘考試已經結束,杭錦旗招聘考試報名工作也已結束,即將開考,鑑於考試工作組織程序的嚴密性,已不能夠重新組織報名,對給網友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鄂爾多斯方面還表示,我們已責令相關旗區和部門在今後的招聘考試中,嚴格貫徹落實好國家和自治區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有關政策,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相關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遇阻?多地回復來了!


◎江西南昌:申報對象要求為全日制畢業生


日前,有網友反映南昌「人才10條」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南昌市不久前發布的《關於支持大學畢業生和技能人才來昌留昌創業就業的實施意見》前後共有十餘次提到了「全日制」,卻未提及「非全日制」學歷。


對此,南昌市相關部門回復稱:「此意見為獎勵性政策,申報對象要求為落戶南昌的全日制畢業生。未盡之處,敬請諒解」。



◎河南焦作: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在規定範圍


7月30日,有網友提問,非全日制碩士是否與全日制碩士享受同等人才補貼。


8月17日,焦作市政府辦公室答覆稱,「焦作市委市政府相關文件規定享受落戶生活補貼對象為全日制畢業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已與網友本人電話溝通過,目前,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不在文件規定的範圍之列。」



◎河南商丘:已落實政策,歡迎報考


7月17日,有網友給商丘市領導留言,「希望今年能夠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人才引進。」


8月26日,商丘市委督查二室回復稱:「關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相關政策,在《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已有明確規定,並在公務員招錄和企業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活動中逐步得到了落實。



上述留言中涉及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到,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多所學校通知,用人單位不得對求職者有「歧視」


針對這一就業中的不公平現象,已有多所高校在組織校園招聘會過程中為「非全」研究生發聲。


8月28日,電子科技大學發布針對研究生的「用人單位2020年秋季線下校園招聘指南」,明確禁止用人單位在發布就業信息時包含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視性招聘信息。



早在2019年9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就發布《關於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與就業相關問題的說明》。


說明指出:

在我校「嚴進嚴出」的培養方式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學考試、教學質量、論文答辯、畢業派遣資格、報到證發放等各方面均與全日制研究生要求相同、標準一致,確保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生具備同樣高的培養質量。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以及山東省相關文件規定,「各地各高校要加強校園內招聘活動管理,嚴禁發布性別、民族、院校、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視性信息」,我校將進一步加強招聘信息審核,杜絕違規招聘行為,堅決維護我校畢業生合法權益,也希望各企事業單位規範發布招聘信息。


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今年2月公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多所高校發通知…
    隨著國內疫情基本結束,國內的很多高校也發出了近期開學的通知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多所高校發通知…
    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對於網友反映的關於杭錦旗、準旗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的問題,嚴格貫徹落實好國家和自治區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有關政策,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相關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多所高校發通知……
    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正式開始實行與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統一政策和統一標準如今,第一批「非全」研究生陸續畢業可他們中有些人卻在求職時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對於網友反映的關於杭錦旗、準旗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的問題,我們向相關旗區進行了了解,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是「學歷歧視」嗎?
    文 | 陳墨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引發社會關注。只因畢業證上「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有人無緣省考面試;有人報考了教師崗位,後被取消應聘資格;有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被卡住。除了應聘、升職受阻,一些地方政府發布的人才落戶、補貼政策也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排除在外。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多所高校發相關通知
    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對於網友反映的關於杭錦旗、準旗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的問題,嚴格貫徹落實好國家和自治區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有關政策,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相關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多所高校發通知
    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對於網友反映的關於杭錦旗、準旗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的問題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多地這樣回復...
    首先,「非全日制」的學歷,從專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存在,此事所涉及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不同於以往的在職研究生,而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樣,屬於統招統分計劃。無論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是全日制研究生,都是相同的初試和複試,相同的錄取分數線,進校以後,也是相同的培養教育體系和培養質量,學歷學位證書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這種背景下,部分高校的碩士招生也隨之做了調整。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遭歧視?中南、北化等多所高校發通知……
    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8月7日,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後回應道: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
  • 2021年考研在即,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還有必要讀嗎?
    2021年考研時間已確定,考試恢復正常,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可是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頻繁遭「歧視」,讓不少人考研的熱情冷卻了許多!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求職不被認可,無法享受同等社會福利等問題都折射出一個問題:「非全日制」學歷認可度不高,學歷歧視問題依然存在。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回應
    近期,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的話題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和討論。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等多個網絡互動平臺上,近年來均存在不少網友諮詢、反映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包括人才落戶困難、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這些留言中有部分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解答,有的則尚未有正式回復。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遭歧視?
    昨天,非全日制就業問題出現在微博熱搜,引起各大媒體及網友熱議。多地區非全就業、落戶遇阻在「非全日制值不值得讀」的討論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是,非全日制就業造歧視,很多網友表示很多用人單位人才引進政策中,均要求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者不將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視為應屆畢業生,提出只有籤署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才允許入職,還有部分地區事業單位轉編要求必須為全日制碩士
  • 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樣取得雙證,應聘中屢遭拒絕,「歧視」不可取!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同樣取得雙證 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最常見的有三種: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學生達到培養的要求和標準後,學生都會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而在職研究生呢?只能取得學位證,但不會獲取畢業證。
  • 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究竟如何?「雙非」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近來,一些地方出現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的現象,引發社會關注。很多讀者想知道,在高校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到底有何不同,其含金量真的比全日制低嗎?為此,我們邀請部分高校負責人從報考、課程設置、導師安排、畢業論文要求等方面予以解讀。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網絡輿論全面呈現
    研究概述:近段時間以來,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一群體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全國多地相繼爆出非全日制學歷在就業、落戶、住房補貼、交通卡等人才待遇享受上被區別對待。通過非全日制研究生系列事件的輿論呈現看,網絡意見領袖和網民觀點激烈交鋒,其中既有當事者現身說法,也有媒體積極動員。一系列相關事件究竟是遭受歧視還是符合程序正義?普通公眾為何給予較低的認可度?
  • 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樣取得雙證,應聘中屢遭拒絕,「歧視」不可取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同樣取得雙證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最常見的有三種: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學生達到培養的要求和標準後,學生都會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而在職研究生呢?只能取得學位證,但不會獲取畢業證。
  •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們:如何在誤解和歧視中艱難成長
    9月4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針對近期社會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歧視問題,在回應澎湃新聞時明確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已明確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落戶機會。」針對教育部的回應,已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內心既高興,又忐忑。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碩士不是掏錢就能讀
    進入10月,企業陸續開始秋招,對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來說,求職過程卻備受冷眼。據媒體報導,國內某大型建築公司明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某企業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
  • 從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的前世今生,看今天的非全日制學歷歧視
    在這種背景下的非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的質量如何,沒有人不心知肚明。不只是年紀較大的人,當下正在上研究生的學生同樣這麼認為。今年秋季開學,一正在服役期的軍人以超出國家線70分的成績被大學錄取,註冊第一天幾乎所有同學都說非全日制研究生花錢即可,不用當真,軍人當即決定退學。所以在當下任何單位招聘時,學歷要求裡根本就不會包括非全日制學歷。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視背後是什麼?
    研究生培養方式改革之後誕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一些地方政府和用人單位區別於全日制研究生,人為當成「另類」,可以說是為就業歧視又增添了新的品種。更加讓人關注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享受地方相關人才政策和就業方面受到歧視並非個案。在深圳案例曝光之前,全國已經有多起類似的案例。
  • 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被拒?多所高校發通知:非全歧視何時罷休?
    對此,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已經做出道歉,並這樣回應道:對於網友反映的關於杭錦旗、準旗招聘教師時不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的問題,我們向相關旗區進行了了解,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由於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門今年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