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一大早,孩子奶奶神秘兮兮地給我說,你知道嗎?你兒子有出息啦。
我立刻豎起耳朵,調頻到聚精會神的狀態,全身的血液都準備好沸騰了。
奶奶說:昨天晚上,你兒子說,他們班選班長,老師讓想當班長的同學舉手,結果全班都舉手了,只有他沒舉。
額,我家孩子是個遇事退三分的謙讓娃,出現這種情況我一點都不意外,心裡默默嘆了口氣。
奶奶接著講:老師問他,為啥就你不舉手呢?
顯示我教育成果的時候來了,希望他這個時候能說出來「我想做路邊鼓掌的那個人」這種話,贏在有氣度。
然而他的回答卻是:當班長有什麼意思,我要當校長。全班爆笑。
我也笑了,我的天,這雄心大志,這雄才韜略,我兒子終於開竅了。被這件事振奮了一整天的我,晚上回到家,忙不迭拉過兒子詢問。
他扭捏半天說:這是同學給我講的別的班的事,我放在自己身上了。
哎,敢情是小說看多了,學會編故事了。
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天馬行空,說出來好笑,寫在卷子上,那就哭笑不得了。
零分試卷讓人爆笑
看這個孩子的期中卷,這個造句簡直神了,每一個都好像是對了,但細細一品又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喂,孩子,醒醒,你做的不是腦筋急轉彎。
這次嘗試真的很大膽,如果你想像力夠豐富的話,一定能想像出老師看到你這篇作文的反應,一起寫下來,這篇作文就更精彩了。
小學生總是不走尋常路,知道對感性的媽媽,最有用的是打情感牌,一句求求你了,勝過千言萬語。
這就好像一個熱情洋溢的人,激動萬分地想要跟你聊聊人生和理想,你甩出一個冷眼,及時阻擋住了一切的可能。
怎麼辦呢?只有灰溜溜地用零分告訴你,我對你的答案沒興趣。
童言無忌,孩子們總是在表達思想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說了實話。
這個孩子也是拼了,為了造句,問出了這個千古難題。
從小到大排列,沒毛病,只是有點誇張而已。
孩子奇特的理解,竟然給這道題增加了意外的思考角度,服了。
為什麼呢?出題老師竟無言以對。
這個假設很有可能,小學生總能注意到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這個靈活變通的種植戶,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失敗了沒關係,及時轉變方向就好了。
這個孩子也是real耿直,懟得人無話可說。
孩子,疫情防控期間,手不黑也要認真仔細洗手的哦。
如果有一個萬能解題法的話,那就是誠實地說:我不會寫。巧的是,說實話還正好能得分。
看了上面這些試卷,是不是對自己孩子的考卷更能接受了呢?這次考試無論考好考壞,都可以挖掘出正向的意義。
比分數更重要的,是怎樣處理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回應,幫助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
如何解讀分數背後的信息?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
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
85%的家長和老師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麼怎樣解讀期中考試分數,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幫助他進步呢?
原因1:
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1:
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複習鞏固,真正理解透徹。
對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概念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
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真正融會貫通。
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
有意識鍛鍊自己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保持平常心,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要把前後幾次成績縱向比較,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蕩不定?
如果孩子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
外在原因
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失常?和該科老師的關係不好?
適時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要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早戀、網癮、痴迷武俠言情小說、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都會令孩子分心。
這時家長要沉著冷靜,不要逼孩子,不要刻意刺探孩子隱私,與孩子耐心、真誠交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
從孩子實際出發,找出短板,進行專項訓練(如孩子空間想像力差可以多玩拼圖、積木等遊戲,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讓孩子多多大聲朗誦)。
1 高分不「捧」,總結經驗
如果孩子考了高分,家長們自然喜上眉梢,這個時候不需要用很多物質的獎勵。因為得高分帶來的成就感已經是很大的獎勵,是孩子的內在動力,我們最好要用外在的獎勵去破壞掉它。
你的第一句話可以這樣說:你考了高分,感覺怎麼樣。讓孩子充分體會這種勝利的喜悅。
然後引導他思考:你考得這麼好,是怎麼做到的。
讓孩子自己尋找到適合的學習節奏和方法。
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到書店買幾本書、滿足孩子一次合理的請求,甚至給幾個吻,就可以當作獎勵了。
家長還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況,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乘勝前進,為下一次考試「更上一層樓」打下紮實的基礎。
如針對孩子粗心大意的缺點,可以舉出「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歷史教訓或生活實踐中由於粗心大意帶來損失的例子,讓孩子明白「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道理。
如果孩子班內競爭氣氛很濃,家長應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待之,每次考試應挑戰自己,超越自我,永不放棄,考出最佳水平就可以了;或告訴孩子「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篙鬆勁退千尋」的道理,以激發孩子的鬥志。
這裡的「棒」,就是訓斥、挖苦甚至責罵。孩子考了高分我們不「捧」,如果發揮不佳,考了低分,家長應不「棒」。
實踐證明,訓斥、挖苦甚至責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孩子考試成績不佳時更需要家長和風細雨般的安慰與鼓勵!
正所謂「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在學習上更是如此,「常勝將軍」是極少的,偶爾失誤是正常的。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接納和幫助。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如果孩子考了低分,家長們要先在語言上給予安慰與鼓勵,教育孩子只要盡力發揮了,就應「勝固言喜敗亦欣」,然後應調查情況,是不是思想上不重視,還是學習方法不對,抑或是考試時間未能合理分配的問題等。
同時,針對書卷情況,找出不足與差距,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與鼓勵,指明今後的努力方向。
家長每天都在面對自己的孩子,由於一種定勢或是習慣,家長們會覺得孩子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用賞識的目光來看待孩子。
但是,切記「賞識」並非「袒護」,家長們應學會理智的評價自己的孩子。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有個孩子在一年級剛開始學看圖寫話時,一時大意忘記了段落開頭要空兩格,結果一段話寫得蠻流利,卻是頂格寫的,試捲髮下來,最後一題扣了10分,孩子得了有史以來的一個最低分,捧著90分的試卷,小傢伙又委屈又不服氣。
但孩子媽媽卻覺得老師做的很有道理,她告訴孩子:老師也知道你的句子寫得很完整,很棒,之所以給你扣這麼多分,是因為老師想送一個教訓給你!
從那次以後,孩子每次寫段落,哪怕是在白紙上,她都會先空兩格,再開始寫。
所謂「嚴師出高徒」,現在的孩子一切都走得過於順利,所以適宜的讓他們經受一些挫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今,作文成為孩子們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難點,也可以說轉折點,我們更應該鼓勵孩子多讀、多說、多些、多練,用科學理智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來陪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每次考試後,家長應與孩子一起,通過分析試卷,結合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共同分析孩子的實際能力,從而定下一個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語叫「最近發展區」,就是說我們在幫孩子制定下一步的目標時,可以定得比孩子的實際能力高出一點,引導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但家長們應該明白這個目標不是「軍令狀」,不是死命令,平時應多在精神上鼓勵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多關心、過問孩子的情況,讓孩子學得愉快、考得輕鬆。
反之,若不問青紅皂白就來一頓「棍棒交」,只能打掉孩子的上進心、積極性。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家長應戒之。
請點個在看,謝謝鼓勵哦
為孩子選書,點「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