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非常難學的學科,之所以難學,是因為物理需要實驗、推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生活應用並行才能學好。即便難學,仍然會和其他學科一樣,有大概三種類型的學生出現。一種是優秀的物理學霸;一種是不學無術的學弱;另一種就是夾在中間的中等生。
今天要說的,正是這部分可上可下,心存夢想、每天努力、但是又對自己不太自信的中等生們的境遇。這部分中等生,甚至都已經拼上了所能拼的所有時間,使出了所能使的所有力氣,但是結果卻依然不如意。成績總是徘徊不前,甚至發生倒退。這是最令這部分學生無奈的事情。這部分努力奮鬥的中等生們似乎可上可下,成績忽高忽低,永遠讓人難以捉摸。甚至有些這類學生在中考乃至高考時能成為一匹黑馬,也有的學生最終考的很差,最後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這部分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每個班級都有,而且,這種群體佔據比例不小。
那麼,為什麼他們那麼努力,最終卻還是沒有學好物理這門學科呢?只是因為物理太難麼?
物理很難,這是客觀事實,也是造成這部分學生成績中等的一個原因,但是原因絕不只是這一種。主要的原因肯定不是客觀方面,而是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原因:不重視物理實驗,長期以來形成的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沿襲到了物理這門學科上。
對於第一次接觸物理的八年級初中生們來說,物理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如果依然沿用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物理首先注重的實驗,而所有的物理實驗過程又都特別注重科學探究的步驟和方法,比如說中學物理實驗探究是需要七個步驟的: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表達與交流!這些步驟對於學生們形成科學探究素養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少中等學生們不太適應或者說不太重視這些,導致中學物理的諸多重要實驗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對於物理學科而言,只要物理實驗出現了問題,就等於出現了大問題,因為,幾乎所有的物理定理、定律、公式、結論都來自於物理實驗,一旦不重視物理實驗,那麼這些基本公式、定理定律的來源就搞不清楚了,我們一直在強調學習物理一定要注意每個公式的來龍去脈,由於這部分學生不重視物理實驗,學的模稜兩可,最終導致所有的物理知識出現基礎性坍塌!
第二個原因:不重視提高做物理題效率。
中等生們普遍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遇到難題要麼死扣、要麼輕易放棄!
所謂的「死扣」,是指這部分學生在做物理題的過程中,不會從易到難去做,而是只要一遇到難題,就非得當時解決不可,走入了極端,愛鑽牛角尖,結果不但浪費了時間也沒有把這難題解決,而且也沒有時間去解決後面的簡單題了。這是一條不管是平時做練習題還是正規考試都應該遵循的一條通用原則。所謂的「輕易放棄」,是指走入了另一部分極端,有部分學生遇到稍微難一點的物理題就放棄。有些題屬於中等難度,但是只要有一點思維阻礙,這類學生就不再思考,這樣就放棄了得分的機會。高效做題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先易後難,遇易不大意,遇難不畏難!整個過程中都採取限時的方式,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做完!
第三個原因:沒有形成各種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不重視培養符合自己情況的物理學習方法。
物理學習優秀的同學都特別注重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及時總結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聽課、作業、考試習慣。而中等學生往往是在課堂上聽懂就完了,課下作業做完就不歸納總結了、甚至作業是採取敷衍塞責的形式去做、更不用提進行拓展性的練習。而那些優秀的同學,不但課堂認真聽課,還能勤於提問、善於思考總結、課下作業不但認真完成,還能瀏覽一些其他物理資料上的各種物理題的解題方法。兩者相比,中等生進行的物理學習過程太低效了。
當然還有第四個原因,第五個原因……對於這些各種各樣的原因,中學生朋友們根據自身情況留言討論一下吧,讓我們的中等生快速進入學霸行列,實現自己的理想。
中學生朋友們,中等生,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